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共30页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个初中英语教学案例的分析。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听懂并正确理解关于购物的英语对话,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能听懂并正确理解关于购物的英语对话,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对话。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购物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具:录音机、购物图片、购物物品、课件、黑板、白板等。
2. 教材:《初中英语教材》Unit 5 Shopping。
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1. Greeting: Greet the students and get them ready for the class.2. Revision: Review the vocabularies related to shopping, such as "price", "discount", "cash", "credit card", etc.3. Show some shopping picture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describe what they see. Encourage them to use the vocabularies they have learned.Step 2: Presentation1. Present the target language: Use the listening materials in the textbook to present the target language, such as dialogues about shopping for clothes, groceries, etc. Play the recordings for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listen carefully.2. Check comprehension: Ask the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tocheck their comprehension of the dialogues, such as "What arethey buying?", "How much is it?", etc.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answer in complete sentences.Step 3: Practice1. Group work: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groups and give each group a set of shopping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role-play a shopping dialogue using the items. One student plays the role of a shopkeeper and the others play the role of customers. Encouragethe students to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hey have learned.2. Monitoring: Walk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monitor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Take notes if necessary and provide feedback and guidance when needed.3. Presentation: Ask some groups to present their dialogues to the whole class.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give positive feedback to their classmates.Step 4: Consolidation1. Review: Review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summariz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lesson.2. Homework: Assign some exercises in the textbook or workbook for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target language.教学反思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关于购物的英语对话,提高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一、教学背景: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要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教师也应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教材分析:1、話题:本课是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Section A 3a-3c.主要是围绕本单元的中心任务“Tell a story”而展开的。
2、内容:本篇文章是阅读文,介绍孙悟空的故事。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有更深的认识。
3、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时的单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如何获取信息。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过程:Step 1 Warming-upHav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overtune of Journey to the West and talk about it with students.T:After you heard this song,what do you remember?Ss:We remember a story called Journey to the West.设计意图: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序曲,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
Step 2 Leading-inShow the following picture.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picture and teach some new words.T:Who is this?Ss:He is Sun Wukong.T:Yes,he is Monkey King.What can he do?Ss:He can turn into animals and objects.T:And whats this?Ss:Its Jinggubang.It can turn big or turn small.T:Oh,its a magic stick.……Teach the new words:object,magic,western.And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making sentences with them.设计意图:展示色彩鲜艳的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案例:Unit 2 I’m from China.教学内容:地理国籍介绍教学目标:1.学会用英文自我介绍,并向别人简单介绍自己的国籍。
2.学会用英文询问其他人的国籍。
教学方法:听说结合;小组合作;活动设计详细教学步骤:1.显示地图和国旗海报,引入新课。
2. 听力训练:播放“Where are you from?”音频,让学生听音并尝试回答问题。
3.听力训练:播放关于多个国家的录音,让学生听音并回答问题。
4.观察国旗图片,了解不同国家的国籍。
5. 听力训练:播放“Where is he/she from?”音频,让学生听音并回答问题。
6.听力训练:播放关于人物的录音,让学生听音并回答问题。
7.听力训练:播放对话录音,让学生判断句子正误,并回答问题。
8.听说互动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国籍,并询问其他组成员的国籍。
9.听说互动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假设自己来自不同的国家,用英文进行对话,互相介绍并询问国籍。
10.语法练习:介绍英文国家名的构成规则,让学生用国家名填空。
11.综合训练:运用所学知识,编写对话,介绍不同国家的人来中国旅游。
12.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三、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可看出,本课设计了多种听说互动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信地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国籍和询问他人的国籍。
除此之外,还通过语法练习和综合训练,拓展了学生对国家名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注重了视听结合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课中,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但在听力训练环节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录音理解可能不够准确,需要加强训练。
此外,综合训练环节设计的对话内容可以更具有实践性,让学生能够真实运用英文进行交流。
同时,在小结环节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总结能力。
初中英语课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英语课教学案例分析1. 引言本文将针对一节初中英语课进行教学案例分析。
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研究的效果。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中的基本句型结构及其用法。
具体目标包括:- 研究四种基本句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 熟练运用这些句型进行日常对话。
- 掌握一些常用的句型表达,并能在实际对话中灵活运用。
3.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介绍四种基本句型的定义和用法。
- 给出一些例句用于说明不同句型的应用。
- 设计一些练题,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4. 教学方法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讲解法:通过板书和口头讲解,向学生介绍四种基本句型的定义和用法。
- 示例法:通过给出实际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句型的应用场景。
- 互动法:设计练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整个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
- 游戏法:使用趣味游戏,如抢答、角色扮演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
- 练评价:评价学生对所学句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给出实际对话练,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 结论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合理的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例和互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句型的应用。
