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学科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定义

项目名称: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旱地作物遗传育种》

所属学科门类:农学。

承担项目的主要学科:作物学。

二、项目已有的优势和特点

1.人才优势:我院农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合理的科研队伍结构。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教师10人,讲师5人。各年龄段人员分布均衡。教师中现有学院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5人。甘肃省“333”人才1人,甘肃省“555”人才3人。本学科带头人年龄在50岁以下,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科研素质。

2.项目优势:本学科先后选育并示范推广冬小麦、玉米、糜谷、大豆、油料、马铃薯、果树、蔬菜等作物新品种1000多个,示范推广与之配套的冬小麦沟播、覆膜沟穴播栽培技术、玉米吨粮田栽培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100多项,共获得科研成果163项,获奖110项,其中省部级奖29项(次),地厅级奖76项(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项,先进水平38项。选育的“庆丰1号”冬小麦新品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西峰20号”小麦通过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推广面积500多万亩,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庆农6号”

被列为全省重点推广的8个优质冬小麦新品种之中,“庆单1号”玉米品种曾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种植,累积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这些技术成果使科技对陇东农业的贡献率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新增纯收益26.5亿元。近年来,在国家、省、地刊物发表科技论文300余篇,其中国家级35篇,省级270多篇;编撰出版的《庆阳种植业区划》、《庆阳地区志农业志》、《农村科技致富丛书》等专著和资料10部,有力地促进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各研究方向承担省级,厅局级和其他方面的科研课题11项。

3.基地优势:项目建设单位现有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旱作栽培研究室、特种作物物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室、作物育种实验室、土壤农化实验室、植物病理实验室、耕作栽培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昆虫标本室、分析天平室、综合仪器分析室等,实验室面积达800平方米。此外,还设有校内试验基地80亩、校外科研基地2处,可满足研究需要。

4.运行机制优势:本学科经过多年来的工作,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科研运行机制。(1)有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对仪器使用,药品的管理,有专人负责,并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2)科研项目采取主持人负责制,合理运用经费,定期评估,奖优罚劣,鼓励创新,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3)本学科长期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已长期与省地相关教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三、项目建设目标

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集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群优势,努力培养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针对甘肃农业和农村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围绕抗旱育种、优质高效两大目标,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开放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成果与智力支撑,为国家和甘肃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经过“十一五”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具有我国北方现代旱地特色、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北方旱地作物遗传育种”高科技研发基地和人才培养中心。

具体方向:(1)作物高产抗逆遗传育种: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立足陇东黄土高原,以抗旱为主,多抗结合,研究可行有效的品种改良方法和群体结构改良策略;培育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目标性状有重大突破的作物新品种;研究种子生产体系与产业化途径等;加快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相关技术成果的转让步伐。主要开展旱地冬小麦、大豆、谷子等优势农作物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研究、作物种质资源的筛选、鉴评和利用等项目研究工作,积极拓展作物远缘杂交与遗传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新领域。(2)作物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紧紧围绕我国农业发展要求,主要开展旱地冬小麦、大豆、谷子等主要作物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品质性状与环境效应的关系研究、优质专用农作物栽培模式及产业化等方面研究工作。在小麦加工品质、地方特色小杂粮优质新品种选育,优质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同时开展同工酶标记和DNA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育种效率。(3)特(饲)用作物育种及其利用:根据甘肃陇东地域特点和草畜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以青贮兼用玉米、高蛋白、高油玉米、优质饲草高粱、优

质牧草等为重点,以多抗、超高产、高商品性、耐贮运及加工专用为总体育种目标,创新资源,开展分子育种、生态育种、航天育种等新领域研究。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加速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提供成果与智力支持,并进一步致力于高蛋白、高油、特用(青豆、黑大粒豆)和优质牧草的多途径育种与产业化开发,推动庆阳“畜牧大区”的建设步伐。构筑具有黄土高原和我国北方旱地区域现代农业特色的“种、养、加、管”产业化的优势学科,努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四、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实验室建设

为改善教学环境,拓宽研究领域,提高研究水平,使本学科群成为省内一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在本学科群现有条件基础上,拟投资建设和改造“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及分析测试中心”,使其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加合理,为学科群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从而更加满足学科群建设需要。

3、学科梯队建设

稳定学术队伍,提高学术队伍素质,提高学术队伍的学历层次。并造就有较高学术造诣、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5~8名;增加教授2~4名,副教授3~5名,讲师3~5名。

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掌握新方法,新技术在本学科中的应用,使科研成果建立在高水平的基础之上。分期选派3~7名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

或进修,大力支持青年教师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主讲骨干课程,使40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40%以上,教师队伍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术梯队人才的培养,使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4、学科建设

发挥自身优势,力争2009年申报作物遗传育种硕士学位点,招收(或合作培养)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各5人。

5、注重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转化,创造必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五、项目的标志性成果

1.培养人才: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培养一大批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使年轻教师在课题中得到锻炼,具备优秀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2.科研成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北方旱地特点,重点开展作物高产抗逆遗传育种、作物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特(饲)用作物育种及其利用等研究,并在上述方面达国内先进水平,项目预期将加快农作物新品种开发,推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选育旱地大田作物品种3~5个,其中专用品种1~2个,均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产量比对照增产5%以上。申请品种保护2~3个。项目总体完成后,推广面积200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8000万元。

3.实验室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设备投入,引进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使科研项目的指理论更深入,结果更可靠,水平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