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皱襞:在食管、胃和小肠等部位,黏膜与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面突起,形成皱襞。
纤维膜: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者称为纤维膜,主要分布于食管和大肠末端,与周围组织无明确界限。
浆膜:外膜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构成着称为浆膜,见于腹膜内位的胃,大部分小肠与大肠,其表面光滑,利于胃肠蠕动。
胃底腺:又称泌酸腺,分布于胃底部和胃体部,是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腺体。
胃底腺呈分支管状,主要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
壁细胞:位颈部、体部。
合成、分泌HCl,又称盐酸细胞(oxyntic cell),还可分泌内因子。
HCl可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并有杀菌作用。
内因子可与B12结合成复合物。
促进回肠吸收B12入血。
主细胞(chief cell ):又称胃酶细胞(zymogenic cell)位于体部、底部,分泌胃蛋白酶原,被HCl激活形成胃蛋白酶,可初步分解蛋白质。
颈粘液细胞:位于胃底腺顶部,常呈楔形夹于其他细胞之间。
核扁平,位于细胞基底部,核上方有许多黏原颗粒,其分泌物为可溶性的酸性黏液。
中央乳糜管(central lacteal):为毛细淋巴管,通透性较好,小肠吸收的脂肪由此运送。
甘油+脂肪酸+甘油一脂甘油三脂乳糜颗粒出细胞中央乳糜管。
潘氏细胞(paneth cell):锥体形,三五成群聚集在肠腺底部,顶部胞质含粗大的嗜酸性颗粒,分泌防御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微褶皱细胞:散在分布于回肠集合淋巴小结内侧的粘膜上皮中,其游离面有微褶皱,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较大的穹窿状凹腔,内含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可摄取肠腔内抗原物质,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并传递给下方的巨噬细胞,后者将抗原提呈给淋巴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在胃上皮表面覆盖黏液层,主要由不可溶性黏液凝胶构成,并含大量HCO3-,中和H+,阻隔胃蛋白酶。
为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也能使胃及时修复。
绒毛:为黏膜上皮和固有层一起向肠腔共同突出形成的特殊结构,主要分布在小肠上皮等结构。
其表面由黏膜上皮覆盖,内部富含毛细血管,并有中央乳糜管。
可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消化效率。
吸收细胞(小肠粘膜上皮细胞):高柱状,位于基部。
有紧密排列的微绒毛,可见纹状缘。
微绒毛表面还有一层细胞衣,(即为糖衣,来自大消化腺的酶吸附在这里),细胞衣是重要的消化部位。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是上皮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载体,位吸收细胞基底面及侧面的膜中,可与IgA结合,稳定IgA,并保持其在粘膜表面的抗体活性,增强IgA对蛋白溶解酶的抵抗力。
【唾液腺】
浆半月:大部分混合性腺泡主要由黏液性腺细胞组成,几个浆液性腺细胞排列成半月形帽状结构附着在腺泡的底部或者末端,故称浆半月。
黏液性腺泡间间隙局部膨大,形成分泌小管,浆半月的分泌物可经分泌小管释放入腺泡腔内。
【胰腺】
泡心细胞:是位于腺泡腔内的闰管末端的上皮细胞,体积小于腺泡细胞,扁平形,染色淡,核圆形或卵圆形。
A细胞(20%):细胞较大,多边形,分布于胰岛周边,分泌胰高血糖素,可促糖原→葡萄糖,并抑制糖原合成,致使血糖升高。
B细胞(75%):为胰岛的主要细胞,位于胰岛的中央部。
分泌胰岛素,其作用与胰高血糖素相反,促葡萄糖→糖原,或葡萄糖→脂肪,故使血糖降低。
D细胞(5%):数量少,分散在胰岛周边部,A、B细胞之间。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的A、B、PP等细胞,调节其分泌功能。
PP细胞:数量很少,可分泌胰多肽,抑制胰液分泌、胃肠运动及胆囊收缩。
D1细胞:较少,主要分布在胰岛的周边部。
D1细胞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
【肝】
胆小管:相邻肝细胞之间局部质膜凹陷形成,腔内有微绒毛。
胆小管在肝板内相互连接成网,将肝细胞分泌的胆汗导出肝小叶。
