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课堂需要动态的生成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思考
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思考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
动态生成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概括,是对强调过程的预先设定、计划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
“动态”指事物运动的状态,“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
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它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 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不是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看待数学课堂教学。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逐步在教学中加以重视。
然而,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实践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出现了不少偏差,主要表现在:忽视教学的预先设计, 忽视课堂上教师的生成,对动态生成的内容过于理想化,资源的利用偏离教学目标等等。
上述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下面加以具体阐述。
一、重视课堂生成,不能忽视课前预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意识,对它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在教学中尝试了不少好的做法,这是令人欣慰的。
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即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课堂动态生成,忽视了课前预先设定,似乎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对学生的了解, 对教材的研究少了。
这显然是毫无道理的,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
可见,必须以预设为基础,为前提,然后,在实施中才能把握机遇,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同时需要提出,我们强调预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线条式”的备课,也不是强调越详细越好。
而是要求在全面分析学生、教材等的基础之上,以“块状式”进行教学设计,也就是在某些方面准备好2 -3 个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措手不及,顺利应对课堂生成。
例如,笔者执教“面积和面积单位” ,按什么顺序学习三个面积单位,就作了三种预设:①按教材的编排,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依次出现组织教学;②考虑到学生家里搬新房的不少,对住房面积多少平方米接触较多,作了先学习平方米的预设;也安排③同样,先学习平方分米的教学思路。
让“动态生成”成为课堂教学中富有生命力的“亮点”
点 评 :我 们 为 该 教 师 没 能 抓 住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中生
成 的 “ ” 音 读 错 的 信 息 及 教 学 资 源 而 扼 腕 。她 只按 您
原来 的 备课 思 路 按 部 就 班 地 进 行 ,一 次 又 一 次 地 失 去 了让 学 生 在原 有 基 础上 进 行 实 践 、提 升 的 机会 。 “ ” 您 字 在 该 课 文 中 出现 四次 ,为 一 类 生 字 。假 如 该 教 师 适 时 抓 住 “ ” 与 “ ” 进 行 字 形 区分 ,板 书 出来 ,探 您 你 究 其 义 ,音 、形 、义 同步 解 决 ,其 效 果 肯 定 要 比放 在 课末 才 进 行识 字 教 学更 易 被 学生 掌 握 。 反 思 : “ 情 ”是 学 生 在 学 习 过 程 中表 现 出来 的 学 不 同 能 力 差 异 的特 点 的具 体 情 状 。在 传 统 的课 堂教 学 中 ,处 于 主 流 地 位 的 观 念 是 “ ” 大 于 “ ” “ 师 教 学 , 教
站 高一 点 。
c”
,
然 后 指 导 学 生 拼 成 “ pq , 以 区 别 这 几 个 字 母 bd ”
的形 状 。待 摆 完 “ p q 字母 后 ,仍 有 学 生 举 手 。 按 bd ”
教 学 预 设 ,教 师 已把 四个 声 母 字 形 比较 完 了 ,该 结 束
教 学 了 。 “ 识 ” 告 诉 我 , 学 生 可 能 还 有 问 题 , 不 妨 意 让 他起 来 说 说看 。 生 1 把 摆 好 的 “ ”, 竖 的 底 端 向 左 一 折 , 不 是 : q
“
f 他 学 生 一 听 , 可来 了 神 ,个 个 聚 精 会 神 地 听 其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作者:郑设善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58-02《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是初中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活动。
这种活动,必须是动态生成的,也只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动态生成,就是强调事物非预设性的、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和丰富的特征,强调事物的生命活力和潜在的创造价值。
反映在课堂上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的课堂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
作为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创设、掌控动态生成的课堂就是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课堂教学的责任和义务。
一、在质疑探究过程中促使生成韩退之有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说明思考的重要意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多少疑问,就有多少学问。
任何思考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疑问的,只有心中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深入思考,深入学习,这样才可能获取新知和培养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预设性生成的课堂,也需要动态生成的课堂,二者不可偏废。
从某种角度说,动态生成的课堂作用更大,课堂也更为精彩。
因为动态生成的疑问大多是根据课文内容衍生出来的,是水到渠成产生的问题,是从课文中自然流淌出来的问题,也是课文内容的深化和升华。
