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及项目概况

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及项目概况
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及项目概况

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及项目概况

2017.12

一、张裕酿酒公司

二、鞍山钢铁厂

三、旅顺船坞

四、景德镇国营宇宙瓷厂

五、西华山钨矿

六、本溪湖煤铁厂

七、宝鸡申新纱厂

八、温州矾矿

九、菱湖丝厂

十、重钢型钢厂

十一、汉冶萍公司--大冶铁厂

汉冶萍公司--安源煤矿

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

项目概况

一、张裕酿酒公司

张裕酿酒公司由张弼士于1892年创办,开创了中国葡萄酒工业化生产的新纪元,酿造出中国第一瓶葡萄酒、第一瓶白兰地。1905年建成的地下酒窖是近代亚洲最早、最大的葡萄酒地下酒窖,使用至今。其产品“可雅白兰地”“红玫瑰葡萄酒”“琼瑶浆”“雷司令白葡萄酒”等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优等奖状。1992年,张裕公司以地下酒窖为基础建立张裕酒文化博物馆,2000年开始改扩建,2002年9月8日新馆正式对外开馆,是中国第一座专业化葡萄酒博物馆。张裕公司保持着葡萄酒生产功能的延续性,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遗产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大马路56号,东接滨海广场,西至解放路,南至大马路,北至广仁路。核心物项包括:地下酒窖、“张裕酿酒公司”老门头、“张裕路”石牌及张裕地界石、1892俱乐部(张弼士故居)及张裕金库、亚洲桶王及清代进口橡木桶、板框过滤机、蒸馏器、民国张裕金星高月白兰地等早期葡萄酒、1912年孙中山“品重醴泉”题词、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牌、1937年解百纳注册证书。

二、鞍山钢铁厂

鞍山钢铁厂始建于1916年,也是建国后首批建设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与发展,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建国前鞍钢的机器设备多为国外进口,在当时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国后,鞍钢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根钢轨、第一根无缝钢管,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改造之路,记录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发展、振兴的奋斗历程。鞍钢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办法《鞍钢宪法》,鞍钢的英模文化影响深远,培育出了孟泰、王伦崇、雷锋、郭明义等英模人物。

遗产项目位于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包括鞍山钢铁厂生产厂区,台町区以及站前区内伍壹路以东、铁东二道街以北、八卦街以南区域。核心物项包括:昭和制钢所运输系统办公楼、井井寮旧址、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昭和制钢所研究所、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烧结厂办公楼、东山宾馆建筑群(主楼、1号楼、2号楼、3号楼、会展中心)、北部备煤作业区门型吊车、建设者(XK51)机车车头、昭和制钢所1号高炉、老式石灰竖窑、2300mm三辊劳特式轧机、401号电力机车、1150轧机、1100轧机、鞍钢宪法。

三、旅顺船坞

旅顺船坞始建于1883年,为清北洋水师保障基地,是洋务运动后期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是近代中国船舶工业“四局二坞”之一,在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坞”。船坞无论是布局、用料、施工工艺等均与当时世界先进的德国溪耳港坞齐平,船坞主体采用山东石岛的花岗岩条石,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冲刷仍历久弥新,显示了工程技术人员的超高技艺与远见卓识。船坞架设了东北第一条国内电报线路和中国第一条国际电报线路,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自来水管线,形成了东

北第一批产业工人队伍,带动了大连城市的建立与发展。船坞曾被俄国、日本占领,抗战胜利前夕由苏军接管,上世纪30年代日本占领时期,船坞既有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至1946年,按照上级党组织指示成立了大坞党支部,属旅顺市委领导。旅顺船坞1956年回到祖国怀抱,技术能力经历了由修理到改装、建造的跨越式提升,承担的任务多次创造“第一、首次”业绩,至今仍是人民海军装备保障的重要基础设施。

遗产项目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包括旅顺船坞生产厂区,长江路以南、红光街以西、港湾街以北、长江路南三巷以东区域。核心物项包括:船坞、木作坊、吊运库房、船坞局、电报局、泵房、坞闸1部、台钳3部。

四、景德镇国营宇宙瓷厂

国营宇宙瓷厂始建于1954年,曾是景德镇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营陶瓷企业,为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的典型代表。宇宙瓷厂引领行业新风向,率先进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引领带动景德镇地区乃至全国日用陶瓷行业迈向工业化,在行业发展进程中作出开创性贡献。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宇宙瓷厂停产,遗产区域内保留着从上世纪50到80年代的工业建筑和设施,以及不同时代的窑炉及陶瓷工业设备,此外还保留有该厂科技、文书、人事档案、图纸手稿、老照片、花纸样本等较为丰富且独特的文献资料。近年来启动近现代陶瓷工业遗产综合保护开发,在保留原有街区建筑肌理和风貌基础上,建设“陶溪川”文创街区,利用原有的厂房空间,经过保护、改造和开发利用,建有美术馆、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传统陶瓷手工艺车间等。

遗产项目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东至老场路,西靠童宾路,南邻新厂西路,北到凤凰山北麓。核心物项包括:锯齿形、人字形、坡字形老厂房,陶瓷生产原料车间、成型车间、烧炼车间、彩绘车间、选瓷包装车间,四代窑炉遗址,上世纪50到80年代各时期陶瓷成型作业线,反映不同时期陶瓷生产工序的生产工具,以及各类历史档案资料。