同时,适当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这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第一篇: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新课程中学英语教学设计荆乡回中杨露萍一、遵循《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六个基本理念是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基本理念”是制定《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又是我们实施《标准》的准则。
“基本理念”的核心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完成知识的传授,改变以往通过传授知识而完成人的教育的模式。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
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涵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二、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观,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确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活动为主线,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英语教学情景,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策略。
具体做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生活化1、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实践环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多方面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和文化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语言的真实意义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语境意义体现语言功能。
根据以结构---功能为主要编排体系的教材特点,创设课内外语言运用环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积极拓展语言及文化知识的范围。
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注意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要贴近时代、内容健康。
要指导学生尽可能从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直接感受和体验语言和语言的运用。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100例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100例第一例:教学目标的设置案例描述:在一堂初中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老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并设计了丰富的练习和活动。
然而,学生们在课堂上仍然存在理解和应用不够准确的问题,表现出较大的困惑。
在分析原因后,老师发现可能出现了目标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分析: 1. 目标过于宽泛:老师没有明确指出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动词的过去式形式,导致学生对学习的范围模糊,不知道应该重点掌握哪些内容。
2. 目标过于笼统:老师只强调学生要掌握过去式形式,但没有具体阐述应用情境,导致学生不知道动词的过去式该在何种语境下使用,缺乏实际应用经验。
3. 目标未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老师并未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动词的过去式,以及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这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解决方案: 1. 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十个常用动词的过去式形式。
2. 目标具体:引导学生应用过去式形式进行对话练习,提高用动词的过去式进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目标关联实际:通过教材中的情境对话或真实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学习和运用动词的过去式。
4. 目标贴近学生需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彼此讨论和解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效果评估: 1. 运用命题方式的练习,通过考试、评分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动词过去式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进步。
第二例:教学方法的转变案例描述:一名初中英语老师发现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通过观察和反思后,老师意识到自己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需要进行改进。
分析: 1. 老师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背诵和习题训练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多次机会进行口语表达和互动,导致口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 学生缺乏参与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优势。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合集5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合集5篇)第一篇: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飞鹅中学林建红教学背景:这个单元主要教学一些物品的名称,如:学习用品,服装,水果,家具等等。
要求学生能用下列句型进行交流。
A: What’s this in English?B: It’s a pen.A: Spell it, please.B:P_E_N,pen.本单元安排在26个字母之后,因此,字母的认读,单词的拼写,以及单词的读音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这节课的具体情况:单词较少,绝大多数学生都已在小学学过,但是,由于我所教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薄弱,虽然他们在小学已经学过这部分内容,加上小学英语的要求和初中英语要求的不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达不到初中水平。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我尝试着用让学生自己教会自己的方法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我设计了绘画比赛,问答学习,调查统计等几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学到了新知识。
实践证明,我这样的安排不仅调动了已会的同学,让他们尝到了为人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与此同时,还让那些不会的同学有了更多更细心的学习机会,排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让他们从自己的同龄人中学习,他们感到自然,易于接受。
这不失为本课的一大闪光点。
思路设计:整个过程,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创建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同学们回忆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作自我批评,是活动的高潮,是自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的最有效手段。
当时,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利用同学们的这份热情,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用英语采访同年级的别班同学,让同学们在同龄人面前很自然地回忆自己的不文明行为。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一、案例背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班级。
这个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对英语学习充满热情,而有些学生则觉得英语学习困难重重,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
当时我们正在学习一般现在时这个语法点,这是初中英语语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我首先以一个有趣的短视频开始了这堂课。
视频里是一个外国小孩一天的生活,从早上起床(get up)、吃早餐(have breakfast)到上学(go to school)等日常活动。
我在播放视频之前,问学生们:“Do you want to know how a foreign kid spends his day?”学生们都很感兴趣,纷纷点头。
这个导入环节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就连那些平时对英语不太感兴趣的学生也被视频内容所吸引。
2. 知识讲解。
视频播放完后,我开始讲解一般现在时的概念。
我并没有直接给出枯燥的定义,而是从视频中的句子入手,比如“He gets up at seven every day.”“He has breakfast at home.”我问学生:“你们看这些动作是每天都发生的,那我们怎么来描述这种每天都做的事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般现在时啦。
”然后我简单地解释了一般现在时中动词的变化规则,像第三人称单数要加 -s或者 -es等。
我在讲解的时候,会时不时地举一些有趣的例子,比如说:“My cat loves sleeping all day. Look at that little lazy thing.”学生们听了都哈哈大笑,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了这个语法点。
3. 练习环节。
我设计了三种练习方式。
首先是口头练习,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些主语和动词短语,让学生们站起来用一般现在时说出完整的句子。
这个环节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但是我发现有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些犹豫,不敢开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指导学生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人物比较的表 达及语法知识点“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2、 学生根据班级的真实情况,采用“名人专访”、“公众投票”、“明日之星” 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 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4、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T:Let’s look at our photos. (Show them on the screen.) Please talk about us.
S:She is shorter than you. /S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you. /She is thinner than you. /… (Students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photos.)
