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现状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能源现状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考
清华大学 汪震环
【摘要】在能源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我国已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这是以法律形式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政策保护力度;然而,《可再生能源法》立法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措施来加以保障。本文介绍了我国面临的能源困境及完善发展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能源消费、可再生能源、法律、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我国面临着能源结构不尽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安全保障程度较差,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能源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等一系列问题。
据统计,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9.7亿吨标准煤,比2003年增长18%,其中煤炭占66%,石油占22%,天然气占2.8%,水电占9.2%,石油进口超过1亿吨。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能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为25—33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这个数字预计将可能达到50亿吨标准煤。同时,能源供需矛盾将日益显现,特别是石油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石油供应安全凸现。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也将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我国粉尘、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自于燃煤;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酸雨区已占全国面积的30%左右;可吸入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我国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以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和《后京都议定书》的开始谈判将使我国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面对的国际压力日趋严重。
从目前能源供需状况来看,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人均能源资源有限,经济发展受能源资源约束的局面日益严重。我国常规能源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10.7%,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统计我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4.7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262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14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20.1%、5.1%和86.2%。2、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目前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并且是以大量终端直接燃烧煤碳的方式,不仅导致土壤酸化、粮食减产、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而且造成的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
靠大量消耗资源与能源来实现的,其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与能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我国能源利用总效率约为32%,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所导致的能源浪费是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现实的能源危机,使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我国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实现能源永续利用的根本出路。
可再生能源是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目前主要是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对于水电是否为可再生能源的问题,国际上的看法还不一致,多数认为,小型水电站为可再生能源,但对小型水电站的规模各国也有差别。我国把总发电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称为小水电。
我国目前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具体有:1、太阳能,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时间在2200小时以上,陆地表面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发电和热利用。发电技术主要有以光电转换技术为基础的光伏发电和以光热转换技术为基础的热发电,全国已安装光伏电池约5万千瓦,已有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装厂10多家,年制造能力超过10万千瓦。近年来,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发展也十分迅速,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量和生产量居世界前列,其市场竞争力已经很强,展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2、风能,我国频临太平洋,季风强盛,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内陆还有许多山系改变了气压的分布,形成了分布很广的风能资源。据初步统计,我国有20%左右的国土面积具有比较丰富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其岛屿,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和内蒙古,风能资源极为丰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全国已经建成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60余万千瓦,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和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与提高,已形成了批量生产的能力。3、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主要有农、林生产及加工废物,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物资源分布广泛,其中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超过5亿吨,可作为能源用途的秸秆近3亿吨,相当于1.3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水和禽畜养殖场废物理论上可以生产沼气近900亿立方米,可折合5000万吨标准煤;此外,还有木材加工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农业油料作物等。初步计算,我国每年可利用生物质能源总量约为3亿吨标准煤。4、水能,据最新统计,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量约为3.5亿千瓦,年发电量1.5亿千瓦时,分布非常广泛,其中西南地区的蕴藏量最为丰富,约占全国总量的60%。目前我国的水电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技术已经非常完善,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但是水能资源的开发涉及到库区移民、生态环保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尽管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总量丰富,且近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就整个产业说来,不论是技术水平、设备制造能力,还是产业规模和产业竞争力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关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对策,大多数的专家学者都谈到要在科研的基础上,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以促进。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三种手段视为并列关系,而事实上无论是经济手段、还是行政手段,在已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中国,都应集中表现为法律形式。法律本身具有的统一性、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可预期性等特征也决定了其在发展可再生能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