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灵活应用咳嗽诊治指南

合集下载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的指南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的指南

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的指南一、诊断儿童慢性咳嗽:1.详细询问病史:询问咳嗽病程、性质(干咳或咳痰)、伴随症状(喘息、喉咙不适、呼吸困难等)、日间和夜间咳嗽的频率等。

2.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并注意肺部听诊、鼻咽检查等。

3.必要的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等)、过敏源检测等。

4.特殊检查:如肺功能检查、胸部X光、CT等。

二、常见病因及相应处理措施:1.呼吸道感染: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支持治疗,包括休息、补充水分、控制咳嗽症状等。

2.支气管哮喘:使用抗炎、扩张支气管药物,如肾上腺素类药物、布地奈德等。

同时要给予相关的生活指导,如避免触发因素、合理运动等。

3.过敏性鼻炎:鼻炎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鼻用脱敏治疗等。

辅助治疗包括鼻腔冲洗、避免过敏原等。

4.胃食管反流病:给予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进食过饱、过温、过辣等刺激性食物。

5.心理因素:提供心理支持和适当的心理疏导,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

三、非特异性咳嗽的处理措施:1.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或鼻腔冲洗剂进行鼻腔清洁,减少上呼吸道黏液的刺激。

2.补充水分:多饮水有助于稀释黏液,减少咳嗽症状。

3.保持湿度: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可使用加湿器或保持通风,以减少空气的刺激。

4.控制咳嗽:如咳嗽严重影响学习和睡眠,可以考虑使用镇咳药物,如可待因糖浆等。

但要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

四、注意事项:1.家庭环境: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减少污染物质对儿童呼吸道的刺激。

2.饮食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食。

3.家长指导:家长要耐心引导儿童正确咳嗽,如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向人群直接咳嗽。

4.应激管理: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情感支持。

综上所述,儿童慢性咳嗽的诊治需要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医学课件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医学课件

CVA/咳嗽变异型哮喘——慢性咳嗽最常见病因
• 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 临床表现:刺激性干咳,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油烟等易诱发或加重。 • 诊断标准(1A):1)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发症,如尿失禁、晕厥、失眠、焦虑等。
精选2021最新课件
5
咳嗽
分类
干咳
按性质
湿咳
急性咳嗽
胸片有明确病变
按时间
慢性咳嗽
胸片无明显异常
亚急性咳嗽
精选2021最新课件
6
急性咳嗽
常见病因: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也可导致:哮喘、慢支、支扩等原有疾病加重。 越来越多:环境因素或职业暴露。 一些严重疾病的征象:急性心梗、左心功能不全、肺炎、气胸、肺栓塞及异物吸入。
29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原则
1、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喉和消化系统疾病史、职业和环境因素暴露史、吸烟史、用药史。
2、根据病史选择相关检查,由简单到复杂。
建议将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作为慢性咳嗽的一线检查(2B)。
将FeNO作为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的补充手段(2C)。
24h食管pH值-多通道阻抗监测耗时费力,成本高,建议列为二线检查(2D)。
支气管镜检查仅对一些少见病因具有诊断价值。
3、首先考虑常见病,后考虑少见病。
4、诊断和治疗应同步或顺序进行。
5、治疗有效是明确病因诊断的前提。部分有效应评估影响疗效的因素或是否合并其他咳嗽的复合病因。
பைடு நூலகம்
6、治疗无效时应评估是否诊断错误,治疗力度和精选时202间1最是新课否件 足够,有无影响疗效的因素。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一)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一)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一)中国咳嗽诊治指南是针对目前中国咳嗽症状的表现和治疗方法所制定出来的指南。

咳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如何科学明确咳嗽的病因,合理选择药物是保障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将从诊断、分类及治疗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咳嗽诊治指南。

一、诊断中国咳嗽诊治指南指出,正确的诊断是咳嗽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该指南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咳嗽病因。

病史应包括病程、咳嗽的类型、时间和频率、伴随的症状(如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有无流行病学史等等。

