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s-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 GAIM)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了完善并实现了商品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一项成功的技术,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该技术主要被应用在家电、汽车、家具、日常用品、办公用品等加工领域中。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是:先向模具型腔中注入塑料熔体,再向塑料熔体中注入压缩气体。借助气体的作用,推动塑料熔体充填到模具型腔的各个部分,使塑件最后形成中空断面而保持完整外形。在成型后的制品中,由气体形成的中空部分被称为气道。由于具有廉价、易得且不与塑料熔体发生反应的优点,因此一般所使用的压缩气体为氮气。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周期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塑料充模阶段

这一阶段与普通注塑成型基本相同,只是普通注塑成型时塑料熔体是充满整个型腔,而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时塑料熔体只充满局部型腔,其余部分要靠气体补充。(2)切换延迟阶段

这一阶段是塑料熔体注射结束到气体注射开始时的时间,这一阶段非常短暂。(3)气体注射阶段

此阶段是从气体开始注射至整个型腔被充满的时间,这一阶段也比较短,但对制品质量的影响极为重要,如控制不好,会产生空穴、吹穿、注射不足和气体向较薄的部分渗透等缺陷。

(4)保压阶段

熔体内气体压力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使气体在塑料内部继续穿透,以补偿塑料冷却引起的收缩

(5)气体释放阶段

使气体入口压力降到零。

(6)冷却开模阶段

将制品冷却到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后开模取出制品。

根据具体工艺过程的不同,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分为标准成型法、副腔成型法、熔体回流法和活动型芯法四种。

1、标准成型法

标准成型法是先向模具型腔中注入经准确计量的塑料熔体(如图1a所示),再通过浇口和流道注入压缩气体。气体在型腔中塑料熔体的包围下沿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前进,对塑料熔体进行穿透和排空(如图1b所示),最后推动塑料熔体充满整个模具型腔并进行保压冷却(如图1c所示),待塑料制品冷却到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后,开模将其顶出(如图1d所示)。

2、副腔成型法

副腔成型法是在模具型腔之外设置一个可与型腔相通的副型腔。首先关闭副型腔,向型腔中注射塑料熔体,直到型腔充满并进行保压(如图2a所示)。然后开启副型腔,向型腔内注入气体。由于气体的穿透,使多余出来的熔体流入副型腔(如图2b所示)。当气体穿透到一定程度时,关闭副型腔,升高气体压力以对型腔中的熔体进行保压补缩(如图2c所示),最后开模顶出制品(如图2d所示)。3、熔体回流法

熔体回流法与副腔成型法类似,所不同的是模具没有副型腔。气体注入时,多余的熔体不是流入副型腔,而是流回注射机的料筒, 如图3所示。

4、活动型芯法

活动型芯法是在模具型腔中设置活动型芯。首先使活动型芯位于最长伸出位置,向型腔中注射塑料熔体,直到型腔充满并进行保压(如图4a所示)。然后注入气体,活动型芯从型腔中逐渐退出以让出所需的空间(如图4b所示)。待活动型芯退到最短伸出位置时,升高气体压力实现保压补缩(如图4c所示), 最后制品脱模(如图4d所示)。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设备配置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所需配置的设备主要包括注射机、气体压力控制单元和供气及回收装置。

1、注射机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对注射机的注射量和注射压力的精度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要求注射机的注射量精度误差应在±0.5%以内,注射压力波动相对稳定,控制系统能和气体压力控制单元匹配。此外,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有时要求注射机使用弹弓射嘴以防止熔体倒流,并通过反映螺杆行程的位移触发器(电子尺)触发气体压力控制单元。

2、气体压力控制单元

气体压力控制单元包括压力控制阀和电子控制系统,有固定式和移载式两种。固定式气体压力控制单元是将压力控制阀直接安装在注射机上,将电子控制系统直接安装在注射机控制箱内,即气体压力控制单元和注射机连为一体。移载式气体压力控制单元是将压力阀和电子控制系统做在一套控制箱内,使其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和不同的注射机搭配使用,如图5所示。

3、供气和回收装置

供气装置由备用氮气罐、氮气发生器、低压氮气罐、增压装置和高压氮气罐组成。氮气发生器制备的氮气首先进入低压罐,然后经增压装置进入高压罐,高压氮气再经由气体压力控制单元按设定压力进入模具。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气体注射通路中残留的氮气,回收后的氮气进入低压罐。氮气发生器如图6所示。

气辅工艺控制

1.注气参数气辅控制单元是控制各阶段气体压力大小的装置,气辅参数只有两个值:注气时间(秒)和注气压力(MPa)。

2.气辅注塑过程是在模具内注入塑胶熔体的同时注入高压气体,熔体与气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两相作用,因此工艺参数控制显得相当重要,下面就讨论一下各参数的控制方法:

a.注射量气辅注塑是采用所谓的“短射”方法(short size),即先在模腔内注入一定量的料(通常为满射时的70-95%),然后再注入气体,实现全充满过程。熔胶注射量与模具气道大小及模腔结构关系最大。气道截面越大,气体越易穿透,掏空率越高,适宜于采用较大的“短射率”。这时如果使用过多料量,则很容易发生熔料堆积,料多的地方会出现缩痕。如果料太少,则会导致吹穿。如果气道与流料方向完全一致,那么最有利于气体的{HotTag}穿透,气道的掏空率最大。因此在模具设计时尽可能将气道与流料方向保持一致。

b.注射速度及保压在保证制品表现不出现缺陷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较高的注射速度,使熔料尽快充填模腔,这时熔料温度仍保持较高,有利于气体的穿透及充模。气体在推动熔料充满模腔后仍保持一定的压力,相当于传统注塑中的保压阶段,因此一般讲气辅注塑工艺可省却用注塑机来保压的过程。但有些制品由于结构原因仍需使用一定的注塑保压来保证产品表现的质量。但不可使用高的保压,因为保压过高会使气针封死,腔内气体不能回收,开模时极易产生吹爆。保压高亦会使气体穿透受阻,加大注塑保压有可能使制品表现出现更大缩痕。

c.气体压力及注气速度气体压力与材料的流动性关系最大。流动性好的材料(如PP)采用较低的注气压力。几种材料推荐压力如下:塑料种类熔纸(g/10min) 使用气压(MPa) PP 20~30 8~10 HIPS 2~10 15~20 ABS

