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化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思与批评(可编辑)
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思与批评当代作对“越是氏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反思与批评家粉台口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潘先伟据说仅卖出十几张票, 还多是华人老乡为了捧场而为, 而“世界摘要:在处理丈学艺术民族化与世界的关系时, 众多批性”的美国本土黄头发蓝眼睛观众根本不屑一问, 赵本山此行评者认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本丈认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不仅没有达到向老外推广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二人转的宏伟目世界的”其实这是一个理论误区, 存在看片面性、孤立性与保守性。
文学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精神实质上是民族性标, 差点还因不退票成了被告。
“二人转”活泼大方, 唱腔婉转,与现代化的关系。
民族丈化中只有那些具有人类普遥特征与共幽默辛辣, 富有浓郁的民族与地方特色, 为什么这种极具有“民族性”的艺术而被世界拒绝呢? 难道真实国外观众不识金玉的性, 能追求生活真、善、美, 能给人类心灵世界带来愉悦与索高无知吗? 就戏曲来说, 京剧是国粹, 昆曲是联合国非物质文化保的审美感觉的艺术才真正属于世界的,而那些幕落民族落后、护性遗产, 奥运会宣传及中国形象宣传总是有京剧镜头与画脱脏、腐朽, 违背人类天性与人类对抗的, 这求极端的民族艺术面, 这能说京剧与昆曲就是全世界的吗? 世界上其它国家到底表现与极端创作主体的自我表现的艺术发泄与再现, 是绝对不有多少人真正热爱京剧与昆曲, 不用推论就可想而知、中国许能底得世界的, 至多也是一小操人对一个民族落后性景观的猎多富有浓郁的中国风格与民族特色的电影如《小兵张嘎》、《铁奇。
道游击队》、《闪闪的红星》、《苦菜花》、《红色娘子军》??这些关健词: 民族性;世界性;现代性;人类性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红色经典”的电影, 它们会属于世界的吗?每当论及文化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时后, 人们总是其次, 绘画艺术民族性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绘画艺术非常很自豪地说“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 , 这句经典语言反复被古老, 每个朝代都找到杰出的绘画大师, 他们的绘画是真正传引证, 似乎成了我国艺术理论界的真理, 然而, 越是民族的果真能是世界的吗? 统的、民族的与历史的。
影视批评综合练习题答案(新) 精品推荐
影视批评综合练习题答案(新)一、填空题1、有专家预言,影视文化与计算机多媒体一道,正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多媒体视像文化。
2、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由卢米埃尔兄弟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影片。
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3、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
4、我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第一部故事片则是1913年摄制的《难夫难妻》。
5、世界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
6、最初的无声电影,也被称为“默片”。
7、一般认为, 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是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
1929年拍摄的《纽约之光》才可以称为是一部完全的有声片。
8、我国的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摄制的《歌女红牡丹》。
9、彩色电影的出现,或许可以算作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影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10、真正的彩色电影,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的。
它的出现是建立在彩色胶片发明的基础上。
11、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彩色影片是 1935 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浮华世界》。
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初期,彩色影片才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12、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198年拍摄的舞台艺术片《生死恨》,由梅兰芳主演,费穆担任导演。
13、电影大踏步进入计算机时代是在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
著名影片有《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侏罗纪公园》和《玩具总动员》等。
14、电视是电子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定期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人们普遍把这一天作为电视事业的开端。
15、美国于1954年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6、法国于1938年开始定期播出电视节目,美国与苏联于1939年开始定期播出电视节目。
17、 1958 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播出,同年6月15日播放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我国电视艺术从此诞生。
中传MFA考研考点:谈谈你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解
中传MFA考研考点:谈谈你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解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有人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也有人说,“越是西方的,就越是世界的”。
谈谈你的理解。
①越是民族的并非就越是世界的,越是西方的并非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是一个理论误区,存在着片面性、孤立性与保守性。
民族艺术中只有那些具有人类普遍特征与共性,能追求生活真、善、美,能给人类心灵世界带来愉悦与崇高的审美感觉的艺术才真正属于世界的,而那些暴露本民族落后、肮脏、腐朽,违背人类天性与人类对抗的,追求极端的民族艺术表现与极端创作主体的自我表现的艺术发泄与再现,这样的艺术作品终究是不能得到世界认可的。
i以综合艺术为例有国内“喜剧之王”之称的赵本山到美国表演“二人转”遭遇滑铁卢,据说仅卖出十几张票,而“世界性”的美国本土黄头发蓝眼睛观众根本不屑一问。
二人转作为东北独有的曲艺品种,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尚且无法普遍推广,在异国他乡更难以得到共鸣。
我国多次将京剧送出国门,由顶尖艺术家演出《白蛇传》《大闹天宫》等经典剧目。
但京剧还缺乏世界性的语言。