体格检查则需要探查肺、心脏、鼻咽、喉等部位是否异常。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胸部X线、肺功能、支气管扩张试验等检查。

二、分类中国咳嗽诊治指南针对不同的咳嗽病因进行了分类。

(一)咳嗽性质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咳嗽。

(二)咳嗽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感染性咳嗽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结核等。

非感染性咳嗽可分为过敏性疾病、气道过敏、气管-支气管扩张、肺结节病、心源性咳嗽、肝脏病性咳嗽等。

三、治疗(一)急性咳嗽病因存在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上呼吸道感染可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等治疗;支气管炎可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黏液溶解剂等治疗。

(二)长期使用口腔、鼻腔及气管支气管黏膜保湿及清洗剂,如甘草酸二钾口服溶液、盐水漱口等,可改善慢性咳嗽的症状。

(三)过敏性疾病引起的咳嗽应考虑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应用抗过敏药物。

(四)对于心源性咳嗽,治疗应以治疗心脏病为主,强心剂、利尿剂等药物可有助于缓解症状。

总之,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正确、科学的诊断非常重要,而中国咳嗽诊治指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诊断、分类及治疗方案供临床医生参考,有利于提高咳嗽的诊治水平,缓解患者症状。

同时,病人也应该重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营养状态及遵医嘱治疗,以便于尽快恢复健康。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解读PPT课件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解读PPT课件

02
03
咳嗽是常见症状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 症状之一,几乎每个人都 曾经历过。
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或剧烈的咳嗽会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 睡眠、工作、社交等。
潜在疾病表现
咳嗽可能是多种潜在疾病 的表现,如感冒、支气管 炎、哮喘、慢阻肺等。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规范诊疗行为
通过指南的制定和推广, 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 ,提高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水平。
诊断流程与标准详细询问来自史包括咳嗽的持续时间、性质、伴随症状等。
全面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频率、胸廓形 态、呼吸音等。
选择性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辅助 检查手段。
综合分析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
03 咳嗽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治疗原则及目标设定
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根据咳嗽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抗感染治疗、抗过敏 治疗等。
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缓解咳嗽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积极治疗咳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镇咳药
通过抑制咳嗽中枢或阻断咳嗽 反射弧中的某一环节而发挥镇 咳作用,如可待因、右美沙芬
等。
祛痰药
通过稀释痰液或液化粘痰,使 之易于咳出,如氨溴索、溴己
新等。
平喘药
通过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减轻气道阻力,从而缓解咳嗽 症状,如茶碱类药物、β2受
体激动剂等。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 因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应注 重长期管理和综合治疗。

咳嗽诊疗最新指南,6大更新要点全解读!

咳嗽诊疗最新指南,6大更新要点全解读!

咳嗽诊疗最新指南,6大更新要点全解读!《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一文解读咳嗽是呼吸科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主诉,由于咳嗽并非特定疾病,其病因复杂且不易明确诊断,给广大患者造成了不小的生活影响和卫生经济负担。

1咳嗽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根据咳嗽病程长短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这也是咳嗽病因诊断的重要依据。

其中,慢性咳嗽病程较长,对患者影响较大且不易明确诊断,因此一直是咳嗽研究的重点。

据统计全球成人慢性咳嗽的患病率为9.6%大气污染、季节因素、饮食因素、职业因素、变应原、吸烟、女性、高龄、肥胖、合并哮喘/慢阻肺/胃食管反流病/支气管扩张症等均是慢性咳嗽的危险因素。

2021版指南指出,咳嗽高敏感性是慢性咳嗽重要的临床与病理生理学特征,中枢咳嗽敏感性增高是慢性咳嗽,特别是难治性慢性咳嗽与咳嗽高敏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2咳嗽的诊断和评估病史和体格检查是咳嗽诊断的前提,尤其是用药史(ACEI等)、职业和环境暴露史,实验室检查则是咳嗽评估的重要手段,包括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变应原皮试(SPT)和血清IgE、食管反流监测、支气管镜检查等。

