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介词分类

合集下载

介词的用法中文

介词的用法中文

介词的用法中文一、介词的概念和分类介词是汉语中的一类虚词,用于表示名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们通常放在名词前面,可以连接名词与表示地点、时间、方式等概念的成分,起到修饰或者引导作用。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情况,介词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介词及其使用方法。

二、表示地点关系的介词1. 在:表示在某个范围内或者特定位置上。

例如:“在家”、“在学校”。

2. 上:表示处于一个较高或者接触表面之上。

例如:“上楼”、“上车”。

3. 下:表示处于一个较低位置或者脱离表面。

例如:“下山”、“下楼”。

4. 中:表示位于两个事物之间。

例如:“中国”、“中间”。

5. 里:表示被包裹在其中或者处于内部位置。

例如:“里面”、“里卧室”。

三、表示时间关系的介词1. 在:表示某个时间点或者持续一段时间内。

例如:“在早上”、“在夜晚”。

2. 星期几:用来指定具体是星期几。

例如:“星期五”。

3. 之前:表示在某个时间点之前。

例如:“三天之前”。

4. 之后:表示在某个时间点之后。

例如:“两天之后”。

5. 在……期间: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

例如:“在假期期间”。

四、表示方式关系的介词1. 用:表示使用某种工具或手段进行行动。

例如:“用笔写字”、“用力推门”。

2. 以……为:表示采用某种事物作为手段或方法。

例如:“以脚为主要交通工具”。

3. 靠:表示倚靠或者依赖某个事物进行行动。

例如:“靠墙站着”、“靠感情支持他”。

五、表示目的关系的介词1. 为了:表示出于某种目的而进行行动。

例如:“为了学习”,“为了保护环境”。

2. 以便:表示出于方便或者更好地达到某种目标而进行行动。

例如:“多读书,以便更好地成长”。

六、其他常见介词1. 和:表示连接两个并列的名词或者成分,强调一起存在或者互相关联的关系。

例如:“和朋友一起去旅游”、“和他合作完成任务”。

2. 在……里面:表示处于一个较大范围或者容器内部位置。

例如:“在书包里面”。

汉语拼音介词的用法总结

汉语拼音介词的用法总结

汉语拼音介词的用法总结一、汉语拼音介词的概述汉语是一种很古老的语言,其中有许多词类和语法规则需要掌握。

在这些词类中,介词是我们常用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种。

介词可以用来表示位置、方向、时间、目的等等。

本文将对汉语拼音介词的用法进行总结,并分为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二、表示位置和方向的介词1. 在(zài)在汉语中,“在”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表示位置和方向的介词之一。

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或物体所处的位置或者所执行的动作。

例如:我在房间里学习。

他们在花园里玩耍。

2. 上(shàng)下(xià)这两个介词可以表示运动或者方位上下关系。

例如:书放在桌子上。

小狗跑到楼下了。

3. 前(quán)后(hòu)“前”和“后”表示时间上或者空间上前后顺序关系,通常用于具有时序性质或因果关系的事件描述中。

例如:开会前,请大家做好准备。

我们先洗澡然后吃饭。

三、表示时间的介词1. 在(zài)除了表示位置和方向,介词“在”也可以用来表示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

例如:我在晚上七点要去机场接人。

我们公司在国庆节期间放假。

2. 点(diǎn)汉语中,“点”是一个很常见的时间单位介词,用于具体的时刻描述。

例如:我们九点开始开会。

请你十二点之前完成这个任务。

四、表示目的和动作方式的介词1. 为(wèi)“为”可以用来表示行为、原因和目的。

例如:他们为了学习更好努力工作。

我每天早起为了锻炼身体。

2. 以(yǐ)“以”常与动作或手段相关,表示采用某种方式/方法进行行动。

例如:他以油画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以赛亚书为基础进行讨论。

五、其他常见的汉语拼音介词1. 和(hé)“和”一般用来连接两个事物或者人,并具有并列关系。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尤其是苹果和香蕉。

他们一起去看电影了。

2. 在(zài) … 上汉语中,“在…上”可用于准确定义上述内容所属范围或位置。

汉语介词分类

汉语介词分类

随着•如"在,为,比,到,给,朝,介词的分类(1) 表示时间方向的介词:从、自、自从、于、打、至U 、 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 (2) 表示方式的介词: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3) 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 为着(4) 表示原因的介词:因、由于、 因为(5) 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6) 表示排除的介词:除、除了、除去、除非(7) 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叫、让、给(8) 表示比较的介词:比、和、同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经过通过"等•他为谁,为大家•(动词)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在,和,跟,从,除了,为了,关于,根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今天我们比乒乓球•(动词)你比他强•(介词)计划通过了 •(动词)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二者的区别在于:(1) 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他在不在宿舍(动词)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2) "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 : 火车到站了 •(动词)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他在宿舍•(动词)他在宿舍住.(介词)他住在宿舍.(介词)(2)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汽车经过了大桥•(动词)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简单的说, 介词就介绍对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的。