五、西华山钨矿

西华山钨矿建于世界著名的黑钨矿床之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创造了开采生探工程最长和生产产量最大两项钨矿开采之最。西华山钨矿在土地革命时期,是红军在赣南重要的经费筹措地,建国后,是新中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

一,是国家的重要矿产供给基地,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钨业的开山鼻祖、中国钨业的发祥地”。百余年的矿业生产活动留下了丰富的矿产地质遗迹、选矿系统遗址、机械厂遗址、矿业生产和生活遗址、矿业开发史籍以及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现存的西华山钨矿勘探原始资料、全套俄语版采选设计文本、图件、西华山钨矿志等文书实物与历史文献资料,真实记载了西华山钨矿沿革和钨矿勘查开发技术的演进。

遗产项目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包括粗碎工段片区、五里山片区、浮江片区、西华山宾馆医院片区和矿山片区。核心物项包括:西华山钨矿矿选厂、机械厂工业建筑群、主平窿、苏联专家办公及居住场所、勘探原始资料、全套苏联俄语版采选设计文本、图件。

六、本溪湖煤铁厂

本溪湖煤铁厂始建于1905年,是日本财阀大仓与清政府合资兴建的以生产生铁为主的炼铁工厂,见证了中国冶金工业的起步与发展,同时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煤炭资源、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实证。煤铁厂现存的炼铁、焦化、烧结、动力等工艺体系完整,具有鲜明的早期工业化特征,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实物例证,其中1、2号高炉是现存亚洲最早的炼铁高炉,开启了东北地区使用高炉炼铁的历史,在国内独一无二,其低磷铁、海绵铁、劣质煤发电等多项技术是东北地区首创。本溪湖煤铁厂作为本溪的最主要经济支柱,建设了本溪最早的医院、高等院校等,为当地教育、医疗、交通等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遗产项目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包括原本溪钢铁一铁厂生产厂区、彩屯竖井生产区,原本钢第二发电厂生产厂区。核心物项包括:本钢一号高炉、洗煤厂、2号黑田式焦炉、铁路机务段与编组站、本钢第二发电厂冷却塔、洗煤车间、煤铁公司事务所(小红楼)、煤铁公司旧址(大白楼)、中央大斜井、彩屯煤矿竖井、东方红火车头、EL型电力机车及敞车。

七、宝鸡申新纱厂

宝鸡申新纱厂建于1940年,前身是汉口申新第四纺织厂,抗日战争期间自南方迁建而成,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保留较完整的抗战工业遗产。在战争年代,申新纱厂因时因地制宜,使用窑洞空间进行生产,顶着日寇的轰炸坚持生产支持前

方抗战,展现了民族工业坚强不屈的精神。纱厂创建时期即积极参与工业合作促进工作,与其他工厂共同组织失业工人,寓救济于生产,支援军需与民用。纱厂利用404火车头、3000千瓦发电机发电,开办电厂、面粉厂、油脂饲料厂,并建成学校、医院,有效带动地方各项事业发展。纱厂办公楼、车间、别墅等建筑所具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方式展现了特定区域特定时期的审美特色。

遗产项目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包括长乐塬以南、陇海铁路以北、盘龙大道以西、十二厂厂区以东区域。核心物项包括:窑洞车间、薄壳工厂、申福新办公室、乐农别墅、1921年织布机、1940年代电影放映机。

八、温州矾矿

温州矾矿成立于1956年,历史上当地采炼明矾始于宋末元初,明洪武年间史有文献记载,至清光绪年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矾矿。矾矿遗址是近现代工业遗产与乡土建筑的集合体,遗留的矿硐、建筑、设备、民居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形成了“因矿成镇、镇矿融合”的独特布局。温州矾矿是“中国矿山井巷业之乡”,其遗址记载了矿业劳动者的生产和生活历程,见证从古代、近代直至现代中国矿业发展的进程,其开创的“开采-煅烧-风化-溶解-结晶”整套工艺流程保留完整并沿用至今,是明矾采炼技术“活的教科书”,其衍生的采矿、爆破、掘进、冶炼等技术,对我国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遗产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鸡笼山矿区。核心物项包括:鸡笼山矿硐群、南洋312平硐、1号煅烧炉、1号结晶池、福德湾村矿工街巷。

九、菱湖丝厂

菱湖丝厂创建于1946年,它的建成改变了以家庭手工缫丝为主的产业局面,形成了机械化缫丝为主导的产业新格局,为当地及周边地区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蚕桑养殖的发展。丝厂为行业培养了几代数以万计的缫丝能手,被业内尊誉为“师傅厂”。丝厂历经多重变革,始终是我国缫丝行业领军企业,为丝绸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步入新世纪,特别是企业改制后,仍然保持全国生丝出口品质和数量领先地位,当前企业所属的丝绸之路集团正结合贯彻落实浙江“丝绸小镇”规划,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菱湖丝厂遗存的生产系统、生活系统、文体教育系统和厂容厂貌,展示了我国丝绸行业不同时期的典型特征。

遗产项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北至湖滨路,西至人民北路,东至菱湖敬老院,南至志成弄、莫乃弄。核心物项包括:码头、茧仓库、50吨水塔及配套水池、烟囱、锅炉房、立缫机2台、复整车间厂房、复摇机8组、黑板机2台、灯光检验设备、宿舍3幢、招待所、医务所、广播室、大礼堂、园林景观、徐家花园及厂志等。

