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C
5.自1995年我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以来,互联网发 展迅速,其产生的影响包括 ( ) ①使信息、知识更迅速、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②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③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生活方式 ④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变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
四.时尚中国
1.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 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2.表现 ⑴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 ⑵人们居住条件改善,引发的“装修热”。 ⑶社会的流行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6、“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 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2、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是 ( ) A.小城镇迅速崛起 B.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C.城市区域化的出现 D.建立节约资源系、生态型城市
B
3、下列属于我国城镇化途径的是( ) ①乡镇企业发展 ②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③大中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④城市区域化倾向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9.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 革开放时期( ) A.旅游热、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家电普及 C.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
C
以上图表反映了什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反映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腾飞。 主要是因为实行了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的影响
⑴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 发达国家的差距。 ⑵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生 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要点点拨 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目标是解 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件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思路导图
答案 C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考向2】 在“2011年度上海书展”上发现
一本汇集近千个如“达人”、“杯具”、
“云计算”等新词的“潮词语录”,被媒
体称为“新新文明现象”。与此现象关联
密切的是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3.有人把互联网称为“魔幻的第七大洲”,认为“每个人 只需敲击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请你 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提示 (1)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其他媒介能办 到的事,互联网都能办到,而且价格低廉。(2)互联网可 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人们可以上网参与讨论,随时 发表自己的意见。(3)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 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3)途径:①大力招商引资。②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③非公 有制经济的发展。④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不断提高效益。 ⑤农业的大力发展。⑥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增长。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பைடு நூலகம்练
(4)影响 ①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缩小了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 距。到2006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 ②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 量的显著提高上,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③城乡家庭的最高追求的变化:由传统的“老四大件”转变 到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新四大件”;如今, 住房、家用电脑、汽车等则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平均GDP增长率9.9% 世界第十,发展中国家第二 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第一
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一、从GDP看沧桑变化
1.改革开放前 2.改革开放后
3.生活的巨变
经济巨变的成就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上。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的 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生活巨变:
70年代四大件——“百元级”
2.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 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 度和质量的压力。
5. 不同地区间城市发展的不 平衡和地区内城乡之间的共 同富裕。
6.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 和国际竞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一、从GDP看沧桑巨变
1.改革开放前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
1949年: 人均GDP27美元
1978年: GDP3634.1亿美元 人均GDP230美元
进步,仍较落后。
一、从GDP看沧桑巨变
1.改革开放前
2.改革开放后 (1)发展情况
A.1978至2010年: B.1990年: C.2001年: D.2010年:
①城市数量增多 ②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 的倾向
初具规模的城市群有哪些?
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1.改革开放前 进程缓慢,道路曲折 2.改革开放后 进程加快 3 .进入21世纪以来 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4 . 2002年积极的城市化战略
城镇化战略:
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 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国防与航天技 术空前发展
• 何谓“小康社会”? • “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
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③当我们劳累的时候,也可以玩游戏、聊天来放松自己; ④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掌握火候,否
则只会让自己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你是否 迷失了方向呢?
3、影响: ①便利信息、知识更迅速地传递和共享。
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建国以来GDP变化 1952 G19D5P3指国19内56生产19总61值;1965 1976
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679它亿是8对24G亿DP1指02标8 的一12种20调整17,16是. 扣2943.
除经济活动亿中投入的亿环境成1亿本后的7亿国 197内8 生1产98总0 值1984 1998 2001 2004
改革开 放后:
中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变
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十,发展中国 家第二。 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六,发展中 国家第一。 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巨变的 成就,最终体现在什么方面?
20 80
人民生活的巨变
世 纪 年 代 前 的 四 大 件
3624. 4517. 7171 79553 95933 13651 1亿 8亿 亿 亿 亿 5亿
提问:1949~1978及1978—现在,GDP提高幅度 有何不同?为什么?
