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⑨比之匪人:此“匪人”当按“小人”一 义讲。“比之匪人”意思是用一种和睦亲 附的邦交政策去结交一些不守信用或强横 无理的邦国部族了。




源自文库

⑩外比之:指来自邻邦发出的和睦或亲附政策。 ⑾显比:按“显比”之后注释的“王用三驱,失前禽” 看,此处“显比” 当指大兵讨伐一些不来归顺的邑国, 也即卦辞中说的“不宁方来,后夫凶” 的含义。 ⑿三驱:过去君王围猎,三面驱赶,网开一面,含有放 生之义。 ⒀失前禽:此语乃承《师》卦的“田有禽”而言,即对 敌国兵众有放生的含义。也有化敌方为归属的含义。 ⒁邑(yi)人不诫:邑人,指一些邑国臣民。“邑人不 诫”,按前有“王用三驱,失前禽”,从文理上讲,当 指被征服的邑国的臣民对此毫无戒惧心理。 ⒂比之无首:指邦国林立的古代,无有盟主,含有“无 首”而互相攻杀不已之义。
儒道释与现代管理
五、兵家用人学说
(一)以人为本的选材标准 1.智 2.信 3.仁 4.勇 5.严 (二)以人为本的用人策略 1.适 2.恩 3.威 4.恕 5.严 (三)人力资源的柔性化管理 1.建立新型的企业人际关系 2.高度重视工作的再设计 3.善于运用形象管理 4.培育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六、法家的崇法学说







坤下坎上 比①:吉。原筮②:元永贞③,无咎。不宁方 来,后夫凶④。 初六,有孚比之⑤,无咎。有孚盈缶⑥,终来 有它⑦,吉。 六二,比之自内⑧,贞吉。 六三,比之匪人⑨。 六四,外比之⑩,贞吉。 九五,显比⑾:王用三驱⑿,失前禽⒀,邑人 不诫⒁,吉。 上六,比之无首⒂,凶。






1.新加坡 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新加坡被英殖民政府辟为自由港,华人 移民作为劳工在这里迅速增加。这些移民由于贫穷,在中国没 有受过系统儒家文化教育,但为了生存和取得华人认同,作为 心理积淀的儒家价值观及传统文化习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日 益明显的表现出来;儒家关于忠孝、仁义、和谐等传统观念不 仅受到华人的推崇,成为他们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也成为华 人氏族社团的行为准则,并通过祭祀祖先、节日庆典等社团群 体活动流传下来。 二战以后,在英国殖民统治下,新加坡发展为国际商业性城市, 儒家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极大冲击,日趋冷落。 1959年新加坡自治后,儒家文化由衰到盛:遭受冷落阶段 (1960、1970),重焕青春阶段(1980)和被尊为“国家意 识”阶段(1980年代末至今)。1988年当时吴作栋副总理指 出“儒家基本价值观应升华为国家意识”。



2.东方管理文化的“三为”理念 以人为本(以人为贵,利民为本;人为主体, 相互服务;天人合一,管理目标) 以德为先(仁爱为本、修己安人;重义轻利、 诚实守信) 人为为人



3.东方管理文化模式的特征 人本精神 集体主义 道德软约束 “中和”思想 不变而变 无为而治
三、东方管理文化的传播


①比:六十四卦名之一。“比”,就其这一字本义,一种是并 列紧靠的意思,如鳞次栉比。另一种是亲近的意思,如《周 礼· 夏官· 形方氏》中有“大国比小国”一语,说是大国亲近小国 的意思。但作为《比》卦,实乃论述比邻以及论述用亲附和征 伐进行联盟之卦。 ②原筮:指原来曾作过的卜筮。 ③元永贞:指一开始便贞正。 ④不宁方来,后夫凶:指一些小国立即前来归附,迟则有遭征 讨之祸。 ⑤有孚比之:用诚实的信用去和睦邻邦或让邻邦来亲附的政策。 ⑥有孚盈缶:“缶”(fou否),古一种瓦器。此句是说其诚实 信用如同酒可以溢出酒缸。 ⑦终来有它:终能招来更多的帮国前来依附。 ⑧比之自内:这种和睦的亲附政策发自本国。
第八讲 东方管理文化与决策
东方管理文化与决策

