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粉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xxx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章项目概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橡胶粉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经济园区

项目属于相关制造行业,投资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流程、设施布置等都有较为严格的标准化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该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的要求。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4273.80平方米(折合约21.4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55%,建筑容积率1.6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6.9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4273.8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215.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51.7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8053.97平

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386.34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50台(套),设备购置费1350.23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002185.02千瓦时,折合123.1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7867.38立方米,折合0.67吨标准煤。

3、“橡胶粉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002185.02千瓦时,年

总用水量7867.38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23.84吨标准

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4.93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91%,能

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经济园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经济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规

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

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

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4790.2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72.73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4.58%;流动资金1217.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42%。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9264.00万元,总成本费用7387.57万元,税金及附加88.15万元,利润总额1876.43万元,利税总额2223.40万元,税后净利润1407.3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16.0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17%,投资利税率46.41%,投资回报率29.38%,全部投资回收期4.90年,提供就业职位183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经济园区及某某经济园区橡胶粉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经济园区橡胶粉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橡胶粉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经济园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

位183个,达产年纳税总额816.08万元,可以促进某某经济园区区域经济

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9.17%,投资利税率46.41%,全部投资回

报率29.38%,全部投资回收期4.90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90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开展产融合作工作,有利于以城市为载体,探索催生产融合作新模式。城市是产业资源、政策资源、金融资源等各类资源的重要载体,以城市为

载体开展产融合作试点工作,有利于发挥城市的优势,在一些领域结合城

市自身实际,可以先行先试,有利于调动城市的积极性,发挥城市的主动性,优化配置政策资源、金融资源、产业资源,探索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

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为深入推进产

融合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十二五”期间,全省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4.6%,信息消费额、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幅分别在15%和25%以上。2015年,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万亿元,是“十二五”初期的1.4倍,分

别有5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和软件百强,建成两化融合评测中心和省

级云计算中心。截至2015年,全省两化融合指数达到57.08,同比提高

2.6个点;信息化综合集成水平以上的企业占比达到38.1%,比“十一五”

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研发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42.1%和74.1%,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4.6和16.5个百分点。互联网普

及率达到48.6%,比“十一五”末提高13.9个百分点。推广海尔、红领等“互联网+制造”经验,广泛开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争取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8个,占全国的17.4%。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未来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模式的建立。英国官

方智囊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乔纳森?博特斯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

发达经济体普遍开始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制造业部门尤其

是东部地区在沿产业链条上移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竞争

中立足,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是不二选择。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建

设的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教授表示,中国政府一

直高度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长期在研发、教育等领域维持了高额投入。当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细节办法的快速出台,更直接体

现了政府提升制造业部门创新能力的决心和信心。就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

发展的前景,傅晓岚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较

以往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明显体现在政府创新激励机制上。目前,在推动创新发展中,已经摆脱了以往政府和市场“两分法”的定位。政府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分配重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前端创新、人才培

养领域的作用。在激励机制方面,创新人才的管理评估机制及创新资源的

分配机制也已经搭建了更为清晰且科学的框架。未来,政府在维持基础教

育和前端创新投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和梳理自主创新政策框架细节、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创新学科学研究等方式,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