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贴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贴士

识别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各种重要角色

费利兹·雷得(Fritz Red)与威廉·华顿柏(William W.Wattenberg)在《教学的心理卫生》一书中,认为一个人在群体中所表现的行为和个人在独处时的行为是不同的,群体会创造出自己的心理动力而影响个人行为,同时个人的行为模式,也会影响整个群体。教师如果能对群体动力做有效的视觉,对于掌控班级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应能够识别在自己的班级非正式群体中的重要角色,包括谁是群体的领导者、谁扮演着小丑、教唆者等角色均有所了解,并在您要发挥影响力(如遏制歪风或鼓励学习)的时候能找到正确的对象介入。他们列举出一些会在群体中制造波澜的个人角色:

1.领袖。几乎在任何群体中都会找到领袖的角色,通常他们会

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例如责任心、智力、社交技术、家庭社

会经济能力水平等等会稍微高于其他同学。作为教师必须了

解,当有时所指定的班长与“民意”并不一定符合的情况下,

这个班级就可能会暗潮汹涌。

2.小丑。顾名思义,就是班级上扮演取悦别人的角色,这类的

角色行为有时候是为了遮掩自己的自卑感,此种角色在班级

群体中出现是利弊互现。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学生会运用这

种滑稽古怪的动作来表现其对教师的不满。

3.“烈士”。是指有人利用受罚的机会,塑造自己在班级中的英

雄地位。有些学生会通过行为的放纵,使老师落入处罚他们的圈套,因而博得勇士的形象,教师们应小心谨慎地对付此类行为进行处理。

4.教唆者。行为特征是鼓动风潮、制造麻烦,但有技巧性地隐

身背为幕后,让别人充当炮灰。由于教唆者通常躲在暗处,教师宜在班级中宣示预警,增加同学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使用“我们”而非“你们”

试想下面的俩种叙述中哪一种让学生听起来比较好:

俩种叙述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使用“我们”的字眼后者则使用“你们”的字眼。俩者听起来并不一样。前者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局外人;老师是跟我们同一阵线;老师与我们同甘共苦、一起为班级而努力的,这样的感觉自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后者所传达给学生的则是老师是老师,我们是我们,老师和我们不是同伙的。这样的感觉会拉大师生间的距离,学生疏离感较容易产生而不利于班级管理。因此,在班级师生的互动过程中,老师的口语上应该多使用“我们”的字眼,而不是“你们”的字眼;在肢体语言上,则少用食指指向学生,而多做张开双臂掌心相对的手势,以传达出“我们同在一起”的隐含意义。

来自班级的声音

不同领导风格所造成的班级氛围的差异

请你来考虑下面差别很大的课堂状况,这在各种学校中都能找到。

1.这个班级的特点是混乱与吵闹。老师不断尝试控制局面但

却未完全成功过。命令甚至威胁都往往不起作用,惩罚的

效果似乎也维持不了多久。

2.这个班级也喧闹,但是气氛却是积极的。老师通过讲故事、看电影、玩游戏等丰富的活动而把课堂变得有乐趣。不过,尽管老师尽量减少学术活动而尽力使这些活动富于乐趣,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精力集中,而且课堂作业不是没完成就是完成都不够认真。

3.这个班级很安静,纪律也好,因为教师建立了许多规则,并保持规律的权威性。在绝对的被要求守规则之下,违规现象迅速得到制止,或是给予严厉警告,或施与惩罚。老师似乎是一位成功的纪律执行者,因为学生一般都服从他。不过,课堂的气氛很不自然。平静的表面下总是酝酿着麻烦。老师一离开教室,教室就如同“火山爆发”。

4.这个班级似乎在自我管理。大多数时间里,教师都在教课,而不是维持纪律。学生单独做作业时,能够遵守指示而且不需要老师监督就能完成作业。学生做作业时也相互接触,但是他们发出的声音却是积极参与活动的和谐声音,而不是喧闹或争论的吵闹声音。当声音一旦变得如同吵闹,老师只需提醒一下就足够了。观察者能感受到这

个班级的温暖气氛,留下积极的印象。

你的决定

案例:上课说话的小杰

小杰是个长得很帅的男孩,经常参加班级活动,能够完成大部分作业。但是,他总是克制不住地要与同学说话。他的班主任孙老师已经不断地提醒过他,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学习了各种班级管理理论后,你会为孙老师提出什么建议来处理小杰的情况呢?

表2~4 行为窗示意

高登列举了12种与学生沟通的“绊脚石”。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上课讲话的小杰:来自高登的建议

如果你是教师,高登会建议你这么做

1.通过行为窗的分析,这应该是教师拥有的问题。看看能否通过改变环境,比如通过设计小杰感兴趣的活动将其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上来。

2.不要试图强迫小杰上课不要说话,而是应用第一人称信息向小杰表示你的担忧。如:“我看到有同学在干扰其他同学,我感到很失望”。鼓励他多谈论他到底需要什么。在他这么干的时候使用积极倾听技能,了解你应该如何帮助他。

3.尝试“无失败方法”,邀请他进入合作性问题解决过程。除了表达自己的感受之外,也请小杰谈一下他的感受以及不满。尝试找到能够满足彼此需要的方法。

引导案例:“山鹰”起飞了

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它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文,办公室的门开了,高三(6)班学生刘勇走到我前面,声音很小,脸上带着一点不安的神色对我说:“杨老师,请你帮我看一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我。

“呵,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

他低着头,没有吱声。

“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一边看诗,一边唠叨着。

“找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着,他眼角边含着的泪珠差点儿要滚出来。

“癞蛤蟆。。。。。。这是什么意思?”

“说我期中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还写什么诗!”

“噢!”我望望刘勇,他好像很委屈。

“很好。”诗面前的“题记”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山里孩纸最喜欢什么?山鹰!我,一个山里孩子,也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这哪里是“题记”,是理想之光!是童心在闪耀!看后,我鼓励了刘勇一番,并指出了诗的缺点以及如何修改的意见。刘勇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刘勇就将修改稿送来了。我给他写了一段评语,并将诗与评语寄给山西的《语文报》。

这一次,除了跟他谈诗之外,还和他谈了要学好其他科,争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我还告诉他,我跟赵老师讲过他的情况,上次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