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与结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与结构研究
摘要:在我国,汉语语言学的研究领域更偏重于语用平面视角领域的探索,而忽视词语。笔者根据这一现状,在本文分析介词的语用功能,总结了介词的主要语用功能包括:强调功能、篇章功能、管界功能和排比等几类,并对语用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介词篇章结构词语功能
引言
在20世纪80年代,以语言学家胡裕树为首的专家在深入探究后提出了针对语法研究的三条理论,一是句法平面,二是语义平面,三是语用平面,现代汉语“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使探究方式上面冲破了原来所受的限制。相关探索不断朝前发展,伴随 “格语法”这一观点进入中国,以及国内专家探索得出的上述三条理论,国内语言学语法探究终于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介词的使用方式探索,同样应用于语用功能上来展开。然而最近十余年以来,语法学界逐渐加大了语用平面方面的探索力度。很多专家以为,自语用这个层面来看待词句,能够发现某些从前仅从句法与语义层面未能看到的情况。针对语用探究领域,包含以下几个:1.主题(话题)与述题;2.表达中心与焦点;3.语气与口气;4.评议、句型或句式的改变之类。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句子之间串联、虚词隐藏同样能被包含于语用平面探究领域,这篇文章着重探究其语用领域。
一、介词的位置与作用概述
对于句法平面的探索,长期以来都被专家们当作重点来看待,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介词语用理论探索快速迅猛成长。在汉语语法里,短语――或称为词组是句子构成中的主要单位。学者朱德熙曾经提到过语法体系当中的一类――词组本位,显然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法学界针对短语进行长期探索后获得了很多结论,但这还不够,仍需继续探索。介词短语是较为特别的一种短语类型,就目前而言对这种类型的探索还不够,需要对这个类型的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1]介词功能表现于两个地方,其一是句法,其二是语用及语义,这两点结合于一体构成了其语法功能。
早年对介词展开探索的部分专家们仅仅简单地将置于句子开端的介词短语当作是主语,这种看法从根本上就没有弄清楚句子主语和主题在概念上的区别。句子主题及主语是就不同方面上来说的,前者属于语用平面,和述题相较来说;后者属于句法平面,和谓语相较来说。虽然汉语里面有着许多主题和主语重合的情况,可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区别它们在概念上的差异。实际上,介词短语在语句里面不能被当主语使用。胡附、文炼先生提到:“假如将介词看成名词和动词两者间的关联标志,那有没有它,应当看成是区别句法成分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介词结构不可以被当作是主语的原因。”从上述言论来看置于句子开端的介词短语是不可以被看作主语的,然而它时常被当作主题来看待。介词短语放置于语句里面的位子可以变化,其在句子里面可做一般情况使用,但同样能够变化位置。陆俭明研究表述了口语句法当中变化位置这种情况――即易位,在里面说到状语与中心语变化位置之时,谈到介词短语作为状语时随着中心语产生变化位置情况。
二、介词五类语用功能探索
长期以来对介词的探索始终是汉语语法探索的一个重点项目,然而先前的专家将探索重点放于对介词句法这个层面的关注上,例如介词的重要性、含义与使用方法,介词短语组成与其句法功能、使用方法,诸如此类;实际上,介词身为语句架构里面极为关键的连系词,它
于句法架构、语义架构、语用架构这几个方面而言均有极为关键之影响, 3类功能一起组成了介词语法功能,分别是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上的功能,在句法架构里面,介词的基础功能作为介引,与一些词语构成短语来做语句当中之修饰语。[2]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其他几种作用:功能转化、句式标记、成句之类。自句子语义架构而言,它时常作为其中一些语义成分之标志,特别是可有成分。例如时间、工具、范畴之类,由于与动词联系不太紧密,大多数情况需要经过介词介引,介词于语用架构里面发挥了极为关键的角色,正因为其上述3类功能决定其在语法里面的位置。如果想正确理解其语法功能,那就需要周到地考虑其在语法当中各个平面里的功能。它在语用功能探索中是语法功能探索里面成果最少的一部分,这一章重点讲述这点。