比如: 等等现代汉语-副词的种类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程度副词:很、最、极、挺、太、非常、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过分等;范围副词: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仅、单单、净、光、一齐、一律、就;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一向、向来、总是、始终、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处所副词:四处、随处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另h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情态、方式副词:大肆、肆意、特意、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语气副词: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重复副词:又、再、还、仍等。

汉语介词口诀

汉语介词口诀

汉语介词口诀
以下是一些汉语介词口诀,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介词的用法:
1-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这些介词常常用在名词或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或补充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通过这句口诀可以记住"早、午、晚要用in,at黎明、午夜、点与分"等时间相关的介词用法。

3- 根据介词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归纳为几大类:表时间、处所、方向;表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表原因、目的等等。

例如,“自从”表示从过去某时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情况;“为了”用来表明做某事的目的。

(完整版)汉语介词分类

(完整版)汉语介词分类

介词的分类(1)表示时间方向的介词: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2)表示方式的介词: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3)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为着(4)表示原因的介词:因、由于、因为(5)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6)表示排除的介词:除、除了、除去、除非(7)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叫、让、给(8)表示比较的介词:比、和、同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 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他为谁,为大家.(动词)我们为人民服务. (介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今天我们比乒乓球.(动词)你比他强.(介词)计划通过了.(动词)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二者的区别在于: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他在不在宿舍(动词)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火车到站了.(动词)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他在宿舍.(动词)他在宿舍住.(介词)他住在宿舍.(介词)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汽车经过了大桥.(动词)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简单的说,介词就介绍对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的。

比如:在,和,跟,从,除了,为了,关于,根据……等等现代汉语-副词的种类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程度副词:很、最、极、挺、太、非常、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过分等;范围副词: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仅、单单、净、光、一齐、一律、就;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一向、向来、总是、始终、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处所副词:四处、随处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情态、方式副词:大肆、肆意、特意、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语气副词: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重复副词:又、再、还、仍等。

介词有哪些——精选推荐

介词有哪些——精选推荐

介词有哪些
常见的介词有⾃、从、根据、按照、对于、关于等等。

现代汉语分为实词与虚词两类,介词属于虚词类。

虚词分为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介词⼜可以划分为8类,分别表⽰时间⽅向、⽅式、⽬的、原因、对象范围、排除、被动、⽐较等。

表⽰时间的介词有⾃、从、⾃从、打从、当、到、趁着、在等,这些介词后往往接表⽰时间概念的语句,如⾃从春节以后、当我们很⼩的时候、在2019年脱单。

表⽰⽅向的介词有沿着、朝、向、随着,⽐如,沿着路灯⾛。

根据、按照、依、凭、通过、经由、以等介词是表⽰⽅式的。

意为按照/凭借某种⽅式或⼿段达到某种⽬的,在句⼦⾥⾯没有实在意义,但是有语法意义,依附实词⽽存在。

如通过⼿机号定位找⼈。

为、为了等介词是表⽰⽬的的,⽐如为了公众利益,他愿意牺牲个⼈利益。

因为、由于、因、鉴于等介词是表⽰原因的,说明原因或理由,后⾯分句⼀般接表⽰结果的句⼦。

⽐如,由于⼩明刻苦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考了全班第⼀名。

除⾮、除了、除、除去等介词是表⽰排除的,除⾮与否则经常⼀起使⽤。

表排除的例句如:张三除了性别是真的,没有⼀样不造假。

表⽰被动的介词主要有被、给、让、叫等,表⽰⼀种被动的动作,⽐如被重物砸伤、被开⽔烫伤等。

跟、与、同、对于、关于、把、给、向等介词是表⽰对象及范围的,也没有实在意义。

⽐、和等是表⽰⽐较的介词。

现代汉语-介词说课讲解

现代汉语-介词说课讲解

3、表示原因、目的
❖ 表示此类关系的词有:因、因为、由于、为、 为了、为着等。 例如:大家都为他的精彩表演热烈鼓掌。 为着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园丁们付出 了全部精力。
注意:
为、为了、为着 (1)表示服务对象。“为”后为动词时,“为”一般可以
用“替、给”替换。 例如:你的考试成绩这么好,我真为你高兴。 “为”后不是动作动词时,一般可以用“替”替换,不能用
“和、与、同”的语义和用法与“跟”相同。
6、表示其他方面
❖ “连” 引进话题对比焦点 如:连盒子一起都拿走吧。
三、介词的语法特征
❖ (1)介词是虚词,通常不能单说,也不能单 独充当主语、谓语等成分。
❖ (2)介词不能重叠,也不能带动态助词“了、 着、过”等。
❖ (3)介词的后面必须跟一个名词性的成分, 组成介宾短语,来充当句子成分。
例如:在不减少插秧丛数下,争取提高产量。×
在不减少插秧丛数的条件下,争取提高产量。√ 值得注意:“在……上”中间也可插入兼名词的动词表示范
围,但不能插入动宾短语。如:在学习上√ 在学习汉语上 × “在……下”中间不能插入主谓短语。如:在党的 领导下√ 在党领导我们下×
“在……中”中间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 在
进行。如: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
(2)由于、由区别:
“由于”表示原因;“由”表示“从”或“被、让”,也有 表示原因。
例如:由于下雨,今天的郊游被取消了。
由北京出发,并开始了旅程。
2、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
▪ 表示此关系的词有:按、按照、遵照、依照、 根据、据、靠、本着、用、通过、拿、比等。 例如:按照客观规律,制定方针政策。 据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大风。 通过对比就能得出结论。

