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视觉归纳,图底反转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8fd1f5f8c75fbfc77db2aa.png)
面的构成
面的形态变化与点的形态变化 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 于面形态比点形态要稍微大一 些 面的组合变化 抽象主题的表现要强调画面形 式美感的塑造 具象主题的表现要注重主题内 容和画面形式的双重表现
面的错视
两个面积、形状相等的面,红底上 的面感觉大,肉底色上的面感觉小
面的错视
两个面积、形状 相等的面 处在上边的面感 觉大,处在下边 的面感觉小
平面 构成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形态 要素
表现形式
形 态 感 觉
情感表现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
点的特点
大小 不固 定
形状不固定
点的视觉特征
集中、稳定
上移、下落感
平稳、下沉
侧沉、平行移动
点的视觉中心
形成心理连线
形成三角连线
外延感 动荡、注意力分散
圆圈、旋转
螺旋、深入感
节奏感
点的构成
回旋对称:图形旋转方法与旋转对称相同,所有 图形均旋转90度排列
反转(逆)对称:图形旋转方法与旋转对称相同, 图形均旋转180度彼此相逆排列
均衡
均衡力的平衡就是杆秤平衡,杆秤的一段时间秤 砣,另一端是所称 的物品,两者之间的平衡是靠 调整秤砣的位置获得 均衡在视觉上显示的是一种等量和不等形的力的 平衡状态。是形态在二维空间组合时,量的对比 关系和位置疏密的对比关系 均衡的美感是活泼,轻松、富于变化的,常常给 人一种错落有致、变化莫测、新鲜灵活的视觉感 受
相接:形状与形状在相互靠近的情况下,边缘接触
减缺:一个形状被另外一个形状覆盖,形成一个新的形状
透叠:形与形的透明相交
差叠:与透叠相反,只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可见
群化: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用相同的基本形,以不同数量或不同组合方
平面构成的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
![平面构成的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f8bab15e680203d8cf2f2431.png)
. 禁烟广告
19
正负形在设计中的应用
.
20
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作品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反战海报
.
28
埃舍尔作品
.
29
埃
舍
尔
作
品
.
30
埃
舍
尔
作
.
品 31
埃舍尔作品
.
32
埃
舍
尔
作
.
品 33
埃
舍
尔
作
.
品 34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视觉元素
二、大小
在平面构成中, 形的大小都视觉影响很大
色彩在感觉空间上更近
.
39
2色彩与面积
.
40
3色彩与错视
.
明度错视 同样大小的色块, 明度高的色块看 起来大于明度低 的色块
41
.
42
含义 形式美感
四、肌理
.
43
.
44
.
45
五、位置
居上 居中 居下 左上左下 右上右下
.
46
居上
.
47
居中
.
48
居下
.
49
.
50
六、方向
垂直 水平 倾斜 不同方向
.
51
.
52
.
53
.
54
.
55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关系元素
框架 骨骼 空间
层次 深度 重心
.
