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移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水库移民

唐登清 (长江水利委员会)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峡水库的特点,库区移民数量,移民安置规划及淹没损失。另外还介绍了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国家所实施的方针政策及移民工作安置中所推行的监理制度。

关键词:三峡;移民安置;监理制度

作者简介: 唐登清(1930-),男,重庆凉平人,教授,从事水库移民管理

三峡工程建设期正处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新时期。80年代集中论证,90年代初期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09年全部建成。

三峡工程移民数量之多,淹没损失之重位居中国水库移民之首,在世界建库史上也是罕见的,举世瞩目,世人关注。倍受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三峡工程移民既是改革开放年代水库移民创新的体现,又是全国水库移民缩影,对三峡工程移民状况的了解,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水库移民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 淹没指标及特点

正常蓄水位175m,水库总面积(5年一遇回水位以下)1045km2,其中陆地面积600km2,原河道水面积445km2.

水库淹没范围涉及湖北省4个县,重庆市16个县市。据1991年冬至1992年春对库区全面调查结果,淹没线以下在册人口84.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47万人,农业人口36.15万人,共淹没房屋面积3479万

m2,其中城镇1611万m2,农村1086万m2,工矿企业751万m2,其他31万

m2,淹没耕地(含旱地、水田、菜地)1.72万hm2,河滩地0.39万hm2,园地(柑桔地及其他园地)0.37hm2,林地(含经济林、用材林)0.33万hm2.淹没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座。淹没涉及工矿企业1599家,淹没公路1137km、输电线1947km、通讯线3333杆(km)、广播线7154km.淹没水电站117处,装机容量99MW,淹没抽水站144处,装机容量99MW,淹没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处,*其以下各种文物近1000处。

全库计入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及城镇迁建占地等多种因素,规划最终(2009年)需要搬迁安置的人口将达1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含工矿)约80万人,农村人口约40万人,而三峡地区山高坡陡,人多耕地少,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仅0.08hm2,且后备土地资源有限,水利设施差,抗灾能力弱,粮食产量不高,人均粮食仅350kg左右,属于连片贫因地区,多数县靠政府初贴,教育也不发达,信息闭塞,人才奇缺。就

移民占地而言,大约安置一个农村移民相当于安置10个城镇移民的占地,因此,约40万农村移民是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的难点和重点,就移民工程建设而言,城镇、工矿及专项设施的迁建,工程项目繁多,工程量巨大,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除以上不利条件外,也有以下特点有利于移民安置尤其有利于农村移民安置。

1.1 典型的河道型水库 三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除开县外,其他干支流找不到一处大于5km长宽的湖泊型库段。因此,在淹没涉及的20个县市中,受淹耕地、淹没农村人口占全县的比例一般不大,淹没耕地占全县总耕地比例在5%以下有四个县市,只有一个县,即湖北省的秭归县达到8.6%。受淹农村人口占全县农村人口的比例在5%以下有18个县市,只有湖北省的种归县达到10.6%、重庆市巫山县达到6.4%,在淹没所涉及的356个乡中,没有一个乡全部被淹。农村最基层单位为村民组,为使每个组的农田好坏相差不大,搭配均匀,其村民组呈条带形垂直于河流分布,绝大多数村民组为部分受淹。这些特点,有利于农村移民在本县、本乡或本村组安置。

1.2 非农业人口多、农业人口少 由于三峡地区人多地少,后备资源有限,因此,移民难度最大的是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但是在规划安置人口中,农业人口只占33%,非农业人口占67%.非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受淹的城镇和工厂内,这部分非农业移民随城镇和工厂迁建后,仍然可各就其业,一般不存在重新安置就业问题。非农业移民大于农业移民,对减轻土地负担,降低安置难度有利。

1.3 枢纽工程建设周期长,安置移民时期跨度大 枢纽工程建设周期为17年,确定移民安置与工程建设同步完成,为移民安置的研究、规划设计与实施提供了较充裕的时间。由于移民安置时间跨度大,分年移民安置数量和投资相对较低,降低了库区建设和移民安置的难度及强度,而且还可在移民迁建安置过程中总结经验,使移民工作更为完善。

1.4 水库消落区土地利用潜力大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问题,因此,水库在汛期采取低水位运行,根据防洪需要,汛前限制水位为145m.从4~10月份约半年左右,水库消落区约有0.66余万hm2,可以种植一季农作物,保收率较高,其开发潜力十分可观。

2 移民规划及实施

三峡工程的移民规划,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后,进入初步设计阶段,以县为单位编制分县移民规划:再汇总成分省(市)及全库规划,其内容包括城镇迁建规划、农村移民安置规划、专项设施(如公路、港口、码头、电力、电讯、广播、电视等)规划、工矿企业迁建规划、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补偿投资概算等。分县移民规划自

1992年开始,于1997年大江截流前完成,历时长达6年,全套规划报告(包括全库、分省(市)、分县报告及其附件等)多达500余本、4000余万字,其规划内容之广、规划报告数量之多、规划任务之重,在水库移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城镇迁建规划包括2座城市,11座县城、116座集镇的迁建规划。各县市以规划成果为依据,组织完成了房建及专项设计,现正在加紧施工建设,并已初具规模,其中湖北省秭归县城归洲,东迁三峡大坝右坝头茅坪建城,经过4年建设,已于1998年9月竣工,率先完成县城搬迁。 城镇迁建,通过选址、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设计等步骤,并经组织专家评审、报批,以县为基础组织建设,全库城镇规划有效用地面积58km2,共规划安置城镇移民约82万人(包括部分农村进镇移民),城镇迁建后,在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市政建设、居住条件、环境状况等方面,都较旧城镇大有改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加快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力争建成优质工程。

三峡工程的农村移民安置规划,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逐组进行土地容量调查、生产规划、居民点规划,逐组、逐村落实移民安置方案。全库规划生产安置人口约40万,经规划结果,在本县安置27.5万人,出县在本省市内安置5.5万人,出省市安置7万人,外迁的7万人拟在长江中下游受益地区安置,现正在研究规划中,这些外迁移民主要集中在重庆市的巫山、奉节、云阳、开县、忠县。

县内安置移民的范围,由规划设计单位会同地方干部,依据调查资料,结合群众意愿,研究选定。即在水库土地淹没线至600m高程之间幅员面积5769km2范围内,作为农村移民安置区,规划通过低产地改造、开垦宜农荒地、有偿调整土地等方式,为移民筹集耕、园地约1.9万hm2,并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和家庭养殖业,以及建立养老基金,鼓励投亲靠友和自谋职业等多种途径安置一部分移民。各县根据上述规划正在组织实施,1997年底已完成第一期移民,促进大江胜利截流,二期(135m移民线)移民任务更为艰巨,要求2003年汛前完成城乡移民56万人的搬迁安置,其中农村移民20万人。库区各县根据规划落实的移民方案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移民安置进度,确保2003年汛前先完成二期移民任务,保证工程预期蓄水发电;对于外迁移民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已召开会议作了部署正在抓紧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置方案,迁出县和安置县正在对口落实具体迁安措施。

各项专项设施的迁建、文物古迹保护和环境保护等,均按分年计划组织实施。

3 方针、政策、资金及管理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