现代汉语-介词

现代汉语-介词
一、定义
依附在实词或短语面前共同构成“介词短语”, 主要用于修饰、补充谓词性短语。
二、分类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从、自从、自、打、到、往、在、由、向、沿着 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按、按照、遵照、根据、据、通过、拿 表示原因、目的:因为、因、由于、为、为了 表示施事、受事:被、给、让、叫、由、把 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关于、跟、和、同、给、替、向、除了
“关于”放在主语之前;“对于”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
关于美学,我很感兴趣。 我对于美学很感兴趣。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常常作标题,“对于”则不可以。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
4在
“在”经常跟由方位词“上、中、下”等构成的方位短语构成介词短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位、条件或范围等。
× 这是由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五、语法特征
1.介词是虚词,通常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独充当主语、谓语等成分。 2.介词不能重叠,也不能带动态助词“了、着、过” 3.介词的后面必须跟一个名词性的成分,组成介宾短语,来充当句子成分。 4.介词短语常作状语,少数可以作补语、定语、宾语、主语。
区别介词与动词
在具体的语境中看“是否单独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是否能加动态助词或者重叠”,如果能则为动词,反之,是介词。
(着、了、过)
注意事项
四、介词的误用
1 对、对于
(1)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 对 人民负责。
该用“对”而用了“对于”。
√ (2)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对科学著作是看不懂的。 × 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相通:都表示“向”“对”等意义。
他给(跟)我说过。
(2)不相通:“给”有被、让、替的意义,“跟”有和、同的意义。

现代汉语-介词

现代汉语-介词
和它介绍、引进的内容组成介宾短 语
整体的充当某种结构成分。
如:按规律办事。
对故事的认识。
二、介词的分类
依据介词短语与动作、性状之间的关系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2、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 3、表示原因、目的; 4、表示施事、受事; 5、表示关涉对象; 6、表示其他方面。
(五)作主语: 例如:从八点到十二点是工作时间。
村子从南到北有一条河。
部分介词与动词之间的区别:
介词大都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来的。不少介词处于 过渡状态,有的介词与动词同形,只能根据结构和 语境、意义判别它是动词还是介词。例如:
政府做工作,要对于人民负责。× 第二,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例如:
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对科学著作是看不懂的。√
(2)跟、和、与、同
“跟”用于必须有两方面参与的动作行为的句子中 例如:我跟他下棋。
也可以用于一方就可以完成的动作行为。“跟”的 作用是引进参与者或共事者,或者动作的对象。 例如:他跟我们一块走。
这次春游,我同你们一道去。 你见到他时,替我向他问好。
注意:
(1)“对、对于”的用法和误用 “对于、对”标记或介引动作的对象或动作有关的人或事
物。在许多场合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 也能用“对”,但是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 于”。 例如:对他笑了笑。 √对于他笑了笑。× 对“对于、对”误用的几种: 第一,该用“对”而用了“对于”。例如:
例如:人们对月球的研究,以后还会不停地继续下 去。 古时候流传着不少关于这位诗人的故事。
(三)作补语: 例如: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这班车是开往济南方向的。 能充任补语的介词只有“于、向、自、到、在、给、

汉语介词分类

汉语介词分类

介词的分类(1)表示时间方向的介词: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2)表示方式的介词: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3)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为着(4)表示原因的介词:因、由于、因为(5)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6)表示排除的介词:除、除了、除去、除非(7)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叫、让、给(8)表示比较的介词:比、和、同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他为谁,为大家.(动词)我们为人民服务. (介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今天我们比乒乓球.(动词)你比他强.(介词)计划通过了.(动词)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二者的区别在于:(1) 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他在不在宿舍(动词)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火车到站了.(动词)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他在宿舍.(动词)他在宿舍住.(介词)他住在宿舍.(介词)(2) 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汽车经过了大桥.(动词)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简单的说,介词就介绍对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的。

比如:在,和,跟,从,除了,为了,关于,根据……等等现代汉语-副词的种类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程度副词:很、最、极、挺、太、非常、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过分等;范围副词: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仅、单单、净、光、一齐、一律、就;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一向、向来、总是、始终、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处所副词:四处、随处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情态、方式副词:大肆、肆意、特意、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语气副词: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重复副词:又、再、还、仍等。

中文介词大全[最新]

中文介词大全[最新]

中文介词大全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虚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

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介词可以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其他介词。

