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工作核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学志老师QT讲座文稿
我在上周作业研讨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什么是核心?核心就是主要的、重要的、中心的。

那么,我们就从字面意思的层面,和大家聊聊我所理解的班主任工作核心。

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核心的理解。

一、班主任的核心观念——以人为本开展工作
影响我们对事件看法的,并不是事件本身,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处于不同的立场、观点。

因此,在谈班主任的工作核心的时候,我首先要和大家聊的就是一个核心理念问题——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指导我们做班主任的思想是什么?
感谢我们的时代,给了我们一个自由表达思想的机会。

如果这个话题放在三四十年以前,我敢于肯定,很多老师是不敢谈理念、谈观念的。

那个时候观念只有一个,就是上级的指导思想,就是领导阶层的意见,那——就是我们老师们的观念。

很多时候,我们用政治和体制的思想,代替了一些教育的基本理念。

其实,不管意识形态的区别,也不管地域和国家的差别,人类教育很多本质是相通的。

不管里封建科举时代,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以至于现在国外和当代中国,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延续人类文明,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这应该是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意识形态的社会下,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是做好人的教育工作工作。

因此,我认为,我们做班主任的最核心的工作理念,那就是眼中要有人,要以人为本来开展工作。

这是我们最核心的、也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既然我们核心理念是为了人的幸福和成长,那么,就涉及到教育的两个关系面——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都是人,那么,以谁为核心呢?这个问题如果放在这里讨论的话,很多老师会不假思索地说,我们的核心当然是学生。

我觉得这种说法为时过早。

为什么这么说呢?人本理念,不仅仅是要求以学生为本,同时也要求尊重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有自己的职业幸福和家庭需要,也有自己的职业认同和价值体现,这才是科学的人本理念,忽略任何一方的人本理念,都将使问题极端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上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只要求我们眼中有学生,没有老师个人的幸福,我敢于肯定,老师的职业倦怠感会越来越浓厚,对学生的情感越来越厌恶,到时候,别说爱学生,看到学校老师们就心烦。

因此,片面强调一个方面,是不正确的。

但是,承认人本理念也要尊重教师,并不是说,两者地位是完全相同的。

他们应该该有一个核心的核心——那就是以生为本、师生兼顾,这才是科学的人本理念的基本内容。

生本还是师本,这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有无正确的教育理念的基础。

以生为本,就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考虑学生的需要,都要把学生当做一个基本需要的人来对待——请大家注意一下,我反复强调我们要把学生当做一个基本的人来看待,作为基本的人,他们需要什么呢?他们需要从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学校里获得理解、同情、尊重、爱、自由和安全感,他们需要自信并享受自信带来的成就感……但是,我们大家扪心自问,这些孩子在学校是否基本得到了吗?
我曾经看到一个老师,他从学生身边经过的时候,用手撩了一下额头上的头发,我却发现他身边的学生不由自主地把手举起,放在头上保护自己——这是不是说明我们有些老师总是不自觉地用体罚在惩罚学生,以至于学生不由自主的想到防护?还有,我们一些老师为了惩罚学生粗心,写错一个生字要抄写200遍,写错一个单词要默写300回?是不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眼里是没有学生的,只有成绩、纪律、听话、操行评估,或者说,我们虽然知道眼里要有学生,但是我们做的却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结果,我们为了成绩、为了纪律、为了操行评估考核,把学生的需要忘记了。

不仅仅是我们老师眼里只有成绩和纪律,一些家长眼里,也只有学习成绩和孩子的出息。

所以,这几年,在网络上流行一种文体,叫“别人体”。

孩子们说“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这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别人体”,实际是中国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个误区——老是攀比别人孩子的成功,却很少考虑孩子的精神和生活需要。

自己爱孩子,却不知不觉地做了和爱相反的事情。

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没有把孩子当人看,而是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愿望的一种工具。

以人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但是我们提倡进行自主教育和管理,就必须回到以人为本这个基本教育理念上来。

我们上半年在学习《自主课堂》那本书的时候,在目标一和目标二里,反复提到的一个词语——积极的课堂环境——如何构建积极有效的课堂环境?美国教师提出的学生的五个需求——“情绪安全感、趣味性、自信、归属感和权利,”其实就是学生作为一个基本的人的需要。

因此,无论是国外教育,还是国内教育,都必须要落实到一点——让学生作为一个基本的人的存在,接受我们的教育。

我们一切出发点,都要围绕这一个基本理念。

《自主课堂》在目标二里有一段文字,我对那段文字进行了解读,不知道老师们还有印象没有?“一项让学生描述积极课堂环境因素的测试提醒我们: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人情感和学习经验因人而异。