1、巨变:
改革开 放前:
新中国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欧 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49年~78年期间,经济虽然取得了进步,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落后很多发展中国家
2.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 总结互联网对你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思考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剧变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程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课标解读】应把握GDP增长的表现、原因与意义;把握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原因、意义;把握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把握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时尚。
【考试大纲】大众传媒的发展【知识梳理】一、经济腾飞1.从GDP看沧桑巨变(1)概况:①从1978年到1995年中国 GDP平均年增长。
1991年到199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远远超过同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期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年均增长率。
②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
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位。
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位。
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3.37万亿美元,超过德国(3.28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位(第一美国:13.98万亿美元;第二日本:5.29万亿美元)。
③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城镇化进程的加速(1)含义:城镇化又称,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转向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进程: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和,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阶段。
③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
走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3)特征:①进程快,城镇化的道路多样。
②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雏形。
③协调发展,初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二、社会巨变1.互联网时代(1)原因:①的到来;②的大力支持;③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2)概况:上网用户不断增加;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孔夫子旧书网()汇集全国各 伴随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网上银行也提供了 各类便捷服务,图为中国工商银行网站主页。 地3000多家书店。
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中国的传统生活方式,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 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由于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如何 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2)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极大地解放和促进 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增长的成效
(1)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 ,经济 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迅速提升.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人民 的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
1.城市化的概念
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 转向城市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 的重要指标之一.
2.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十分缓慢 (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_________. 加快 (2)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_________. 高速发展阶段 (3)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入_____________.
(1)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增强; (2)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走向小康; (3)城市化进程加快; (4)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
1.下列有关中国GDP增长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GDP是衡量我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B.到1978年,我国的人均GDP仍位列于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C.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第一 D.经济巨变的成就,最终体现在GDP增长上
3.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中国经济腾飞:1、原因:①中国实行;②中国科技水平提高;③中国所处的和平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2、表现:(1)、人均GDP快速增长:GDP指国内生产总值;GNP指国民生产总值,GDP小于GNP。
变化原因:①中国实行改革开放②中国科技水平提高③中国社会环境稳定④中国所处和平国际环境(2)城乡居民迈向小康:①提出目标:中共“”(2002年)提出了的奋斗目标;力争在和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②确保建成:中共“”(2007年)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意义:(1)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2)经济发展的成就,最终体现在的显著提高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定义:又称城镇化,是指、和、模式由型转向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之一。
2、发展过程:(1)改革开放之前:进程十分缓慢(2)改革开放之后:进程加快,水平提高,21世纪以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推动因素:、、等政策。
3、城市趋势(倾向):出现的倾向,形成的雏形。
有以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为中心的北京城市群等,发挥作用,为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4、目标: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和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5、存在问题:6、解决措施: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995年)1、条件:随着时代的到来,中国逐渐进入了互联网(因特网)时代。
它的出现标志是世界由进入走向的象征。
2、影响:(1)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打破了常规的、限制,使信息知识等更迅速、更便利的传递和共享。
(3)改变着中国人的、、、方式。
(4)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5)也要看到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要正确识别和运用,防止网络犯罪和被侵害。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问题思考2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示:①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概况 (1)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1995年中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 务。 (2)应用领域更广,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信息 社会的一个缩影。 2.影响 (1)打破时空界限,使信息、知识更快传递、共享。 (2)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3)改变着传统生活方式和人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 法。
|体系建构|
创新课堂 互动探究 史论结合· 深入理解 主题一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特点 【史料应用】 材料 1949~2000年的中国城镇化水平表
根据以上表、图,请你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过程出 现的变化。
[提示] 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道路呈现多样性;小城 镇崛起;乡镇企业作用突出;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大城市的辐 射带动作用增强。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流行裙装:超短裙。在国际时 装潮流趋势影响下,北京等大型城市出现了频繁的时装表演 秀,而国际一线品牌也开始走向中国。品牌专卖店出现在城市 街头,超短裙正式进入中国,并很快受到时尚女子的喜爱。 (2)超短裙在中国的流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 势?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影响中国服饰变迁的主要因素 有哪些?
问题思考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你认为中国应该特别注意 什么问题?
提示: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加快发展,控制人口增 长,节约能源,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道路。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 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 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 2.进程 (1)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缓慢。 (2)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 (3)进入21世纪,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4)2002年提出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 3.趋势: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主 要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北京城市群等。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语气词和感叹词大量运用
“哇噻”、“Oh,耶”、“郁闷啊” ,“呵 哇噻” Oh, 郁闷啊” 呵”、“嘻嘻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新词汇?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新词汇?