十、重钢型钢厂

重钢型钢厂前身是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第四所,1938年武汉沦陷前夕,国民政府将汉阳铁厂、六河沟铁厂、上海炼钢厂等若干重要钢铁企业迁至重庆,同年以大渡口为厂址建设新厂。抗战期间,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组织生产了全国大后方钢铁总量的90%,并在实践中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见证了中国各阶层面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历史。解放初期,钢厂以当时的生产技术研制成英制和华制标准重轨,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继续秉承研发创新传统,在钢铁行业内屡创新高。以钢厂为主体的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展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对于民族工商业的保护、工业救国的实证、工业发展的历程以及工业审美的特征。

遗产项目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包括李子林片区南北干道以东,滨江路以西,工博南路以北,工博中路以南区域。核心物项包括: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生产车间旧址,双缸卧式蒸汽机,蒸汽火车头两件及铁轨,烟囱3处,铣床、压直机、刮头机等各个时代的机械设备若干,相关档案资料。

十一、汉冶萍公司--大冶铁厂

汉冶萍公司成立于1908年,由盛宣怀奏请清廷批准成立,是近代中国以及亚洲最早最大的,集采煤炼焦、铁矿开采、生铁冶炼、炼钢、轧钢于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大冶铁厂于1913年开始兴建,是汉冶萍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1921年建成的两座日产量450吨的冶铁高炉,号称当时“亚洲第一高炉”。大冶铁厂是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工业的典型代表,见证了中国机器工业从无到有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张之洞、盛宣怀等洋务运动先驱人物积极投身实业救国的历史贡献。作为民族资本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尝试,大冶铁厂融合了东西方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引进和改良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的现代化转变,向当代人展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工业化孜孜不倦的追

求、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近代的工业审美。

遗产项目位于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现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生产厂区内。核心物项包括:1921年建设的冶炼高炉残基、瞭望塔、水塔、高炉栈桥、日式建筑4栋、欧式建筑1栋、钢轨。

汉冶萍公司--安源煤矿

安源煤矿始建于1898年,1908年纳入汉冶萍公司,1939年因抗战需要,根据国民政府指令拆迁关闭,建国后于1954年复矿,至今仍在生产。是中国最早一批利用外资、技术、专家,最早采用机械生产、运输、洗煤、炼焦的企业。安源煤矿建成投产,解决了汉阳铁厂的燃料难题,为汉阳铁厂乃至汉冶萍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不可替代的作用。安源煤矿创造了全国第一家锅炉发电、第一所煤炭技术学校等众多“全国第一”,奠定了其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安源煤矿是孙中山、黄兴领导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的策源地,也是产业工人队伍中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的诞生地,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工农运动,发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秋收起义。安源煤矿在跨越三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中,留下了众多历史悠久的近代工业遗存。

遗产项目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以萍安铁路为中心,北从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为起点,东到东绞,西到安源铁厂,南到红水眼暗立井。核心物项包括:总平巷、盛公祠(萍矿总局旧址)、安源公务总汇(谈判大楼)、株萍铁路萍安段、萍乡煤矿工程全图、萍乡煤矿机土各矿周围界限图。

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建成于1894年,是汉冶萍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铁厂产品曾出口到日本、美国、东南亚和南美等地区,京汉铁路约有1000公里路段是由汉阳铁厂生产的钢轨铺设而成。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将汉阳铁厂主要设备迁往重庆。解放后,1952年在汉阳铁厂火药厂原址上建立起汉阳钢厂。钢厂承袭汉阳铁厂的历史文化渊源,注重收集和整理汉阳铁厂的历史遗物,设有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有效展示了汉阳铁厂的历史和遗存。钢厂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产品广泛用于建筑、国防工程等领域,质量、技术屡获国内外认证或荣誉,是新中国大力发展钢铁行业的重要见证。汉阳钢厂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了“汉钢人”精神,

在一定时期内为保障职工生产、生活和社区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遗存的工厂厂房和设备设施保存了特色鲜明的工业风貌。

遗产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包括江城大道以西,京广线与琴台路交汇点以东,京广铁路以北,琴台路以南区域。核心物项包括:汉阳铁厂造钢轨(民国三年)、汉阳铁厂铸铁纪念碑(1894年)、汉阳铁厂造砖瓦、卢森堡赠送相关资料、转炉车间、电炉分厂冶炼车间、电炉分厂维修、备品间、水塔、钢梁桁架、铁路和机车、烟囱3处及管道设施。

(来源:工信部网站)