Step 5 Practice Task 1: Interview famous persons(Pair work) 1、Demonstrate the activity with one student. (Imagine he/she is a
famous person. The teacher acts as a reporter.)
Check the answers. 3、 Get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 rules of 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Show them on the screen.)
[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词汇教学,词不离句,形散而神不 散。2、让学生归纳总结语法知识点,因势利导,有利于开启思维,体现以学 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
题, 及时疏理。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学习。
4、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暴露学困生及中等生自学 后的 问题。发挥好学生的“带头羊”的优势。
5、引导学生讨论。对于有争论的重点问题学生讨论 并说出为什么。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
6、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通过评判、点拨、补充、 更正、归纳,知识深化、条理化。学生讲的不完整 或错误,教师补充或更正错误。培养学生能力。
[1、复习已学内容,自然延伸到新课学习,起到承上 启下的作用。2、开展竞赛活动,既可调动课堂气氛, 又可提高求知欲望,一举两得。]
Step 3 Presentation 1、 Learn some new words about personal traits: calm/wild,
athletic/weak, using the pictures of 3 pairs of twins in Section A.
5、教学设计范例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 [设计理念]
以任务为中心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目前交际教 学思想中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倡导“在做中 学,在做中用”的教育理念,将语言应用的基本 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 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实践的过程,充 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新目标英语是一套好 教材,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 枳”。在镇区中学的英语课堂上,实施任务和开 展活动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对 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并要根据学生的环境和接受 能力来开展行之有效的任务和活动。同时利用多 媒体和网络技术,帮助解决教学难题。这样,既 能为学生创设真实可视的英语学习环境,也能激 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2)、中学英语教学若干要素
知识与能力 任务与练习 外语与母语 背诵与活用 口头与书面 课内与课外 乐学与苦学 英语与汉语 教学与研究 外语与双语
(3)新课程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
1、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了解本课重点。 2、进行学前指导。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法。 3、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学习效果,发现问
[学生分析]
1、 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英语课,学生视听感受明显,表现出极大兴趣,在欣赏和 享受中学习,学习效果很明显。
2、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但掌握的强度不够,对单音节 和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表达上总是出现错误。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 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用正确的语言结构表达人物特点和人物比较。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始终贯穿“以学生发
展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
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
展;着眼于对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促
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
的独特需要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
色地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
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7、当堂知识巩固练习。学以致用的原则。
1、 概 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运用现代学习
教学心理学、传播学和教学媒体等相关理论和技术, 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生特 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含板书设计)、自主性评价 (教学反思)、教学资源链接等。
T: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Lead in the class subject.)
[ 1、平时师生间接触多,但学生与老师的家人接触甚少,利 用学生的心理和想象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 间的相互了解。2、了解学生对已学过的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 级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巩固学习做好铺垫。]
指导。 8、不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9、缺乏适度地合理地评价学生。 10、教学激情不足,师生关系融洽的不够。
三、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要素及课堂教学程序
(1)教学理念
1、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及未来发展。 2、关注学生情感,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和谐。 3、教学模式多样化,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教学,教师为主导。 4、采用任务型教学,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5、整合教材,适当拓展相关知识。激发兴趣开阔视野,放飞思维。 6、注重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 7、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促进发展。 8、课程要面向生活、尊重已有的知识经验。 9、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教师激情感染学生是知识能力创新融合。 10、做研究型教师、传授者、参与者、指导者、组织着、促进者。
T: Who is calmer, Tom or Sam?
S: Tom is calmer than Sam. Sam is wilder than Tam.
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 Sam is weaker than Tom. 2、 Do Section A-1a.Match each word with the opposite.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 及案例分析
洪洞县刘家垣中学 王鑫
一、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国际人才竞 争激烈的时代。 其特点是: 对话互动合作的时代 参与体验反思的时代 继承借鉴创新的时代 高科技高情感的时代
为了加强大家对新课程、新理念的认识, 引领各位教师做研究型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 平,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T:I have a sister. Can you guess what she looks like and what she is like? (Show them you are waiting.)
S:She is tall. /She is thin. / She has long hair./She is easygoing./…(Students use their imaginatieely.)
[教材分析]
1. 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tall, thin, short, heavy, calm… 2、 学习人物比较的重要句型:
Pedro is funnier than Paul.
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 3、 掌握语法点: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2、Show some photos about famous persons and talk about their personal traits, using description words, such as short hair/long hair, curly hair/straight hair, tall/short, heavy/thin, funny/serious, outgoing/quiet, smart/foolish, beautiful/ugly, intelligent/lazy, friendly/unfriendly …etc, on the screen.
eg.T: Hello, Susan.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your family?
Step 4 Listening 1、 Listen to the tape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in 1b. 2、 Listen to the tape and complete the chat in 2a.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chat in 2b. 3、 Check the answers. [听力训练既是对知识的巩固,也为下一步的任务输出提供了输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