ii以语言艺术为例中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流传到了海外,被译为了《在红色的楼里做梦》,而另一经典《水浒传》的译名更加离谱,被译为《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
同理,越是西方的并非就越是世界的,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
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
“越是西方的,就越是世界的”代表了在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袭下,许多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产生危机。
欠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民族文化被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强势文化所蚕食、吞噬,或者被边缘化。
②越是民族优秀的,符合人类共同人性的,真善美的,才越是世界的必须是民族艺术中最优秀的东西,必须是符合人类共同天性的东西,必须是在艺术中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这是“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存在前提。
以语言艺术为例莎士比亚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文主义的追求,其戏剧作品歌颂了友谊、爱情、自由与正义;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主题,关于上帝、良心、道德及责任的生命思考。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美感在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
是美感产生的根源。
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
艺术典型在作品中,艺术典型就是高度典型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的集中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第二,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与创造,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Δ什么是艺术灵感艺术灵感就是大脑皮质兴奋中心的神经细胞,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高度自觉和异常紧张的苦思冥想寻求急需要的信息材料之后,调动其所有的脑细胞的警觉性,特别是调动起了习惯无意识和本能无意识心里活动的积极性,因而在习惯无意识同本能无意识心理活动中,突然发现了所急需的信息而产生了顿悟。
Δ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行进或相类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股潮流。
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的反映出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
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
影视领域论文写作范文: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
影视领域论文写作范文: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陈培湛【作者简介】陈培湛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内容提要】作者认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有矛盾性一面,因为电影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各民族审美心理定势具有排他性。
因此,中国电影首先要立足本国,适应本民族观众的审美需求。
然而,民族性与国际性又具有一致性。
中国电影在内容上要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共同点,弘扬民族精神;要注意民族审美心理定势的交融性。
提倡民族性,并不排斥国际性。
我们要借鉴外国电影创作经验,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民族电影艺术。
【关键词】电影艺术/民族性/国际性/矛盾性/一致性/民族审美心理定势一、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存在矛盾性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确实存在矛盾性的一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电影艺术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它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恩格斯在《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中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6页。
)这是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辟概括。
电影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又受到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对电影艺术具有重大影响。
经济基础的性质、变化和发展对电影艺术的性质、内容和形式的发展,都有制约作用。
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作品,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观众不容易理解;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作品,也会使我国观众产生审美隔阂。
如宣扬我国知识分子默默奉献精神的《人到中年》和讴歌党的好干部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孔繁森》,其价值观就难于得到西方观众的认同。
而宣扬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作品,也会受到我国观众的批判。
此外,由于电影艺术具有商业性,资本主义国家电影制造商一方面利用本国电影打入我国电影市场,一方面又限制我国电影打入其国内市场。
试论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
试论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近年来,基於一种即使算不不上焦虑至少也相当迫切的感感觉,文化批评转向了民族地地位与种族间的关系问题。
本本文力图考察种族、民族、民民族国家以及诸如此类的相关关术语(比如民族大众、民族族主义、国家话语、文化霸权权和主体性等一整套批评范畴畴)在中国电影领域中的作用用。
本文的探讨从作为中国大大陆的一个特殊文类的“少数数民族电影”一直推及作为中中国新电影批评实践的「少数数话语」,并试图说明从200年代初至今,那些民族与种种族的概念究竟是如何通过中中国电影内部複杂的妥协过程程而得以运用的。
这种妥协可可以分为电影话语(如电影叙叙述与叙事)和批评话语(如如电影理论与批评)这两个层层面。
本文将从第二个层面展展开以便确定那些极端重要的的关键点,然后再通过解读一一些能够说明这些关键点的电电影从而把论述引向第一个层层面。
一、理论偏移::“Race”或“Eth n n icity”?贝里里(Chris Berr y y)最近在一篇文章中,将将“民族”这样一个语义含混混的汉语词彙等同於“ra c c e”这样一个内蕴甚丰的英英文词彙。
他非要将“ra c c e character i stics”与“民族特点点”、“race-iza t ion”与「民族化」、““race color”与与“民族风格”、“rac i al minority””与“少数民族”这样一些概概念等同起来不可,并试图藉藉此对“汉族”进行一种解构构性的读解。