介词的分类1、表示时间、方向、处所:当、趁着、从、往、沿着等2、表示方式:按照、通过、比、拿、本着、以、凭等3、表示原因、目目:为、为了、由于、因为等4、表示关涉对象:对、对于、跟、同、关于、除了等5、表示施事、受事:被、让、由等古代的介词一、介词的定义及特点介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一种词类。

动词属于实词,在句子里主要充当谓语;介词属于虚词,介宾结构主要用在谓语前面作状语,或是用在谓语后面作补语。

介词的基本功能是与所带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动词谓语所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对象等,也可用在形容词谓语后介绍比较的对象。

例:P1951、古代汉语的介词宾语在介词位于谓语前面充当状语时有时可以省略。

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介词宾语有时前置。

例: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3、一些介词结构的位置较灵活。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二、古代汉语常用介词介绍(一)于(於、乎)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涉及的范围,可译为“在”“从”“向”“到”“在……方面”。

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

P1972、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或“对于”例:凡诸候有四夷之功则献於王。

3、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更……”。

例:苛政猛於虎也。

4、用在被动句的动词后面,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介词“于”在古籍里有时写作“乎”,“乎”作介词的用法与“于(於)”大致相同。

现代汉语-介词(课堂PPT)

现代汉语-介词(课堂PPT)
5
1、表示时间、处所、方向
▪ 表示此关系的词有:从、自从、自、打、 到、往、在、由、向、于、至、趁、当、 当着、沿着、顺着等。
▪ 例如:运动会将于明天举行。 趁农闲搞点副业。 他沿着小河慢慢地走着。
6
注意:
(1)“在”的用法和误用:
“在”经常跟由方位词“上、中、下”等构成的方位短语, 表示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位、条件或范围等。
如:都别急着走,先给我到这边来。
谁扔了,谁给我拣起来。
13
5、表示关涉对象
▪ 表示此关系的词有:对、对于、关于、 跟、和、同、给、替、向、除了等。 例如:他对工作很负责。
这次春游,我同你们一道去。 你见到他时,替我向他问好。
14
注意:
(1)“对、对于”的用法和误用 “对于、对”标记或介引动作的对象或动作有关的人或事
物。在许多场合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 也能用“对”,但是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 于”。 例如:对他笑了笑。 √对于他笑了笑。× 对“对于、对”误用的几种: 第一,该用“对”而用了“对于”。例如:
政府做工作,要对于人民负责。× 第二,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例如:
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对科学著作是看不懂的。√
7
“在……中”中间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 在
进行。如: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 (2)由于、由区别: “由于”表示原因;“由”表示“从”或“被、让”,也有
表示原因。 例如:由于下雨,今天的郊游被取消了。
由北京出发,并开始了旅程。
8
2、表示依据、方式、方法、工具、比较
▪ 表示此关系的词有:按、按照、遵照、依照、 根据、据、靠、本着、用、通过、拿、比等。 例如:按照客观规律,制定方针政策。 据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大风。 通过对比就能得出结论。

汉语中的框式介词

汉语中的框式介词

汉语中的框式介词介词:1、关于2、按照3、靠近4、通过5、起于关于:关于我们的家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特有的回忆。

在这里,可以看到狮子山的夕阳西下,也可以感受到绿林之间的清新空气,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美丽。

每当看到那些深深扎根在小镇的树木,整个镇庄的古老街道,我们总会不自觉地感受到一股力量,一股温暖的力量。

按照:按照传统,在家里,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努力来传承祖宗的遗风。

例如,就会按照老一辈的经验习俗,学着在家里种植一些农作物,并学着努力守护家里的禽兽,踏实的生活着。

还有,每一年的春节,人们会按照传统,烹制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尽情地品尝,享受团聚的美好时光。

靠近:靠近山脚下,有一片小溪,那里总是洁净安详,它清澈可爱的水流着,犹如一条活泼又活跃的小百灵,在跳着一曲曲激动人心的舞曲。

这一曲舞曲下,树木和草地弯腰拜拜,唱着歌,荡漾着欢乐。

就好像给这片土地送去一份最美好的祝福,有暖意、有温馨,它就像是家的感觉。

通过:通过村落的林荫小道,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景色。

比如,通过到处都是蓓蕾的花田,可以看到那一望无际的五叶花海,金色的花朵在轻风中来来往往,享受着欢乐和温馨。

再比如,还可以看到一片景色壮美的溪流,那里有四季不谢的绿草,还有参差不齐的圆滚滚的石头,这一切自然而又安静,令人流连忘返。

起于:起于那片空旷的原野,总会有一股力量定格在那里,当风吹过,原野便成了怪物一般的浩瀚,草地上的鸟儿欢唱成了它的歌谣,这种力量撩拨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无边的大自然乐章。

起于此地,依靠着这股神秘的力量,每当把原野踩到脚下,就像有一道秘密关系链接在我们与这片原野之间,让我们对它充满崇敬。

汉语介词口诀

汉语介词口诀

汉语介词口诀一、汉语介词概述汉语介词是一种虚词,主要用于表示名词、代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