然而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忘记了讲台下学生的愿望。

设想自己就是某个学生……”我在解读“设想自己就是某个学生”时,谈了以下一些感想:
设想自己就是某个学生——这个出发点很好。

我们很多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往往是从自己的工作目的的出发——我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却很少考虑我们学生需要什么。

因此,我们很多备课,是空对空的备课,我们备的,往往是想象中的、我们以为很应该讲的东西,却忘记了备课的基础,首先是掌握学生的情况和想法。

在回答怎么做一个受欢迎的老师时,我总对老师们说,假设自己的是学生,你需要老师怎么对待您,您就去怎么对待学生,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

在今天晚上,我们再次在这里聊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时,我仍然要提这个理念——班主任核心理念,应该就是眼中要有学生,时刻注意以人为本开展工作,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这是我要说的班主任工作的第一个核心——我们的核心指导思想。

二、班主任的核心任务——培养能够自我教育的人
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核心意义是为了什么?《自主课堂》在序言里就说了:“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培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我们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二、这个自主学习者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一是终身爱学习。

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这么想过这个问题。

让学习成为我们一辈子拥有的能力,并且因为学习而让我们受益,这个理念我们是否坚持过?爱因斯坦好像说过这样的话(也有版本说是别的人说的),什么是教育?所谓的教育,就是当我们把学校老师所教的东西全部忘记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

这个说法的本质,就是讲的是学习能力本身,而不是学习具体内容。

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并且终身受益,比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事实上,我们也是在靠不断学习养活自己。

因为现在的生活日新月异,发明创造不断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加上工作内容也促使我们不断接受新东西新知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才适应新的生存需要。

因此,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基本能力了,也成为我们是否能够适应环境、实现幸福感的一个重要能力了。

学习必须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够真正让学习有效开展起来。

也必须把孩子培养成能够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人,他们今后才能够不断适应这个社会。

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课
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应对生活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那么,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教育,就是我们适应社会的最基本能力。

因此,我们的核心任务,在《自主课堂》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能够自我教育的人。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脱离教师的存在而不断益智修行,才能够和谐地融入这个社会。

学生要能够实现自我教育,第一步还是要回到自主学习上来,因为学习是孩子成长的一种主要方式,孩子们就是通过观察、了解这个世界,不断增强适应这个社会的。

对每一个孩子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孩子降生,世界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一个未知的神奇世界,他需要不断了解这个世界是什么回事情、有什么规则、他该如何融入这个世界并有自我掌控能力……这个过程,就是学习。

因此,学习是孩子重要的成长方式,也是我们教育根本任务。

作为班主任老师来说,我们的第一要务,自然也是抓学习。

谈到这第一要务是抓学习的时候,我不得不指出我们自己工作中的一个极端——我们部分老师他们第一要务不是抓学习,而是抓纪律——把学生守住,不犯事儿,他们就认为是自己做老师的第一步成功。

因此,很多老师的精力集中在纪律上,而不是学习上。

这是本末倒置的问题。

但是也有老师会提出来:如何摆正学习和纪律的关系?我认为这关系很明白:学习是第一要务,我们抓纪律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纪律而抓纪律。

纪律很好,学习不好的班级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自主课堂》一书中明确提出:“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许多教师从经验中发现,纪律上的问题可以通过某种具有适当挑战性、恰当的、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而得以减小。

因此,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积极的课堂环境也许正是形成良好纪律的前提。


我在解读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一段文字很有价值,因为它解决了一个一线老师最为头痛的纪律问题。

很多老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要么班级纪律不好,要么纪律好了学生也不读书,还有些班级学生呆若木瓜,就是不读书。

因此,好些老师不明白地问:我们班上学生纪律好,为什么成绩不好呢?
这系列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学生为什么遵守纪律?纪律的问题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这是一个抓纪律的根本方法。

当学生把心思集中在学习上的时候,纪律的问题也就不需要操心了,因为他们忙得没有时间违反纪律。

这也就是我们自主教育实验的老师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我们如何抓纪律?我们是设置一些规章制度去强制学生守纪,还是重点抓学生学习,让他们没有心思没有时间去破坏纪律?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重点在抓学习,学习好了,纪律才会好,这是一个辩证的法门。

同时,这段文字也回答了我们老师们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有些班级纪律很好,学生的成绩却不好?造成这样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老师把纪律当做目的,学生守纪律都是为了配合老师抓纪律,而没有想到抓纪律的目的是为了读书,为了学习。