工业遗产保护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是近几年逐渐被人们关注的课题。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逐渐消失,留下千古遗憾。 青岛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城市建设和工业结构调整及企业“退二进三”的过程中,大量工业企业搬迁,房地产开发随之跟进,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正面临拆毁,大量珍贵实物档案消失,所以,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认定和抢救性整理非常重要。 工业遗产的基本内涵及保护的意义 目前我国尚无工业遗产的认定标准和保护条例,世界各国现基本依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所制定的相关定义,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审美启智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 根据这个定义,青岛工业遗产的基本类型应包括工厂车间、磨房、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矿山及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相关工业机械设备、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 人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作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当作废旧物、垃圾和障碍物,急于将它们毁弃。青岛的工业遗产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所承载的关于青岛社会发展的信息甚至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还要大。所以,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像重视古代文物那样重视工业遗产。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 土地资源的稀缺、大众审美情趣的转变,都给重新利用工业遗产带来了契机。重新引入的功能大致有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地、博览馆、会展中心和创意产业园几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交叉和融合。 (一)城市开放空间模式。中山市岐江公园是国内将工业用地改造成城市开放空间的经典案例之一。原为粤中造船厂,属地方性中小规模造船厂,始建于1953年,1999年破产,2001年改造为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供市民开展休闲游憩活动。改造过程中利用厂区遗存,例如烟囱、龙门吊等,同时掺插以现代景观环境小品,运用景观设计学的处理手法,展现了产业美学特征。设计保留了场地原有的榕树,驳岸处理、植物栽植等方面也体现自然、生态的原则。 (二)旅游度假地。对中国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 较具代表性的有李小波、祁黄雄的对古盐业遗产的个案研究,他们具体分析了古盐业遗址的旅游价值,论述了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对我国工业遗产旅游进行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还有李林和肖洪根以湖北十堰工业遗产资源为对象的研究。上述两个案例一个是古代手工业生产时期的遗迹,另一个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产物,而在两者之间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可以发掘。 (三)博览馆与会展中心。福州马尾船厂部分保留旧有的厂房和设备形态,展示造船工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船政绘事院(即船舶设计所,1867 年建成)目前已作为厂史陈列馆。厂史陈列分为近代部分(船政)与现代部分(造船厂),陈列沙盘、舰模、图片、实物等,展现中国造船发展史、海军建设史、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以及改革开放后百年老厂发生的巨大变化。东南大学编制的《南京城外秦淮河规划》中,把晚清的工业厂房建筑辟作中国军事历史博物馆,而民国时期的厂房建筑则继续其现在的功能,用于民用工业生产,便于开放参观。 (四)创意产业园。北京798工厂是上个世纪50 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一家大型国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项目技术方案(示范文本)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项目技术方案 一、前言 当前,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遗产事业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我国1987奶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申报遗产的数量逐年剧增,至今,我国现已经有41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单世界文化遗产就有27处,随着遗产事业的迅速发展,国际及国家对世界文化遗产检测和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 世界文化遗产是本国以及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和智慧结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当前随着经济和和社会的发展,也给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遗产所面临的威胁也越来越重要。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使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突出普遍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维持。 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从世界文化的价值载体(文物本体和价值环境)、影像遗产价值载体的风险因素两个维度进行周期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观察和识别,客观反应遗产的保存现状,并综合遗产的保护效果,避免文物地本体的快速劣化。监测结果也是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因而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和风险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二、构件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意义和目标 2.1.意义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运行体系的建立,可及早的发现和辨别文化遗产本体及其赋存环境的细微变化,并给出其变化的定量分析,不仅能为风险评估预警和尽早实施应对控制给出重要依据,也为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可能可必要的条件,是实现对遗产地的本体的预防性跋扈的关键。同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运行体系的建立不但可以实现遗产气象监测、微环境监测、本体监测、载体监测、游客承载量监测和安防监控系统的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促进了个相关监测部门间的协作合作关系,而且,还可以确定遗产保护、管理、利用中所遇事件的轻重缓急关系,并依据事件不同的重要性程度,提出相应的报送、预警方式和相应措施,进而提高遗产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文化遗产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的顺利过渡。此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实践经验也可供其他世界遗产地检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因此开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研究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目标 通过检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全面实现文化遗产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实现相关监测指标动态信息报送、分析、统计、发布。以及信息查询与检索的功能,从整体上提高提高检测管理水平;提高监测信息管理,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应急响应处置方案,实现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预防性保护管理目标,进一步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水平,为其他遗产地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供示范。 三、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构成

基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世界文化遗_省略_地的管理与监测_以敦煌莫高窟为例_樊锦诗

2008年第6期敦煌研究 NO 1612008 (总第112期)DUN HUAN G RESEA RCH TO TAL 112 基于世界文化遗产价值的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管理与监测 ———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樊锦诗 (敦煌研究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收稿日期:2008208210 作者简介:樊锦诗(1938—  ),女,浙江省杭州市人,敦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内容摘要:本文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围绕莫高窟遗产价值,重点阐述管理和监测在保护中的重要性,论述了莫高窟遗产管理方面的主要内容,系统阐述以环境、文物本体、安全防范、游客调查等为主要内容的莫高窟监测体系。莫高窟的管理和监测,对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莫高窟的历史信息和全部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莫高窟;价值;保护;管理;监测 中图分类号:K87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106(2008)0620001205 一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 珍贵价值和保护 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认定莫 高窟符合(i )、 (ii )、(iii )、(iv )、(v )、(vi )等六条标准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范围内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条标准的世界文化遗产仅有三处,莫高窟是其中之一。敦煌莫高窟建于4—14世纪,由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木构窟檐、窟前寺塔以及藏经洞发现的50000多件文献和艺术品组成,具有戈壁沙漠间绿洲的环境特征。是我国绵延最久、内涵丰富、艺术精湛、保存良好、影响最大的石窟群。莫高窟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条标准的理由如下。 标准(i ):创造精神的代表作。敦煌莫高窟在4—14世纪以汉地文化为基础,融汇吸收了印度等西域佛教艺术、文化以及藏 传佛教艺术、多民族文化,创造了系统的、绵延时 间最久的中国式佛教艺术的典型,这在现存的佛教遗址和遗迹中是不多见的。 标准(ii ):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莫高窟的开凿,影响了周边石窟的开凿,如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莫高窟形成的人文景观,为古代敦煌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使敦煌藏经洞和莫高窟名声大噪,在国内外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世界人文学科领域兴起了以博大精深的藏经洞出土文献和莫高窟石窟内容、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敦煌学”,至今成为长盛不衰的“显学”;给绘画、舞蹈、戏剧、造型装饰等艺术的创作以极大的启发;东亚日本法隆寺壁画、东大寺戒坛院雕塑、唐招提寺、药师寺建筑等都与莫高窟隋唐时期的壁画、彩塑、建筑十分相似,莫高窟佛教艺术为中国佛教艺术影响东亚国家佛教艺术提供了实例;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1?