肝板: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放射状排列。
由单行肝细胞组成,相邻肝板可吻合连接成迷路样结构。
枯否氏细胞:又叫做肝巨噬细胞,形态不规则,从胞体伸出许多板状或者丝状伪足附在内皮细胞上。
细胞表面有许多褶皱和微绒毛,以及厚糖衣。
胞内溶酶体发达。
具有清除病菌;清除衰老红细胞、血小板;识别肿瘤抗原并抑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窦周隙:即disse间隙,肝细胞与血窦内皮之间的间隙,内含贮脂细胞和网状纤维,是肝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门管区:相邻肝小叶之间的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结缔组织内,可见三种主要的管道分支,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称为门管区。
【呼吸系统】
嗅细胞:梭形,为双极神经元。
树突伸至上皮表面,末端膨大为嗅泡,并发出纤毛(嗅毛),嗅毛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使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
肺小叶: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分支和肺泡构成一个肺小叶。
呈锥形,其尖端朝向肺门、底面向着肺表面,小叶间有结缔组织间隔,肺的结构单位。
克拉拉细胞:终末细支气管的分泌细胞,游离面高于纤毛细胞,呈圆顶状凸向管腔,分泌物含蛋白质水解酶,可分解管腔内黏液,降低分泌物粘稠度,便于排出。
很有较多氧化酶系,可解毒。
上皮损伤时增值分裂,分化为纤毛细胞。
终末细支气管:内衬单层纤毛状上皮,无杯状细胞,腺体、软骨消失,有环形平滑肌和内分泌细胞等。
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分支,单层立方上皮,开口处移行为单层扁平上皮也有纤毛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微绒毛、内富含线粒体和溶酶体及分泌颗粒(板层小体)。
形成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的作用,可分化为Ⅰ型细胞。
气-血屏障:肺泡腔内的氧气与肺泡隔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为气-血屏障,它由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连续内皮构成。
当肺纤维化或肺水肿时,气-血屏障增厚,气体交换障碍,导致机体缺氧。
【眼与耳】
角膜:透明的圆盘状,边缘以角巩膜缘于巩膜相连。
边缘厚中间薄。
无血管和淋巴管分布,但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感觉敏锐,通过角膜移植可使患者复明。
角膜营养主要由房水和角巩膜缘的毛细血管渗透供给。
角膜上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与周围的结膜上皮相延续。
上皮表面有泪腺膜覆盖,基底面平整,通过基膜与深层结缔组织相连。
角膜上皮细胞可分为基底细胞、翼状细胞和扁平细胞。
巩膜:呈瓷白色,质地坚硬且不透明,表面有眼外肌的肌腱相连。
主要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成网,内含少量血管、成纤维细胞、级色素细胞等。
小梁网:位于巩膜静脉窦的内侧,呈网筛状,由小梁和小梁间隙构成。
由角膜基质、后介膜、角膜内皮向后扩展而成,其轴心为胶原纤维,表面覆以内皮细胞。
虹膜:环形肌性组织,中间有一圆孔,为瞳孔,可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
虹膜周边与睫状体相连,由虹膜基质和虹膜上皮两部分组成。
视网膜十层:脉络膜、色素上皮层(单层柱状上皮)、视锥视杆层(视锥视杆细胞)、外界膜、外核层、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节细胞层、视神经纤维层、内界膜。
感光细胞:又称视细胞,胞体构成外核层,并向外侧和内侧各伸出一个突起。
根据外侧突起的形状差异,又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前者外侧突起呈杆状称视杆,后者外侧突起呈锥状称视锥。
在黄斑中央凹处只有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中央凹边缘向两侧视杆细胞增多,视锥细胞减少。
膜盘:视细胞外节的膜性扁平盘状结构,由外节基部一侧的胞膜内陷形成,大浪的膜盘平行层叠。
膜盘上嵌有感光色素,视锥是视紫蓝质,视杆是视紫红质,膜盘是视细胞的感光部位。
双极细胞: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联络神经元,胞体位于内核层,突起分别伸入内、外网层与视细胞和节细胞形成突触。
