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全册
1、2、3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了解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历史,初步感受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学习过程和指导:
1、揭示目标并自学指导: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一课第 1、
2、3节:(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屏幕显示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自学指导:请大家认真默读教材P236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科学技术在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有何重要作用?
2、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3、怎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做适当点拨。
3、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教师点拨、更正和补充。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思考题1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新|课|标|第|一|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
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举例:
思考题2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劳动、智慧与开拓精神、科技、资本和管理。
思考题3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建立健全合理收入分配制度。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当堂背诵:思考题
2、
35、当堂作业:(屏幕显示习题)
6、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1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法”,懂得合法致富的必要性;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义”,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
2、知道税收的含义、作用及其特点。
学习过程和指导:
1、揭示目标并自学指导: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六课第1节:(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屏幕显示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自学指导:请大家认真默读教材P37-39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为什么要合法致富?
2、“法”与“义”(德)的关系?
3、税收的含义、税收的作用、税收的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做适当点拨。
3、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教师点拨、更正和补充。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思考题1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获得财富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
⑵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之中。
⑶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才能平等地为每个社会成员创设财富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利益。
⑷任何违法行为都会破坏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⑸因此,每个人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首先必须做到遵纪守法。
思考题2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义”与“法”是紧密联系的。
⑵见利不能忘义,“义”是我们心中的“法”。
⑶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⑷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应将“义”放在重要位置,符合“义”的利益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思考题3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税收的作用: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⑵国以税为本。
①国家铺铁路、架桥梁等离不开税收;②国防、教育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③公务员、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税收。
⑶税收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扩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特点: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4、当堂背诵:思考题
2、
35、当堂作业:(屏幕显示习题)X|k |b|1 、 c|o |m
6、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第六课财富中的法与德
2、3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财富中的德”的含义;知道我国的富民政策以及“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含义及其原因。
2、明白当今时代还是要倡导大家“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原因。
学习过程和指导:
1、揭示目标并自学指导: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六课第
2、3节:(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屏幕显示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自学指导:请大家认真默读教材
P40-4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我国倡导什么富民政策?
2、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3、为什么要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做适当点拨。
3、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教师点拨、更正和补充。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思考题1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思考题2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2)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依靠良好的环境,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报社会,表现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⑷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责任
就应增强。
⑸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应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⑹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
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与时俱进,才能走出更宽更广的道路。
思考题3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勤俭节约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勤俭节约是做人的美德。
(2)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生活真正富足了,也要勤俭节约。
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我们的品德。
(3)作为中学生,如果能够勤俭节约,则有利于未来的成长;相反,如果从小就追求奢华,则不利于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发展。
4、当堂背诵:思考题
1、
35、当堂作业:(屏幕显示习题)
6、教学反思:
第课时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1、2学习目标:
1、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
2、进一步了解“弱势群体”,特别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
学习过程和指导:
1、揭示目标并自学指导: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七课第 1、2节:(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屏幕显示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自学指导:请大家认真默读教材
P46-51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弱势群体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
2、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哪些类型?其主体是哪两类?
3、我国存在弱势群体的原因?
4、在我们同龄人中也有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怎样?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做适当点拨。
3、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教师点拨、更正和补充。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思考题1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弱势群体的含义:弱势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弱势群体的特征:(1)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
(2)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
(3)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思考题2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
弱势群体的主体是农村贫困人口和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
思考题3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制度建设不完善。
⑵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思考题4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在我们同龄人中也有弱势群体:
(1)我们的一些同龄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
(2)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许多少年儿童生活在困境中。
疾病、失学、贫穷、战火等是导致他们困境的原因。
4、当堂背诵:思考题
1、
25、当堂作业:(屏幕显示习题)
6、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第八课日月无私照1学习目标:
1、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人们的生存条件、社会地位之所以有差别,就主要在于人际遇不同,懂得平等社会的建立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每个人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学生了解平等社会的美好。
学习过程和指导:
一、揭示目标并自学指导: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八课第1节:(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屏幕显示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自学指导:请大家认真默读教材P52-5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如何理解平等的真谛?
2、维护和实现社会平等涵义是什么?有何意义?
3、蒋聪伶和史蒂芬霍金的事例向我们说明了什么?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做适当点拨。
三、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教师点拨、更正和补充。
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思考题1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⑵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人格尊严。
⑶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人人都平等地享有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⑷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他们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是一个合理社会和社会成员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⑸一些处境不利的人,用自己的奋斗诠释了平等的真谛,捍卫了生命的尊严。
思考题2 X k b1 、 c o m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思考题3 教师问:会的请举手?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说明了一些身处逆境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奋斗诠释平等的真谛,捍卫生命的尊严,赢得世人的尊重。
四、当堂背诵:思考题1
五、当堂作业:(屏幕显示习题)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