世界文化遗产(简)

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形势:难以抵御的自然灾难、频繁发生的战争、近代以来特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使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 2、世界遗产分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3、保护措施: (1)《世界遗产公约》 时间:1972年 内容:①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利用国际的援助和合作 ②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要对这些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和经费的援助。 (2)世界遗产委员会 成立时间:1976年 职责:①负责审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单; ②监测各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③确定受到严重威胁的世界遗产项目,把它们列入《濒危世界遗产清单》; ④管理世界遗产基金,对为保护遗产而申请援助的国家实施技术和财力援助。 (3)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 4、文化遗产的登录标准 (1)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 (2)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突出意义、普遍价值) 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的特殊的见证; ④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的影响下容易变得损坏; ⑥与具特殊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

(完整版)全国重点工业园区竞争力分析

全国重点工业园区竞争力分析 目录 第一节苏州工业园区 (2) 一、基本情况介绍 (2) 二、经济运行情况 (2) 三、园区发展特点 (3) 四、园区发展趋势 (3) 第二节天津开发区 (4) 一、基本情况介绍 (4) 二、经济运行情况 (4) 三、园区发展特点 (5)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5) 第三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 一、基本情况介绍 (5) 二、经济运行情况 (6) 三、开发区发展特点 (7)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7) 第四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7) 一、基本情况介绍 (7) 二、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8) 三、园区发展特点 (8) 四、开发区发展趋势 (9)

第一节苏州工业园区 一、基本情况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8.1万。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园区将以创新型为主攻方向,并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力争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产业、云计算三大新兴产业保持30%左右增长,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 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元,同比增长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0.3亿元,增长11.3%;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进出口总额802.8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19亿元、新兴产业产值2330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4.3个和2.4个百分点,达到了68.5%和58.7%,苏州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利税增幅远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幅。 2014全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三大新兴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83亿元、200亿元和192.8亿元,分别增长23%、48%和31.3%,园区成为全球纳米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八大产业区域之一。在自主品牌方面,园区50家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均超亿元、销售总收入增长15%,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达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8家,居全国高新区首位。 表1苏州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辽宁首次确认余处工业遗产是历史发展的物证

辽宁首次确认160余处工业遗产是历史发展的物证 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物化历史,是不可再生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中国国有企业成长的历史。保护好这些遗产,就是保存这段成长的历史。 有共和国“工业长子”响亮称号的辽宁,在此次的“三普”工作中,也首次将工业遗产列入文物普查范围。 经过全省“三普”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全省各地相继确认登记了160多处工业遗产。它们门类齐全、形式多样,几乎遍布辽宁大地。这160多处工业遗产,印证了辽宁悠久的工业历史,

也为老工业基地勾勒出了一张成长之初的面孔。 工业遗产首次纳入文物普查 与前两次全国文物普查有所不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类别范围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等曾被忽略了的项目都进入了普查之列。这既说明我国的文物保护范围正在不断扩展,保护对象日益广泛,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一个内涵十分深刻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丰富的概念。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社会、建筑和科技、审美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存,包括企业的厂房、车间、办公室及相关的场地、设备、水电等。 保护工业遗产活动最早起始于英国,早在19世纪末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该学科强调对工业革命与发展时期的遗址、遗物加以记录和保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到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理念。1973年,第一届国际工业纪

念物大会召开,从而开始引起各国对工业遗产的关注。2006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保护工业遗产”。它成为了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保护基本理论的完善及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交流的增多,文物部门和学术界的保护理念也在不断深化,认识更加全面。将工业遗产等新的品类纳入文物保护范畴,予以认定登记,对于及时抢救、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提起“新中国的装备部”、“东方鲁尔”、共和国的“工业长子”等响亮的称号,人们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聚焦到辽宁。“三普”中,工业遗产首次进入文物普查范围,业内人士自然对辽宁有了更多的期待。 果然,经过全省“三普”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全省各地相继确认登记了160多处工业遗产。它们数量众多、门类齐全,几乎遍布辽宁大地,印证了辽宁悠久的工业历史,也为老工业基地