这种不露痕迹的疑问,学生有新鲜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充分参与的热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在感知课文大意后研究探讨写作特色,第一自然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例举了古代六位贤圣成才成功的实例,自然而然的产生“六位贤明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说明了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发?”等疑问。
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动态生成的课堂——以《美国的诞生》为例
2017年第4期近两年,“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流行语。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这六大素养既要求学生能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又要求学生自主发展,并能积极进行社会参与。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如何将课堂变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阵地,是我们要积极思考和实践的。
经过不断的摸索,笔者认为动态生成的理论比较好地契合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以《美国的诞生》为例,展现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如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提出问题,提问的过程,就是学生科学精神的体现。
这一环节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①英国为什么要向北美殖民?②英国为什么压制北美13个殖民地经济发展?③波士顿倾茶事件对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④殖民者最初到美洲时,印第安人给他们提供了帮助,那殖民者后来为什么屠杀印第安人?⑤英国为什么禁止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去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地方开垦荒地?⑥为什么法国对美国提供军事援助?⑦《独立宣言》的发表意义何在?它产生了什么影响?⑧英国为什么还是承认了美国的独立?⑨美国和英国实力相差悬殊,为什么美国还是打败了英国?⑩新闻说,希拉里的普选票高出特朗普200多万张,为什么最后当选总统的是特朗普?輥輯訛美国为什么采取了由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而不是采取像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政体?輥輰訛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在计算各州人口总数时,印第安人不包括在内,原因是什么?独立战争期间,印第安人是什么立场?輥輱訛《1787年宪法》中规定,各州在参议院的代表都是2名,而众议院的代表人数则由各州人口的总数来决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这些问题多数通过联系课文和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了解决,但是有几个问题由于史料不足而无法当堂解决,如第⑩、輥輰訛、輥輱訛个问题,这其实是学生创造出的课堂教学的新资源。
课堂动态生成的四要素
课堂动态⽣成的四要素2019-04-20摘要: “动态⽣成”是新课程改⾰的核⼼理念之⼀,它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向师⽣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向和谐、预设、对话、赏识的动态⽣成课堂教学,从知识的⽀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转变为学⽣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学⽣的发展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关键词: 动态⽣成和谐预设对话赏识“动态⽣成”是新课程改⾰的核⼼理念之⼀。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师⽣共同成长的⽣命历程,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涵着⽆穷⽣命⼒的。
因此,教师应该⽤变化的、动态的、预设⽣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建构开放和谐、动态⽣成的课堂。
因此,课堂动态⽣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学⽣与学⽣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式的变化⽽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机勃勃的新特点。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命的⾼度、⽤动态⽣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中⼀段重要的⽣命经历,是他们⽣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
”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是根据学⽣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成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变化、动态、⽣成⽽不是静⽌、僵化、⼀成不变的观点来关注课堂教学,促使课堂动态⽣成。
我从课堂动态⽣成要素⽅⾯,对如何促使课堂动态⽣成课堂作了思考和探索。
⼀、和谐关系――课堂⽣成的基本⼟壤师⽣和谐关系是课堂⽣成的基本⼟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定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充分认识到现代课堂教学中建⽴⼀种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和谐师⽣关系的重要性。
⽽学⽣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建⽴,根基于彼此的真诚,也存在于彼此的宽容,特别是最为上位与强势⼀⽅的教师,他的真诚与宽容,是师⽣关系⾛势的关键指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参考 文献 :
[ 1 】 张茂发 . 初 中生物教 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探微 【 7 1 . 成才 2 . 通过想象训练,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是人脑在原有 之路 ,2 0 1 1( 0 8 ). 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 ,形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具体类 【 2 J 李重 阳 . 谈初 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 问题 意识 盯 1 . 型主要有三种 ,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成 功 ,2 0 1 1( 1 8 ) . 3 . 通过 发散 思 维训 练 ,培 养 创造性 思 维能力 。发散 思 维也称