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 东方管理文化的理论基础

东方管理文化的的复兴


一、东方管理文化的内涵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东方各国无 论是在古代、近代还是在现代,都不乏光 彩夺目的管理成就和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 美国式管理无法生搬硬套到它的日本子公 司,日本式的全面质量管理也不如青岛双 星利用佛教的“积善行德”教育山里妹子 效果好。


2.中国台湾 台湾儒家管理思想主要融合了西方各管理学派 的思想,体现了台湾企业发展的特点,形成了 以“信仰、观念、原则、价值”为主干的理论 体系。如台湾著名“塑料大王”王永庆的儒家 经营哲学就是成功一例。他说一个公司经营成 功,无形资源比有形资源更重要,五星条件中 核心是儒家的“仁”、“礼”、“义”、 “信”。离开儒家管理思想,企业的精神机制 只能是一盘散沙。

六四:外比之贞洁。此象是说:“外比于 贤,已从上也”。我们应当重视“外、贤” 二字。这正是我们企业管理中对人的重视 与重用而不是“比之匪人”,即用小人与 坏人。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关禽,邑人不 诫,吉。“显比”是显耀的意思,有光明 正大的内涵。告诫人们亲辅众人,并且要 光明正大地树立榜样与典型,同时要惩恶 扬善。

5.欧美各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诸国经济发展明 显落后于日本。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奥秘 引起了欧洲各国学者的探讨兴趣,有关论 著层出不穷。1982年美国《大百科全书》 副主编弗兰克· 吉伯尼发表了《设计的奇迹》 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东方管理文化理论基础


一、《易经》的阴阳学说 (一)阴阳平衡的人本管理思想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山为 阳、水为阴。雄为阳、雌为阴。天道有阴 阳,地道有刚柔,人道有仁义。



1.崇法 2.重势 3.尚术
三、儒家的仁爱学说


(一)孔子的仁爱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二)孟子的性善论 1.人的素质,可以为善 2.仁义礼智,人所固有 3.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三)荀子的性恶论 一种与生俱来的属性
四、佛家的慈善学说



1.要尊重他人 2.要忍让他人 3.要不说人非 4.奉献社会

(二)“人本”管理思想的经典——比卦




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 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 精诚团结的道理。 事业:顺利能够成功,向前发展,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辅佐,以诚实、信任的 态度去做事。待人宽厚、正直,主动热情,向才德高尚的人士学习,听取建议。 经商:愿望能够实现,且有较丰厚的利润,但需要与他人密切合作,真诚交往, 讲究商业道德,遵守信义,如唯利是图,贪心不足,或自以为是,会导致严重损失。 求名:有成功的希望,不仅要靠个人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人的赏识和栽培。 外出:旅途平安,一路顺风。 婚恋:美好姻缘,相亲相爱,彼此忠诚,白头到老。 决策:心地善良,待人忠诚、厚道,乐于帮助他人,也能得到回报。工作勤恳, 对自己要求严格,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善于判断是非,尤 其要注意选择朋友,一旦结上品行不端的人,会成为自己的祸患。如果与比自己高明 的人交朋友,并取得帮助,会终身受益。


4.韩国 韩国以高丽大学为中心成立了“东方儒家 管理研究开发所”,制订了结合韩国工业 经济发展及本民族特点的儒家管理发展纲 要。 韩国的儒家管理思想研究者们主要着重现 今经济快速发展,功利思想抬头,物质文 明膨胀,传统道德无法发扬应有约束力量, 以致影响了善良风气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对如何有效导引提出了许多设想。