它们可分为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向介词、方式介词、原因介词和目的介词等。

介词与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实词相结合,可以构成介词短语,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

二、常见介词分类与用法1.时间介词时间介词主要用于表示时间状语,如:在、于、从、到、自从、截至等。

例如:- 我明天要去开会。

(在+明天)- 自从来了新经理,公司业绩越来越好。

(自从+来)2.地点介词地点介词表示名词、代词所在的位置,如:在、上、下、里、外、附近等。

例如:- 书在桌子上。

(在+桌子上)- 超市离家不远。

(不远+家)3.方向介词方向介词表示方向或动作的趋向,如:向、朝、往、背、离开等。

例如:- 他朝着窗户走去。

(朝着+窗户)- 离开市区,我们来到了乡下。

(离开+市区)4.方式介词方式介词表示动作的方式或手段,如:用、靠、乘、沿、通过等。

例如:- 我靠走路去上班。

(靠+走路)- 他们乘船游览了长江。

(乘+船)5.原因介词原因介词表示动作的原因,如:因为、由于、凭、靠等。

例如:- 因为他生病了,所以没来。

(因为+生病)- 老师表扬了她,因为她勤奋好学。

(因为+勤奋好学)6.目的介词目的介词表示动作的目的,如:为了、为、以便、好等。

例如:- 他努力学习,为了考上好大学。

(为了+考上好大学)- 我帮你忙,以便你顺利完成任务。

(以便+顺利完成任务)三、介词辨析与应用技巧在实际应用中,不同介词之间有时容易混淆。

为避免误用,我们需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如:- “在”与“于”:二者都表示位置,但“在”强调存在或位于某个地方,而“于”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 “从”与“由”:二者都表示起点,但“从”强调起点和终点的相对关系,而“由”强调动作的来源或途径。

四、实战演练与练习为了更好地掌握汉语介词的用法,请完成以下练习:1.用适当的时间介词填空:- 我________(明天)去公园散步。

介词(现代汉语)

介词(现代汉语)

介词(现代汉语)1.介词的含义介词,是用于名词性成分的前边,构成介词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意义的虚词。

2.介词的种类汉语的介词种类繁杂,通常根据它与介词短语中的语义特征分别为以下几种。

表时间、处所:自自从打在当于到趁向往朝由沿顺表对象:对同跟管将与和对于关于至于把表方式、方法、依据:按按照根据遵照本着用以靠拿经经过表原因:由于因因为表目的:为了为为着表被动:被叫让给表排除:除除了表比较:比3.介词的语法特征汉语介词的语法表现比较单纯,所以,其语法特征也相应比较简单,有以下几点。

(1)主要功能是与名词性成分组成介词短语,整体作状语、补语、定语。

①他[在家]休息。

② [沿着山路]往前走。

③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

④大家反复研究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

(2)标示特定的格角色。

①这事[由小赵]引起,也[归他]处理。

(施事)②我[把那个苹果]吃了。

(受事)③我[用这把刀]切肉。

(工具)④我[在教室里]看书。

(处所)⑤我[向他]借了五百元钱。

(对象)(3)介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不能重叠、不能后加“着、了、过”表示动态。

4.部分介词和动词的界定汉语的介词又名“副动词”、“次动词”,这实际上体现了它与动词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介词大多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有一些介词虚化得比较彻底,已经没有了动词痕迹,但有些虚化得比较晚,在具体表现上还残留有动词的痕迹。

这部分介词有时在运用时,需要与动词进行界定,如“在、给、叫、用、拿、比、到、通过”等等。

具体界定方法如下。

(1)介词不能带“着、了、过”表示动态,动词可以:①我给了他一封信。

(动词)②我给他写了一封信。

(介词)③他拿我开玩笑。

(介词)④他拿着书。

(动词)有个别介词自身带一有“着、了”等语素,不要误认为动态助词,如:沿着、为了、当着。

(2)介词不能重叠,动词可以:①他叫人打了。

*他叫叫人打了。

(介词)②你叫他,他就来。

你叫叫他,他就来。

(动词)③他比我高。

现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总结

现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总结

现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总结一、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基本定义与分类介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常用的虚词,用以连接或引导其他词语,在句中起到关联、修饰或补充的作用。

在描述地点、时间、方式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虽然介词数量不多,但它们的用法却十分灵活和多样化。