高中数学课 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刘 慧 玉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一 中学 2 5 0 1 1 5 )
【 摘要 】 新课程标 准指 出 :“ 教 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 。 “ 动态生成” 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
这就要 求教师在课堂教 学 中必须 关注动态生成 ,以动 态的观 点去优化课 堂教学 ,让课 堂充 满精彩与生命 的活力。本文时高 中数 学教 学 中的 动 态 生成 展 开探 索 。 【 关键词 】高 中数 学;动态生成 【 中图分类号 】 G6 3 3 .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3 0 8 9( 2 0 1 5) 0 9 - 0 1 3 7 - 0 2 课 堂 动态 生成是 指教 师在课 堂上 以学生有 价值 、有创 见 的 问 空 间 ,让 预设 更具有 包容 度 ,为 学生 的主动 生成提 供 可能 。 题 与 想法 为契机 ,及 时调 整或 改 变预 设 的计 划 ,遵循 学生的 学 习 【 例1 】“ 指数函数的定义”教 学片断 : 规 律展 开教 学 而获得 成功 的进程 。动 态生 成 的课 堂凸显 的是 学生 师: ( 基 于学 情预 设提 问 ) 如 果 让 号数 是 … 1 ’的 学生 准备 在 学 习过程 中的主体 性 ,是 对传 统教 学 中强调 目标 的预设 性 、过 2 粒 米 ,号数 是 “ 2 ” 的 学生 准备 4粒 米 ,号数 是 … 3 ’的学 生准 程 性计 划性 、结 果规 定性 的一 个重要 补充 和修 正 。动 态生成 让课 备 6粒米 ,… … 以此 类推 ,那 么号数是 “ 5 1 ” 的 学生应 该准备 多 堂教 学充盈 着 生命的 气息 ,更 能激发 学生 学 习的欲 望 ,从 而让教 少 粒 米 ? 学 目标 更好 的 实现 。基 于此 ,下面笔 者就 高在数 学教 学 中动 态生 生 :应该 准备 1 0 2粒米 。
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
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所谓“动态”,即运动着的变化着的状态,课堂教学中的运动变化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的。
所谓“生成”,就是形成或选成许许多多不可预见的教学资源。
”动态生成”教学就是在上述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中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呢?1.平等对话给“动态生成-探究”营造心理空间。
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平等、民主的对话,让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理解的理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不能硬把学生往自己的标准答案上逼,那么,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民主的,学生的情绪将是轻松愉快的。
课堂教学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在无焦虑的状态下进行“头脑风暴”般的思维互动和激发,使得问题解决的过程成为学生得到发展、师生生命共同得到焕发的过程。
让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互动。
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既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
各自生成自己的认知与知识,整个对话过程充满了创造色彩。
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真实成长的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于是我们的课堂就成为民主宽松、灵气四溢的生成性现场。
2.及时调整“预设”,给“动态生成——探究”腾出空闻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生成性”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没有预见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
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
3.尊重个性解读,珍视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强调“生本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
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尊重并珍视这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
精品文档 (29)关于生成性课堂的动态思考
内容摘要: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
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
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新的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堂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是开启和展示学生智慧的核心场所。
在课堂上,除教科书、教师的课前备课和教学设计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资源,就是来自教师和学生交互作用生成于课堂的活的材料。
在课堂上师生思维碰撞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先没有想到的、奇特的、闪光的、极有个性的语言材料,它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活的材料,这就是生成的教学资源。
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些课堂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那我们的课堂就会更生动、更活泼,更具有生成性。
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课堂转变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而且跃动着人性的魅力。
一、以质疑问难促生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动态生成”观念,要着眼于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上对其动态生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机械地按原先设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应在课堂特定的动态环境下,根据学生的质疑问难,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思路,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