1~520~25 气体压力大,易于穿透,但容易吹穿;气体压力小,可能出现充模不足,填不满或制品表面有缩痕;注气速度高,可在熔料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充满模腔。对流程长或气道小的模具,提高注气速度有利于熔胶的充模,可改善产品表面的质量,但注气速度太快则有可能出现吹穿,对气道粗大的制品则可能会产生表面流痕、气纹。

d.延迟时间延迟时间是注塑机射胶开始到气辅控制单元开始注气时的时间段,可以理解为反映射胶和注气“同步性”的参数。延迟时间短,即在熔

胶还处于较高温度的情况下开始注气,显然有利于气体穿透及充模,但延迟时间太短,气体容易发散,掏空形状不佳,掏空率亦不够。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特点

传统的注射成型不能将制品的厚壁部分与薄壁部分结合在一起成型,而且由于制件的残余应力大,易翘曲变形,表面有时还会有缩痕。通常,结构发泡成型的缺点是,制件表面的气穴往往因化学发泡助剂过分充气而造成气泡,而且装饰应用时需要喷涂。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则将结构发泡成型与传统的注射成型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 所需注射压力小。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以大幅度降低对注射机吨位的要求,使注射机投资成本降低,电力消耗下降,操作成本减少。此外,由于模腔内压力的降低,还可以减少模具损伤,并降低对模具壁厚的要求,从而降低模具成本。

● 制品翘曲变形小。由于注射压力小,且塑料熔体内部的气体各处等压,因此型腔内压力分布比传统注射成型均匀,保压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较小,使制品出模后的翘曲倾向减小。

● 可消除缩痕,提高表面质量,降低废品率。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保压过程中,塑料的收缩可由气体的二次穿透予以补偿,且气体的压力可以使制品外表面贴紧模具型腔,所以制品表面不会出现凹陷。此外,该技术还可将制品的较厚部分掏空以减小甚至消除缩痕。

● 可以用于成型壁厚差异较大的制品。由于采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以将制品较厚的部分掏空形成气道从而保证制品的质量,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制品在设计上的自由度较大,可以将采用传统注射成型时因厚薄不均必须分为几个部分单独成型的制品合并起来,实现一次成型。

● 可以在不增加制品重量的情况下,通过气体加强筋改变材料在制品横截面上

的分布,增加制品的截面惯性矩,从而增加制品的刚度和强度,这有利于减轻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部件的重量。

● 可通过气体的穿透减轻制品重量,节省原材料用量,并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率。

● 该技术可适用于热塑性塑料、一般工程塑料及其合金以及其他用于注射成型的材料。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缺点是:需要增加供气和回收装置及气体压力控制单元,从而增加了设备投资;对注射机的注射量和注射压力的精度要求有所提高;制品中接触气体的表面与贴紧模壁的表面会产生不同的光泽;制品质量对工艺参数更加敏感,增加了对工艺控制的精度要求。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CAE分析

过去,在确定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工艺时,主要是通过尝试法,即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来设计产品和模具,凭技术人员的经验来确定工艺参数,然后通过多次实验,不断修正已有的方案。其结果是,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延长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目前,可借助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实现上述过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CAE分析的主要作用是:

● 分析产品的成型工艺性;

● 评价模具的设计是否合理;

● 优化成型工艺参数;

●预测制品可能出现的缺陷。

实践证明,采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成型的把手不仅重量得以减轻,而且缩短了成型周期,表面质量达到了要求,单个零件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减少。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可应用于各种塑料产品上,如电视机或音箱外壳、汽车塑料产品、家具、浴室、厨具、家庭电器和日常用品、各类型塑胶盒和玩具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大类:

● 管状和棒状零件,如门把手、转椅支座、吊钩、扶手、导轨、衣架等。这是因为,管状结构设计使现存的厚截面适于产生气体管道,利用气体的穿透作用形成中空,从而可消除表面成型缺陷,节省材料并缩短成型周期。

● 大型平板类零件,如车门板、复印机外壳、仪表盘等。利用加强筋作为气体穿透的气道,消除了加强筋和零件内部残余应力带来的翘曲变形、熔体堆积处塌陷等表面缺陷,增加了强度/刚度对质量的比值,同时可因大幅度降低锁模力而降低注射机的吨位。

● 形状复杂、薄厚不均、采用传统注射技术会产生缩痕和污点等缺陷的复杂零件,如保险杠、家电外壳、汽车车身等。生产这些制品时,通过采用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并巧妙布置气道,适当增加加强筋数目,同时利用气体均匀施压来克服可能的缺陷,使零件一次成型,不仅简化了工艺,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随着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形式各异的新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也相继问世,如外部气辅注射成型、液辅注射成型、水辅注射成型、顺序注射与气辅注射相结合成型、局部气体辅助注射、振动气体辅助注射等。我国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应用起步虽然较晚,但随着家电、汽车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成型塑料制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原理及应用

