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提高

发表时间:2018-12-26T15:37:25.02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9年1期作者:石晓梅

[导读] 优化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石晓梅(靖江市城北小学江苏靖江 214500)

摘要:要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对教材、教法与学法、学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立好知识的起点,找准知识的体验点,突破知识的指导点,捕捉知识的升华点,拓宽知识的延伸点。”优化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概念教学实效性直面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1-0098-01

“概念教学”在教材中很难看到明显的文字表述,而是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但是就是这个空间,就很难把握了,往往在教学中会出现漏洞和偏差。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导致学生思维不严密,言语表达缺少条理性。中年级学生虽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验,但课堂上参与状态不是很好,教学达成度也不是很高。反思我们的教学,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概念教学中教与学的实效性呢?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 寻找知识的生长点——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数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目标的落实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①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起点。

②数学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应该抓准切入点。

③学生对新知识了解多少的事实基础,对新知识的误区等也是教学的一个生长点。这一点主要通过课前调研做到。

根据已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对新知的了解和对新知的误区三个方面来确定一节新课的起点,引起认知冲突,引发探究欲望。

2 寻找知识的体验点——直面学生的数学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用“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的动词刻画出学生数学的活动水平。而体验又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生身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如:概念教学中可采用:

①视觉体验如在建立大计量单位“吨”的表象时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多个形象逼真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用“吨”表示的事物是“很大、很重、很多”的表象。

②动手体验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种学具,学生自己选择认为合适的图形测量两个相近的长方形的大小,在铺摆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要测量面积先要统一面积单位,和选用什么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③推理体验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学生有了几分之一初步的体验后再以一个圆为平台,你想平均分成几份,你想到了几分之一,以此展开想象,进行类比同化,发现共同点。

④多感官体验在认识“1秒”时,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看1秒走动,听、说秒针走动的声音,说一说,演一演1秒钟你会做些什么,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3 寻找知识的指导点——直面学生的数学误区

这是在体验过程中伴有教师的指导。在体验中学生有时很盲目,为了活动而活动,热热闹闹、乱哄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效捕捉、利用、组织教学中生成的资源这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中之重,学生在体验中需要教师及时提取相关信息,抓住指导点,“导”是在活动中经历与发现数学的桥梁,是为学生学服务的。如“分数初步认识”一课

①在学生平均分一块月饼有了实际体验后,一块月饼的一半可以用学过的1、2、3、…来表示吗?,这是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域”,引发学生思考,由此得出1/2,引入了分数的初步认识。

②1/2什么意思,学生结合操作表述,语言是生活化的经验性的表面层次的。于是老师边结合操作和课件演示边完整表述1/2的含义,形成数学语言,这是一次具体操作活动后的数学化过程。

4 寻找知识的提升点——直面学生的数学思维

体验后怎么提升,提升什么很重要,这是学生经验的升华,也是表面经验数学化的过程,也就是说经历了数学发现、抽象、概括、推理、建模、应用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与策略。我们决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任由学生盲目的独立思考,漫无目的的“信口开河”,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低效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学中不可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深度引导”。

5 寻找知识的延伸点——直面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知识既要看昨天,又要想明天,不能仅仅就一个知识而教一个知识,而要将兴趣延伸到后面的教学中。延伸什么知识点,在什么地方延伸,这是所学知识的构建,是学习方法思想的迁移,更是课堂魅力之所在,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持久兴趣的原动力。如:在三年级《认识小数》一课,在学生观察、推理感悟到了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几厘米就是百分之几米,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之后,可以将小数含义的范围加以延伸,让学生推想1毫米是几分之一米,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小数,是几位小数呢?还可以将小数的应用范围加以延伸如:小数除了表示价格、长度还可以表示质量并出示相应的图片,最后扩展到生活的其它领域。在“可能性”一课,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用数学眼光去分析如“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对这样一个事实学生不是很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补充一些小资料将其延伸。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对教材、教法与学法、学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立好知识的起点,找准知识的体验点,突破知识的指导点,捕捉知识的升华点,拓宽知识的延伸点。”从而缩短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