56
平面构成,视觉归纳,图底反转PPT文档26页
![平面构成,视觉归纳,图底反转PPT文档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693fa2dc0066f5335b8121df.png)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9d78c474b84ae45c3b358c8f.png)
面的定义: 面是点的高度密集,也是线移动的轨迹。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多变的元素——基本形 形是构成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见到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或形象。
形是千变万化的。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的概念 基本形式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
一个点、一条线和一个面都可以称为基本形。
它具有独特性,又具有连接、反复、重叠等特性。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骨骼的分类: 按是否有严谨的骨骼线,一般分为规律性骨骼与非规律性骨骼;
按是否起到分割画面的作用,分为作用性骨骼和非作用性骨骼。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图与底的区别: ◎在相同条件下,面积较小的部分易称为图,面积较大的部分易称为底;
◎统一、规整的形易看作图,零散的形则易被看作底;
◎凸起的部分易成为图,凹进去的部分易成为底; ◎在视觉上具有凝聚两个完全一样的形状 是不多见的,但近似的形状却 很多,如树叶、果实、鹅卵石、 动物身上的花纹等。
平面构成形式集锦
近似的概念: 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是由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特征的基本 形构成的画面。 近似程度太大,容易产生重复之感; 近似程度太小,则会破坏统一感,容易使画面变得凌乱分散。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黄小巧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点的定义: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一个形象能否称其为点并不是由它自身的 大小决定的,而是受它周围形象的比例关系影响。
线的定义: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没有粗细,只有长度和方向。但涉及构成 中的线不仅有宽窄粗细,还有形状、空间和方向的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装饰线。
平面构成形式集锦
渐变: 客观世界中,渐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自然界中物体的近大远小、近高远 低、近实远虚,都是有秩序的渐变现象。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 ppt课件
![平面构成第三章基本形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7051d25a8102d276a22ff2.png)
平面构成
1、共线共用形 概念:共线共用形是以边缘轮廓线的共用为特征,两形缺一不可、严密契合,是一种黑白正负形, 轮廓线的共用时构成图底反转的基础。
《昼与夜》M.C.ESCHER埃舍尔(荷兰)
平面构成
2、共面共用形
概念:共面共用形的特点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共用部分空间,是图形 的局部共用。我国的传统图形中这种形式很多。
狭义解释为——一个简单形; 广义解释为——一个单元形。
平面构成
二、基本形的设计
基本形的开发与创造一般通过两种方式: 1)以几何形为基础; 2)对自然、生活中所提供的形态进行利用与改造构成的基本形。 1)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基本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 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基本形。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 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 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平面构成
《F》系列
平面构成
2、图底关系的运用
《两个不同性别的腿》
明代成化皇帝 《一团和气图》
《六子争头》
平面构成
3、完全共用形 概念:完全共用形的特点是指一个装饰组织从不同的方向上看是不同的图形,图形 全部共用。
平面构成
作业 四 20*20CM图底反转一张。
平面构成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 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反转和图形层合成技巧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反转和图形层合成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fdd132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4.png)
平面设计知识: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反转和图形层合成技巧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反转和图形层合成技巧平面设计中的反转和层合成技巧,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加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在此,本文将从反转和层合成两个方面,介绍平面设计中的常见技巧和应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两种技巧。
一、图形反转技巧图形反转技巧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通过将原图进行镜像或翻转等方式,可以让设计师在视觉上体现对称、变形等多种不同效果。
以下是常见的图形反转技巧:1.水平翻转水平翻转是将图像向左或向右翻转180度。
使用水平翻转技巧可以使得原图对称,从而表现出一种均衡、和谐的效果。
2.垂直翻转垂直翻转是将图像上下翻转180度。
这种技巧常用于制作宣传画或网站页面,可以使得文字、图片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有机结合,同时得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3.对角线翻转对角线翻转是将图像整体绕对角线翻转180度,常被应用于设计中的一些不规则形状,可以在视觉上增加一些动态和张力。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意进行图像的反转处理,以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