1.大管理文化传统 特指作为社会上层人物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 表的社会精英的管理文化传统。 历代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文明为我们留下丰厚的 管理文化遗产。如:孔、墨、道、兵、法、易 诸家,其经典著作如《论语》、《孙子兵法》、 《富国策》、《盐铁论》、《易经》等。此外 还有《十三经》、《二十五史》、《太平御 览》、《四库全书》。古人云:“《七略》、 《四库》乃天子之书”。这也说明这些文化宝 藏主要是士绅、知识分子阶层进行统治管理的 文化凭藉。

(二)最高的管理形态 “无为而治”,“不争而争”,“治大国 若烹小鲜”,这些都是道家的管理方略。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用现在的话 来讲道就是矛盾的统一,道的管理就是运 用规律来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



(三)最深刻的人本管理思想 1.自爱精神 “自爱,而不自贵” 2.自然精神 人-地-天-道-自然 3.自理精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4.自强精神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比卦首先强调人与人的相亲相辅应从诚信 开始,是发自每个人的真心,而不能流于 形式。三国时期,刘备因能与将领谋士赤 诚相待,才能从一无所有的织席卖履之人 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才能使关羽、赵云、 张飞等猛将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 时,强调了“人本”的基础,并不是无原 则的“和谐”。

比卦的六三,比之匪人,不亦伤乎?:意 思是和行为不端的相亲比辅,岂不是可悲 的事吗?反面告诫,亲近的关系不是无原 则的,不应当亲近的就不能亲近,一个企 业用错人或亲比坏人,以致企业破产,倒 闭的例子屡见不鲜。

2.小管理文化传统 小文化传统代表着绝大多数一般民众的管 理文化。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小文化时 常被大文化吞噬淹没。在春秋战国时代和 南北朝时期,小管理文化传统异常繁盛, 而在西周、秦汉、隋唐、明清时则是大管 理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
二、东方管理文化的探索

1.东方管理文化的提炼 管理是文化的产物,任何一种管理理论的 提出都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在中国,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 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和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 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各层次管理实践的指导 思想,并且渗透到管理人才培养的各类教 科书中。



3.日本 “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在经营管理思想上忠于中国 儒家管理思想。在他创办的500多个大企业中,极力贯彻“仁 与富必须并存”的管理方针。涩泽荣一显然把中国儒家管理的 “五常”(仁、义、礼、智、信)以及非儒家系统的“五德” (智、信、仁、勇、严)结合起来,推行于日本企业的具体经 营实践中。 日本企业通常用如下三句话概括他们的儒家经营方式:保障职 工终身就业、按工作年限和成绩提级增薪、在企业内部设立工 会。著名的日本企业经营者横山亮次(日立化成工业公司总经 理)说,终身就业制和年功序列制是“礼”的思想体现,企业 内工会是“和为贵”思想的体现。 三菱综合研究所高级顾问中岛正树称“中庸之道”为企业最高 道德标准,日立集团创始人小平浪子把“和”、“诚”、“言 行一致”列为“社训”,日立机电公司创业者立石一真主张 “和为贵”,建立“相爱和互相依赖”的夫妻式劳资关系。


(三)《易经》人本观点与西方现代人本 思想的融通性 《易经》强调平衡、和睦、互补,平衡就 是阴阳平衡,无论阴阳哪一方过剩,都会 带来动荡。和睦实质上是指在社会组织中, 人心与人情应当建立在共同意愿的基础上, 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即重视人的价值观 念。
二、道家的无为学说


(一)最早的管理思想 “内用黄老,外显儒术”道家早于儒家是 无疑的,道家学说渗透到各家学说之中, 寓于各派理论之内。 老子从直接否定天的权威为起点,立足理 性思考,反对神创论,视道为根源性的存 在,把道理解为宇宙中最高的法则、总规 律,从而无愧的成为中国思辩哲学的开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