并非所有咳嗽患者均需要进行上述实验室检查,而是根据特定人群有选择地进行,其中X线胸片是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规检查,如发现明显病变,根据病变特征进一步选择相关检查。

对于初诊慢性咳嗽患者,不建议将胸部CT检查作为首选检查。

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将肺功能检查作为慢性咳嗽的首选检查。

诱导痰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以及指导慢性咳嗽患者的激素治疗,2021版指南推荐诱导痰细胞学检查作为慢性咳嗽的一线检查。

FeNO水平增高提示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可用于预测慢性咳嗽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但是需要警惕FeNO有假阴性的可能,因为约40%的痰嗜酸粒细胞增高的患者FeNO水平正常。

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日本咳嗽指南对感冒后咳嗽诊断的原则:
2、日本咳嗽指南感冒后咳嗽治疗:过敏!
● 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 对一些慢性迁延性咳嗽可以短期应用中枢 镇咳药、抗组胺H1受体拮抗剂等。 ● 对少数顽固性重症感冒后咳嗽患者,在一 般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短期试用吸入或者口 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如10~20mg泼尼松3~7d。
前言
2005年版指南对临床实践起到了良好指导作用, 实施三年。
2008年哮喘学组对其进行了修订,并将于2009年 颁布。
不同版本咳嗽指南的慢性咳嗽原因
CVA PNDs EB
1998 ACCP (美国)
+
+
-
2001咳嗽指南(日本)
+
+
+
2003咳嗽指南(日本)
+
+
+
2004ERS(欧洲)
++
需采用食管腔内阻抗或胆红素监测。 (6)咳嗽敏感性检查 (7)其它
急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为鼻部相关症状,如流涕、打喷嚏、 鼻塞和鼻后滴流感,咽喉刺激感或不适,伴或 不伴发热。
急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
普通感冒的治疗原则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无需用抗菌药物。 减充血剂:盐酸伪麻黄麻碱(30-60mg/次,tid)
CVA治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治疗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2激动
剂(支气管扩张剂)即可 孟鲁司特; 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时间不少于6~8周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又称PNDS)
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由于目前无法明确上呼吸道相关的咳嗽是否由鼻后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辨证治疗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辨证治疗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及辨证治疗定义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有咳痰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释义有声无痰→咳,有痰无声→嗽,有痰有声→咳嗽咳嗽的病名首见于《内经》流行与发病本病发病率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尤为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

历史沿革1.病因病机《内经》对咳嗽的病因、症状、症候分类、病理转归、治疗都有详细论述:(1)《素问咳论》指出咳嗽是“皮毛先受邪气”:“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皆能致咳。

(2)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乎肺。

2.分类《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五脏咳、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

《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论述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病理过程。

3.论治(1)《景岳全书》强调辨证当以阴阳虚实为纲,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则。

(2)赵献可《医贯》对咳嗽的治疗提出“治之之法不在于肺,而在于脾,不在于脾,而反归于肾”。

(3)王纶《名医杂著·论咳嗽证治》:“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风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治法也。

”(4)虞抟《医学正传》:“欲治咳嗽者,当以治痰为先。

治痰者,当以顺气为主,是以南星、半夏顺其痰,而喘咳自愈;枳壳、橘红利其气,而痰饮自降”。

(5)俞昌《医门法律》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6)《临证指南医案》:风——辛平解之;寒——辛温散之;暑——微辛微凉,苦降甘淡;湿——理肺治胃;火(温热)——甘寒范围中医——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

本病咳嗽—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病症西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欧美国家近20年对咳嗽原因及其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基本明确了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咳嗽相关的诊治指南。

我国近年也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共同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以期对不同类型的咳嗽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一、咳嗽的分类和原因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

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

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等。

2.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

3.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

最新: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最新: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

最新: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要点摘要近年来,咳嗽的诊断、治疗与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

为及时反映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了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反流外科、耳鼻咽喉科、儿科、中医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对中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重新进行了修订。