二、图形层合成技巧图形层合成技巧是平面设计中另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将不同元素进行叠加、透明度调整、遮罩处理等方式,可以使得视觉元素更加丰富、多样,同时达到更加复杂、精细的视觉效果。
以下是常见的图形层合成技巧:1.叠加层叠加层是最基础的一种合成方式,它允许将多个不同的图层叠加在一起,产生某些视觉上的效果。
在叠加时,设计师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层之间的透明度、亮度等参数,进一步调整图像效果。
2.蒙版技巧蒙版技巧是指在设计中使用遮罩来打开或关闭不同层之间的部分图像。
通过使用蒙版技巧,可以使得某些图层只显示部分或全部的内容,同时掩盖其他部分内容,实现更加精细的图像处理效果。
3.透明度调整技巧透明度调整技巧是指在设计中使用透明度调整来控制不同图层之间的透明度。
通过使用透明度调整技巧,可以使得图层呈现出不同透明度级别,达到更加柔和、自然的视觉效果。
平面构成图底
![平面构成图底](https://img.taocdn.com/s3/m/422b50c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c.png)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
2 一、底反转
图与底之间是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图与底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 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鲁宾杯》很好地概括了图底反转的原理。有人还 根据这一原理制作了现实生活中的“鲁宾杯”,其背景就是英国女王伊利莎 白二世和其夫君菲利普亲王的相视照。
3 一、图地反转
这种构成中所产生的“图”与“底” 随时变化的关系, 使这类图形本身具备了多样性和趣味性的特征。
4 二、契合图形
契合图形是图地的另外一种特殊形式。契合就是在几个基本形之间,根据 各自的形态特点,找到一个基本形(图)与另一个基本形(地)边界形态 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双方形态融合构成一个新的整体,这样形成的图地关 系图形就是契合图形。契合图形在中国传统图案中也有所体现。
5 二、契合图形
契合图形最早应该来自于工程上的实际运用,它在建筑工程上非常实用, 并且符合力学原理。比如在伊斯兰式建筑构成图案中,契合图形就是一 种最基本的形式。它的特点是基本形单一,可以无限连续的构成。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69f8d692dd88d0d233d46a1f.png)
平面构成的概述一、从具象到抽象物体特征、外形:丢掉所有的细节,除繁存简,留下特征面(即外轮廓)。
发现最具特征的面(用最简洁的语言):①提练元素②将所有的物体平面化③将最具特征的物体按照美的形式进行构图二、简洁(主要无理):简洁是将所有要传达的信息准确传达。
审美形式有两大类:①有秩序的美,最普遍的人的审美的主要形式。
(重复、近似、渐变、发射)②打破常规的美,吸引力特强。
(特异、对比)平面构成的法则一、平衡(版式设计常用)●对称对称的形式:反射、移动、回转(反转)带有角度、扩大对称的特点:庄重、平衡,以中心轴为准,左右或上下,同形,同量。
●平衡对称是一种绝对平衡的形式,缺乏生气和动感,显得有些呆板。
打破对称的平衡,这种形式是构图中大量运用的形式。
心理上的平衡,不是追求量和面积的平衡。
二、对比这是人的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二个以上的形象之间的比较。
对比手法能使自己和对方的特征更加强烈。
●对比的方式:①大小对比(形与形的关系)②空间对比(图和地的关系)③疏密对比(形与形的关系)④曲直对比⑤方向对比⑥明暗对比(任何作品中都不可缺少)●对比程度分为:最强对比(黑与白)、强对比、中对比、弱对比三、调和具有共同的因素(最基本的原理)●形象特征的调和①具有同质要素的形象(简单统一、刺激性弱)②具有类似要素的形象(大小,形状、色彩上的变化,更生动,易调和)③具有异质要素的形象解决不易调和的方法:- 适当增加主要形象的重复形和类似形(呼应)- 对形象进行位置的重新分配(有秩序)- 调整形象的明暗关系(主次分明)- 找出形象间的共同因素,并加以强调●色彩的调和方式:调整明暗关系整体色相上对调和(可加少至对比色)强对比色相调和(调整色彩纯度;以黑、白、灰、金、银调和)渐变的方式是一种调和的好方式。
●方向听调和四、节奏在版式设计中最重要的原则●错落(形象):单幅版面和多幅版面的节奏- 形象避免处于同一水平或垂直线●空间的安排- 多个形象时,避免形象周围的空白等量- 多个形象时,避免形象方向过于一致●色彩的安排- 形象之间,形象与空间之间的明暗层次关系- 主体形象与整体的色相和纯度关系五、变异是一种破规美,变异的形象最具聚集作用,另外,也有极强的趣味性。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平面构成讲稿【周4学时】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平面构成讲稿【周4学时】](https://img.taocdn.com/s3/m/5791f03267ec102de2bd89d0.png)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第12周-- 第18周第页【教学目标】形态构成是没有具体目的的视觉创造,它通过形态要素极其空间组合原则的研究、创造独特的新形象。
通过对《平面构成》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构成美的形式法则,并对形态要素及其空间组合原则有所掌握,能够初步创造出独特的新形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空间感表现和意象的构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32学时。
其中理论课时为10学时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第12周-- 第18周第页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
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
第一节构成的概念一、什么是平面构成所谓构成就是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
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从构成的专业方面讲,它是一种造型概念,是将多种多样的形态或材料用赋予视觉化的力学和精神力学的秩序组合起来。
这种造型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过程,其意义就像构筑一个整体的建筑议一样,要建造出一个整体的美丽的建筑形象。
总之,平面形态构成是在两度空间的画面中,运用各种单位形态的安排,组织他们之间的互相关系,从而造成一个整体的放光的魅力形象。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第12周-- 第18周第页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分类平面构成的形象一、形象(形态)的分类1.概念(形象)形态—纯粹形态(设计中的形)有机形、几何形、偶然形2.现实(形象)形态自然形、人为形二、形象的组成元素形状、大小、色彩、肌理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第12周-- 第18周第页第二章形态的基本元素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分类一、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平面构成第四章第二节基本型