1.以学生的质疑问难促生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呈现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是最珍贵的教学资源。
尤其是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更应该高度珍视,敏锐捕捉,善于利用。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一上课学生就质疑问难,其中一个学生的问题是这样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之间关系是怎样的?”“课文穿插美女蛇的故事,是否宣扬封建迷信,其作用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也议论纷纷。
关于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被一线老师关注和研究,且有自己的一些独特做法。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全部,教学更需一个清晰、清新、清爽的动态生成,其主要特征是在预设下进行的。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及时采撷,把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教学的亮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探讨生成性资源是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产生的,是进一步推动有效生成的动力资源。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复杂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现场性和不可预测性。
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还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
生成主导课堂,预设明确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
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重新审视课堂,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教学预设针对性不强,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教师未能及时捕捉课堂“突变”资源,看不到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的思维在无轨迹中漂移。
针对这些现象,我做了一些探讨,以期对改进我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精心策划预设,动态处理课堂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
面对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应凭借教学智慧应对生成性问题,对预设的教学进度与环节、方法与手段作出反应和调整,动态地实施教学方案。
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呢?一是对生成性资源进行选择。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资源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往往是零散、片面、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生活实际进行筛选,回应不同的声音,及时引导和点拨。
二是对生成性资源进行整合。
教师要将众多学生的发言内容进行简要归纳,达成共识,对于一些有价值的创新信息,师生应再度提升,使其成为深层次、高质量的资源,把它转化成共同的探索财富。
动态生成的课堂更精彩
同台生成的课堂更精彩江苏省常州市怀德苑小学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题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他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而僵化,机械的线性教学走向真实灵活的版块式教学。
使课堂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富有生命活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精彩,数学课程长期以来,在教学之路上,我不懈的追求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标,而忽略了课堂中有些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和学生可能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给我带来的惊喜。
一次偶然的对教学的不同处理,让我深刻体会到,原来,精心的设计不是为了预设课堂,在动态中生成的课堂将会更加异彩纷呈。
先将教学片断采拮如下: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片段: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拼成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只要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求出三角形面积。
师:那你们准备怎样来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呢?于是立刻有学生说:“老师我知道,还是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
”他的话音刚落,已经由许多同学连声说是,甚至已有同学跃跃欲试,动手在那拼了,(课堂前我已经让同学们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我也觉得很满意,认为同学们似乎真正掌握了方法,于是我让大家动手操作,在巡视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几乎所有同学把两个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再找规律。
我急忙提醒道:“你们还有别的方法来求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面对我的提问,有些同学一脸茫然,有的根本不予理睬,还有那积极的拼,我的心情一下掉到了谷底。
课后,我细细想来,同学怎么只会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去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种方法呢?学生为什么会对别的方法完全不接受或根本想不到呢?在精心设计的课堂预设里,我原本是希望通过这一堂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利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跟重要的是,我希望在这一探索活动中能够凸显出现代的数学课堂既注重知识更注重方法。