对原有的证据等级、推荐强度进行了审核与更新,新增、删除了部分推荐意见。

指南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主要内容包括咳嗽的定义、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咳嗽的诊断、评估与检查,急性、亚急性、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咳嗽的经验性治疗与对症治疗等。

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在国内专科门诊中,慢性咳嗽患者占三分之一以上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诊断不易明确,很多患者常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收效甚微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卫生经济负担。

新版指南主要增加和修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增加了流行病学方面的内容,包括危险因素与经济负担。

(2)对病史与实验室检查部分进行了精简。

(3)咳嗽的评估部分删除了缺乏循证医学依据的咳嗽症状积分,增加了新的简化咳嗽程度评分。

(4)增加了慢性咳嗽的少见病因,在原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咳嗽高敏综合征的基础上,引入了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概念。

关于心理性咳嗽,引入一个新的诊断名词:躯体性咳嗽综合征(somatic cough s yndrome).(5)适当扩充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与治疗部分。

(6)推荐强度由原来的3个级别改为2个级别:强推荐与弱推荐,取消了中间级别。

(7)总体推荐意见进行了精简,一些已为临床实践广为接受的诊断治疗原则改为描述性内容,不再以推荐意见形式出现。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对少数推荐意见强度及证据级别进行了调整。

少数内容类似的推荐意见进行了整合。

(8)有关咳嗽诊断流程、诱导疲细胞学检查、食管反流监测、咳嗽激发试验、咳嗽程度评估等内容统一放在附件1,2, 3, 4, 5, 6, 7。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2篇)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2篇)

2024年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____年对咳嗽的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引言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既可以是疾病的表现,又可以是身体对外界刺激的自我保护反应。

____年对咳嗽的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是为了更好地对咳嗽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将从病因分类、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一、病因分类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两类。

急性咳嗽主要由感染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

慢性咳嗽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心脏病等。

二、诊断方法1. 详细病史询问:包括咳嗽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性质(干咳或有痰)、伴随症状等。

2. 体格检查:特别关注呼吸道病变的体征,如肺部啰音、胸膜摩擦音等。

3. 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可帮助鉴别是否有肺部病变,如肺炎、肿瘤等。

(2)支气管动力学检查:对判断咳嗽的原因和发生部位有一定帮助。

(3)痰液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咳嗽的原因,如细菌感染、痰中癌细胞等。

(4)过敏试验:对于咳嗽伴有过敏性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过敏试验以确定致敏原。

三、治疗方案1. 根据咳嗽的病因进行治疗:(1)感染性咳嗽:如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通过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炎症性咳嗽:如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可以通过使用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3)过敏性咳嗽:如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可以通过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4)肿瘤引起的咳嗽:可以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2. 对于干咳患者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使用咳嗽抑制剂:如可待因、右美沙芬等,可以抑制咳嗽中枢,减少咳嗽次数。

(2)使用咳嗽祛痰药物:如氨水脉、盐酸羟考酮等,促进痰液排出,改善症状。

3. 对于有痰咳嗽患者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进行痰液黏度调节:如使用纤维化痰药物,可改善痰液的排出。

(2)根据痰液情况使用合适的病因治疗药物:如抗生素、抗炎药物等。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要点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要点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要点咳嗽是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在国内专科门诊中,慢性咳嗽患者占三分之一以上。

咳嗽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诊断不易明确,很多患者常反复进行各种检查或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收效甚微并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卫生经济负。

一、指南制订方法学二、咳嗽的定义、分类与流行病学咳嗽是机体的防御性神经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

成人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

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建议以每天痰量>10 ml作为湿咳的标准。

不同类型的咳嗽具有不同的病因分布特点。

由于环境以及遗传因素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的慢性咳嗽患病率不尽相同。

频繁剧烈的咳嗽,特别是慢性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咳嗽对患者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发病机制咳嗽高敏感性是慢性咳嗽重要的临床与病理生理学特征,其机制与瞬时受体电位(TRP)通路如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以及瞬时受体电位锚蛋白亚型1(TRPA1)激活、气道炎症、神经通路及咳嗽中枢的易化有关。