![平面构成第四章第二节基本型](https://img.taocdn.com/s3/m/ca5a913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2.png)
平面构成第四章第二节基本型一、基本形的概念基本形是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
基本形,就是点、线、面、体基本元素构成设计形态的基本单元形象。
当我们运用一种基本形象来构成设计对象时,这些形象就是基本形。
二、形象的组合关系形象是物体的外部特征,是可见的。
在构成中形象和形象之间产生了各种的组合关系。
1.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2.相遇(相接):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3.复叠:形与形之间上下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4.透叠:形与形之间相交在一起,相交部分为透明感觉,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5.联合:形与形之间结合在一起,组成为一个较大的新形象。
6.减缺:形与形之间下下重叠,上面图形减下面图形,得到一个新的形象。
7.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交重叠,重叠的地方产生一个新的形象。
8.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三、打散重构(一)打散重构的定义打散重构是一种分解组合的构成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东西,打破原有的组合规律,破坏其排列关系,分解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根据一定的构成原则重新组合。
▲这种方法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结构及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解剖事物,从一个具象的形态中提炼出抽象的成分,用这些抽象的成分再组成一个新的形态,产生新的美感。
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经常使用这一方法。
(二)基础几何打散重构利用分割、打散的手法,把几何形体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把分割的图形重新组合得到新的图形。
▲练习时要注意不要分得太多、太乱。
重组时不能重叠在一起。
(三)特殊打散重构按照一定的秩序规律,利用分割、打散的手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把分割好的图形全部用上,缺一不可,使其重新组合(重组时不能重叠一起)。
得到新的图新。
▲练习时要注意分割的图形形状,可用弧线分割、直线分割等,不同的分割方式能组成不同的形象。
如,把一个圆分成六分,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图形。
四、正负形(一)认识正负形(图与底)形体与空间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分的。
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概要
![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f5c6280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d.png)
平面构成1.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点线面2. 构成的形式法则 :对称 (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 ; 均衡 (不对称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 ; 变化 (形态变化方法:加法、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 ; 统一 (持久的美感 ; 点、线、面综合构成3. 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4. 构成是现代艺术 ,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诞生而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构成形象奉行的是理性的、简约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需求的原则。
作品往往是机械的、冷漠的,追求的是“少就是多” ,适合产品的批量复制。
5. 图案是装饰艺术 ,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活、劳动和手工艺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案形象往往是有机的、富于情感的, 是人类真情的自然流露。
图案创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和传统, 认为自然是源, 传统是流, 源与流缺一不可。
因此, 表现的内容常常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美, 需要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 对传统进行研究、学习。
常常经过具象——变形——意象——抽象的过程,使图形或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图案只限于染织、服装、广告、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装饰。
6. 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 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
他们还希望能够把传统、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一个小小的物品里,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7. 大小点的更替会产生节奏感 ;由大到小旋转的点会产生深入感。
在同样大小的点中,明亮的、暖色的点感觉大,有扩张感;深色的、冷色的点感觉小,有收缩感。
8. 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发射线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的错视效果。
9. 面的性质:任何图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的。
平面构成02