一、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概述——Jack Avery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过程首先是向模腔内进行树脂的欠料注射,然后将气体导入熔融物料当中,气体沿着阻力最小方向流向制品的低压和高温区域。当气体在制品中流动时,它通过置换熔融物料而掏空厚壁截面。这些置换出来的物料充填制品的其余部分(图1-3)。当填充过程完成以后,由气体继续提供保压压力,解决物料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的问题。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主要有以下两种基本类型:恒体积和恒压力。体积恒定时,汽缸内已经加压的气体在注射之前就已经预先确定好注射体积,由活塞推动气体进入制品。气体的压力取决于制品中的体积与汽缸体积之比。气体的压力、停留时间以及活塞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着制品外观。如图1-4所示为恒体积成型中一个注射周期内的压力变化曲线。对于每一注射周期,在注射之前都必须重新建立压力。 压 气 时间 图1-4 恒体积系统的气体压力曲线图[源自:Innovation in Polymer Processing:Molding,Stevenson,J.F.(Ed.)] 另外一种类型是恒压力成型。我们通过空气压缩机将氮气(N2)装入储存罐中预先加压,储存罐向一毓的阀门提供恒定压力。压力曲线可以通过调节气压和开启相应阀门来实现。图1-5所示为成型周期内,气体压力可以保持恒定。

时间 p 氮气压力 p p p p 3 图1-5 恒压力系统的气体压力曲线图[源自:Innovation in Polymer Processing :Molding,Stevenson ,J.F.(Ed.)]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实现主要有两个选择,二者的区别在于气体注入位置的不同。气体注射既可以通过喷嘴来实现,也可以直接注进模腔——从分流道进入或者直接进入制品(如图1-6、图1-7和图1-8)。最主要的不同是由喷嘴进气的方式要求所有气道都从喷嘴外开始。而采取气体直接注射到模具中的方式时,气体通道可以独立地设置在浇口位置。对于这种方式,注射之前物料可以实现正常的填充。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加工的基本方式有许多种。这里介绍其中两种:一是采用多个喷嘴的形式;另一是在熔融物料中使液体蒸发产生气体从而形成气体通道。 多喷嘴的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方法与结构发泡成型方法一样都是用于成型大件制品。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缩短气体流动距离,降低气体注射压力和模腔所受压力。多个喷嘴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方式常用于同一模板上的多个模具的情况。不过单个模具也可拥有一个或者多个气体喷嘴,这取决于制品形状大小以及气体流动距离的要求。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代码:PE123037 参考学分:3 参考学时:48 课程管理系部:计算机系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开发人员: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团队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性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数据库管理及开发人员的基础支撑课程。 2.课程定位 根据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培养学生基于当今主流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开发能力,确立了本课程作为开发后台数据库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如今各类信息系统、动态网站、移动应用的开发都需要使用后台数据库,数据库已成为当今计算机时代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关系型数据库的开发过程,为软件开发、动态网站的创建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前导课程:程序设计基础 后续课程:网页设计、JSP动态网页开发、.NET编程技术、高级编程技术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整个课程通过一个实际数据库应用开发项目驱动,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讲练结合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数据库的应用技术、原理和工具的使用。 本课程的理论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实践环节安排在设施先进的多媒体机房进行,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讲授知识,指导项目设计,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标。 (1)项目贯穿教学

以学生管理系统等数据库为载体开展教学,贯穿数据库的整个开发过程,包括:概念模型设计、关系模型设计、创建与维护数据库、创建与维护表、对表的查询、建立存储过程、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库安全等。 (2)任务分解知识点 明确每堂课的任务、子任务,教学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融入相关知识,以达到“任务完成,知识掌握,本领学会”的教学目的。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讲练结合的教学过程。教师讲解项目、分解任务、传授知识、演示示范;学生重复操作过程,学习知识技能;做拓展项目,如“选课管理”数据库、“图书管理”数据库、“活期存单”数据库等可供学生选做。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表1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选取难易度适中的案例、项目,加以分解、序化,兼顾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创设学习情境,学生按照工作流程,合作完成一个小型项目的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工作。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的原理及优点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的原理及优点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具有注射压力低、制品翘曲变形小、表面质量好以及易于加工壁厚差异较大的制品等优点,近年来发展很快。它在发达国家用于商业化的塑料制品生产差不多已有20多年。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包括塑料熔体注射和气体(一般采用氮气)注射成型两部分。与传统的注射成型工艺相比,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有更多的工艺参数需要确定和控制,因而对于制品设计、模具设计和成型过程的控制都有特殊的要求。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过程首先是向模腔内进行树脂的欠料注射,然后把经过高压压缩的氮气导入熔融物料当中,气体沿着阻力最小方向流向制品的低压和高温区域。当气体在制品中流动时,它通过置换熔融物料而掏空厚壁截面。这些置换出来的物料充填制品的其余部分。当填充过程完成以后,由气体继续提供保压压力,将射出品的收缩或翘曲问题降至最低。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的优点: 低的注射压力使残余应力降低,从而使翘曲变形降到最低; 低的注射压力使合模力要求降低,可以使用小吨位的机台; 低的残余应力同样提高了制品的尺寸公差和稳定性; 低的注射压力可以减少或消除制品飞边的出现; 成品肉厚部分是中空的,从而减少塑料,最多可达40%; 与实心制品相比成型周期缩短,还不到发泡成型的一半;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使结构完整性和设计自由度大幅提高; 对一些壁厚差异较大的制品通过气辅技术可以一次成型; 降低了模腔内的压力,使模具的损耗减少,提高其工作寿命; 减少射入点,气道可以取代热流道系统从而使模具成本降低; 沿筋板和凸起根部的气体通道增加了刚度,不必考虑缩痕问题; 极好的表面光洁度,不用担心会像发泡成型所带来的漩纹现象。 运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后允许设计人员将产品设计得更加复杂,而模具制造商则能够简化模具结构。制品功能不断增加和制品组件的减少使得生产周期缩短,无须进行装配和后期修整工作。在成型CD托盘和机动车电子中心压配层板的生产中表明气体辅助注塑成型能够应用于薄壁制品的生产制造。尺寸稳定性的提高,制品残余应力的减少以及翘曲量的降低是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的一个主要优点。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的应用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现在,可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生产质量从30g~18kg的制品。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后答案 第一章 选择题 1、A。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通常分为三级模式的总体结构,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二级映像,实现了数据的独立性。其中三级模式结构指的是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二级映像指的是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对于外模式/模式映像,当模式改变时,相应的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而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来编写的,外模式不变,应用程序就没必要修改,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对于模式/内模式映像,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变了,模式/内模式映像会作相应的改变,以使模式保持不变,而模式不变,与模式没有直接联系的应用程序也不会改变,这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逻辑独立性指的就是当模式改变时,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所以选项A正确。C选项的内模式改变,模式不变指的是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所以C选项不正确,B选项中前后两句与C选项相比顺序不符,所以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中,应为“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不应为“外模式”,所以D选项不正确。 2、B。 DB指的是数据库(DataBase),DBMS指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S指的是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A指的是数据库管理员(Database Administrator),Data指的是数据。