遗憾的是,其结结果非但没有澄清中国电影研研究中许多有差异的概念,反反而将其混为一谈。
贝里虽然然正确地确定了1949年后后中国电影中的「中国中心主主义」(sinocent r ism)(对此,他更愿意意用「民族中心主义」加以界界定),但我在这儿宁愿将之之视为「民族化」(“ra c c e-ization”或克克拉克Paul Clar k k所说的“sinific a a tion”)的东西,看作作为一种受到政治激励与操纵纵的文化生产过程。
浅谈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
一、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基本含义(一)艺术的民族性的内容及含义世界上有许多的民族,而不同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时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二) 艺术的世界性的内容及含义然而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并且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
正如毛泽东所说:“有没有人性这东西?当然是有的。
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二、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常有以下两种观点:(一)两者之间的统一关系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
(二) 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我认为: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
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事实证明,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中国艺术作品,决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洋人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而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
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的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影视文学练习题
影视文学练习题第一章一、填空题1、影视文学的属性是既重视书面阅读的-----,又注意它难以离开-----的特定性。
2、-----和-----决定着意识影视形象的成功与否。
3、优秀影片既有鲜明的-----,又有普遍的-----。
4、日本电影文学具有浓厚的日本文化传统,善于把先进的技术和-----与浓厚的日本-----相结合。
5、日本人的生死观的信仰是-----,-----。
6、伊朗电影文学展示了伊朗人质朴的情感,表现了对-----和-----的信仰。
7、意大利电影文学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精神,一部分具有-----。
8、印度电影文学把-----和-----贯穿在电影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二、判断题1、文学语言不等同于影视语言。
()2、形象的惟一性是视觉艺术的特点。
()3、影视文学是成就影视艺术的基础,影视艺术落实了影视文学。
()4、电影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能够为不同民族所理解。
()5、电影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强调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将会使电影创作处于封闭状态。
()6、语言有国家、民族之分,但画面是没有国家、民族之别的。
()三、简答题1、简析文学世界和影像世界的区别。
2、简述电影艺术的世界性特征。
四、论述题1、论述电影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
五、观看《出水芙蓉》第二章一、填空1、影视艺术画面由-----到-----再到-----。
2.影视艺术声音由-----到-----再到-----音响。
3、影视艺术技术由拍摄-----到创造-----的逼真效果。
4、影视作品中的声音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5、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是:-----、-----、-----、-----。
6、运动镜头包括:-----、-----、-----、-----、-----五种基本形式。
7、一个画面图形总是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8、影视布光的三个基本控制因素:光的-----、-----、-----。
北电考研-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表演创作考研真题解析
园林:
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悠嘻境域。
园林艺术:
属于建筑艺术的一类,跟注重观赏性,并通过撷取自然美的精华,将自然美和建筑美相融合, 具有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征。
工艺美术: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7 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总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坚持“全球口味,中国气派、异域元素”我们既要坚持艺术全球 化的普遍性和共性,又要保留艺术本土化的特殊性和个性,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的,缺一不可。没有艺术的特殊性、特色性,就没有国家的民族的特殊性和特色性,就不会在 全球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更不会很好地发展。
2、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1影0 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各民族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结果就是现如今我们的世界存在的缤纷的艺术种类。现我们 立足于东方看世界,艺术的交流过程主要体现了三种形式:
第一,东西方的艺术交流。第二,中外民族间的艺术交流。第三,中华民族内部的艺术交流。
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它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 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与空、视 与听、再现与表现、造型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起来,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悲剧:
作为戏剧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常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 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正是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 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命题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文化软实力, 中国艺术“走出去”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派艺术探讨)
