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归纳总集教师 安乡一中 龚德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断句)归纳总集
1. 虚词标志法
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不可不勉乎。
(“焉”“也”“乎”是句尾助词,这三处无疑要断句,“夫”是发语助词,前面须断句。
)
(2)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矣”“乎”“哉”都是句尾助词,其后须断句。
)
(3)(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夫越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越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2006年北京卷)参考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
/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
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5)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
“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
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6)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
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答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7)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
得兄事之
答案: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二. 修辞标志法
排比、对偶、对称、顶真、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文言文四六句多,常运用排比、对偶、对称修辞,句式整齐。
1. 排比
(1)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
/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谢赫《古画品缘》)
(2)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
1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排比;“内”“外”是对照。
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断句也就容易多了。
(3)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5)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2. 顶真(寻找句子首尾衔接点)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
(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
(3)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鸿门宴》
(4)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
(5)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 对偶(对称)
(1)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这段话中,“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三组句子字数上是相等的,句子结构上是相同的,是明显的断句的标识。
(2)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几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这几句作者多运用对偶句,每句四字,句式整齐匀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很容易断句。
(3)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
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
“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
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4)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
①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
②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③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④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反复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
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2)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练一练:
(1)虎豹之为害也则焚山不顾野人之菽粟蛟蜃之为害也
则绝流不顾渔人之钓网其所全者大而所去者小也(罗隐《辨害》)
明确:虎豹之为害也,则焚山,不顾野人(农民)之菽(豆类)粟;蛟蜃之为害也,则绝流,不顾渔人之钓网。
其所全者大,而所去(损失)者小也。
【译文】虎豹为害伤人就要焚毁山林,不能顾及平民在山林中种的豆麦;蛟龙为害伤人就要堵绝河流,不能顾及渔人在河流中下的钓钩鱼网。
这是因为所保全的重大而所丢失的微小呀。
(2)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
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
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
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
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三. 对话引文断句法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
对话、引语常
2
且大多用冒号顿开。
遇见“云尔”等,在其后断开。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
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
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2)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
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
战栗栗/汗不敢出/
(3)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
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
(4)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
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
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
用大矣《庄子·逍遥游》
(5) 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
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
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
”曰:“何以
知之?”“以其诗知之。
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
’
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
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
’
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
”
(6)《庄暴见孟子》中的一段: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
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
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孟子
和齐王的对话,省略主语而只用“曰”,还是有“曰”处前
后都要断句。
)
(7)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
四. 句式断句法
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3)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
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
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4)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
原上兔起,掷之使击。
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买鸭捉兔》
明确: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
【译文】从前有个人准备去打猎但不认识鹘,买了一只野鸭子就去原野打猎。
原野上兔子出来,他就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让他袭击兔子。
野鸭子不会飞,掉落在地上,他又一次把野鸭子投放出去,还是掉落到地上。
这样反复了三四次,野鸭子忽然蹒跚着走到猎人面前像人那样对猎人说:“我是一只鸭子,杀死我并吃掉,这是我的本分,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
(5)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②非不贤也/③为其不可得而法/④先王之法/⑤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⑥人或益之
/⑦人或损之/⑧胡可得而法/⑨虽人弗损益/⑩犹若不可得而法。
(两个“胡”表明第一句、第八句是疑问句,
“非”“也”表明第二句是判断句,“者也”表明第五句是判断句,借助这些句式的特有表达形式我们就可以正确断句。
)
五. 名物标志法
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一般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常见的名词有: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年号、国名、官职名等。
断句时,我们先找出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再看文句讲的是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还是讲的谁怎么样,谁是什么,据此就基本上可以准确断句。
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通读文段,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
“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
注意词性组合特点:
1、名(代) + 动(形)+ 名(代)
变式 2、名(代) + 动(形)→介+名+动(形)
3、动(形)+名(代)→副+动(形)+名(代)
(1) 根据专用词语断句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2005年北京卷)
(2)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
矣《韩非子﹒说林下》
明确:刻削之道(名),鼻(名)莫如大(形),目(名)莫如小。
鼻大可小(形),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3) 刘开《问说》中的几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
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这几句话中,名词性短语作主语,有“智者千
4
虑”“圣人所不知”“愚人之所能”三个,讲的是智者千虑有一失,圣人知道的愚人不一定不知道,愚人能做的圣人不一定会做。
据此,就可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句,另外,每句主谓间又有停顿。
)
(4)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2分)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5)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侍/范增
..数目项王
../举所佩玉
玦以示之者三/项王
..默然不应/范增
..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
..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
..与沛公饮军中
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
..曰诺/项庄
..拔剑起舞/项伯
..亦拔剑起
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庄.不得击(《鸿门宴》)
六. 结构标志法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
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1)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为分说总承法
(2)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者也/……”即为总说分承写法。
(3)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2005北京高考)
山”与“山”形成显性前后相承关系,而“山北峰”与“峰北寺”则形成隐性相承关系。
(4) “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2005北京春季)
句中“守之之难”为前后相承的词语,成为断句的标志。
(5) 荀子《劝学》中的一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这一段从行文思路来看,是先分后总,作者先说“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这个行文思路,我们就可以准确断句。
(6)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
(7)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
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8)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
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七. 文言文断句口诀
(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
始可动手把句断
学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比如北京卷的试题,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
“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
5
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今年北京卷的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比如学生在做北京卷文言文断句题时,①②句得分极低,这主要是受“胡人”、“归人”的干扰,其实只要联系下文的“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就很容易了——画线部分后面应断开,“其父曰”前面也应该点断,所以“人皆吊之”应该断在一起,再看①②句中的“人皆吊之”“人皆贺之”,形式与之相同,而且都是写人们的看法,所以断句时就不会出错了。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北京卷中的多次出现的“其父曰”“此何遽不为……乎”。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末几”“已
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
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
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
(“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
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
“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
(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
“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
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
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比如北京卷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两题,找到动词“亡”“入”“吊”“将”“归”“贺”,根据语法知识,仔细分析,便不会将“入”之后的处所“胡”断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