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

一部泪水锈蚀的历史:《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 作者:俞孔坚 一、面对锈蚀与破烂 1999年的盛夏,我走进了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这个占地只有10多公顷的造船厂,与本书中介绍的任何一个工业遗产相比都不足为道。这是个始建于1953年的小厂,已经倒闭,而此时,工厂已经被卖给拆迁商,拆迁费是60万元人民币,只能靠变卖锈蚀的机器和破烂铜铁获得回报。即便如此,我仍然为厂区内的锈迹斑斑的遗存所感动:那船坞、龙门吊、铁轨、烟囱、机器和水塔、60年代的红色标语、断墙上的毛主席画像以及精致的木结构车间等等。厂区的空间和氛围把我带离了色彩与繁华的当下,来到熟悉却又陌生的过去。尽管厂区一片荒芜,我却听到时间在倾诉。于是,我将这种倾诉传达给当时的城建决策者,探问他:难道这50年的风雨运动的经历、前后几千人在岗和退休工人的精神寄托、城市生命不可或缺的历史记忆、未来无数城市居民的地方归属和认同,等等,就值这60万元人民币吗?他们是无价的!领导被感动了。于是,中山市花了150万元与拆迁商解除了合约,赎回了被称为“只有烂铜烂铁”的工厂。随后,登记并封存了废旧的机器,测量并保留重要的厂房和船坞。通过精心的设计,厂区变成了一个魅力无限的公园和美术馆。这一独特的工业遗产公园,2002获得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年度设计奖。城市因此多了一处旅游点;市民因此有多了一处特色鲜明的“另类的公园”;退休的工人可以常常在此聚首回忆往事;年轻的一代因此缅怀祖辈创业之艰辛;稚童因此明晓吊机的原理;新人们因此有了一处迷人的婚纱照场所并将其作为终身的珍藏…… 但凡懂得珍惜过去的城市,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获得无限的、而非短暂即逝的欢乐。然而,并非所有城市都如此幸运。 2004年3月23日清晨6时整,随着起爆电钮被按下的刹那间:“轰!轰!轰!''三声巨响,3座百米高的沈阳冶炼厂大烟筒在爆破中瞬间土崩瓦解。周围群众集体鼓掌,说:“这3座烟筒早该拆了”,因为它们是污染和落后的象征,沈阳要除旧布新。随即,拆迁队伍和推土机进场,彻底在地球上抹去了这个始建于1936年的老厂。我则流下了眼泪,而流泪的也不止我一个。因为就在头一天我还流连于迷宫般的厂区,叹惋那精巧的冶炼工艺流程,观摩那看似怪异的机器设备,惊叹那宏伟的大跨度厂房和那三柱足以标志沈阳的百米烟筒;同下岗工人追述悠久历史和传奇故事,与当地领导和专家憧憬如何保护和利用原厂区成为沈阳市的工业文化展览中心和博览园,并带动地区的城市复兴的可能……一夜之间,所有却都已成为过去。我也知道,后悔与叹息的阴影将从此笼罩在这个城市中,也使另一代又一代后来的居民为主遗憾。 于是,我想到当年北京市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是如何欢呼着推倒城墙、拆掉街头的牌楼,美其名曰:拆除封建帝王遗迹,建设新城市。从此,北京的人、甚至全国的人们却因此失去多少欢乐,又因此增添了多少叹息与遗憾。历史在无情地重演着。我们习惯于把久远的物件当做文物和遗产,对它们悉心保护,而把眼前刚被淘汰、被废弃的物件当做垃圾和障碍物,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41号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11月14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孙家正 二○○六年十一月十四日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履行对《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传承人类文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部分。 第三条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国家文物局主管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解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管理制度,落实工作措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专门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国家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事项实行专家咨询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工作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制定并公布。 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国家文物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开展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工作。 第八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承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任务的机构,应当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资格证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应当明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和重点,分类确定保护措施,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 尚未编制保护规划,或者保护规划内容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世界文化遗产,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1年内编制、修改保护规划。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国家文物局审定。经国家文物局审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并组织实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要求,应当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第九条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根据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依法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文物主管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 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

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作者:俞孔坚发表:《景观设计》2006(4):70-71 编者按:今年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主持,在无锡召开了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亲自到会作报告,会上通过了《无锡建议》,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作为《无锡建议》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俞孔坚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从1999年就开始了工业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实践,其中完成了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的改造利用工作(岐江公园),该工程先后获得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和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此后,他又主持了沈阳冶炼厂旧址设计,苏州太和面粉厂改造设计、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址利用设计、上海2010年世博园中心绿地设计前期研究以及最近的首都钢铁厂搬迁的前期研究工作。从众多的成功和失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借鉴国际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特别是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宪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该建议的一些核心内容最终体现在4月18日在无锡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上通过的《无锡建议》。征得作者同意,在本刊公开发表俞孔坚教授给国家文物局《关于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建议》的全文,以便在专业领域能获得更广泛的讨论。必须说明的是,这里发表的《关于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是在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基础上,同时根据中国工业遗产的具体情况起草的。只代表俞孔坚教授的个人意见,欢迎业内专家参考和讨论。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然而,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大量具有重要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被大量拆毁,留下千古遗憾。 为工业活动设计和建造的建筑、构筑物、生产工艺与工具、工业生产所在的城镇以及景观,以及相关的非物质遗产,与古代的文化遗产一样,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应该研究、讲授它们的历史,认定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遗产地,以国际有关遗产保护宪章和中国有关文物保护和管理法规为指导,实施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为此,建议各界政府和社会团体及个人,应充分重视工业遗产的重要价值,开展工业遗产普查、鉴定、保护、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结合中国工业遗产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一览表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一览表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名称名单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 山西: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哈尔滨市 吉林: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沈阳市 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 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 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亳州市、歙县、寿县 山东: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 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 湖北:武汉市、荆州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雷州市 广西:桂林市、柳州市 海南:琼山市 四川: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云南: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 贵州: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同仁县 宁夏:银川市 新疆:喀什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0座增补城市,共计109座 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