根据使用场景和造句能力,我们可以将现代汉语中介词分为时空介词、关系介词和比较介词三大类。

1. 时空介词:包括表示时间和地点的介词,如“在、于、向、往”等。

这类介词用于描述事件发生或者物体存在的时间和地点。

2. 关系介词:包括表示关系和方式的介词,如“因、跟随、按照”等。

这类介词在句中常用来表达相互关系或者行动方式,帮助读者理解并准确把握文意。

3. 比较介词:包括表示比较和对照的介词,如“像、与…相比起来”等。

这类介词常见于进行对比说明或评价,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间的差异与联系。

二、时空介词的用法和例句1. 在“在”用于表示在某一时间、地点或状态之中。

例如:“在家工作”、“在雨中行走”等。

2. 于“于”可以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常与“年月日时刻”连用。

例如:“于2022年12月底完成工作”。

3. 向“向”用来表示行动的方向或目标。

例如:“他朝我走来”。

4. 往“往”表示朝着特定方向前进,也可以表达经过某地。

例如:“我往东走了一段路”、“往左转”。

三、关系介词的用法和例句1. 因“因”表示原因或理由,引导一个原因状语从句。

例如:“因为下雨,所以我们取消了户外活动”。

2. 跟随“跟随”指紧紧跟随或追随某人或某物的行动。

例如,“他乖乖地跟随着我的脚步”。

3. 按照“按照”代表依据某一规则、方法进行行动。

例如:“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

四、比较介词的用法和例句1. 像“像”用于比较两个事物之间相似之处。

例如:“他很像他父亲”。

2. 与…相比起来“与...相比起来”用于将两个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例如:“与以前相比起来,现在的生活更加便利”。

五、介词的特殊用法和辨析1. 以及还是和“以及”常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并列成分;而“和”则常用于连接同类成分。

汉语介词分类

汉语介词分类

介词的分类1表示时间方向的介词: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2表示方式的介词: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3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为着4表示原因的介词:因、由于、因为5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6表示排除的介词:除、除了、除去、除非7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叫、让、给8表示比较的介词:比、和、同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他为谁, 为大家.动词我们为人民服务. 介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今天我们比乒乓球.动词你比他强.介词计划通过了.动词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二者的区别在于:(1) 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他在不在宿舍动词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火车到站了.动词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他在宿舍.动词他在宿舍住.介词他住在宿舍.介词(2) 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汽车经过了大桥.动词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简单的说, 介词就介绍对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的;比如:在,和,跟,从,除了,为了,关于,根据……等等现代汉语-副词的种类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程度副词:很、最、极、挺、太、非常、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过分等;范围副词: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仅、单单、净、光、一齐、一律、就;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一向、向来、总是、始终、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处所副词:四处、随处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情态、方式副词:大肆、肆意、特意、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语气副词: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重复副词:又、再、还、仍等;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1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2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处处3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4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5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6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例如“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学”,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5班的同学”;当然,“都”在疑问句里也可限制后面的词语;例如: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都点了哪些莱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比如:这些书我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都”总括它前面的“我们”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脱离语境是有歧义的,“都”可以同时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也可以只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中的一项;使用副词须要注意副词的语义指向;语义指向的不同,也常常会引起歧义,须要认真分辨;比如:小东东最喜欢大熊猫;副总理分别会见了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最”指向“小东东”指的是在所有的小朋友中,指向“大熊猫”指的是在所有的动物中;“分别”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会见一共是三次,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会见总共是两次;当然,在一定的语境中歧义往往可以自行消除;同样是否定“去”,“不去”是说话人就自己的意愿说的;“没去”是说这种行为尚未成为现实;“别去”是对别人的行为进行禁止和劝阻;再比如“还”和“更”都可以表示程度,但“更”的比较项可以隐含;试比较:我这支钢笔还不如那支呢;我这支钢笔更不如那支呢;前句是两项比较这支和那支;后句是三项比较,等于说“你这支钢笔不如那支我这支钢笔〔比你这支〕更不如那支呢;”〔〕中的内容隐含了;“他果然迟到了”和“他居然迟到了”是预设不同,前句的预设是“他会迟到”,后句的预设是“他不会迟到”;对副词的分类,是大致的粗略的,有的副词用法很多,如“也、才、就、还……”虽是同一个副词,也可能属不同的小类;试以“就”为例;“我一会儿就去;”,“就”表示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表时间;“我就两张了,怎么能给你呢”,“就”表示范围,“只”之意;“他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办”,“就”表示语气,相当于“偏”;再看“还”:“还好、还行、还可以”,“还”表示程度,有比较而言不错之意;“怎么还不来”“还”表示时间,有“老也不来”之意;“二十年了,你还那样”,“还”表示情态,有“依然”之意;“还要怎么样”,“还”表示语气,有“究竟”之意;可见,一个副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往往须结合全句语境仔细体会;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例如: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表时间牛娃〔从来〕〔都〕〔很〕犟;分别从时间、范围、程度三个角度修饰形容词谓语“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如“糟糕得很”;“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如“伤心极了”;作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例如:“也许她已经走到半路上;难道这种产品还会受欢迎吗”,“已经”、“还”修饰句中谓语,“也许”、“难道”是句首状语,修饰全句;两种表述语用场合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例如:“只这几个牌子过硬,你看要哪个”表示限制品牌的范围;“今天就我倒霉”表示限制人的范围;“光轿车就有十几辆”表示限制轿车的范围;“仅这一点理由就充分了”表示限制理由的范围,只一点就可以了;“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这些带有数量义的结构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做了恰好三十天;一家伙来了好几十个;近40人困在井下;用了才八个小时;结婚已经六年了;没找到工作的就四个人”;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有点儿、当然、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例如:“味道怎么样”只能回答说“好”或“很好,”不能说“很”;“什么时候出发”“马上;”“你去吗”“不,我不去;”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例如:1单用:说了又说、打不赢就走、说清楚再走、不去也可以、这样更没有道理2合用:又白又胖、不偏不倚、越忙越乱、既聋又哑、也好也不好、非去不可3和连词配合使用: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白”、“怪”、“老”、“净”、“直”、“挺”、“光”等都是同音同形;这些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例如:形容词副词白鞋表性质白忙了一阵白等于空,表方式怪人表性质怪不好意思的怪等于很,表程度净水表性质书本上净是尘净等于全,表范围老年表性质老也不来老等于一直,表时间直线表性质痛得直哭等于一直,表时间裤子很挺表性质挺沉的等于十分,表程度面子很光表性质光吃不做等于只,表范围两个“白”、“怪”、“老”、“净”、“直”、“挺”、“光”等是同一个字,但它是两类词,因语义和语法性质都不同,两者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联系,应该认为是同音词,不是形容词兼副词;同音同形与兼类的区别在于同音同形不但功能不同,而且在语义上也相差很远,而兼类仅仅是功能不同,在语义上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的;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我们要细心分辨: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试看下面的例子:“忽然下起雨来了”和“突然下起雨来了”作状语都可以说,但还可以说“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事件”;“偶然也去看场电影”和“偶尔也去看场电影”看似一样作状语,但还可以说“这次事故完全是偶然的作谓语”、“这完全是偶然事故作定语”;所以,“突然”、“偶然”是形容词;“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是兼类词;动词“没有”、“没”和副词“没有”、“没”的区别是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用在体词名词、代词前是动词;例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否定动作或性状的曾经发生或存在,是副词,这样用时是当状语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对事物的领有,这时是动词,谓语中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前一个“没有”为副词,后一个“没有”为动词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时也混淆,要注意区别,它们的相似点是都可做状语,但是副词不能做主语、宾语、定语,而时间名词可以;比如“曾经”、“通常”是副词,“过去”、“往常”是时间名词,尽管都可以充当状语,但时间名词还可以充当主语或宾语;试比较:他曾经去过北京—他过去去过北京;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曾经的事情就别提了;你往常/通常不肯吃请,今天怎么一请就应了呢一今天因为有事,所以比往常通常回来晚些;从来、从前:从来如此——从前如此今后不能;从前有个和尚;主语从前的事情;定语;刚刚、刚才:操场上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操场上刚才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刚才;刚才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前者与介词组合构成介词短语,是名词,做补语;后者做定语副词口诀: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词的分类(1)表示时间方向的介词: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2)表示方式的介词: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3)表示目的的介词:为、为了、为着(4)表示原因的介词:因、由于、因为(5)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6)表示排除的介词:除、除了、除去、除非(7)表示被动的介词:被、叫、让、给(8)表示比较的介词:比、和、同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 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他为谁,为大家.(动词)我们为人民服务. (介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今天我们比乒乓球.(动词)你比他强.(介词)计划通过了.(动词)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二者的区别在于: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他在不在宿舍(动词)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火车到站了.(动词)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他在宿舍.(动词)他在宿舍住.(介词)他住在宿舍.(介词)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汽车经过了大桥.(动词)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简单的说,介词就介绍对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的。