由书中概念易得DBS(数据库系统)包括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和控制DB(数据库),而DB载入、存储、重组与恢复Data(数据)。所以B选项正确。 3、C。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⑴、实现数据共享;⑵、减少数据冗余度;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⑷、数据的独立性;⑸、安全保密性;⑹、并发控制;⑺、故障恢复 由以上可得C选项错误,应改为数据冗余度“低”。 4、C。 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DBMS 是把用户对数据的操作转化为对系统存储文件的操作,有效地实现数据库三级(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转化;MIS指的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由以上概念可知,位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DBMS。所以C选项正确。 5、C。 书中图1.6明确指出模式/内模式映像把概念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联系起来,所以C选项正确。 6、C。 数据库有这样三层关系,第一层和第三层不能直接发生关系,所以D选项不正确,内模式与外模式没有直接关系,应改为“模式与应用程序不变”。

光镊原理

1.1光镊技术简介 光镊是以激光的力学效应为基础的一种物理工具,是利用强会聚的光场与微粒相互作用时形成的光学势阱来俘获粒子的【4】。1969年,A. Ashkin等首次实现了激光驱动微米粒子的实验。此后他又发现微粒会在横向被吸入光束(微粒的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在对这两种现象研究的基础上,Ashkin提出了利用光压操纵微粒的思想,并用两束相向照射的激光,首次实现了对水溶液中玻璃小球的捕获,建立了第一套利用光压操纵微粒的工具。1986年,A. Ashkin等人又发现,单独一束强聚焦的激光束就足以形成三维稳定的光学势阱,可以吸引微粒并把它局限在焦点附近,于是第一台光镊装置就诞生了【5,6】。也因此,光镊的正式名称为“单光束梯度力势阱” (single-beam optical gradient force trap)。 由于使用光镊来捕获操纵样品具有非接触性、无机械损伤等优点,这使得光镊在生物学领域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这些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光镊在生物学的应用对象由细胞和细胞器逐步扩展到了大分子和单分子等。目前,光镊常被用来研究生物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的运动过程【7-10】,也常被用来测量生物过程中的一些力学特征【11-14】。 1.2光镊的原理与特点 众所周知,光具有能量和动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经常利用了光的能量,却很少利用光的动量。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自然光和照明光等的力学效应都很小,无法引起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或观察到的宏观效应。而科学家们利用激光所具有的高亮度和优良的方向性,使得光的力学效应在显微镜下显现了出来,在这里我们要介绍的光镊技术正是以这种光的力学效应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1.2.1光压与单光束梯度力光阱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既有能量的传递,也有动量的传递,动量的传递常常表现为压力,简称光压。1987年,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理论论证了光压的存在,并推导出了光压力的计算公式。1901年,俄国人П.Н.列别捷夫用悬在细丝下的悬体实现了光压的实验测量【15】。此后,美国物理学家尼克尔、霍尔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数据概述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系统有关,操作系统的类型决定了能够运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 B.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必须经过操作系统实现才能实现 C.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不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 D.数据库管理系统对用户隐藏了数据库文件的存放位置和文件名 2.下列关于用文件管理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D A.用文件管理数据,难以提供应用程序对数据的独立性 B.当存储数据的文件名发生变化时,必须修改访问数据文件的应用程序 C.用文件存储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 D.将相关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文件中,有利于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类,因此也可以加快用户操作数据的效率 3.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特征的是C A.提供了应用程序和数据的独立性 B.所有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因此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C.用户访问数据时,需要知道存储数据的文件的物理信息 D.能够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在存储数据的硬盘出现故障时,也能防止数据丢失 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是D A.相互调用 B.数据库管理系统调用操作系统 C.操作系统调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并发运行 6.数据库系统的物理独立性是指D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数据的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有效地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属于A A.系统软件B.工具软件 C.应用软件D.数据软件 8.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下列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组成部分的是B A.数据库B.操作系统 C.应用程序D.数据库管理系统 9.下列关于客户/服务器结构和文件服务器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库存储在服务器端,文件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 B.客户/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处理后的结果数据,文件服务器结构返回给客户端的是包含客户所需数据的文件 C.客户/服务器结构比文件服务器结构的网络开销小 D.客户/服务器结构可以提供数据共享功能,而用文件服务器结构存储的数据不能共享