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毫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增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增补城市10处(2001-2007): 山海关区(秦皇岛)、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 郑雪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 班级: 公管41 学号: 2234126 指导教师: 陈瑞红职称: 副教授 2007 年6 月20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关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研究的文献综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郑雪 指导教师陈瑞红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 文明发展的见证。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从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现状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遗产;基本概况;存在问题 A Summary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Student majoring in the public institution administration Zhengxue Tutor Chenruihong Abstract: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 crystallization of human being, tropical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all sort of area and regions, witness of development of world’s civilization, has been destroyed in a larger and larger degree over years. Protecting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 is taken seriously b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is paper, based on other’s research, introduces and sums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ree aspects: its cont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protecting it. In view of theirs , I give my own opinion and analysis. Keywords: cultural heritage; basic connotation; problem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见证。多年来,世界各国文化遗产受自然或人为破坏的程度逐渐加大,鉴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和无价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世界各国均引起了高度重视。 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 当今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很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1997年以来各种相关书籍、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研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现状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等方面。

工业遗产

近现代工业遗产分类: 1. 1 按工业生产行业及相关环境分类 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工业相关产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与通讯业、水利工程、环保业、公共设施、居住生活设施),工业次生景观(采掘沉陷区、废弃露天采矿场、工业废弃物堆场) 1. 2 按尺度层级与构成要素分类 单体设施层级(工业生产综合设施、仓储、交通、市政、服务、居住等),工业厂区层级(单体设施与场地环境构成的整体结构),工业区层级(工业区型工业遗产和工矿城镇型工业遗产),工业区域层级(点、线结合的区域工业遗产线路或区域工业景观公园) 1. 3 按历史阶段分类 近代—清末工业遗产、近代—中华民国工业遗产、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遗产 1. 4 按价值等级分类 第一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二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名城 第三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第四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历史建筑 第五价值等级——工业遗产作为一般历史遗存 1. 5 按区位特征分类 城市中心区型、城市边缘型、飞地型 1. 6 按创办主体分类 政府、国内民营资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公私合营作为创办主体 1. 7 按再利用模式分类 延续工业生产功能、功能更新、闲置未再利用 1. 8 按工业建筑本体特征分类 结构形式(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屋面梁结构、屋架结构、钢架结构、板架合一结构、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形式、西方古典式与折衷主义、中西融合的新民族形式、现代主义) 混合分类法 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广义的工业遗产不仅仅包括UNESCO以及国家文物保护机构已经或可能记录在案的遗产地,而且包括一切承载了工业生产历史文化的建、构筑物、设备和场地。 工业遗产的保护一定是建立在对工业发展过程、场地环境特征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的,通过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优先级别和可以重新利用的空间进行合理的界定,从而形成梯队状的保护与利用结合的体系,不同级别的工业遗产,主要差异体现在其保护的严格程度和再利用的兼容性方面。 改造成博物馆、城市公园、综合再开发、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工业废弃地 是指受工业生产活动直接影响,失去原来功能而废弃闲置的用地(包括用地上的设施),是面临衰退的矿业城市危机与复兴的双重载体。 工业废弃地包括废弃工业用地,废弃的专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以及沿用资源生产技术方法所形成的采掘沉陷区、废弃露天采场、工业废弃物堆场用地等。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改造实例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改造实例 文章来源:百度文库更新时间:2011-10-17 10:5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我们搜集了国内一些大城市尝试将工业遗址保护结合城市开放空间、旅游度假、会展中心和创意产业,改造建设成功的典型范例,如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杭州城北的杭印路49号、北京798艺术工场等,以期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上海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也是我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地,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工厂占全国工厂总数的一半以上,留存有大量的产业遗存。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和各界加大了城市遗产的保护力度,对这些近现代产业建筑进行保护、管理和再利用。 例如苏州河沿岸,这里历史上曾经是上海金融、仓储重镇,汇集了一批如四行仓库、光二仓库以及工业品市场等颇具代表性的欧式仓库建筑群,见证了上海金融仓储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现在苏州河沿岸有十多处由老工厂、旧仓库改建成的艺术家工作、画廊和创意园区。其中,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M50创意园(莫干山路50号),原为近代徽商代表周氏的家族企业——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信和棉纺厂、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占地35.45亩,拥有近现代工业建筑41000平方米。原先面临拆除命运的这些产