什么是动态生成性课堂
什么是动态生成性课堂课堂的生成性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
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因为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预设与精彩生成的结合。
新课程为什么要提倡生成性?这是由人的本性、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所决定的。
所以,这个生成性就不像我们传统教学当中的那样——仅仅表现为教师的一种机智,表现为善于捕捉和处理课堂里边的一些偶发事件——不是的。
生成性是我们新课程课堂的基本特性、基本的价值追求,它要从原来的“特例”,走向现在的常态。
也可以理解为生成性为什么会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作为老师都知道“生成性”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从思与思的碰撞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宝贵资源。
可是,面对纷至沓来的课堂生成,有的教师却迷失了方向,出现了教与学失衡的现象。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和创造性。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有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
(2)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
(3)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
(4)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予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平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
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
在教学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教师应该以“积极、主动应对”的理念和策略,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一种可开发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并通过精心设计、相机诱导,促进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的动态性与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动态性与生成性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课堂教学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动态性指的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变化性,生成性则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思考和知识生成能力。
这两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学习效果。
首先,动态性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进行灵活应对,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生气。
学生们对于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也更容易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其次,动态性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课堂上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这种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有利于学生们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挑战。
另外,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生成能力,而非仅仅是传授知识。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见解和认识。
这种知识的生成和创造,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综合以上,课堂教学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是相辅相成的。
动态性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则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生成能力。
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活力和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动态性与生成性的结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其全面发展。
动态生成绽放音乐课堂别样精彩
动态生成绽放音乐课堂别样精彩【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关键词】动态生成敏锐反馈“生成”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
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动态生成”观是着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
她提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有生成性的特征。
”布卢姆说得好:“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
”预设,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让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但绝不是只有周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筛选与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的有教学价值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促使其成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作为教师,以往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尤其是在研究课、公开课,为免节外生枝,为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教案的精彩设计,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