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简介

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鲁贵祥 (郑州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介绍了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过程、原理及研究现状。并对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仿真研究和实验研究进行简单的总结。最后,对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难点、不足及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辅助,仿真,实验,原理 0 引言 塑料加工技术先后依次经历了注射成型、注射压缩成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和液体辅助注射成型,其中前三种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的成熟。液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是最近几年新型的技术,其中液体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的水,因此也叫水辅助注射成型。水辅助注射成型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达不到水辅助注射成型所需的技术条件而转为发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在发达国家的塑料制品生产的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但是由于气体在注射成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穿透熔体和发泡现象,且经常会造成制品表面有收缩痕迹及内表面粗糙等缺点,而且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成型周期长,而且气体的储存和高压设备及其昂贵,使得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逐渐进步,原先水辅助注射成型所需的技术条件完全能达到,因此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又重新获得了重视。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注射压力低、制品的翘曲变形小、表面质量好以及容易加工壁厚差异较大的制品等优点。 1 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 1.1 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原理 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是利用增压器或空气压缩机产生高压水,经过喷嘴将高压水注射到已预先部分填充熔体的型腔内,利用水的压力将熔体前推充满型腔,水辅助注射成型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聚合物的部分填充、注入水及水的保压和冷却。 1.2 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成型方法 与气体辅助注射成型过程类似,水辅助注射成型过程有4中方法:1)短射法、2)返流法、3)溢流法、4)流动法 (1)短射法:其工艺过程是先将塑料熔体部分注入型腔内,其次是水的注入,然后再注入剩余的熔体,推动塑料熔体到达型腔的末端并进行保压,通过各种阀门的控制注射的熔体和注射的水的流动。排水阀打开使水可以排出制品之外。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制造较厚零件的最好方法,此法没有废料,水的入口和出口可以是一个口。但是缺点是要求必须精确控制:如先期注入的熔体太少,可能会导致水冲破熔体进入磨具型腔;水的注射压力必须比熔体的注射压力大,这样才能把熔体推到型腔的末端;熔体注射和水的注射的阀门会在制品上留下痕迹,难以得到优质的表面,而且熔体在最后容易形成一个可能延长成型周期的较厚截面。(2)返流法:首先将熔体完全充满型腔,其次打开设在熔体流动末端的注水孔,水把那些过多的熔体排挤回注射机料筒的头部空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没有废料,能得到优质的的表面。但是缺点是需要一个特别的喷嘴和一个止水环,用来调节返回的材料进入注射单元且不

气体辅助注塑

1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是通过把高压气体引入到制件的厚壁部位,在注塑件内部产生中空截面,完全充填过程、实现气体保压、消除制品缩痕的一项新颖的塑料成型技术。传统注塑工艺不能将厚壁和薄壁结合在一起成型,而且制件残余应力大,易翘曲变形,表面时有缩痕。新发展的气辅技术通过把厚壁的内部掏空,成功地生产出厚壁、偏壁制品,而且制品外观表面性质优异,内应力低。轻质高强。现已开发成功气辅产品结构和模具设计包括浇注系统、进气方式和气道分布设计技术,气辅注塑工艺设计技术,气辅注塑工艺设计技术,气辅注塑过程计算机仿真技术,气辅注塑产品缺陷诊断与排除技术,气辅工艺专用料技术。 电视机、家电、汽车、家具、日常用品、办公用品、玩具等为塑料成型开辟了全新的应用领域,气辅注塑技术特别适用于管道状制品、厚壁、偏壁(不同厚度截面组成的制件)和大型扁平结构零件。 气体辅助装置:包括氮气发生和增压系统,压力控制单元和进气元件。投资约40--200万元(视规模和对设备要求的档次不同而不同)。气辅工艺能完全与传统注塑工艺(注塑成型机)衔接。 减轻制品重量(省料)可高40%,缩短成型周期(省时达30%,消除缩痕,提高成品率;降低注塑压力达60%,可用小吨位注塑机生产大制件,降低操作成本;模具寿命延长、制造成本降低,还可采用如粗根、厚筋、连接板等更稳固的结构,增加了模具设计自由度。通常6-18个月可收回增加的设备成本(具 体经济效益随制件而议)。 2 气体辅助注塑系统,这个先进的系统和技术,是把氮气经由分段压力控制系统直接注射入模腔内的塑化塑料裹,使塑件内部膨胀而造成中空,但仍然保持产品表面的外形完整无缺。 应用气体辅助注塑技术,有以下优点: 1)节省塑胶原料,节省率可高达50%。 2)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时间。 3)降低注塑机的锁模压力,可高达60%。 4)提高注塑机的工作寿命。 5)降低模腔内的压力,使模具的损耗减少和提高模具的工作寿命。 6)对某些塑胶产品,模具可采用铝质金属材料。 7)降低产品的内应力。 8)解决和消除产品表面缩痕问题。 9)简化产品繁琐的设计。 10)降低注塑机的耗电量。 11)降低注塑机和开发模具的投资成本。 12)降低生产成本。 气体辅助注塑技术,可应用于各种塑胶产品上,如电视机或音响外壳、汽车塑料产品、家私、浴室、橱具、 家庭电器和日常用品、各类型塑胶盒和玩具等等。 气体辅助注塑技术在注塑行业中必定被受广泛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版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享。 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 2.1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概述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此技术最早可追溯到1971年,美国尝试用加气注射成型方法制造中空鞋跟,但未取得成功,1983年英国采用低发泡注射成型法制造建筑材料时衍生出控制塑料制品内部压力的成型方法,称之为气体辅助注射成型。该技术很快得到迅速的发展,推动各行业的进步。 1、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适用范围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最大的优点是制品由于中空结构使刚性增加而不用增加质量,有时还能减轻。 由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制品有两大类: 1)封闭式气道封闭式气道制品主要是由一个厚壁截面和气体穿行的通道组成。如门把手、扶手、框架结构、中空管等。 2)开放式气道开放式气道制品主要是薄壁元件,类似于传统的加强筋结构制品。 2、气体辅助注塑技术的优点主要有: 1)制品残余应力降低 2)翘曲变形较小 3)减少/消除缩痕 4)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5)制品综合性能提高 6)与结构发泡相比,制品外观质量的到改善 7)中空制品有以下特点 ——更加易于填充 ——物料流动距离更长 ——刚度与质量之比更大 8)与实心制品相比成型周期缩短 9)合模力吨位要求降低 10)注射压力降低 11)气道取代热流道系统从而使模具成本降低 3、气体辅助注塑技术的缺点主要有: 1)专利使用权限制。 2)附加的成本,一方面是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专用设备要求的一定的附加费用;另一方面是气体的使用。 3)气体喷嘴的设计及位置的选择相当的困难。 4、材料 大多数热塑性塑料都可用于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加工,表1-1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材料