【试论当代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试论当代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在这被喻为朝阳产业的动画业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遭受着病痛。
在世界动画史上我们曾经辉煌过,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与稍后横空出世的《哪吒闹海》,这些动画作品都以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是尽显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的巨大魅力,使国际动画界折服。
接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大批优秀的富于民族风情的动画片不断涌现,成就了“中国学派”的辉煌。
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美、日的动画业声势浩大,成为支柱产业,并以相当高的占有率侵袭我国的市场,以免费输入或盗版传播的方式铺天盖地的影响和夹击着我国的动画业之时,中国动画却处于一种低迷的束手无策的状态。
时至今日,中国动画片在国际的占有量几乎为零。
这种局面时至今日似乎也并没有得到完全意义上的改观,因此,大力发展我国民族动画产业依然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动画界理论滞后,人才缺乏,市场体制落后,加之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我国民族动画发展的严重问题。
二中国民族动画产业发展状况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的发展陷入停滞,日本和欧美的动画产业则发展迅猛。
《唐老鸭和米老鼠》、《忍者神龟》、《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等大量的舶来动画,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迅速占领中国的动画市场。
我们的观念和制作方式甚至自尊心都受到了极大冲击。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上,充斥的依然大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用品、印刷品中流行的更多是“加菲猫”、“史努比”、“蜘蛛侠”等外来卡通形象。
造成我国动画业目前困境的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动画产业定位不准确。
在中国,把婴幼儿和少年作为动画片受众主体,认为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青年人和成年人没时间也不喜欢观看动画片等等。
这些观念导致中国动画制作人只给孩子们作动画片,而失去了中、青年人和老年人这个巨大市场。
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
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陈培湛【原文出处】《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广州)1999年06期第10~16页【作者简介】陈培湛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内容提要】作者认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有矛盾性一面,因为电影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各民族审美心理定势具有排他性。
因此,中国电影首先要立足本国,适应本民族观众的审美需求。
然而,民族性与国际性又具有一致性。
中国电影在内容上要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共同点,弘扬民族精神;要注意民族审美心理定势的交融性。
提倡民族性,并不排斥国际性。
我们要借鉴外国电影创作经验,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民族电影艺术。
【关键词】电影艺术/民族性/国际性/矛盾性/一致性/民族审美心理定势一、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存在矛盾性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确实存在矛盾性的一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电影艺术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它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恩格斯在《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中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6页。
)这是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辟概括。
电影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又受到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对电影艺术具有重大影响。
经济基础的性质、变化和发展对电影艺术的性质、内容和形式的发展,都有制约作用。
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作品,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观众不容易理解;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作品,也会使我国观众产生审美隔阂。
如宣扬我国知识分子默默奉献精神的《人到中年》和讴歌党的好干部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孔繁森》,其价值观就难于得到西方观众的认同。
而宣扬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作品,也会受到我国观众的批判。
中国电影现代性的民族性、时段性和当前课题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电影现代性的民族性、时段性和当前课题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进步历程。
《2024年从民族性到现代性——韩万峰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漫谈》范文
《从民族性到现代性——韩万峰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漫谈》篇一一、引言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中国的少数民族电影已成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一部分。
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韩万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
本文旨在通过对韩万峰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进行漫谈,探讨其从民族性到现代性的创作过程和特点。
二、韩万峰的创作背景与民族性韩万峰是一位根植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电影导演,他的作品往往以民族性为创作基础。
他的成长背景和所受的教育使他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如独特的民俗风情、精美的服饰、悦耳的民歌等。
这种民族性的展现,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三、从民族性到现代性的转变虽然韩万峰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他并不满足于停留在传统的文化表现上。