然而现实的课堂上,一群群活生生的孩子,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过程怎可能会如老师课前所设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呢?因此,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独特性,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个性得到真正凸现、全面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新型学习环境,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焕发全新活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如何建构有效的动态生成课堂
如何建构有效的动态生成课堂如何建构有效的动态生成课堂,促进轻负高质呢?它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实现,最终使课堂教学活动呈现精彩的动态变化。
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应对,形成平等互动、高效互动,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只有建构了有效课堂,才能促进轻负高质。
那么,如何建构有效的动态生成课堂,促进轻负高质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一、精心预设——动态课堂的基石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
许多教师在上课前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按着预定的思路“走课”。
这样一来,不少教师就被预先的设计框住了大脑。
整节课只是按着既定的环节将教案演了一遍,较少去关注这节课学生有什么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死的教案支配活的生命,使原本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呆板和程式化。
让他们被教案这条无形的线牵着鼻子走了四十分钟,根本谈不上尊重,更谈不上发展。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动态生成是可遇不可求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弱化教案的设计?或是只是简单地设计个开头?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不仅不能弱化教学预设,而且要充分设计,因为精彩的生成源于充分的预设。
二、平等对话——动态课堂的翅膀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
新课程改革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会“蹲下身子倾听”,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思考问题,乐于同教师对话,从而使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碰撞、接纳、融合的同构共生状态。
这里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看起来非常“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那却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轻视冷落。
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在这些表面上“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背后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创造火苗。
怎样的课才是一堂成功的课——有感于课堂的“动态生成”
走, 不是为了“ 生成” “ 而 生成” 。一味地追求超越教材而忽略 教材本身基本要求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这样很容 易为
求“ 成 ” “ 失 ” 生 而 迷 了文 本 、 为求 “ 成 ” “ 失 ” 目标 。 i 生 而 迷 了 s 1
高品质 的“ 动态 生成 ” 需要教师 思维的点拨 , 要 培养学生
怎样 的课 才是 一 堂成 功 的课
有感 于课 堂 的 “ 态 生成 ” 动
李朝 章 r 农丽 姣 ]
许
程[ 2 ]
(1西 南大 学化 学化 工 学院 重庆 40 1 ; 【 】 075 【 靖西 县 第四 中学 广 西 ・C 2 1 a  ̄ 53 0 ) , r 3 80
中 图 分类 号 : 2 G4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7 9 ( 0 2 - 5 — 2 17 — 842 1 9 04 0 0)
关“ 成功课堂” 的内容 , 受益匪浅 。他说 :年轻教师较普遍 的 “ 现象是认 为一节课能顺利按 照 自己教案的思路进行 ,按部 就班地完 成教学任务 , 出任何 差错 , 不 就是一 节成功 的课 。
其 实 不 然 , 节 课 如 果 能 成 功 地 解 决 学 生 的 问 题 , 怕 只 有 一 哪
分 析 与 比较 、 象 与 概 括 、 纳 与 发 散 、 向 和 逆 向 思 维 等 抽 归 正
个 问题 , 是 没 有 能 够 完 成 预期 的 教 学 内 容 , 么 这 节 课 但 那
仍然是一节成功的课 。”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 , 笔者深有感触 , 细细 品之 ,感悟到其 中的教育理念就是新课程 所提 倡的课
卷 、 业 中捕 捉 教 学 灵 感 及 反 思 ; 实 验 中 捕 捉 意 外 的实 验 作 在
动态生成:课堂因你而精彩
动
口戴 飞
《 语文 课程 标准 》 出 :“ 指 教学 突破 预设 , 以积极 引导 , 加 可以使捕 问同学 们 ,大 家也都 赞 同他们 的观
错误”成 为教学 的亮点 , 成 点。最后 , 我进一步追 问 “ 那么 , 刚才 是预设 与生成 、 封闭 与开放的矛 盾统 捉到 的 “
二、 妙用疑点——巧解疑 在课 堂教学 中 ,我 们追 求 的教
自然 , 于暴 露意外 的情况 , 现师 夕 。” 敢 再 E 显然这 两个词语是用 错了 , 但 学境 界是——不应 当让 学生 带着 老
生“ 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所以在 我没有简单地否定 、 批评他 。而是将 师 的问题读 书 ,而 应 当让 他们 自己
程, 就是他们 应用 已有 的知识 、 经验
是 学生 埋头认 真 阅读后 ,踊跃 举 与文 本进 行 建构 与解 构 的过程 , 手, 纷纷找出语句来反驳 。 彭若诗说 : 学生 与作者进 行思 想碰撞 、情感 交 … 日本鬼 子端着 上 了刺 刀 的步枪 , 流与 融合 的过 程。因此 , 我们在备课
一
体”。 “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 为新的教育教学 资源 , 收到意想不到 史一帆提 到的 E寇 ‘ l 人头滚 落 ’‘ 鬼 哭狼嚎 ’ ‘ 抱头 鼠窜 ’ 这些词语说 明
的一个重要理念 , 正是 因为有了 “ 动 的效 果 。
态生成”的观念 , 课堂孕育 了新 的生
例如在学习 《 卢沟桥烽 火 》 巾第 什么呢 ?” 大家讨 论后 , 一致认 为这
“ 错误”, 也是一种 “ 动态生成 ”的资 些语句都说 明敌人并非贪生 怕死 , 而 喜 和思考的快乐 。 源: 学生 暴露 的错误 , 是教师 了解学 是非 常残 暴 、 野心勃勃 。”我问史一
让“动态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清, 但用词还不够准确。我让他们打开书, 一起读了角的画