PC SPS 聚醚酰亚胺 HDPE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制品的优化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气道布局的优化 2)气道尺寸与制品相关 3)平衡物料填充方式 气道在模腔内的布局既包括气体喷嘴的定位,也包括气道进入模具位置的选择,气体会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向前流动。在物料进入模具之后,模腔中压力最小的地方必须靠近气道的末端,这个压力差会促使气流沿着预期流道前进,从而推动物料充满整个型腔。布局中另外还要避免出现闭环气道。闭环气道会产生料塞,而使气流无法汇合。如图1-1所示: 图1-1 封闭的环形气体流道 气道尺寸要求其理论壁厚与气道直径的比值至少为2:1或者2.5:1。最大值则根据制品的几何尺寸及其在制品中的位置来确定。 不恰当的气道尺寸会引起以下一些问题:熔体前锋冻结,气体呈指状流动进入薄壁区域,发生气体喷出现象等。 模腔内物料的填充平衡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出现多个气道或者气道在模腔内出现分岔时。改善流道平衡的有效方法是改变气道的尺寸大小,比如说浇口附近气道因先填充所以要小些,而离浇口最远的流道为了填充平衡则要求最大。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中有气流通过制品拐角处时,制品在拐角内侧的壁厚较小,我们在设计制品时就应注意到这个问题。气流一般会选择路径最短的方向流动,于是在气流通过拐角时便会靠内侧流动从而造成制品壁厚不均。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在成型时采用尽可能大的气孔直径。如图1-2所示: 图1-2 转角内侧变薄

《光镊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光镊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光镊原理及应用 课程英文名称:Optical tweezer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开课学期:2 学时:16 学分:1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激光生物学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中以激光微束光阱效应为基础的光镊技术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研究的有力工具,已成为当前生物物理学中新方法和新仪器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光子技术和生命科学相互交叉与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课程教学目标:让光镊在生命学科及其他应用领域中的作用与地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获得光镊的基本知识,掌握光镊相关技术。通过课程小论文与研讨,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开放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教学主要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 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 光镊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光镊技术的理论研究、光镊技术的应用研究 国内外光镊技术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光镊技术及其基本原理 光镊技术的描述、光镊的基本原理、光辐射压力、 梯度力和散射力、二维光学势阱、基于激光微束的三维光学势阱 第三章 光镊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 光镊理论计算的意义、粒子分类与计算方法、光阱力与光操纵束缚条件第四章 光镊的系统构成与技术性能

传统光镊的原理、系统构成、激光器和显微镜的选取、多光镊技术 第五章 光纤光镊技术 远场光纤光镊、近场光镊 第5章 光镊技术的发展应用 光镊技术在生物学方面应用、光镊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光镊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应用 对学生的要求: 1、 对光镊原理方法有明确认识。 2、 对光镊系统的性能、参数能深入了解,并能自由运用。 3、 能够了解光阱力的计算方法。 4、 有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 五、教学设计及方法 教学方式 1) 教学与科研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专家讲授与教师专题讲座相结合,拓展学生知识面 3)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 4)中、英双语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国际交流能力 5)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手段 将多种现代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课程教学之中,多方位多途径地展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以解决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2)课件与电视录像片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六、调查、参观、实践、实验内容 七、主要参考资料 [1]《光镊原理、技术和应用》李银妹编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2]《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Method 》 高本庆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年 [3][《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美]Weng Cho Chew 著聂在平,柳清伙译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年 [4] Ashkin A. Optical trapping and manipulation of single cells using infrared laser beams. Nature, 1987, 33: 256-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技术简介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 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频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绪论 1.1 数据库系统概述 1.1.1 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Data) 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系统(DBS) 一、数据 数据(Data)的定义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的表现形式——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各类数据必须数字化后才能加工处理。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 语义1:学生某门课的成绩 语义2:某人的体重 语义3:计算机系2007级学生人数 例如:学生档案中的一条记录:(李明男1982 江苏计算机系2000) 二、数据库(续) 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什么是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DBMS的用途 组织和存储好大量的数据,并提供方便、高效地检索数据和维护数据的手段。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 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其它功能 四、数据库系统 什么是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的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是数据处理的中心环节。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抽取和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其目的是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动力:应用需求的推动、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40年代中--50年代中)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末--60年代中) 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末--现在) 一、人工管理 时期 40年代中--50年代中 产生的背景 应用需求科学计算 硬件水平纸带、卡片、磁带 软件水平没有操作系统 处理方式批处理 特点:数据不保存、数据由程序各自管理(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存取方法、输入方式等) 数据不共享:一组数据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数据不具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物理或逻辑上),应用程序必须做相应的修改。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阶段) .. 二、文件系统 时期