介词在语用架构里面产生之用处是不可或缺的关系词,透过全面探索认识语用功能,才可以更全面地解析它。其语用功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篇章衔接;二是管界;三是排比对举;四是强调;五是话题标记。介词在语法体系里面之所以不能被代替正是由上述五项功能所决定的,接下来就仔细解析介词的语用功能。
(一)介词的篇章连接
篇章或是话语经由句子与小句构成。对这里面某些语言成分的了解一般由相同篇章里面别的语言成分所决定,两个及以上语言成分间相依相存这种联系就是连接关系,因为这些连接关系整个篇章才连贯起来。篇当中连接方法有许多,于这当中,其在语篇里的连接中也发挥了一些影响。介词如此之功能,能够引领一些说明上文的词语,以此发挥连接作用。
(二)管界功能
句子里面的一些状语,常规情况会置于句子开端部分,一些情况下它修饰的领域能够超越本身这个句子的疆界,构成篇章管界。介词短语一般能够放置于句子开端之处,这样它就能够变成修饰语,置于句子开端位置的这类短语也就产生了管界作用。
(三)排比对举功能
自修辞格而言,相同一个或是同义介词,时常能够组成修辞当中的排比格,其在这种修辞里面发挥了“提示语”的功能。介词有了此种作用,就能够引领某些分句组成排比。
(四)强调功能
(五)话题标记功能
话题与述题相对,是后者作出表述之目标。《话题的结构和功能》这部书自语义、句法与话语功能这几个角度定义了“话题”。自语义而言,话题一般是确定好的且和述题有着“关于”特征;一般置于语句开端,能够带有话题标志。
除此之外,在曾经的探索材料里面介词在句法架构里面的基础功能是与别的词语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来做修饰词,有鉴于此,它又衍生而出转化作用、句式标记之类其他作用。[3]自语义架构层面而言,它一般当作语义架构里面一些语义成分之标志而存在。特别是句子语义架构里面的可有成分,由于动词与其关联不太紧密,所以语句里面需要介词存在。在语用架构里面它仍然有极为关键的影响。
三、介词的语用易位现象
其语用功能有可能发生易位――即变化位置这种情况,均未使得句法架构与语义产生变化。这类情况均是语用现象当中的一个。自语用观点解析,当成状语的介词短语于口语里面与在书面语里的变化位置的情况不一样。口语里面变化位置用意是着重强调和其相对的中心语,变化位置后置的介词短语并非强调对象。依据探索发现,口语变化位置在句子里面后置部分需要轻读,这部分不可以当作强调对象。书面语里面变化位置就并非这种情况。书面语里将其后置,目的是强调后置的介词短语。由于这种情况下这类短语不轻读,且时常均有数个这类短语并列。假如运用对比是展示语句焦点各类方法中的一个,那运用并列也能变成展示语句焦点的方法。假如说语句焦点时常在语句尾端出现,那这类移动至语句尾端的并列介词短语就是语句的焦点所在,而语句焦点时常是强调之对象。
大部分放置于句子开端的这类短语,就算是话题,也是能够后移至主语后面动词之前位置的,例如:
(1)对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学术界已经有了定论。
(2)学术界对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已经有了定论。
介词这种位置变化,自语句含义而言,无多少差别,可是自信息架构而言却有着极大差别,代表话题的这类短语往后移动之后,它再不是这个语句话题所在,而主语变为话题,例如“对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学术界已经有了定论”这个句子里面,讲话初始点(也就是话题)是“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学术界已经有了定论”是对此话题之评论陈述,是述题;然而在“学术界对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已经有了定论”这个句子里面,讲话的初始点是“学术界”,“对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已经有了定论”则是对话题之陈述,是述题。由此看出,其位置发生变化非常直观地改变了语句信息架构与原来的安排,由于这种情况,放置于语句开端这类短语作为话题,能够变成几个小句的话题。[4]就“功能”含义而言,有的说是分布环境,有的说是生成功能,还有的说是外部功能,国内相关方面探索一般为句法功能,三个平面理论以为应当区别句法、语义与语用这些方面。
四、结语
由上述内容可知,介词的语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话题标记功能、篇章衔接功能、管界功能、排比对举功能与强调功能。于篇章里面,它能够变为语句或者是小句、段与段间串联的标志,其前置定位功能时常能够令一些介词短语产生管界作用,连续使用同样一个介词能够产生分类、列举之功用,一般情况下都能够组成排比格。大家能够大致了解其特有的语用功能。这样的解析重点在于篇章、小句、句法解析方面差别较大,而与此同时却与句法分析是相互弥补的,这样一来才能够全方位理解其特有的语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