四、病史与实验室检查1. 询问病史:2. 体格检查:3. 诊断检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肺通气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检查、FeNO检测、食管反流监测、变应原检测等。

(1)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如发现明显病变,根据病变特征进一步选择相关检查。

X线胸片如无明显病变,则按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进行检查。

对于初诊慢性咳嗽患者,不建议将胸部CT检查作为首选检查(2C)。

对于既往检查仍无法明确病因,或针对常见病因治疗无效,或怀疑支气管扩张、肺癌或异物等少见病因的慢性咳嗽患者,建议进行胸部CT检查(2C)。

(2)肺功能检查: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条件者应作为慢性咳嗽诊治的首选检测项目。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

对咳嗽诊疗方案的总结和优化分析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许多疾病的表现,根据咳嗽的时间、性质、伴随的症状、体征等,可以区分出多种类型的咳嗽,如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干咳、咳痰等。

因此,制定咳嗽诊疗方案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进行分类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一、急性咳嗽的诊疗方案急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短、发作突然、症状重、伴有其他症状的咳嗽,如喉痛、咽痛、流涕、发热等。

急性咳嗽的病因最常见的是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因此治疗方案需要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

对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患者,建议在家中进行自我治疗,如饮食上注意营养,避免吸烟、喝酒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饮用温水,多休息。

对于较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体检和症状询问,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予以相应的治疗,如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止咳药、退烧药等。

二、慢性咳嗽的诊疗方案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长、发作频繁、症状轻、但持续存在的咳嗽。

慢性咳嗽的病因多种多样,如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间质性肺炎等。

因此,慢性咳嗽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分类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针对症状的治疗。

基础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注意饮食健康等。

针对症状的治疗主要包括止咳剂、支气管扩张剂、免疫调节剂等。

三、干咳的诊疗方案干咳是指咳嗽时没有伴随咳痰,咳嗽声音干燥的一种咳嗽。

干咳通常由气道刺激、过敏反应等引起,因此治疗方案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止咳剂、抗过敏药等。

同时,干燥的环境也会使干咳加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湿度,并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四、咳痰的诊疗方案咳痰是指咳嗽时伴随有痰液排出的一种咳嗽。

咳痰的病因也比较多,如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

治疗方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如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

针对咳嗽诊疗方案的优化针对咳嗽的诊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地制定,以确保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应组织 一项全国的关于慢性咳嗽病因的流行病学 调查(evidence-based)
• 慢性咳嗽病因的关联性研究
EB
Eosinophilia Cough
CVA
Eosinophilia Cough BHR
Classic Asthma
Eosinophilia Cough BHR wheeze
Three common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Japan • CVA+ cough predominant asthma (asthmatic cough): 43.6% • AC: 35.8% • SBS: 25.5%
.
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构成
50
日 本
可能 确定 可能+确定
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构成
50
可能 确定 可能+确定
日 本
40
30
20
10
0
AC
CVA
SBS
BA
GER
双病因
其它
未知
Fujimura M, et al.Respirology 2005; 10: 201-207.
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构成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专科门诊
n=86
30 27.9 25.6