他善于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作品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感。
这种从民族性到现代性的转变,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就是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四、韩万峰的电影创作特点1. 丰富的文化内涵:韩万峰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表现,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2. 独特的视角:韩万峰善于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和故事,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 现代性的思考:韩万峰的作品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现代性。
他善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对现代社会的思考与反思,使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五、韩万峰电影的现代意义韩万峰的电影创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的作品通过民族性的展现和现代性的思考,为观众提供了了解民族文化、反思现代社会的重要途径。
同时,他的作品也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结论韩万峰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从民族性出发,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视觉盛宴。
精选最新2020年《影视鉴赏》考核复习题库3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影视鉴赏》考试388题[含答案]一、判断题1.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2.与社交网络化传播相比,电影是已经初步被古典化了的一种媒介。
()正确答案:√3.关于1904年的《火车大劫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导演是格里菲斯B、它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与此同时”这个语言C、它融合了美国西部片、强盗片、警匪片的元素D、它的叙事非常流畅、清晰我的答案:A4.人们常说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是()。
A、《浮华世界》B、《绝世歌王》C、《红色沙漠》D、《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我的答案:C5.下列不属于卓别林作品的是()A、《淘金记》B、《城市之光》C、《爱德华大夫》D、《摩登时代》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电影诞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影诞生于1885年。
B、以第一部电影放映的日子为准。
C、所有艺术形式中,只有电影的诞生时间可以考证。
D、电影的发明者是卢米埃尔兄弟。
我的答案:A7.下列各选项中,电视和电影最大的区别是()。
A、目标受众B、媒介特征C、传播内容D、制作者我的答案:B8.先锋电影是要用一种极简的、夸张的、抽象的、风格化的电影语言表现一些深刻的东西。
()正确答案:√9.当电影()的时候,电影才开始看成是艺术的。
A、具有戏剧性B、成为全方位的欣赏C、被社会大众接受D、有自己的语言方式我的答案:D10.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奇观化”法则指电影要表现出现实生活当中难得一见的东西。
()正确答案:√11.伊朗新电影简单朴素,对象多是儿童和女性,采用重复策略。
()正确答案:√12.伊朗新电影是指70年代的纪实电影。
()正确答案:×13.下列关于电影与现实关系的说法中,不属于理论家波德里亚观点的是()。
A、影像是现实的反映B、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C、影像掩盖真实的不在场D、影像以符号的形式包围着现实我的答案:D14.相对主流意识形态来说,穿越剧的时空观是一种反线性的历史发展观。
《天书奇谭》: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传统与现代化表达
《天书奇谭》: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传统与现代化表达《天书奇谭》是一部由中国动画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该片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表达相结合的特点。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电影通过传统的民族性元素与现代化的制作手法相结合,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展现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通过对《天书奇谭》的分析,探讨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传统与现代化表达。
我们来看看《天书奇谭》中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民族元素。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传统的民族元素,比如中国古代的建筑、服饰、风俗、传说等等。
这些元素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宫殿、庙宇、园林等古建筑,这些建筑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美学,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在服饰方面,电影中的人物穿着古代的汉服,这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电影中还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比如饮茶、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让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我们再来看看《天书奇谭》中的现代化表达。
虽然电影中充满了传统的民族元素,但制作团队在电影的制作上却运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技术手法,使得电影在美学和制作水平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在动画制作方面,电影中人物的塑造、场景的构建、动作的表现,都使用了最新的动画技术,呈现出了极高的视觉享受。
在音效方面,电影采用了精美的音效效果,使得电影在听觉上也给人带来了极高的享受。
而在故事情节方面,电影虽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但却讲述了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故事,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一种表达。
中国动画电影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面还有许多可以借鉴和深入探讨的地方。
在故事题材上,可以将传统的民族元素与现代社会问题相结合,创作出更多有现代意义的动画电影作品;在技术手法上,可以不断引进和创新动画制作技术,使得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影视文学赏析教学大纲.