比如:在,和,跟,从,除了,为了,关于,根据……等等现代汉语-副词的种类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程度副词:很、最、极、挺、太、非常、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过分等;范围副词: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仅、单单、净、光、一齐、一律、就;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一向、向来、总是、始终、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处所副词:四处、随处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情态、方式副词:大肆、肆意、特意、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稳步、阔步、单独语气副词: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重复副词:又、再、还、仍等。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1)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2)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处处3)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4)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5)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6)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

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

例如“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

”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学”,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5)班的同学”。

当然,“都”在疑问句里也可限制后面的词语。

例如:在美国这么些年,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你都点了哪些莱?即使同样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情况也很复杂。

比如:这些书我都看过了。

(“都”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这本书我们都看过了。

(“都”总括它前面的“我们”)这些书我们都看过了。

(脱离语境是有歧义的,“都”可以同时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也可以只总括它前面的“这些书”和“我们”中的一项。

)使用副词须要注意副词的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的不同,也常常会引起歧义,须要认真分辨。

比如:小东东最喜欢大熊猫。

副总理分别会见了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

“最”指向“小东东”指的是在所有的小朋友中,指向“大熊猫”指的是在所有的动物中。

“分别”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会见一共是三次,指向“两个工商界团体的代表和当地的一些新闻记者,”会见总共是两次。