法 “ 一 点起 , 从 用尺 子 向不 同 的方 向画两 条线 , 画成 一个 就 角” 。马上 又有 学 生举 手 , 为 不应 是 “ 认 画两 条 线” 而应 是 , “ 画两 条直 线” 因为 角 的边 不能 是 曲线 。这孩 子 的 问题提 得 很到 位 , 为准确 的概念 是 “ 一 点 向不 同的方 向引出两 条 因 从 射 线 , 形成 一个 角”但 由于二年 级没 有学 过“ 线” 射线 ” 就 , 直 “ 的概 念 , 因此 , 无法 用准 确 的语 言去 描述 。我 当时并 没有 立 即 回答这 个 问题 , 而是 做疑 惑状 问“ 是呀 , 这样 说到底 行 不行 呢 ?” 们班 的常 知常 马上 站起来 , 我 告诉大 家 , 用尺 子 向不 同 的方 向画 两条线 , 尺子 的边 是直 的 , 出的边 自 是直 的, 画 然 因 个平 等 的语言 空 间 , 励孩 子大 胆质疑 、 鼓 释疑 , 生在彼 此 学
问题 。 在课堂教学 中关注课堂生成是对师生智慧的挑战, 是
对师 生潜 能 的发掘 , 时又是对 课 堂 中所 有个 体 生命价 值 的 同 关注 。下 面谈 谈 自己在 这方 面 的一 些 思考 和做 法 。 生一 起 复 习“ 的初 步认 识” , 源 同学 我 角 时 刘 主动 要求 领 着大 家 复 习角 的 画法 ,他 先 叫一 名 同学 上来 画 角 , 后 自己总结 画法 : 然 先画 一个 点 , 画两 条 边 。 上有 学 再 马 生反 对 , 为两 条边 必 须从 点 开始 画 , 不 是任 意画 。又 有 认 而 学生 补 充 ,两 条边 必 须 向不 同 的方 向画 。学 生 已将 意 思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的课堂需要动态的生成【摘要】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动态生成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论文从三个方面体现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满足学生的需求中生成,在尝试和探究中生成,在适度的拓展中生成。
【关键词】动态生成、需求、尝试、拓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他十分赞赏教师在课堂上牢牢把握动态生成的情况,使教育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境界。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牛津英汉词典》的解释,“动态”(dynamic developments)的意思是“(事情)变化发展的情况”,就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状态,“生成”(build\make)即“形成,产生,制造”,就是产生新的东西。
“动态生成”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产生新的东西。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也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动态生成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中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教师走,也不再是教师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个劲儿地按预定的教案往下教,而是开始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的教学活动,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动态生成教学满足了学生探求的欲望。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如:有了不同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等,他们需要进一步学习。
动态生成教学展现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放手,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师生的思想情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因此课堂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生活情景。
如何进行动态生成式教学呢?我认为只要教师把自己的教育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一定能胜任动态生成式教学,具体地说要掌握以下策略:一、满足学生的需求中生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
我执教的八年级的一堂信息技术课——《建立网站站点》,根据教学要求,其中有一个教学点是插入图片。
在教学过程中,当讲完图片的插入后,出现这么一个教学片段:生1:老师,在互连网上很多网页上的图片都都会动的,那是怎么做的啊?生2:是啊,感觉那图片会动的比较好玩!师:哦,那是gif格式的图片。
有同学知道什么是gif格式吗?生3:我知道。
逐帧动画.就是由几张图合在一起的图片。
生4:老师,那些不会动的图片叫什么啊,你能给我们再多介绍些好吗?于是,我把网页上流行的几种图片格式给学生们详细介绍,并且告诉学生.gif图片和.jpg 格式的主要区别,然后到百度中找gif图片,并且插入到网页中。
当在预览中看到那会动的图片学生们齐声发出:原来是这样啊!这个教学环节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在备课时预先设想的这一环节,我原打算在以后几节操作课中提到,可是从课堂交流中,我可以看出,学生从图片格式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个体自身的相关信息技术经验溶入其中。
教师将学生的需求加以引导,从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求。
如果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那么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会与他失之交臂。
二、在尝试和探究中生成创设主动探究的氛围,是使学生潜力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课堂显现生机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度的,能激发学生兴趣饿教学环境,那么我们会惊叹于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来的精彩纷呈的“真知灼见”。
八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上有一单元是上Excel的内容。
根据以往的教授Excel的经验,该内容较于Word、Powerpoint要难许多,因为Word、Powerpoint着重与文字和图片的排版和修饰,较直观;而Excel紧紧围绕着数据的组织、管理、分析、计算等操作进行。
数据是EXCEL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材料,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采用一些特殊数据,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Excel内容时,学生们刚好考完期中考试。
于是我在课堂中提出让学生自己来计算自己的四门学科的总分和平均分。
总分和四门学科总成绩的平均分都可以用公式来完成,但在计算平均分的时候有细心的学生发现计算出的平均分似乎很高,这时就提出问题来了。
生1:老师这公式对吗?师:公式有什么问题吗?生1:我觉得平均分中包含了前面算出的总分。