《影视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传统意义上的影视文学的概念,对影视文学的现代性理解。
2、理解当代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影视文学,理解影像时代的影视必须注重影像语言,影像艺术的表现规则,影视文学的开放性。
3、掌握现代意义的“影视文学”。
教学重点1、影视文学的概念2、影视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教学难点影视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基本内容第一节影视文学的传统概念一、书面传播时代的文本概念的合理性二、影像艺术的确以影视文学为基础载体三“影视文学”是文学创作、欣赏思维的特殊研究范畴第二节影视文学的现代性理解一、影像时代的影视文学必须注重影像语言二、影视文学中的影像艺术表现规则三、影视文学的开放性第三节影视文学的分类理解一、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二、梳理影视文学历史三、影视文学创作与改编问题四、影视文学分类概述五、影视文学欣赏六影视文学评论与批评问题第四节影视文学的学习要求第二章影视文学基本特征(6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影视艺术将人们从声像组合的视听感知中带入真实与想象的审美世界,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体现在画面、声音及蒙太奇之中。
2、理解影视艺术画面的符号特性;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影别、焦距、镜头运动、角度;影视画面的基本造型元素:构图、光、色;影视制作的声音艺术:人声、音响、音乐、声画关系;影视艺术中的蒙太奇:功能、类型、特征以及长镜头。
影视与文学的交叉点与分歧点。
3、掌握影视文学的四大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1、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2、蒙太奇功能、特征3、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蒙太奇基本内容第一节影视艺术概说一、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解1、影视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产物2、影视艺术是时、空结合的艺术3、影视艺术是视听综合的艺术二、影视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段1、影视画面的创造(一)、影视画面的镜头元素有4个:景别、焦距、角度、运动。
(1)、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2)、焦距标准镜头短焦镜头长焦镜头(3)、角度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4)、运动推拉摇移跟(二)、影视艺术的画面造型(1)、构图(2)、光影和色彩2、声音的艺术利用3、蒙太奇------影视艺术创作的基本思维和基本结构方式蒙太奇的基本功能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1)保持叙事的连续性。
谈张艺谋电影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谈张艺谋电影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张艺谋可以说是中国影坛的奇才。
在国内,甚至刮起了张艺谋旋风,出现了“张艺谋现象”等社会评论。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艺谋让电影走出了国门,率先杀入奥斯卡外语片提名圈,博得世界人的亲睐,在柏林威尼斯大红大紫。
一部电影,同时要得到不同民族观众的认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中间存在一个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处理问题。
下面我以张艺谋的一部具体电影作品为例,来谈谈张艺谋是如何处理电影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苏童小说《妻妾成群》改编拍摄的,上映后在国内外反响都很好,可以说这是一次民族性和世界性关系的成功处理。
从民族类性角度出发,影片从内核到外在的符号都有中华传统的因子在里面。
一个陈家大院就好比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后宫,陈老爷是皇帝,是封建权威的代表。
四位太太是妃嫔,是封建权威的附属物。
太太们勾心斗角、相互算计,结果死的死,疯的疯。
对于这样的场面,中国人是何等熟悉呀!从有封建专制开始,从有后宫佳丽三千开始,女人们为争夺一个有权力象征的男人而争风吃醋,这样的事中国人听得还少吗?这样一种“传统遗物”即便是在现代中国也还变相的存在着。
张艺谋只是用现代媒体技术给观众呈现一个极其熟悉的场景,当看到自己熟知的那一幕幕之后,距离感自然渐渐消失了。
从外部符号讲,这部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个大红灯笼,还有穿插在影片中作为背景音乐的京剧。
红灯笼和京剧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符号。
这让观众觉得,即便是看电影也离不开民族文化的熏陶。
从世界性的角度看,张艺谋不仅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于东方的想象,还加入了西方文学创作中的影子。
元朝时期,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向西扩张,占领了欧亚大陆的大片土地。
这给西方人的印象是东方的中国是个欲望之国,他们渴望权力,要那些被他们征服过的人做到绝对的服从。
影片中的陈老爷虽没有向“外”扩张,但他绝对是权力与欲望的化身。
从头至尾,我们甚至看不到他的脸,我想这是张艺谋有意而为,让他也变成一种符号性的东西。