![平面构成02](https://img.taocdn.com/s3/m/ac81f9a169dc5022aaea0089.png)
错视的分类
一、尺度错视:尺度错视就是视觉对形的尺度判断与形的真实尺度不符的现象。 尺度错视又叫大小错视。 (1)长度的错视——长度相等的线段,由于所处环境差异或诱导因素不同,使 视觉辨识产生错觉,感觉它们并不相等。
(2)面积的错视——面积相同的图形,由于图底关系不同或是周围形的诱导因 素不一,产生面积上并不相同的视觉感受。
b.垂直左右弧及摆动式
在垂直线的每个单位段上只做左向弧叫左弦弧;只做向右弧叫右弦弧;而左右弦弧 相接则为摆动式。
c.纵横螺旋式
在纵横交接的每个骨格单位里做上下弦的对角弧线,然后擦去其中一条纵线或横 线,就会产生横向或纵向的螺旋式运动感。
d.外拱内收穿插式
主要是在方向上尽心变化,即当弧线在上下呈现外拱,那么左右两边的弧线则内 收。反之亦然。
• 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 ,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差异性, 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 局部服从整体。变化法则的使用不仅仅 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 果的传达服务。变化过多易杂乱无章, 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 样,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 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 、内外;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 左右;色彩的变化,如深浅、浓淡等都 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表现。
b.基本形可以大于骨格单位,占有两个骨格单位。 c.基本形可以被骨格线切去,在框内从空间残缺显示。
近似程度地把握:
近似基本形及近似骨格的近似程度要适宜,近似程度太大,统一感极强 则接近重复构成;近似程度太小,变化虽大又失去了近似构成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群化构成 群化构成是基本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像一般重复构成那 样四面连续发展,而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因此它可以作为标志,符号等设 计的一种设计手段。具有符号性特点。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31c83de2bd960590c677eb.png)
《平面构成》教案一、执教者:侯志峰二、课题:平面构成三、授课对象: 1207 班学生( 27人)四、授课时间: 2012 学年第 1 学期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
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一、什么是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用途: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
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它是设计的基础。
意义: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
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
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
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2、学习和把握视觉语言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
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
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
平面构成方法之形、正负形、图地反转
![平面构成方法之形、正负形、图地反转](https://img.taocdn.com/s3/m/e96a3087caaedd3382c4d3d7.png)
埃舍尔
画中能成为图的条件是:
1、被封闭的形容易被看作图形,而封闭包围 这个形的形则容易被看作“底”。
2、在相同条件 下,面积较小的 形容移成为图形。
3、统一规整的形比零散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4、凸起的形较凹陷的形容易成为图形。
5、形的内部质地密度相对大的容易成为图形。
巧妙地利用正负形的关系,使正负均成为图形, 即称“图地反转”。
这一发现为设计创意 提供了极好的方法, 正负形的相互衬托产 生了意外的形象,创 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 空间,它增加了图形 的趣味性、多义性和 耐读性。
用正负形的形式装饰包装 图地反转的图形趣味性极强
福田繁雄
京王百货宣传海报,1975年 "UCC"咖啡馆海报,1984年 福田繁雄作品展,1986年
用正负形的形式装饰包装用正负形的形式装饰包装图地反转的图形趣味性极强图地反转的图形趣味性极强福田繁雄京王百货宣传海报1975年ucc咖啡馆海报1984年福田繁雄作品展1986年1被封闭的形容易被看作图形而封闭包围这个形的形则容易被看作底
平面构成
形、正负形、图地反转
第三章 有关形与平面空间的视觉创造
中常表现为黑色,称为“正形”;“地”则为白色, 即为“负形”。
二、平面空间中的正负形
在平面空间中,正形与负形是靠彼此界定的, 同时又相互作用。
1、图形的边线共用
图形的边线隐含者两种各自不同的明确含义, 我们称之为边线共用。
2、图地反转: 由正负形原理延伸出著名图形“鲁宾之壶”,正是
简洁的形通常是将现实物像内部结构特征及外 部的形状特征予以强化显现,成为完整的自在 形,使其图形化、形式化。
单纯化:表现物体的 本质特征。
步骤:
构成基础
![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44c2218650e52ea55189816.png)
2.图底反转:一定的形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体积深度便具有了空间的含义。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也是一样的,空间与形体的基本形必然是通过一定的物形得以界定和显现。我们将形体本身称为正形,也称为图;将其周围的“空白”(纯粹的空间)称为负形,也称为底。
13.构成从内容上分,有(纯粹构成)和(应用构成)。
14.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有(重叠空间)、(大小空间) 、(倾斜空间)。
15.基本形是由基本原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形成的。
16.立体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塞尚时期 、 分析立体主义时期 、 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12.“蒙娜丽莎”在背景的处理上,达芬奇运用的是?