光镊技术在原子物理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光镊技术在原子物理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 信息工程系 王 坚 [摘要] 激光陷阱和控制、操作中性微小粒子的光镊技术是以光的辐射压原理为基础的,利用光与物质间动量的传递的力学效应形成三维梯度光学陷阱。光压的实际应用在20世纪激光诞生后才得以实现。由于激光突出的高方向性、高相干性、高亮度产生的辐射压高于一般的光,所以使得基于光压原理的光镊能够被发现并运用。光镊能够捕获和操纵微米尺度粒子成为捕获操纵粒子独特且有效的手段,并且这种方法在物理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本文简要回顾了早期光镊技术在原子物理和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发展,以及当代光镊技术研究的最新成就。 [关键词] 激光陷阱,光镊,激光 1. 引言 光镊是基于光的力学效应的一种新的物理工具,它如同一把无形的机械镊子,可实现对活细胞及细胞器的无损伤的捕获与操作。光镊的发明正适应了生命科学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层次的研究趋势,也为生物工程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仅仅20年光镊的应用已展示其在物理和生命科学领域中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 2. 光镊技术原理 2.1光压原理 光镊技术是基于光压原理的,光压原理在牛顿和开普勒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应用。光的压力原理早期只有在天文学中有些应用,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7世纪初提出彗尾之所以背向太阳的原因是,其受到了太阳辐射光压的作用力。因为只有在天文学研究中当光的强度和距离都非常大的时候,光压对物质的影响才会明显的表现出来。1873年Maxwell 从光的波动理论角度根据电磁理论推导出了光压的存在(电磁辐射压)并且给出了垂直入射到部分反射吸收体表面的光束的光压为: ()R c E p +=1 其中,E 为每秒钟垂直入射到12m 上的能量,c 为光速,R 为物体对光的反射系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完整版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 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报告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班级:09级二班 姓名:谢泽勇、彭广川、彭圆圆、肖玲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信息资源,面对成千上万的图书和众多的借阅者,妥善的管理图书 和借阅者的资料是及其重要的,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可大大减 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根据《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要求而做。 课程作业要求如下: 1、严格按照数据库设计步骤,完成该系统的需求分析、概念模型设计、逻辑结 构设计; 2、需求分析分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两部分。其中需求调查应首先明确调查对象 (即,图书馆)。然后按照课程讲授的需求调查内容、步骤与方法,对图书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通过需求分析得到“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并严格按照数据字典和数据流图的标准格式与图符进行描述。 3、在得到的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基础上,通过概念模型设计方法,得到“图 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 4、将“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E-R图转换为SQL Server2000支持的关系模式, 并按标准关系模式格式描述。 5、通过SQL Server2000对数据库物理结构进行设计;组织数据入库,利用SQL 语言进行简单、连接、嵌套、组合、统计等查询操作,将SQL代码及其运行结果保存;利用SQL语言对数据进行更新、删除和修改操作。 一、功能分析 (1) 读者信息的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种类、性别、借书数量、 借书期限、备注。 (2) 书籍基本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类别、关 键词、备注。 (3) 借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借 书日期、借书期限、备注。 (4) 还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还 书日期、还书期限、备注。 (5) 有条件、多条件查询各种信息.

光镊原理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1.1光镊技术简介 光镊是以激光的力学效应为基础的一种物理工具,是利用强会聚的光场与微粒相互作用时形成的光学势阱来俘获粒子的【4】。1969年,A. Ashkin等首次实现了激光驱动微米粒子的实验。此后他又发现微粒会在横向被吸入光束(微粒的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折射率)。在对这两种现象研究的基础上,Ashkin提出了利用光压操纵微粒的思想,并用两束相向照射的激光,首次实现了对水溶液中玻璃小球的捕获,建立了第一套利用光压操纵微粒的工具。1986年,A. Ashkin等人又发现,单独一束强聚焦的激光束就足以形成三维稳定的光学势阱,可以吸引微粒并把它局限在焦点附近,于是第一台光镊装置就诞生了【5,6】。也因此,光镊的正式名称为“单光束梯度力势阱”(single-beam optical gradient force trap)。由于使用光镊来捕获操纵样品具有非接触性、无机械损伤等优点,这使得光镊在生物学领域表现出了突出的优势。这些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光镊在生物学的应用对象由细胞和细胞器逐步扩展到了大分子和单分子等。目前,光镊常被用来研究生物过程中的细胞和分子的运动过程【7-10】,也常被用来测 量生物过程中的一些力学特征【11-14】。 1.2光镊的原理与特点 众所周知,光具有能量和动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经常利用了光的能量,却很少利用光的动量。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自然光和照明光等的力学效应都很小,无法引起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或观察到的宏观效应。而科学家们利用激光所具有的高亮度和优良的方向性,使得光的力学效应在显微镜下显现了出来,在这里我们要介绍的光镊技术正是以这种光的力学效应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1.2.1光压与单光束梯度力光阱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既有能量的传递,也有动量的传递,动量的传递常常表现为压力,简称光压。1987年,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理论论证了光压的存在,并推导出了光压力的计算公式。1901年,俄国人П.Н.列别捷夫用悬在细丝下的悬体实现了光压的实验测量【15】。此后,美国物理学家尼克尔、霍尔也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分别测量了光压【16】。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激光的辐射压力,并发 展了原子束的激光偏转【17】、激光冷却【18】、光子粘团【19】等实验技术。在宏观微粒的光压力研究方面,由光悬浮发展到光捕获、光致旋转等【20】。1970年,A.Ashkin【21】首次实现了水溶液中的光悬浮。随后的一些研究【22-25】 最终导致了光镊的发明。 通常光对物体的作用力都是推力。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光也可以对物体产生拉力,或更一般的,产生束缚力。这就牵涉到光对物体作用的梯度力。 为了阐明梯度力的概念,以透明介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1:ER图是表示概念模型的有效工具之一,在ER图中的菱形框表示 1.联系 2.实体 3.实体的属性 4.联系的属性 2:()完成对数据库数据的查询与更新 1.DCL 2.DDL 3.DML 4.DQL 3:如果关系模式R中的每一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也不传递依赖于键,则称这个关系模式属于 1.第一范式 2.第二范式 3.第三范式 4.BC范式 4:SQL语言中,删除记录的命令是 1.DELETE 2.DROP