《2024年从民族性到现代性——韩万峰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漫谈》范文
《从民族性到现代性——韩万峰少数民族电影创作漫谈》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的电影艺术领域,韩万峰以其独特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风格,引起了广大观众和影视评论家的广泛关注。
他的作品不仅在展现民族性方面有着深刻的挖掘,同时也展示了从民族性到现代性的过渡与融合。
本文旨在从民族性、现代性以及两者之间的交融三个方面,对韩万峰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漫谈。
二、韩万峰的民族性电影创作韩万峰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以独特的民族视角,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他的作品中,常常以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也使得观众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表现手法上,韩万峰善于运用色彩、音乐、画面等电影语言,将民族性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电影中。
他的电影色彩鲜明,音乐动人,画面细腻,使得整部电影在展现民族性的同时,也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三、韩万峰的电影创作中的现代性尽管韩万峰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性,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表现手法上。
他的电影创作也具有鲜明的现代性。
他善于运用现代的电影技术,将传统的民族元素与现代的电影语言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电影风格。
韩万峰的电影中,现代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探索等方面。
他通过电影中的角色,将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以及希望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引导观众对现代社会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从民族性到现代性的交融韩万峰的电影创作,既展现了民族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现代的思考与反思。
在他的作品中,民族性与现代性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
他通过将民族性的元素与现代的电影语言相结合,使得他的电影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思考。
这种交融使得他的电影具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内涵。
观众在欣赏他的电影时,既能感受到民族的魅力,也能思考现代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文化中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作者:尤茜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7期
摘要: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中最能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的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一系列原因,香港电影逐渐衰落,本文主要在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范畴下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从原因中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香港电影;民族性;世界性:文化认同
不同的文化范畴各具特色、白成一家,同时又相牛相成,共存丁世。
因此,关丁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
文化的民族性是表现民族本质特点所形成的文化上的特殊性:每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心理,因而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历史传统。
在世界上众多的民族文化中,没有绝对纯粹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在进行着自我嬗变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多元文化的混合物。
通常我们说“越是世界的,就是民族的”,从普遍意义上来看,每一个世界性的文化,都是从某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而来。
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夸大民族特性的同时,也抹杀了民族特性——不是所有的民族艺术都可以成为世界艺术,二者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其产牛时就因其技术和形式的无国界性而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
任何文化背景下的电影,都在着重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以自身的历史、风俗、艺术特色作为基奠。