当然,在一定的语境中歧义往往可以自行消除。

同样是否定“去”,“不去”是说话人就自己的意愿说的。

“没去”是说这种行为尚未成为现实。

“别去”是对别人的行为进行禁止和劝阻。

再比如“还”和“更”都可以表示程度,但“更”的比较项可以隐含。

试比较:我这支钢笔还不如那支呢。

我这支钢笔更不如那支呢。

前句是两项比较(这支和那支);后句是三项比较,等于说“(你这支钢笔不如那支)我这支钢笔〔比你这支〕更不如那支呢。

”〔〕中的内容隐含了。

“他果然迟到了”和“他居然迟到了”是预设不同,前句的预设是“他会迟到”,后句的预设是“他不会迟到”。

对副词的分类,是大致的粗略的,有的副词用法很多,如“也、才、就、还……”虽是同一个副词,也可能属不同的小类。

试以“就”为例。

“我一会儿就去。

”,“就”表示事情短期内即将发生,表时间;“我就两张了,怎么能给你呢!”,“就”表示范围,“只”之意;“他就不听你的,你能怎么办?”,“就”表示语气,相当于“偏”。

再看“还”:“还好、还行、还可以”,“还”表示程度,有比较而言不错之意;“怎么还不来!”“还”表示时间,有“老也不来”之意;“二十年了,你还那样”,“还”表示情态,有“依然”之意;“还要怎么样”,“还”表示语气,有“究竟”之意。

可见,一个副词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往往须结合全句语境仔细体会。

2.副词的语法特征(1)副词都能作状语。

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

例如:他〔马上〕吩咐小王倒水。

(表时间)牛娃〔从来〕〔都〕〔很〕犟。

(分别从时间、范围、程度三个角度修饰形容词谓语)“很”作补语,前头要加“得”如“糟糕得很”。

“极”作补语时后头要加“了”,如“伤心极了”。

作状语时,单音双音副词都可在谓语中心之前主语之后,双音副词里有一些还可以放到主语之前,例如:“也许她已经走到半路上。

难道这种产品还会受欢迎吗?”,“已经”、“还”修饰句中谓语,“也许”、“难道”是句首状语,修饰全句。

两种表述语用场合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既可以用来修饰谓词,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性成分。

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单单、几乎”等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

例如:“只这几个牌子过硬,你看要哪个?”(表示限制品牌的范围);“今天就我倒霉”(表示限制人的范围);“光轿车就有十几辆”(表示限制轿车的范围);“仅这一点理由就充分了”(表示限制理由的范围,只一点就可以了)。

“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短语,这些带有数量义的结构可以做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做了恰好三十天;一家伙来了好几十个;近40人困在井下;用了才八个小时;结婚已经六年了;没找到工作的就四个人”。

这种副词用来表明说话人对数量的一种看法,这种句子所叙述的事情都是已经成为事实的。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附着性较强,只有“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有点儿、当然、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说。

例如:“味道怎么样?”只能回答说“好”或“很好,”不能说“很”。

“什么时候出发?”“马上。

”“你去吗?”“不,我不去。

”(3)部分副词能兼有关联作用。

有单用的,有成对使用的,例如:1)单用:说了又说、打不赢就走、说清楚再走、不去也可以、这样更没有道理2)合用:又白又胖、不偏不倚、越忙越乱、既聋又哑、也好也不好、非去不可3)和连词配合使用: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不论……都“白”、“怪”、“老”、“净”、“直”、“挺”、“光”等都是同音同形。

这些词修饰名词时是形容词,修饰动词、形容词时是副词。

例如:形容词副词白鞋(表性质)白忙了一阵(白等于空,表方式)怪人(表性质)怪不好意思的(怪等于很,表程度)净水(表性质)书本上净是尘(净等于全,表范围)老年(表性质)老也不来(老等于一直,表时间)直线(表性质)痛得直哭(等于一直,表时间)裤子很挺(表性质)挺沉的(等于十分,表程度)面子很光(表性质)光吃不做(等于只,表范围)两个“白”、“怪”、“老”、“净”、“直”、“挺”、“光”等是同一个字,但它是两类词,因语义和语法性质都不同,两者意义上已经失去了联系,应该认为是同音词,不是形容词兼副词。

同音同形与兼类的区别在于同音同形不但功能不同,而且在语义上也相差很远,而兼类仅仅是功能不同,在语义上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的。

有些形容词和副词意思很接近,都可以做状语,但副词只能做状语,形容词还可以做定语、谓语。

我们要细心分辨:凡是能作谓语、谓语中心,又能作定语或补语的是形容词,否则是副词,试看下面的例子:“忽然下起雨来了”和“突然下起雨来了”(作状语)都可以说,但还可以说“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事件”。

“偶然也去看场电影”和“偶尔也去看场电影”看似一样(作状语),但还可以说“这次事故完全是偶然的(作谓语)”、“这完全是偶然事故(作定语)”。

所以,“突然”、“偶然”是形容词。

“没有”(没)是副词又是动词,是兼类词。

动词“没有”、“没”和副词“没有”、“没”的区别是用在谓词(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用在体词(名词、代词)前是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