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钱梦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钱梦龙)
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摸式,钱梦龙老师创新性地提出了导读教学模式:
1.“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他很早就进行过这样的实验:在两个条件大体相同的班级中,用不同的教法、在四个课时内教同一篇课文《一件小事》,以观察其不同的效果。
甲班完全由教师讲授,各个知识点力求讲深讲透,语言力求生动,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记录详细,课后作业也在课内作了详细的指导。
乙班采用学生自读、思考、讨论,教师只作重点指导的教法。
先布置自读,要求学生按课后练习题所提示的几个方面理解课文,并提出疑难问题。
各个问题综合起来,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文章中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私的剥削者?”进而利用学生中存在的两种对立意见,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然后以《谈谈〈一件小事〉中的‘我’》为题,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上的论辩作好准备。
经过周密的讨论后,再让学生按照发言提纲和讨论后对“我”的认识写成文章。
实验结果:一个学期过后,以“突袭”的方式对着两个班进行测试,题目以《一件小事》的课后练习
题为主。
没有做过课后练习题的乙班成绩远远超过了甲班。
由此可见,只有把学生组织到一个以“训练”为主的教学结构中去,才能实现学生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甲班虽也完成了一些作业,但学生的思维余地很狭小。
乙班由学生经过自读、质疑、思考、讨论、作文等一系列训练而获取知识,学生思维活跃。
2.“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基本式”,即基本课型。
其表现形态为:“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总称“四式”。
“自读式”,它不同于“预习”,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
自读,是“学生为主体”思想的体现,但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自读训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配合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先教后读;二是先读后教;三是边教边读或边读边教。
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教读式”,是教会学生自读。
教读与自读同步,或先教后读,或先读后教,或边读边教。
教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学会自读,从而达到不需要教师再教的境界。
教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强化学生的主体地
位才能得到充分、正确的发挥。
在教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练习式”,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
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新获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也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
常用的练习类型有:①以记诵为主的练习,有朗读、背诵、抄读等。
②以消化为主的练习,有问答题、划分文章层次、分析文章特点、揣摩作者思路以及写作练习中的改写、续写。
③以应用知识为主的练习,即迁移练习。
类练习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小至用一个词造句,大至借鉴课文写作。
④评价作业。
评价包括鉴赏和评论。
“复读式”,是一种复习性的阅读训练形式。
把若干篇已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指导学生读、想、议、练。
既“温故”又“知新”,这就是“复读”。
“复读单元”可以与“教学单元”重合,也可以按训练的需要另组单元。
按训练目的,复读大致有三种:一是以知识归类为目的的复读;二是以比较异同为目的的复读;三是以发现规律为目的的复读。
走近钱梦龙老师,会使我们更清晰地发现——
每个人面前,确实都有一片广阔的天(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真正地走近自己。
我看“语文训练”(钱梦龙)
这几年,人们谈论语文教学,大多讳言“训练”,似乎谁今天再要主张训练,谁便是保守、落伍。
一些高扬人文主义大旗的人,理所当然对“训练”不屑一顾。
有的老师虽然没有打出什么“主义”,但也普遍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谈“训练”已经不合时宜。
在《人民教育》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在肯定我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同时,也认为“训练为主线”的观点“似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尽吻合,因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不是从‘训练’而得”。
有些朋友也建议我把“训练为主线”改为“实践为主线”。
总之,大家普遍对“训练”存有戒心,讳莫如深。
我知道,持这种观点者决非少数。
语文教学究竟还要不要“训练”?“训练”难道果真与人文精神水火不容,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吗?看来,有必要为“训练”正一正名,名正则言顺。
一、什么是“训练”? 从“训练”的语素构成看,“训”,
指教师的指导;“练”,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实践。
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在教学中结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
可见,构成“训练”有三个“要件”,缺一不可:1、教师的指导;2、学生的实践;3、师生的互动、合作。
比如,一篇课文的教学,如果是老师一讲到底,学生除了听讲无所事事,这当然不是训练;如果老师虽然也设计了不少问题,与学生在问问答答中“互动”,但如果问题本身既没有启发性,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很狭小,课堂气氛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没有自己读文章的实践,这也算不得“训练”。
至于让学生猛做练习,进行刻板的字、词、句“操练”,更与训练毫无共同之处。
真正用“训练”的要求教读一篇课文,老师必须着眼于指点阅读的门径,学生则致力于自求理解,自致其知;老师当然也要提出一些问题,但它们必须是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提问的目的不在找个答案,而在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文本上来。
训练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可以借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后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语文训练。
二、“训练”在“三主”中处在什么地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不是三个命题的静态排列,而是对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一种概括性表述。
简要地说,“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立足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又必然汇合于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之中。
可见,“训练”是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
从这个意义上说,导读的过程也就是训练的过程;高质量的、生动活泼的训练,是导读成功的必要条件。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不是“填鸭”——老师滔滔讲授,便是“牵羊”——琐碎频繁的师生问答,或课外用“题海”来弥补课内训练的不足。
总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被长期压抑,老师越俎代庖,师生“互动”变成一种徒具形式的问问答答,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训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这正是学生总体语文素养不高的症结所在!如果语文教育再不认真地、实事求是地面对训练、研究训练,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鄙弃训练,真不知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再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看,也
只有在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的训练过程之中,才有可能实现“两性”的完美统一。
因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是外加的东西,而是不着痕迹地“内含”于学生的读、写、听、说语文实践之中。
仍以阅读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文本,经过一系列“读”的实践,不仅建构了知识意义,锻炼了阅读能力,获得了审美愉悦,而且必然同时受到范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这一特点只有在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科学训练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游离于学生读、写、听、说实践的人文教育,不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
由此可见,正确的“训练”不但与人文性并不对立,相反,恰恰是正确的“训练”,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成为可能。
看来,语文训练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合作的基本形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仅仍有存在的必要,而且还要提高语文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我坚持认为:灵活、高效的的语文教学,只能是灵活、高效的语文训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