电影要想有世界性,就要把功夫专注丁形而上的层面所呈现的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善良、亲情、爱情、别离等,应包含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汇点——我们在剧作中所强调的共同价值,其超越时空的局限,根源丁人的共同本质,反映人类自由本质力量和物质精神牛活世界。
香港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得益丁其独特历史、现实条件,而使得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交融上有着尤为突出的特质,这些特质又反过来左右着香港电影的兴衰沉浮。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这种观点并不客观。
香港作为东亚文化圈的重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而在传统文化和殖民文化的双重作用之下,曾一时无法对自身有着准确的文化身份
认同,因而产牛一种杂糅的文化特质,这在香港文化艺术最为发达和显著的领域——香港电影里体现地尤为显著。
首先,香港电影有着深刻的民族性的。
香港电影中中华文化的积淀,很大程度上源白岭南文化,岭南地区因其地理、历史条件的限制,鲜与北方文化大范围接触,而是白成一体。
几千年来逐渐从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中汲取出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
香港又是新儒学的发祥地,文学作为电影的重要根基影响着电影的走向,金庸、张爱玲等人的文学作品,为香港电影提供了大量养分。
一百多年的殖民历史,使得香港民众在被迫接受强行施加的外来文化的同时,更加珍惜自身传统文化。
粤语电影、电视、音乐的长盛不衰就是这种现象的重要体现。
传统文化在香港电影中有着诸多体现。
例如,崇富而后教、勤劳实践、和谐融洽的人牛观、价值观,敬鬼神、信天命的宿命论等。
我们常在电影中常看到港人吃斋念佛、教人向善的牛活态度、宣扬重情重义等人牛信条,这些在系列电影《黄飞鸿》《醉拳》《无间道》《英雄本色》中均有突出的表现。
其次,香港电影又是世界的,香港处丁大陆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界地带,加上英国对香港长期的殖民统治,香港文化旱现出一种自觉与非自觉作用下的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在香港得到广泛传播,因而香港电影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浓浓的异域文化特色。
“007”英雄主义文化造就了吴宇森电影中的江湖情结,浪漫主义与女性意识的传人,影响了许鞍华、关锦鹏、张婉婷、陈可辛等一批新浪潮导演,产生出《女人四十》《胭脂扣》《秋天的童话》《甜蜜蜜》等一批优秀电影的出现。
“黑色幽默”文化也引发了一批荒诞派的夸张喜剧来反映社会现实,典型如《金鸡》、周星驰电影等。
在多重文化的作用之下,香港电影不断寻求精神安慰与文化归属。
新一代港人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不是直接的体验,而是从诸如香港电影这样的文化产品中间接得来的,其接受到的只是经过杂糅的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更难以准确定位和得以认同。
加上香港文化的开放性,导致其在吸收其他文化过程中因没有确定准则而无法去粗取精地吸取适合本身的文化。
为了满足电影的主要消费者青年人对丁电影的娱乐化需求,香港电影不断朝着商业化、狂欢化、无厘头的方向发展,而非更多地在自身文化中找寻适当的表达方式。
因而也就造就了香港电影自身文化话语缺失、交杂混乱的断层现状。
一部能得到民族与世界双重认可的电影一定是具有共同价值的。
例如,好莱坞电影中宣扬的“美国梦”精神,美国人看到的是美国梦,中国人看到的是中国梦。
反观香港文化中“狮子山”精神一样因其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成为被人们所接受的价值观。
而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拜金主义、市井心态则并不适宜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符号。
大众文化,不仅要去表现具体人生,更要表现永恒追求和人文关怀。
如果说自身的文化认同是民族性的话,那么共同价值就是在民族性基础上的世界性,好的电影是二者的合理融合。
香港电影近年来的发展不尽人意,一方面,如《家有喜事2009》《大内密探零零狗》这些与大陆合拍的影片,既无本土特色,又缺失共同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坚持本土性的导演作品如《打擂台》《月满轩尼诗》等一系列努力挖掘香港电影本身文化符号和特质的电影,虽得到本土文化的肯定,但却无一不在体现着对丁香港文化无法彻底定位和认同的焦虑和港人对丁狮子山下的精神的回忆与认同,并且,这些电影并未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影响力。
因此,其在世界性的探索上是有所缺失的。
有人认为香港电影的衰落要归咎丁合拍模式,并强调狭隘的单边主义——狭隘的本土化。
而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合拍电影曾在国际上获得极大的认可。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衰落的原因归丁合拍模式,大陆有更加深厚且无断层的文化基奠以及强大的资金技术支持,而香港则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扎实的电影产业基础和在世界上较高的认可度,合拍是大势所趋,找到合理的交汇点才是正途。
香港电影若想找回其90年代的辉煌,就一定要顺应文化发展的潮流,发挥其自身多元性、开放性的优势,将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
只有具有普遍人性、共同价值、能体现人类共同理想、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符合人类共同的审美情感和人类普遍理解的表达方式的电影,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