因此,一些学生为了帮老师守纪,压制自己的愿望,在为老师守纪。

或者有些老师为了抓好纪律,采取高压的手段,要求学生守纪。

结果,高压导致了班级死气沉沉,学生以为他们不乱动,不惹事,就是主业了。

他们忘记了本职应该是读书的。

这样没有明确目的而守纪的班级,学生学习成绩是无论如何也抓不上的。

因为他们弄错了目的。

相反,我们班级中还会出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个班级纪律乱糟糟的,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成为全校的尖子生。

他们能够闹中取静,自己读书。

这让很多兢兢业业做事、扎扎实实地抓纪律的老师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班纪律比他们班好,成绩却不如人家?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上面一样,他们把纪律当成了主要目的。

用学习的方法解决学习问题,用学习的方法解决纪律问题,这是自主教育管理实验的老师们应该动脑筋解决的问题。

当学生为学习而守纪的时候,问题就好解决了。

当学生为守纪
律而假装学习的时候,纪律的问题随时都可以被催生。

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留一个作业:请您说说您有哪些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忘记违纪?
我有一些创建积极课堂的方法。

首先,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控制课堂,我在每节课开始的时候先要求学生把注意力转向我,并要他们安静地坐在各自的位子上。

(美国老师也需要保持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也需要控制课堂,并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美国的课堂是顺着学生走的自由市场。

教师对课堂的引导和把握,是我们的天职。

保持适当的环境,是集体授课的前提。


就像在任何会议上一样,即便是成年人也有一些人在不停地闲聊,课堂里的学生难免会出现差错。

学生们并不想制造混乱,只不过是借机满足他们的乐趣。

(这句话可谓是学生的知音。

也道出了部分学生违纪的原因。

好些时候,学生违纪不是坏,也不是刻意要和你作对,他们仅仅是在寻找和享受自己的乐趣。

这时候,我们老师为什么不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呢?恰当的理解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违纪的问题;甚至一句理解的话,能够让对抗的学生缴械投降。

这样的情景,我相信在老师经验中并不鲜见。


这种时候,我一般不会提高嗓门,而是紧握双手站在那里,煞有其事、一言不发地注视着闹事者或地毯(真的!)。

这样,我就避免了吼叫着要求他们保持安静,或做与其年龄相当的事。

(这个让学生安静的方法好。

“避免了吼叫着要求他们保持安静,或做与其年龄相当的事”——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积极的课堂环境?这个“积极”需要从几个方面来理解?我原来最初的理解是“积极”和“消极”相对应,凡是和“消极”做法相反的,就是“积极”的。

这个理解没有错,但是不很具体。

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突然理解到“积极”的一个方面的含义——那就是体现教师引导作用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是“积极”的。

老师在教室里很闹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安静下来,这种行为,就是积极的。

因为体现了老师的主动引导这个积极因素在里边。

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呢?
讲这个理念的时候,我想起北京特级教师于永正给初做老师的女儿的20个建议的第一个“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

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那该怎么做呢?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烘烘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

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

此刻,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扬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

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或某一组一人仍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再无效,则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辞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的学习。

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你叫李勇,你叫王强。

”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

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大家看看,是不是和美国教师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不是都是避免用体力上的消耗来要求学生守纪律?教育主要是一件智力活儿,如果当我们在和学生耗体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及时地想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方法错了?
学习为核心,而不是纪律为核心,这其实是解决课堂纪律的根本之法。

当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事情做的时候,破坏纪律自然成为他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

班主任要解放自己,要解放学生,就要找一件学生该做的事情让他去忙着——那就是学习。

因此,在谈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时,我个人的观点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核心任务,应该是抓学习,抓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班主任的核心目标——培养幸福的公民
对于教育的理解,古今中外有很多版本。

1.中国有代表性的定义
(1)《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

(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4)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


(5)《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


2.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定义
(1)柏拉图:“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

(2)夸美纽斯:“我们已经知道,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

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中取得的。

……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3)福禄贝尔:“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内在的法则,即上帝精神,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教育的目的是表现忠于天职的、纯洁的、完美无缺的,因而也是神圣的生活。


(4)裴斯泰洛齐:“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

”“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的发展。


(5)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来看,可以把教育看做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

”“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美生活作准备。


(6)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7)巴格莱:“我们把社会进化定义为积累和提炼人类知识的进步过程,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教育则是传递这些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教育是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中具有永久不朽价值的那部分的过程。


剥开这些不同表述形式定义,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根本性的、共同性的认识,那就是教育就是要让一个自然的人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的人。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对这个目的表述不一样。