20 15.1 12 10 7 10.5
慢性咳嗽误诊误治严重! 慢性咳嗽误诊误治严重!
• 通常诊为“气管-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 通常诊为“气管-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 • 重复不必要的各种检查(影像学) 重复不必要的各种检查(影像学) • 大量抗菌药物使用
重视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
• 病因的构成研究 • 病因的关联性研究 • 病因的多元性研究
• GERD: 2.4% • Smoker’s bronchitis (chronic bronchitis): 1.8% • ACE I: 1.2% • Bronchogenic carcinoma: 0.6% • volatile solvent-induced cough: 0.6%
PNDS-induced non-productive cough was not found
如何理解和灵活应用 咳嗽诊治指南” “咳嗽诊治指南”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 林江涛 20062006-3-30 (北京) (北京 北京)
咳嗽诊治指南的发布
• 1998: Managing cough as a defense mechanism and as a symptom. A : Consensus Panel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Chest,1998,114:133s~181s • 2004:ERS TASK FORCE.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ugh. Eur Respir J,2004,24:481~492 • 2005: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ugh. Source Nihon Kokyuky Gakkai Zasshi,2005,suppl:2-80 • 200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
*慢29 16 13 12 2 2 2 6
%
25.6 19.5 15.8 14.6 2.4 2.4 2.4 7.3
中日友好医院
病因
CVA PNDS PIC GER ACEI EB 病因不明
例数
29 28 23 16 15 3 11
%
23.2 22.4 18.4 12.8 12.0 2.4 8.5
Fujimura M, et al. (Kanazawa Asthma Research Group). Importance of atopic cough, cough variant asthma and sinobronchial syndrome as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in Hokuriku area of Japan. Respirology ,2005; 10: 201-207.
1. Non-productive cough lasting more than 8 weeks without wheezing or dyspnoea. 2. Presence of one or more findings indicative of an atopic constitution, including a past history and/or complications of allergic diseases excluding asthma, a 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ia ( 6% or 400 cells/µL), raised total IgE level in the serum ( 200 IU/mL), positive specific IgE antibody to aeroallergens and positive allergen skin test and/or induced sputum eosinophilia ( 2.0%). 3. No bronchial reversibility, defined as less than a 10% increase in FEV1 after inhalation of 300 µg salbutamol sulphate. 4. Normal bronchial responsiveness (positive responsiveness being the provocative concentration of methacholine causing a 20% fall in FEV1 (PC20) 10 mg/mL). 5. Increased cough reflex sensitivity (capsaicin concentration eliciting five or more coughs (C5) < 3.9 µM). 6. Cough resistant to bronchodilator therapy (oral clenbuterol 40 µg/day plus inhaled procaterol or salbutamol at bedtime and on demand for 1 week). 7. No abnormal findings indicative of cough aetiology on chest X-ray. 8. Normal FEV1 (〉80% of predicted value), FVC (〉80% of predicted value), and FEV1/FVC ratio (〉70%). When all criteria were satisfied, a definite diagnosis of atopic cough is made.
40
30
20
10
0
AC
CVA
SBS
BA
GER
双病因
其它
未知
Fujimura M, et al.Respirology, 2005; 10: 201-207.
Criteria for definite diagnosis of atopic cough: for clinical researchers (Japanese Cough Research Society)
Comparison of eosinophilic bronchitis, coughcough-variant asthma and classic asthma
变应性咳嗽( cough,AC) 变应性咳嗽(atopic cough,AC)
诊 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5)
急性咳嗽
普通感冒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鼻炎/鼻窦炎 急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亚急性咳嗽
感染后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的咳嗽 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部分病人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 机制
– 气道上皮损伤,咳嗽受体对吸入刺激反应性增加 – 鼻后滴流
慢性咳嗽的定义
• 持续>8周 持续> 周 • 常规 线检查阴性 常规X线检查阴性 • 肺通气功能测定正常 • 无吸烟史(或停止吸烟4周)或职业 无吸烟史(或停止吸烟 周 性有害气体或粉尘暴露史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 • • • •
重视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 充分理解和掌握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程序 因地制宜地开展咳嗽相关检查 加强多学科合作 如何开展经验性诊断和治疗 掌握主要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方案
咳嗽的分类
根据病程
急性:<3周 急性:<3周 亚急性: 亚急性:3-8周 慢性:>8周 慢性:>8周
0 CVA PNDS EB GERC 双病因 病因未明
马洪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26(11):675马洪明,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26(11):675-8.
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
咳嗽病因
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 鼻炎/鼻窦炎 咳嗽变异型哮喘 变应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 慢性咽炎 感冒后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症 左心衰竭 肺间质纤维化 病因未明
Criteria for probable diagnosis of atopic cough: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Japanese Cough Research Socie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