业建筑,在艺术家和媒体的呼吁下,避免了大规模的改造,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设计师入住,形成苏州河边独特的人文景观,营造了苏州河沿岸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成为上海时尚文化的新地标。 杭州 杭州市十分重视优秀近现代产业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杭州拱墅区杭印路49号,前身是一处丝绸印染厂,周围云集了杭一棉、杭州毛纺厂等大型厂区,真实地记录了杭州轻纺工业发展的历史。在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下,loft文化在经过改造的个性厂房中悄然扎根,引发了杭州创意产业的新一轮发展。杭州市政府根据《杭州LOFT基地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在全面保护并充分利用运河周边老厂房、旧仓库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布局“一点一线”创意产业基地的设想。“一点”指杭印路49号,根据设计构思,这里将被建设成为LOFT文化公园。除已改建为LOFT和少量可利用的厂房外,其他建筑将被拆除,并新增绿化林地和休闲设施。建成后的LOFT文化公园将由LOFT创作区、运动展演区、休闲餐饮区组成,LOFT用房将达到1万平方米,并保持现有LOFT 低租金的优势。“一线”指运河西岸。这里的许多老厂房、旧仓库已有近50年历史,特色非常鲜明,体现了运河文化的特色。运河西岸的LOFT文化公园将呈带状分布,临河分布在运河西岸从拱宸桥至客运码头的沿河空间,错落有致,

国务院批准的各种国家级经济区域全名单

国务院批准的各种国家级经济区域全名单 2016-08-07 14:18广东 现有7大经济特区名单 序号经济特区名称所在地批准时间 1 深圳经济特区广东1980年8月 2 珠海经济特区广东1980年8月 3 厦门经济特区福建1980年10月 4 汕头经济特区广东1981年10月 5 海南经济特区海南1988年4月 6 喀什经济特区新疆2010年5月 7 霍尔果斯经济特区新疆2014年6月 17个国家级新区名称、所在地及批复时间 新区名称主体城市批获时间面积 (平方千米) 浦东新区上海1992年10月1210.41 滨海新区天津2005年10月2270 两江新区重庆2010年6月1200 舟山群岛新区舟山2011年6月陆地1440 海域20800 兰州新区兰州2012年8月1700 南沙新区广州2012年9月803 西咸新区西安、咸阳2014年1月882 贵安新区贵阳、安顺2014年1月2451

西海岸新区青岛2014年6月陆地2096 海域5000 金普新区大连2014年6月2299 天府新区成都、眉山、资阳2014年10月1578 湘江新区长沙2015年4月490 江北新区南京2015年6月2451 福州新区福州2015年9月1892 滇中新区昆明2015年9月482 哈尔滨新区哈尔滨2015年12月493 长春新区长春2016年2月499 现有4大自贸区名单 序号自贸区名称所在地批准时间面积 (平方公里) 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2013年9月120.7 2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2015年4月116.2 3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2015年4月119.9 4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2015年4月118.04 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 试验区名称所在地获批时间性质 上海浦东新区上海2005年6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天津滨海新区天津2006年5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重庆市重庆2007年6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都市成都2007年6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二十课时检测四十八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含解析

课时检测(四十八)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A卷基础过关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1974年,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幅长10米、宽5米的巨幅艺术壁毯,上织长城风光图案,现挂在联合国大会厅旁的主要代表休息厅里,对其寓意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国的挂毯艺术享誉全球 B.长城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C.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 D.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解析:选B 长城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成为维护国家稳定与人民安全的象征,这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是一致的,故选B项。 2.“西藏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朝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这则材料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有( ) 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②唐蕃和亲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④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 依据材料中“唐朝时吐蕃赞普”可知,①正确;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可知,②正确;“‘布达拉’梵语为佛教圣地”可知,从唐延续到清,③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藏族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的地位,④错误。故B项正确。 3.颐和园中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的建筑群有( ) ①万寿山前山景区②后山后湖 ③政治活动区④居住区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B 结合所学可知,颐和园的政治活动区和居住区建成封闭的院落,呈现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③④正确;万寿山前山景区由两条垂直的轴线统领,无法体现封闭的四合院风格,①错误;后山后湖也基本采用轴线风格,②错误。故B项正确。 4.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结果于2007年7月7日晚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揭晓,中国万里长城以得票最多名列“新七大奇迹”之首。下列关于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的长城开始修建于秦灭六国后 B.秦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生产 C.滥用民力修长城是秦亡原因之一 D.清代最后一次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

中国工业遗产概述

中国工业遗产概述 俞孔坚,方婉丽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摘要:人类漫长的经济生产活动在大地上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景观,18世纪中叶世界工业革命以后,生产活动对城乡空间的塑造力与日俱增,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某些门类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伴随着生产空间的废弃化,但留下了大批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工业遗产。本文通过界定工业遗产内涵的,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从工业遗产的认定与登录、保护和重新利用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在此框架下立足国情,梳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甄别潜在的工业遗产,便于进一步开展工业遗产普查工作,文章最后展望了未来工业遗产保护和重新利用的趋势与途径。 关键字:工业遗产,中国近现代工业潜在遗产,保护与重新利用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a Kongjian Yu, Wanli Fang 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eki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long-lasting human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

endowed us with unique landscape, especially after the 18 century's industry revolution, production activities have an increasing power in shap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 Due to the rearrangement of industrial hierarchy, certain kinds of production are at low ebbs, with decline in the space which used to accommodate them, however this process provide us with plent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of high historic or memorial value. This article indicate the emergenc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by define the contents and clarify the merits. Then it demonstrate the wa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dentification, logging on, protection and re-us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is framework, it focus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odern industry and the discrimination of potential industrial heritage hence left,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general investigation. To end up, it looks into the future tendency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re-use. Key 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Potential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ese, Protection and Re-use 1 工业遗产的内涵及保护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