下面是大陆和台湾及一些教育学家的不同意见和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文汇出版社,2012年10月,[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立中译)
我国教育法和台湾地区的教育法都是从国家的层面出发的,大陆更多的具有国家层面的意义,而忽略个人做为人的存在需要,台湾则兼顾个人和国家的需要提出教育目的,怀海特则从微观的层面,来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作为我们现在来理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

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中国梦,这个梦不仅仅是国家的梦,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上一届中央政府提出以人为本,其实都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尽管我们的教育法还没有修改,但是,我们的上层决策部门,也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教育首先应该让每个人完善并幸福,才能够让我们这个社会和谐和幸福。

所以,谈到我们班主任的核心目标——我们是为了什么工作的,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我们是要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身体健康、能在这个社会中感觉到幸福的人。

这是我们最低的要求,也是我们最高的目标。

既然要让人幸福,我们就不要那么急功近利,不要太看重学生的成绩。

在这几天,我在担任教育时报·河南省第三届最具智慧力班主任评委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的做法深深打动了我。

这个老师叫张亚敏,是河南省沁阳市实验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这位班主任兴趣很多,尽管工作忙,但她还是去“追求有品质的生活”,不断运动、结伴郊游、品功夫茶。

就是在家做饭,她也是经常创新,学着蒸各种花样的馒头、炸油条等。

她说自己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单调生活,而且在丰富的生活中常常能获得教育上的体悟和灵感,焕发工作的热情。

学生时间紧,班里不可能搞很多活动,张亚敏就常给学生讲讲有趣好玩的事情。

她说一是调节学生的情绪,再就是让学生知道,尽管分数很重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需要想象力的,是要有笑声和快乐的。

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就是张亚敏绝不单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

她认为,这是教师痛苦的根源。

她对学生说,成绩好固然好,但成绩不好,也不要泄气,因为这个社会不是光靠成绩好的人就能运转的,关键是要上进、努力,对生活充满希望。

而且,她说了一句很实在,也对我们大家应该很有启发的话,我们不要担心学生现在的成绩不好,也不要觉得成绩不好就是天大的事情,其实,“现在成绩不好,不影响你将来懂摄影、开影楼。

”不影响我们以后的基本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有必然联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成绩不好,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影响,我们重要的是自己的幸福。

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做班主任的根本目标,就是让您的孩子在您班上感到快乐、健康、有意义的幸福!
在谈到有意义的幸福时,我要多讲一句话,不然有些老师就消极地认为,我们不要那么努力啦,我们只要学生幸福就可以了。

其实,这幸福,还有积极的幸福和消极的幸福,有临时的幸福和长久的幸福之分。

前些年,一个流传很广的晒太阳的故事,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没有?就是一个富翁和一个乞丐共同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启发乞丐说:您要树立远大理想,您要积极工作,您要赚钱……乞丐问:赚那么多钱干吗?富翁说:赚很多钱之后,您就可以像我一样地在这沙滩上晒太阳。

这时候乞丐反问:难道我现在不是在晒太阳吗?
这个故事曾经被很多人引用过,也曾经被很多人用来批评过度积极进取,认为人追求的应该是本质幸福。

其实,他们说了那么多,我认为他们还是没有看到本质的幸福。

我只问一个问题——别看现在俩人晒的是同样的太阳,太阳的温暖惠及穷人,也惠及富人,好像他们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区别就在晒太阳之后,他们怎么办?我们不难想到,晒完太阳之后,乞丐就得为今天晚上在哪里过夜、晚餐和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吃、是什么而发愁。

而富翁呢?他晒完太阳之后,一定会到宾馆里舒适地休息,他乐意享受到丰盛的晚餐就可以享受……换句话说,虽然他们在沙滩上晒太阳的幸福是相似的,但是本质是不同的。

我提倡一种有意义的幸福,就是我们班主任在教育上不能够太被动,不能够太消极,也不能够太无为,我们应该给学生一种健康的、长远的、持续的、有意义的幸福——那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四、班主任的核心职能——建设和管理班级
教育部《班主任工作条例》对班主任提出了四大项职能:教育、协调、管理、引导,我在讲自主教育管理理念的时候,还在这中间加入了一个职能——服务。

所以,我理解的班主任核心职能就是教育、服务、协调、管理、引导这五大职能。

即知识和德育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协调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进行日常管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这是班主任这五大职能,这五大职能的落实,通过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基层管理单位——班级建设和管理实现的。

换句话说,我们班主任的核心工作职能,就是建设和管理好班级,在建设管理好班级的过程中,实现我们上述的五种职能。

这是对应王晓春的班主任工作边界谈——班主任的边界在哪里?我们是不是越位或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