取其精华、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合作探究二: 合作探究二: (1)根据材料一说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材料一说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A、1998 A、1998 C、1992 C、1992 B、1995 B、1995 D、1999 D、1999
B
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是: 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是: A.万能蒸汽机的发明 A.万能蒸汽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原子能的产生 C.原子能的产生 D.因特网的出现
40 35 30 25 2036.1% %17.9% %
15
城镇化率
% 10 10.6%
5 0
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倾向?2002年提出了怎样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倾向? 年提出了怎样 思考: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如何? 思考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如何?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如何 的战略(即城市化的目标)? 的战略(即城市化的目标)?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网络呢?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网络呢?
以网络为例, 以网络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对 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 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
积极: 积极: 提供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提供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成长 消极: 消极: 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生活巨变
澄迈中学 历史组 陈元嵋
•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 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 其变化的因素。
(2)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 说明大众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 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的原因:
1.党和国家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 的工作重心: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三.网络助飞跃
3.影响
(1)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是 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和共享
(2)同时也在改变人们的生产、 生活、学习、娱乐方式
(3)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 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三.网络助飞跃
思考:青少年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四、时尚展风华
时尚,是历史的边角料。 但,时尚也是历史的晴雨表。
四.时尚展风华
3.流行语言的变化
现在的时尚语
佛系 剁手 墙裂 狗带 水逆 扎心 老铁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酱紫
4.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及措施
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往往是各种“城市病”频繁发生的红灯 区:人口快速膨胀,由于人口及城市布局缺乏预见性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严重不足,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 染、秩序紊乱、运营低效、行政区划分割等一系列问题。
二.城市塑新生
4.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及措施 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秩 序紊乱、运营低效、行政区划分 割等一系列问题。
1.城市化的含义
自我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过程
3.中国城市化趋势
4.中国城市化的问题及措施
二.城市塑新生
自我检测
1.城市化的含义
含义: 是指用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 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 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发 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80年代前的四大件
80年代后的四大件
2017/3/4
6
如今的四大件: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奔向小康 吃饱 吃好
2002年,“十六大”提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7年,“十七大”指出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城市化进程加快
(1)原因: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2)出现城市群 北京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网络购物 电子信息 电子邮件 取代 在线聊天 远程教育 网络新闻
商店 图书馆 邮局 电话 教育 报纸
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你是否迷失了方向?
2、时尚中国
1、穿着时尚
20世纪80年代前
基那 本时 上侯 也的 是大 很型 拉敞 风棚 的
TAXI
那时的马路上,基本上都是非机动车
那时候这样一身的 装饰很值得羡慕
1978年后,中国经 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原因有哪些?
中国 印度 亚洲
迅速增长
建国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图
2017/3/4 高一历史教学课件 2
一、经济腾飞
1、GDP迅速增长
(1)原因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②科技的进步
③和平稳定的环境
2017/3/4 高一历史教学课件 3
(2)表现 中国国民生产总量排名: 时间 1990年 2001年 2006年 2010年 世界 发展中国家 2 10 1 6 超越英、法 4 2
D
4、中国共产党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 召是在下列哪会议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D
城镇化进程:
花 园 洋 房 传 统 民 房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
1949年: 人均GDP27美元
1978年: GDP3634.1亿美元 人均GDP230美元
进步,仍较落后。
中国GDP的增长:
一、从GDP看沧桑巨变
1.改革开放前
2.改革开放后
(1)发展情况
A.1978至1995年: B.1990年: C.2001年:
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日益方便,人们不仅可以从网上获得信息,还可购物。
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1995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到2005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
互联网的发展:
学校计算机教室
开设计算机课程
课堂讨论:
你的生活如何 因网络而改变呢?
(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娱乐、思维)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知识卡片:
你知道什么是城镇化吗?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 文化模式由农村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 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1.改革开放前 进程缓慢,道路曲折
2.改革开放后
进程加快,道路多样,呈现城市 区域化倾向,21世纪以来进入高 速发展的阶段……
中国GDP的增长:
一、从GDP看沧桑变化
1.改革开放前 2.改革开放后 3.生活的巨变
经济巨变的成就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上。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的 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生活巨变:
70年代的四大件——“百元级”
生活巨变:
生活巨变:
生活巨变:
见证历史:
城乡居民生活还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小结: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社会和谐”——2006年4月30日,江苏淮安市第一届 全民健身运动会万人自行车巡游,群众打出“社会和 谐”标语。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后,“和谐社会”成为这几年来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活学活用
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 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 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2、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 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 几百人甚至上千人才能轮到一张。这反映了 上海当时实际情况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3、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 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 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 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改革开放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3)、特点:
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大北京城市群
三、社会生活的转变
-----进入互联网时代
(1)发展: 1995年因特网业务全面开展后,发展迅பைடு நூலகம் (2)影响: ①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因特网
②因特网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 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③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人们认识 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习俗被打破,新的 观念逐渐形成,社会风气也在悄然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 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 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如有能 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毋论满汉新旧、贫 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 ――《大公报》1902年6月26日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新妇妇观的哪些内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种新妇女观产生的原因?列举近代中国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反封建革命。(6分)
2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49 1978 10.6%
36.1%
城镇化率
17.9% 2000
思考: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发展 较为迅速是在什么时候?原因是什么?
