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活动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愿者活动的成效,问题与解决途径—
一个志愿者的视角
提要:社区志愿者队伍是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也是有效推进我国社区社会工作深入开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社区志愿者队伍是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也是有效推进我国社区社会工作深入开展的现实需要。有效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改善社区人际关系,净化社区社会风气,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体现社会关怀,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社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城市管理体制以及社区结构的深刻变动,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潜在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1、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及人员数量少,成员结构相对单一。从国外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经验来看,社区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社会调节国家与市场之间关系和社会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新西兰、北欧、巴西和我国香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6%,31%、48%、34%、48%、35%、50%和20%。美国官方统计资料表明,在1980—1990年代,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约占到美国成年人的50%,1990年志愿者组织数量总数超过100万个。2002年,中国的志愿者只有8000多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7%,2006年,社区志愿者的人数是1800万,占人口总数比例的1.4%。同时,2001年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频率调查中,一次或偶尔参与的占到51.3%,一年中特定时间或节日参与占5.4%,每周一次或双周一次占1.7%,每月一次或每两月一次占1.3%,只有单位组织才参加占24.4%,经常参加的占10.9%,其他占5.1%社区志愿者中多数为退休的老年人,中青年居少,结构过于单一。
2、社区志愿者队伍及人员的技能水平低。志愿者良好的服务技能与服务水平,决定着社区服务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整体技能水平不高,知识基础薄弱。相关调查表明,就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教育水平而言,小学或小学
以下学历的占14.5%,初中学历的占32.5%,高中学历的占27.2%,大学学历的占24.5%,研究生学历占1.3%。造成整体技能水平差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部分地区受形式主义的影响,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过分追求数量和速度,致使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出现未培训上岗、人员流失严重等严重问题;另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日益多元化需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结构单一、水平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效供给。
3、社区志愿服务的项目领域不宽。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现有项目领域过于单一化、僵硬化。一方面,政府背景的志愿团体习惯围绕“中心工作”寻求项目,而且习惯于“一声令下,万马奔腾”,严重束缚了小型志愿团队的活力。另一方面,民间背景志愿团队,对于外国引进的新方式“一哄而起”,互相模仿,最后走向极端、走向反面,“一哄而散”。二是项目创新活力有限。部分社区志愿者队伍片面依附政府计划项目,社区工作项目创新兴趣不大;单纯追求项目创新效益,社区环境维护注重不够;志愿工作创新过分独立化,团体之间、内部工作融合、适应性差。
4、志愿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效能低。一是多头管理体制。志愿者队伍中,青年志愿者由团中央负责,巾帼志愿者由全国妇联负责,社区志愿者由民政部门负责,从中央到地方,志愿者队伍管理体制出现出多头管理状态,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二是登记性质不同。由于目前相关规定没有区分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志愿者组织,不少机构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采取了方便自己的注册形式,因而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志愿组织。在这些志愿组织当中,有的为了注册和运行上的方便采取了“挂靠”形式,有些由于不清楚报批手续并为了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性在当地工商局登记注册成了企业,也有一些经过民政部的批准成了在现行条件下的“正宗”民间机构。三是管理方式混乱。有的是实行企业管理,所得向政府纳营业税;有的采取行政管理的机制,机构的领导由所挂靠的上级部门领导任命;有的则采取会员制的管理方式。
5、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首先,政府行政化干预过多,志愿服务组织自主性弱。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习惯于把社区志愿组织当作自己的一条腿。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活动很多都是配合上级政府的任务要求或配
合社会性的大型活动开展的,以社区为本位的、日常性活动相对较少。其次,社区志愿者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尤其是骨干人才流失严重。中国青年志愿者2000年的问卷调查发现,1999全国没有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占12.6%(未接受调查的志愿者流失率更严重);上海青年小区志愿者协会的法律咨询志愿者,截止到2003年流失49%;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流失率估计超过70%,一般志愿的活动周期在3个月;北京市惠泽人志愿者一年以上注册率也仅有40%。最后,社区志愿服务衡量统计工作不足,付出—回报机制失衡,尤其是激励机制单薄,志愿者成员积极性不高,服务持续性不长。
二、我国城市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我国社区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广大居民对于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不深刻,还主要停留在“听说”或者“认知”的层次。广州市蟪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关于广州市市民对于志愿者工作认知的调查报告”表明,只有55.9%的调查对象表示曾经听说过志愿工作,有43.4%的人则表示从没有听说过。同时,人们对志愿服务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理解不清。有的服务对象将志愿者视为无偿劳动力滥用,让志愿者超时服务,有的志愿者则是把志愿服务当作是对服务对象的施舍。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一没有成为普遍的价值观。我国守望相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并没有作为公民的普遍价值观传承下来;二舆论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不足;三学校缺乏相应的课程教育,知识储备不足;四社会信任结构失调,人们对社区志愿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质疑与担心。
2、社区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我国社区志愿服务事业刚刚起步,各方面制度、措施还有待完善,尤其是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瓶颈”。由于资金不足,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基本社会保障等不得不流于形式,成为短期行为。我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资金短缺,主要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政府投入不足,财政支持没有制度化;二是税收制度限制了工商企业、个人对志愿事业的捐赠,社区志愿者组织未能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多渠道融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