主要分两类:侏儒双极细胞和杆状双极细胞。
节细胞:为长轴突的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节细胞层,轴突构成视神经纤维层,并向眼球后极汇集形成视神经穿出眼球。
中央凹:视网膜后极部又一小凹为中央凹。
是视网膜最薄的区域,只有视锥细胞,与之相连的双极细胞和节细胞均斜向外周排列,光线可直接落在视锥细胞上,并且由于该处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和节细胞形成一对一的传导通路,所以是视觉最敏感的区域。
耳蜗:形如蜗牛壳,骨蜗管和膜蜗管围绕中央锥形的蜗轴盘旋两周半。
骨蜗管被膜蜗管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方为前庭阶,下方为鼓室阶。
两者在蜗顶处经蜗孔相通。
壶腹嵴:为半规管壶腹局部粘膜增厚呈嵴状突起,因而称壶腹嵴。
表面覆以高柱状上皮,含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毛细胞纤毛(一动多静)伸入支持细胞分泌物形成的壶腹帽内。
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毛细胞基部感受头部旋转运动的开始和终止。
位觉斑(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位于椭圆囊、球囊的隆起,表面上皮结构与壶腹嵴相似,但较平坦。
毛细胞的毛较短,表面有位砂膜。
感受直线运动开始、终止和头部处于静止时的位觉。
螺旋器:坐落在膜蜗管的基底膜上。
螺旋器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组成。
支持细胞:①柱细胞:分为内柱细胞和外柱细胞,细胞基部较宽,并列于基膜上,相互间接触;中部细而长,彼此分离;细胞顶部彼此嵌合,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内隧道。
②指细胞:有内。
外指细胞,分别位于内、外柱细胞的内侧和外侧。
指细胞呈长柱形,
基部也位于基底膜上,顶部伸出一个指状突起。
指细胞有支托毛细胞的作用。
毛细胞:分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分别座落在内、外指细胞的胞体上。
毛细胞顶部有许多静纤毛,呈“V”或“W”形排列。
毛细胞的基底部与螺旋神经节双极神经元的周围图形成突触,其中中枢突穿出蜗轴形成蜗神经。
【泌尿系统】
足细胞:位于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形态特殊,高度特化。
初级突起与指状次级突起交叉镶嵌成栅栏状。
紧贴肾小囊腔基膜,突起间有裂孔,空上覆盖一层薄膜,称裂孔膜。
血管球基膜:基膜较厚,均质状薄膜,分三层。
基膜的多层网架状分子筛结构孔径为4-8nm。
主要成分为IV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层粘连蛋白。
血管系膜:位置:毛细血管相邻处,与内皮和基膜毗邻。
组成:系膜细胞( mesangial cell)、系膜基质
系膜细胞功能:①合成细胞外基质;②吞噬清除沉积物,维持通透性;③细胞收
缩可防止血管扩张;④合成多种酶及生物活性物质。
系膜基质功能:①富含IV型胶原蛋白,对血管球起支持作用,并利于液体及大
分子物质滤过;②富含带负电荷的蛋白聚糖,选择性滤过带正电
荷的血浆;
肾小囊:肾小管起始部向内凹陷形成的双层囊状结构,壁层是单层扁平细胞,脏层有足细胞构成,肾小囊腔中含有由血小管滤出的原尿。
滤过屏障:包括有孔内皮、基膜、裂孔膜,毛细血管内血浆成分滤入肾小囊中必须经过滤过屏障。
一般情况下分子量在70kd以下的物质可通过滤过膜。
毛细血管内皮、足细胞裂孔膜均带负电荷,可排斥血浆内带阴离子物质。
近段小管曲部:皮质内,肾小体附近,光镜下,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或锥形上皮,强嗜酸性,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地有纵纹。
电镜下可看见刷状缘为密集排列的微绒毛,基底面有丰富的质膜内褶和线粒体。
近端小管是原尿重吸收和排泄的重要场所。
细段:位于髓放线和肾锥体内,单扁上皮围成,色浅弱嗜酸性,水和离子易透过。
远端小管(直部):髓放线和肾锥体内。
光镜视野下,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呈若嗜酸性,细胞界限清晰;细胞游离面无刷状缘,基地纵纹明显。
作用:主动重吸收NaCl,主动向间质泵出Na+,而水不通过,造成间质高渗,有利于集合小管浓缩尿液。
远端小管曲部:位于皮质内,肾小管附近。
,单层立方上皮,腔大,染色浅,细胞界限清晰,游离面无刷状缘,基地有纵纹。
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保钠排钾,并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集合管:管径由细变粗,细胞由单层立方逐渐变成高柱状。