师:那你认为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希望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出问题的所在。
看着全班同学都很努力的在讨论、在计算机上调试公式解决问题。
我心里不禁感慨:信息技术课是学生喜欢的课,但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却总以为是副课,课堂上不过是玩玩游戏而已,上课不好好听讲,上机操作有时又不会,心里还光惦记着玩游戏。
而作为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把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我想学生还是有求知欲望。
很快,2分钟都不到,一个男生把手举起来了:老师我已经找到问题所在了。
接下来,又有五、六个学生举起手来!我请最先举手的同学站起来回答。
生3:老师,其实我们把总分这个单元格所在的数据也给计算进去了。
只要在平均分这个单元格计算公式上(B2:F2)改为(B2:E2)就可以了,也就去掉包含在里面的总分这个单元格就可以了。
师:回答的非常好!在Excel中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很重要,能帮助我们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环视了一下教室,问:还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短时沉寂,不少同学摇头。
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还有一个办法。
就是先去掉总分这个栏,把平均分计算提前到F2这个单元格,然后用公式计算出当前的数值,接着通过选择性粘贴这个对话况中选择数值,把它粘到G2这个单元格中,最后再在F2单元格来算总分。
这样也是对的。
师(很惊讶):这种方法出乎老师的意料,做得很出色,你能告诉我,你是受到了什么启发?生4:我妈妈是搞统计的,每天与表格打交道,平时,我也帮助妈妈统计一些数据。
大概是这个影响吧!师:你非但能干,而且善于观察、动脑。
这两个办法都非常好。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当然最后选择第一种的同学居多,因为较直观,且有很大的适用性。
但也有个别同学选择第二种的,因为第二种没有涉及到公式的内涵,学生容易理解操作。
师:学习就应该这样,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才能全面地看清问题,得到科学的结论。
虽然第二个同学他提出的方法烦琐点,但至少我们从这个方法中学到了新的知识,那就是如何在Excel 中使用选择性粘贴这个功能,并且利用其中的数值粘贴我们就可以不破坏公式结构也能得到数据。
在这个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我并没有被学生的突如其来而感到无策,而恰恰把他当作了成为突破比较重难点的有利契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成功地做到了既“红了樱花”又“绿了芭蕉”,也使全班学生受益。
这样就把有可能变成教学遗憾的新问题用生生之间的对话转化成了教学的亮点,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成与败的可能性并存。
学生在探究中出现的新的方法或者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因此有经验的老师善于抓住这些“亮点”,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改变思路,重新探究,最后走向成功,这种教育的效果远远胜于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
三、在适度的拓展中生成信息技术课堂应当是充满活力的,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我们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远远落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现象将会长期存在。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学内容拓展和延伸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扩展学科前言、计算机文化、信息安全与法律保护等相关知识,特别是前瞻性技术更有助于学生了解技术的发展状况。
如:cpu发展情况(包括中国‘龙芯’),美国的微软公司的产品发展,中国软件发展的创业过程等……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如果仅仅停留在统一课本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的。
适度的随机拓展,体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丰富性。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然后交老师批改。
但在递交的作业中我经常发现总有几个学生作品和班里一些同学是几乎相同。
在上课时,我就会特别留意这些学生。
经过观察,我知道这些学生没有认真操作,每次等其他同学完成后,从其他同学机器中共享获得,然后修改名字变成自己的作品上交上来。
当时真是气急,怎么会有这么不懂事的孩子,此事说小是抄作业、作弊,而大则可看成授剽他人作品,假冒他人产品。
于是在一堂网络课中我在学校论坛上发了两个帖子:“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诚信是否仅仅是道德的要求?引发讨论,并对于学生这两方面有代表性的意见加“星”,分出两大阵营,展开焦点辩论。
上课时学生们在网上查一些相关资料,自由的发表意见,获得多方面的富有个性化的认识、理解,然后再对这些意见共同探讨。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显得很兴奋。
他们不仅对于网络技术的有近一步的了解,更明白信息技术也有道德要求,信息素质,不仅包括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信息技术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包括信息道德修养。
在课后学生们还展开了其他的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不乱改学生公用机房的信息,不盗用他人名义在网上乱发帖子,不进入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不进入聊天室谈论一些无聊的话题等。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专题讨论,以引导学生安全、健康、有意义地上网。
同时向学生宣传一些版权知识和网络法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
正如泰戈尔所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
”同样,信息技术教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限制在课堂内,而是要把他们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给他们广阔的空间去展开想象,鼓励他们标心立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华东师大的吴刚平教授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
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