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教学反思2
洗气瓶的使用
初三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不仅能提供给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的感性材料,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实验部分的分值逐年提升,而实验的考查已从知识性的实验考察转向能力型的考查。

换句话说,不再是实验现象的简单重复,应该以学生做过的实验为背景,挖掘实验的内涵,突出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实验设计。

洗气瓶是初三化学实验中一种常用的气体除杂仪器,在各地中考以及平时的实验试题中经常出现关于洗气瓶(包括多功能瓶)使用、实验装置连接、设计实验等内容。

为此我设计了《实验专题——洗气瓶的使用》这一课题。

1,简单问题引入。

由普通漏斗开始,让学生分析其用途与结构、使用方法的关系,与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同一种仪器,用法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的用途,如果稍加改造,可能实现更多用途。

教师通过教简单的问题引入,创设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关注,检索、提取、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来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在对知识内容进行挖掘拓展的过程中,以洗气瓶为载体,对知识活学活用,克服对知识(尤其是实验内容)僵化地记忆和狭隘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提供了许多学习情景的素材可以参考,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新的学习情景素材,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学习情景的呈现方式,以充分发挥学习情景的教学功能。

2,深入浅出,层层推进。

接下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洗气瓶,我出示了用不同容器制成的洗气瓶让学生思考他们的构造特点是什么?使用方法是什么?从原理上大家再认识了洗气瓶,我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道利用洗气瓶装置气体除杂的小题目,学生们积极思考,设计问题,其他学生回答。

一位同学提出问题:CO中混有CO2 怎么得到纯净的CO?其他同学反应很快,齐声回答:“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可以达到目的”;再如CO中混有H20用浓H2SO4做干燥剂……。

我针对前两个学生提出
的问题作了组合,问:如果CO中混有H20和CO2,怎样得到纯净的CO?学生们积极思考,对除去H20和CO2的先后顺序展开了讨论并得出了一致的结果。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提问是当好向导,引好路,为启发和帮助学生提问服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好问题。

这样,课堂教学的“问题程序”就会改变成“学生提问→教师梳理→师生共同研讨→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围绕学生提问,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还可及时沟通教与学之间的思维渠道。

学生提问一旦活跃起来,则可以变教师的单一思考点为多元思考点,并为教师有的放矢地教,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思维实际,捕捉认识距离,为营造主动、积极的学习群体创造条件。

针对洗气瓶的这一功能,为了巩固这一知识点,我设计了如下一道题目:为鉴别H2、CO、CH4这3种气体,分别将其在氧气中点燃,
并将生成的产物通过图1装置A中装有NaOH,B中装有浓H2SO4。

(1)若A装置的质量增加,B装置的质量不变,则该气体是
(2)若A装置的质量不变,B装置的质量增加,则该气体是
(3)若混合气体由上述三种气体的一中或几种组成,将混合气体燃
烧的产物通过同样的装置测得A、B装置的质量均增加。

则该混合气
体的所有组成可能为
第1、2个问题学生回答的比较顺利,当我将要给出第3个问题又没有给出题目时,学生们齐声说道“第三个是甲烷”,于是我灵机一变,问他们如果是甲烷燃烧,现象怎样,学生们说AB质量都增加,我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课堂气氛又一次升华。

这时我给出了第三个题目,学生们看后,有的反应很快,说是甲烷,但有些同学陷入了沉思,我及时地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讨论气氛很浓厚。

经过小组讨论,,发现刚开始反应很快的同学已有了不同的意
见,我让一位同学发表了他的看法,给出了①CH
4②H
2
、CO③H2、CH4④CO、CH4
⑤CO、等5种组合。

第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学生习惯性的回答甲烷,但这是一道组合性答案、开放性的问题,近几年在中考试题中有所出现,在《中考说明》中,已明确提出:“当前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具有探索性、开放式的简答题的训练,引导学生小结反思、悟法开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探究、尝试。

紧接着我又拿出先前的洗气瓶问学生如果想用这样的装置实现其它用途,从构造上可如何改进?使用方法上如何变化?会不会实现一些意外的其它用途?然后让学生们先单独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用桌上的仪器来组合出各种不同用途的装置。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浓厚起来,有策划者,有动手操作者,我不时地四处巡视,去发现他们的创造,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

学生们都很积极,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然后我让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各组间交流评价,共同提高,有的小组设计了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两种装置,有一组学生设计了排水集气法装置……。

我最后把他们的作品集中展示(图2),并进行归纳总结,点拨学生思维。

另外我例举了一种用途:作为安全瓶(防止倒吸)。

A:洗气装置(除气体中的杂质) E:①排水集气
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②排水测气体体积(接量筒)
C:向下排空气法集气③贮存气体(配夹子及盛液装置)
D:安全瓶(防液体倒吸后进入反应装置)
紧接着我以环保燃料乙醇汽油为情景材料,让学生设计检验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物(CO2、H2O、CO)的装置,每一个小组都充分讨论,设计方案,并尝试动手组装了检验装置。

各组间展示交流,相互评价(经过师生评价、改进后得出图3装置),从理论到实践操作,要求提高,能力突出,但每个小组发挥群体的优势,合作学习,学生活学活用,实现了知识到能力的突破。

图3
课堂要努力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相结合的“生命课堂”,要成为学生的舞台,教师的任务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平台,做到“创设一个情景,增强一次体验,引发一个思考,寻求多种思路,解决一个问题,掌握一种方法,获取一种成功”,把启发式,讨论式,参与体验式,合作探求式等多种方法遍运用到课堂教学实施之中。

主要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新课程中的教学素材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吴琼《中学化学教学建模》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