核圆位于细胞中央,胞质染色浅。
集合管由主细胞和闰细胞组成,细胞界限清晰。
主要作用为1.重吸收Na+和水2.分泌H+酸化尿液3.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调节。
球旁复合体:位于肾小球血极的三角区内,由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和致密斑组成。
球旁细胞:入球微动脉近血管极处的管壁平滑肌转变成上皮样细胞。
立方形细胞,核圆居中,胞质弱嗜碱性,含分泌颗粒,可分泌肾素。
致密斑:远端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细胞分化而成的椭圆形斑。
细胞变成高而窄并紧密排列,胞质染色浅。
离子感受器,感受远端小管中的Na+浓度变化,调节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球外系膜细胞:位于血管极三角区内,在球旁复合体和血管球之间传递信息。
【胚胎】
生精上皮:由5~8层的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上皮下的基膜明显,基膜外侧有胶原纤维和梭形的肌样细胞。
肌样细胞收缩时有助于精子的排出。
生精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额精子。
精子发生: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64天)。
包括三个阶段: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成熟分裂期、精子形成期。
精原细胞:紧贴上皮细胞基膜,核圆或椭圆,胞质内除核糖体外细胞器不发达。
分为A 型暗核精元细胞(Ad)、A型亮核精原细胞(Ap)、B型精元细胞。
一部分Ad继续作为干细胞,另一部分分化为Ap型精原细胞,再分化为B型精原细胞,分裂生成初级精母细胞。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由圆形逐渐分化转变为蝌蚪形精子的过程叫精子形成。
通过变态,精子获得便于运动的形态及穿透卵子的能力。
1.细胞核染色质浓缩,核变长移向细胞一侧,构成精子头部;2.高尔基体→顶体;3.中心粒→发出轴丝形成尾部4.线粒体→线粒体鞘5.胞质→残余体→脱落。
同源群现象:1个精原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各级生精细胞之间有细胞质桥相连,同源
细胞同步发育、同时成熟和释放的现象,称同源细胞群现象。
胞质桥有利于信息传递,保证同源生精细胞严格的同步发育。
血-睾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薄层结缔组织、生精小管基膜及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组成,既可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生精小管,又可阻止生精小管内精子抗原物质逸出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对维持生精小管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睾丸间质细胞:成群排列在睾丸间质内,细胞较大,圆形或多边形,核圆,居中,胞质呈嗜酸性。
细胞具有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可分泌雄激素。
附睾:包括输精小管和附睾管。
精子在附睾内停留8~17天。
附睾是精子获得运动能力、达到功能上成熟的场所。
附睾上皮细胞分泌的肉毒碱、甘油磷酸胆碱和唾液酸等与精子成熟密切相关。
前列腺:复管泡状腺,分泌物为精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富含蛋白水解酶、纤维蛋白溶酶,有液化精液作用。
还可分泌酸性磷酸酶、柠檬酸、锌等。
精囊腺:分泌物也为精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内含果糖、维生素C、还原酶等,对精子活动及营养均有重要作用。
尿道球腺:分泌黏液,在射精前排除,润滑尿道。
透明带:均质嗜酸性膜,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共同分泌。
PAS 阳性。
卵泡细胞的突起和卵母细胞的微绒毛伸入并形成桥粒和缝隙连接。
成熟卵泡:结构圆,但排卵前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卵泡腔更大,其内部泡液剧增,卵丘更偏于一侧。
次级卵母细胞:内出现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内含营养物质和雄激素;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内形成卵丘;卵泡腔周围的数层卵泡细胞形成卵泡壁,呈颗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