(1)改革开放前,发展缓慢
(2)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城市区域化,形成城市群雏形
建国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图(美元)
根据上图,指出我国国民收入从1949年到 1998年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说明原因?
4
人民币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78 1982 1986 1992 1996
700 600 500
GDP
增长率
300 200 100 0
17
目前已初具规 模的城市群
2013-4-16
18
(3)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1世纪以来)
1、因特网的迅猛发展
从1995年开始,我国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 由于政府大力支持,因特网发展极其迅猛。
截至2003年,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达 到了2572万台,上网用户总数为6800万,是 1997年的109.7倍。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活
2、因特网的影响 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 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商务
生活
学习
四、时尚中国
22
1、促进了思想观念的变化
2、衣食住行的变化 3、语言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情况
根据上图中,说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的情况,请在课本中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
5
(二)、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2001年世界GDP排名前7位: 1990年世界GDP排名前10位: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学目标】1.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表现;建国后中国城市化的历程;2.生活巨变在思想观念、衣食住行及流行语言上的表现。
【重点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的表现2.难点: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的原因【自主学习】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2)到1978年,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2.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的差距。
中国经济总量的排名,1990年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第二;2001年为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2006年为世界,超过法国和英国。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 经济的发展成就,最终体现在。
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2)2002年,中共“十六大”发出了“”的号召。
(3)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点拨: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因(1)改革开放;(2)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3)国内外相对稳定的环境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的过程。
2.进程:(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2)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3)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3.特点:(1)特点: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如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城市群。
作用:发挥大城市的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
(2)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原因:(1)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2) 的大力支持。
(3)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进步。
2.表现:(1) 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
(2)截至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72亿。
第21课__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城镇化进程:
传统民居
花园洋房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城镇化进程:
七十年代的楼房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城镇化进程:
80年代的楼房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的居民区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城镇化进程: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城镇化的另一面: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1.改革开放前
进程缓慢,道路曲折 1978年城市化率只有17.9%。改革开放以来进 程加快,1978—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 加到663个,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了36.1%。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2.改革开放后
3、区域化趋势
2、中国科技水平提高 3、中国社会环境稳定 4、中国所处和平国际环境
(3)发展展望: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两番。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 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生活方式的变化
• (1)穿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日 益讲究穿戴,注意面料、质地和款式等。 • (2)居住方面: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出现 了“装修热”。 • (3)饮食方面:从凭票供应肉蛋油到各种 美味食品应有尽有。 • (4)出行方面:“自驾游”成为时尚
流行语言的变化:生活时尚的变化也反映在流行语 言的变化上,如新生语言、外来语言、港台语言、 地方语言、网络语言等都逐渐融合,丰富多彩。
■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时尚中国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 引言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加强,各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本文将探讨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2. 经济腾飞的原因经济腾飞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的现象。
它可以源自多个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的推动、科技进步和全球化。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投资基础设施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从而推动经济腾飞。
科技进步也是经济腾飞的重要驱动力,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促进创新。
此外,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更加便捷,为经济腾飞提供了机遇。
3. 经济腾飞对生活的影响经济腾飞对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就业机会增加经济腾飞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的增长,很多新的企业和产业得以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现有企业也会扩大规模,增加员工数量。
这些就业机会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2 生活水平提高经济腾飞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经济的增长意味着人们的收入增加,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他们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和休闲设施。
此外,经济腾飞也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人们可以创业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3.3 社会变革加速经济腾飞加速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动,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
新的技术和思想进入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经济的腾飞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的加大和环境污染的增加。
4. 生活巨变的驱动力生活巨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腾飞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
除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变革也是生活巨变的重要原因。
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D
C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B.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C.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社会生活
D.人们的价值观及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 和方法发生变化
各抒己见
网络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对 你而言你觉得利多还是弊多?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网络呢?