4.REMORE 5: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1.结构规范化 2.数据安全性 3.数据独立性 4.操作可行性 6:数据的管理方法主要有 1.文件系统和分布式系统 2.批处理系统和实时处理系统 3.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 4.数据库系统和实时处理系统 7:下列哪一个不是数据库开发的可选数据库。 1.mysql 2. DB2 3.Oracle 4.Excel 8:绝大多数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都具有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模式结构。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1.模式和内模式

3.模式 4.外模式 9:如果在关系的分片过程中使用了选择操作,则不可能是 1.水平分片 2.垂直分片 3.导出分片 4.混合分片 10:以下关于E-R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1. E-R图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的假设上 2. E-R图使用过程和数据的关系清晰,实体间的关系可导出应用过程的表示。 3. E-R图可将现实世界(应用)中的信息抽象地表示为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4. E-R图能表示数据生命周期。 11:SQL语言中,创建一个表的命令是 1.View 2.DROP 3.CLEAR 4.Create 12: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1.DBS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简介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简介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技术简介类型: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是欧美近期发展出来的一种先进的注塑工艺,它的工作流程是首先向模腔内进行树脂的欠料注射,然后利用精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把经过高压压缩的氮气导入熔融物料当中,使塑件内部膨胀而造成中空,气体沿着阻力{TodayHot}最小方向流向制品的低压和高温区域。当气体在制品中流动时,它通过置换熔融物料而掏空厚壁截面,这些置换出来的物料充填制品的其余部分。当填充过程完成以后,由气体继续提供保压压力,解决物料冷却过程中体积收缩的问题。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优点为什么人们对于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兴趣如此之大呢?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方法出现时所许诺的种种优点。成型者希望以低制造成本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用现代注塑机和成型技术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通过使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的方法,制品质量得到提高,而且降低了模具的成本。使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时,它的优点和费用的节约是非常显着的。 1、减少产品变形:低的注射压力使内应力降低,使翘曲变形降到最低; 2、减少锁模压力:低的注射压力使合模力降低,可以

使用小吨位机台; 3、提高产品精度:低的残余应力同样提高了尺寸公差和产品的稳定性; 4、减少塑胶原料:成品的肉厚部分是中空的,减少塑料最多可达40%; 5、缩短成型周期:与实心制品相比成型周期缩短,不到发泡成型一半; 6、提高设计自由:气体辅助注射成型使结构完整性和设计自由度提高; 7、厚薄一次成型:对一些壁厚差异大的制品通过气辅技术可一次成型; 8、提高模具寿命:降低模腔内压力,使模具损耗减少,提高工作寿命; 9、降低模具成本:减少射入点,气道取代热流道从而使模具成本降低; 10、消除凹陷缩水:沿筋板和根部气道增加了刚度,不必考虑缩痕问题。第一阶段:按照一般的注塑成型工艺把一定量的熔融塑胶注射入模穴; 第二阶段:在熔融塑胶尚未充满模腔之前,将高压氮气射入模穴的中央; 第三阶段:高压气体推动制品中央尚未冷却的熔融塑胶,一直到模穴末端,最后{HotTag}填满模腔;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习题

窗体顶端 四、分析与设计题(4) 1.请依据下表内容完成题目要求。(40分) 1.建立数据库student。(2分) 2.按照图表中给出的表定义,请在student数据库中创建学生表。(4分) 3.查询学生表中女同学的基本信息。(2分) 4.查询成绩表中选修了课程号为'002'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及成绩,并按成绩降序排列。(3分) 5.查询成绩表中课程号为'003'课程的成绩最高分。(2分) 6.查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所选课程的课程名称及相应成绩(4分) 7.查询学生表中各系的的学生人数,结果显示系别和人数两列。(3分) 8.向成绩表成绩中插入一行数据,列值分别为:('','003',89 )(2分) 9.修改课程表中 '数据结构'课程的学分,将其学分改为6 。(2分) 10.删除学生表中姓张的学生记录(2分) 11.根据学生表创建视图View1,视图包含计算机系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3分) 12.查询视图View1所包含的数据。(2分) 13.创建存储过程Proc1,使其完成如下功能:根据任意输入的学生学号,查询成绩表中该学生的学号、课程号及成绩。(使用输入参数)(5分) 14.执行第13小题中创建的存储过程Proc1,执行时输入的学生学号为''(2分) 15、删除成绩表。(2分) 答案: 完成如下所要求所用的操作命令:(共40分) 1、创建一个存放在D:\SQL路径下Test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主数据文件逻辑名称为Test_data,物理文件名为,初始大小为4MB,最大尺寸为10MB,增长速度为10%;数据库的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Test_log,物理文件名为,初始大小为1MB,最大尺寸为5MB,增长速度为1MB。(4分) 2、依据表结构创建score表。(3分) 3、查看表中所的的数据行。(2分) 4、查看表中姓名、SQL 两列数据,并按成绩降序排列。。(2分) 5、查看表中姓王学生的基本信息。(3分) 6、查看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及总分(三门课相加)。(2分) 7、向score表中插入一行数据,值分别为:(2分) (1005 , '赵强', 64, 82 , 69) 8、修改表中姓名为王英的数据,使VB的值改为:85 (2分) 9、创建视图xs1,使其包含学号、姓名、SQL三列。(3分) 10、创建存储过程pjf,用它来按姓名查询score表中任一学生的平均成绩。(4分) 11、执行第10小题中创建的存储过程pjf。 (2分) 12、建立触发器tr1p,防止用户对score表有删除、修改及插入操作。(4分) 13、显示score中各门课的平均值。(3分) 14、删除score表中姓王的所有数据行。(2分) 15、删除test数据库。(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