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设计与仿真DigitalDesignAndSimulation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学科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编程,技术、计算可视化等数字化设计技术为核心,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强调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中应用的理论与方法,以建模与仿真理论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编程设计建立并运行模型、构建人机互动平台,促进设计与研究中的定性、定量化研究、场景虚拟及互动设计,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与改造的一门在应用中成长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

具体培养目标是:

1.通过对研究生的培养,使之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善于与他人团结合作,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数字化设计、仿真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该领域新观念与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

4.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同步更新国外专业理论信息。

二、研究方向

1. 数字化建筑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建筑仿真技术及应用、非线性建筑理论及其设计,建筑生成句法理论、建筑表皮设计、协同设计、建筑设计软件的开发技术等。

2. 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

城市建设、建筑、机械、水利电力等工程中的图形图像信息处理与仿真。

3. 数字城乡规划与景观设计

城市三维环境模拟、数字城市信息系统构建、数字城市规划管理、智能交通信息决策、虚拟城市导航、公众参与决策、景观生态格局评价与分析、景观与规划设计软件开发等。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其中课程学习1.5年。申请提前毕业者在校最低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及补修课等三类,应修满学分总数为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21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五、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的情况应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实习实践考核表》中。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委培类研究生可免修)。

2.开题报告与中期考核

(1)中期考核

第三学期进行,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进行中期考核,实行淘汰制。考核成绩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根据考核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2)开题报告

选题: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围绕研究方向和实际科研任务,密切结合学科发展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需要,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应用价值,并经导师审核同意。

开题:第四学期结束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在本专业或科研小组(不少于3人,含导师)内做开题报告、答辩,开题报告合格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不少于1年。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基本要求包括:

1.论文撰写: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后,导师应不定期检查论文进展情况;论文应符合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表述清楚、资料翔实、论证有据、逻辑严谨。应于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按《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关于实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规定(试行)》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评阅。

2.答辩资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阐述理论或设计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要求格式规范、命题正确、逻辑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流畅。硕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并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在导师指导下至少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填写《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及实习实践考核表》;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或会议上(见学院细则)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培养方案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必须在本学科指定学术期刊或会议(见学院细则)上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

3.论文答辩:在每年5月底或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七、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进校一个月内,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制订出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中应包括对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具体安排。

硕士生的培养和指导,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科研实践等,硕士生必须完成导师规定的科研工作,通过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