答:“蒙娜丽莎”没有华丽的服饰,一条深褐色的头纱上,也不带任何装饰品;衣纹的自然褶襞被子画得很仔细。他用一调胶的颜色来表现软缎的质感。袒露的胸部显不了这位妇女的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在背景的处理上,达芬奇运用的是“空气透视法”,反后面的出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都有推向遥远的深处,仿佛这一切都被笼罩在薄雾里,以此来加强“蒙娜丽莎”形象地位。
7.肌理:又称质感,使物体表面的纹理与质地特征。一般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部分。
8.浅谈视幻艺术。
答:又称"光效应艺术"或"欧鲁艺术"。其特点是利用几何形和色彩对比,造成各种形与色彩的骚动,给人以视觉错乱的印象。黑白构图为其典型,常用直线、曲线、国和三角形等几何纹样的组合。常见于各种服装印花面料的设计上。传统织物人字呢和千格呢等也可以有视幻效果。已在开发人类视觉的一项运动。它凭借艺术元素创造出看似闪烁、颤动的影像,和观众大玩视觉游戏。光效应艺术的作品本身虽为静止的,但其形状与色彩却能造成视觉上的动感。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要素在下述条件下易于成图 1、居于画面中心的易于成图
2、处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元素比倾斜的元素更易于成图 3、被包围的领域易于成图 4、画面中相对小的易于成图 5、群体化的易于成图
6、色感强烈的易于成图
7、曾经体验过的图形易于成图
图底转换 图底等形等量,是造成图底反转的主要原因。当图与底 面积对等时,力场的争夺十分激烈,由此带来图与底的 不定性,波动性,形成图与底不断转换。 图底形状不同,但共用轮廓对双方的图形均有造型意义。 也易于产生图底反转。这种反转形式具有双重的形象内 容,因而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
三、错视 错视就是眼睛对形态的视觉把握和判断与其现实特征有误 差的现象。错视导致视觉映像与客观真实的矛盾状况,因而使 知觉系统产生疑惑。 错视的图形效果主要表现在尺度、形状和图底关系三方面。 (一、)尺度错视 1、长度错视 2、面积错视
(二、)形状错视
1、扭曲错视
2、环境诱导
(三、)反转错视
图形的产生
图与地 任何形都是由图与地两部分组成,要使形感到存在, 必然要有地将它衬托出来。在设计中,成为视觉对象的 我们叫图,其周围的空间处叫地。一般来说图与地是共 存地的,具有前进性、视觉上具有凝聚力的,容易成图。 而地是陪衬作用,与图相比有后退感,它是依赖图而存 在,要辨认一方必须依赖于对方的存在。
观察具有反转特点的图形,由于视觉判断的着重点不同, 使得图形本身或图底显示反转变化的现象,即反转错视。
1、共存反转
2、远近反转
3、图底反转
PING MIAN
OU CHENG
平面构成
第四节、形态的知觉与心理
一、视觉识别 1、视觉的形成
视差 任何视觉形象(点、线、面)都存 在于背景之上。视域内的视觉元素及其背到形,总是看到由图与底共同构成 的图形。正是由于图底之间对比产生差异, 我们才能认知图形,这差异就是视差。 视觉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