广东四小虎:
顺德、南海、中山、东莞
村村像镇 一年一大步 五年见新城
据说,外国一位研究遥感技术的科学家曾经 发出这样的惊叹:"10多年前从卫星地图上 看,广州和深圳之间还是一片空白,几年间 在这片空白处冒出了一座城市."
1、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 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 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
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 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 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何谓全面小康?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 为什么说全面?? 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我国城市化进程是曲折的。
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全面进 步,城市化进程加快。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民进城务工人数增多
城市化的特点
3、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倾向是 城市区域化 目前初具规模的城市群有 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 和 以京津为中心的大北京城市群。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了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B案【课前自主预习】
【使用说明】上课前预习标记课本并写出提示语,填写学案空白处,
C案【课堂合作探究】
【使用说明】利用C案,课堂上深化对学习目标的落实,并利用创设的情景和问题将
课本相应知识活化。
探究、阅读下列材料:上海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变化最大的城市。
试观察下列各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以来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
有哪些?
材料一:开埠之前——“舳舻相接,帆樯栉比”,这里已不再是渔村
材料二:20世纪初——坚船利炮庇护下的冒险家乐园
一二
材料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风美雨中的万国建筑博览
材料四:浦东开发开放前——“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三四
材料五:今天——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
两个世纪的对话
【当堂巩固】
1、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和在发达国家中排名分别是()
A、第十、第五
B、第六、第一
C、第十、第四
D、第二十、第五
2、如今,我国家庭消费的“四大件”是()
A、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B、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C、DV
D、手机、家用电脑、汽车D、彩电、汽车、冰箱、家用电脑
3、中国共产党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是在下列哪会议()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4、下列有关城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又称城市化
B、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
C、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D、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
5、中国的因特网日益普及,因特网技术在中国的出现是()
A、中国改革经济体制的结果
B、中国对外开放的结果
C、中国科技进步的结果 D 、中国人民生活巨变的结果
6、下面是对中国当前社会生活的描述,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组是()
①农业社会②工业化时代③信息化社会④城市化⑤知识化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A案【课后拓展练习】
一、课后利用自主时间对课堂内容进行记忆和反思,并构建知识体系。
二、课后拓展
1、从借鉴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角度看中国建国后物质生活的变化?
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虽未完成,但国内生产总值发展中国家第1位,人
们生活水平向小康迈进,电脑汽车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市场化
城市化
全球化
、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
【问题导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思路点拨: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就财富,互联网就是信息发布与沟通的平台,它不但推动着经济迅速发展,也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问题阐释】计算机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开创了信息时代。
它的使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①信息技术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增值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单纯是技术上的进步和成长,而且也是信息技术迅速渗透到其他行业,一步步社会化,并逐步涉足和植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过程。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各行各业提高生产率,加快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性转变”,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信息产业是知识(数字)经济的主体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数字)经济时代。
21参考答案
选择:B C D D B C
材料题:(1)近代以来上海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分析:①交通与通讯方面。
②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方面。
③服饰与饮食方面。
④习惯与社会风俗方面等。
(2)变化的原因主要有:①近代列强的侵略,使上海成为较早对外开放的城市。
②近代上海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
③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
④世界联系的加强等。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课中思考题]
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流行的新词语?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提示:关于本题,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会有差别很大的回答,但都应集中反映时代的演进和风尚的变化。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第一,从语源方面将流行语汇进行分类;第二,区分文明进步的流行语和不文明甚至不健康的流行语;第三,有些新词汇,对于青少年来说已经成为自然的语言背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补充更早时期的流行词语,加深学生对于语言演进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语言所指称和表征的社会现实的演进历程。
第二问略。
[解析与探究]
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
提示:教师应该营造气氛,使学生就此问题自由探讨、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应该对我国现阶段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取向有充分的认识和宽容的心态。
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吸取西方价值观中的积极、合理因素统一起来,化解种种片面和极端的观点。
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尊重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以世界公民的意识平等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要能够区分外来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善于扬弃,做到自主而不依附、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贱,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方向感,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测评]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回答本题应该抓住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关键点: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后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有很大的增长,但总体上说增长的速度不快、总量不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GDP增长速度很快,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时期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年均增长率。
②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互联网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参见教材及“教材分析”相关内容。
(答案不求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什么新局面?
提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走向小康;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