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学说:卵泡的发育成熟受FSH、LH的调控。
FSH、LH的作用下,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协同作用,合成雌激素,促进卵泡发育。
排卵: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连同外周的透明带、放射冠与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这一过程称为排卵。
黄体: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连同壁上的血管一起向卵泡腔塌陷,在LH的作用下逐渐发育成一个体积较大又富有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叫黄体。
可分为月经黄体和妊娠黄体。
由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组成,分别可分泌孕酮、松弛素和雌激素。
卵泡闭锁:卵巢内大多数卵泡不能发育成熟,会在发育的不同阶段退化。
卵泡闭锁时,卵母细胞死亡消失,透明带皱缩最终消失,膜细胞肥大生成间质腺,最终由结缔组织代替。
月经周期:在卵巢产生的激素作用下,自青春期起,子宫内膜(底部、体部)出现功能层剥脱、出血、修复的周期性变化,周期约28天,称月经周期。
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
初乳:乳腺刚开始分泌时泌出的淡黄色液体。
含脂滴、乳蛋白、乳糖和抗体等。
获能:精液中抑制精子释放顶体酶的作用在女性生殖道中酶的作用下被解除的过程。
顶体反应:精子获能后,顶体膜在精子前端与细胞膜融合,产生小的穿孔,释放顶体酶,溶解放射冠,透明带的过程叫顶体反应。
受精:获能精子接近卵子,进入卵子内,进行两细胞核融合的过程叫受精。
透明带反应:精子触及卵子,卵子释放皮质颗粒,使透明带发生变化,从而阻止其它精子进一步进入,叫透明带反应。
桑椹胚:受精卵不断的进行卵裂,卵裂产生的子细胞称卵裂球;受精第三天,卵裂球达12~16个,形成一个外观似桑椹的实心球,称桑椹胚。
胚泡:桑椹胚的细胞继续分裂,大约在受精后的第4天,当卵裂球达到100个左右时,这使得胚为一个囊泡状,故称胚泡。
胚泡壁有单层细胞构成,与吸收营养有关,骨成为滋养层。
胚泡内为胚泡腔,腔内充满液体。
位于胚泡腔一侧有一群细胞成为内细胞群,是发育为人体的原基。
卵裂:受精卵早期的细胞分裂,形成的细胞叫做卵裂球。
细胞开始分化,周围的卵裂球成为滋养层细胞;中间的卵裂球成为成胚细胞。
蜕膜反应:受精卵植入部位的子宫内膜繁盛反应性变化,后逐渐扩展至整个子宫内膜。
蜕膜后的子宫内膜称为蜕膜,在分娩时脱落。
初级绒毛:由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一起向蜕膜中突起,形成绒毛样突起。
胚胎诱导:指胚胎的某种组织的发生受附近另一组织的决定作用。
胎盘膜:由绒毛内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上皮及基膜;绒毛内结缔组织组成。
羊膜囊:羊膜环绕羊膜囊而形成的一个囊状结构,腔内充满羊水。
尿囊:卵黄囊的尾侧壁与胚盘交界处向体蒂内突出形成的一个内胚层盲囊。
植入:胚泡陷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植入或着床
蜕膜:是指植入胚胎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因其在胎儿分娩时将脱落,故称为蜕膜。
原条:胚盘外胚层细胞向尾侧中线迁移,形成一条细胞索,叫原条。
原条是胚盘的组织中心,决定了胚胎的中轴和头尾。
胎膜:是受精卵发育形成的一些临时性器官,它们在胎儿分娩时即与婴儿脱离。
包括羊膜、卵黄囊、尿囊、脐带、绒毛膜。
羊膜:为一半透明的薄膜,可分泌羊水
羊水:性质:淡黄色弱碱性液体,含98~99%的水分,另含少量的cell及一些胎儿的排泄物。
脐带:内含卵黄囊、尿囊、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脐带是胎儿与胎盘间进行物质运输的通道。
胎盘: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基蜕膜共同组成的圆盘状结构,中间附脐带,胎儿面光滑,母体面粗糙。
胎儿血和母体血可在胎盘中发生物质交换。
胚盘是人体发生的原基。
胎盘膜:胎儿血和母体血发生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
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薄层绒毛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基膜和内皮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