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海杂波概述

雷达--海杂波概述
雷达--海杂波概述

第13章海杂波

Lewis B.Wetzel

13.1 引言

就一部正在工作的雷达而言,海表面对发射信号的后向散射常常严重地限制了其对舰船、飞机、导弹、导航浮标以及其他和海表面同在一个雷达分辨单元的目标的检测能力。这些干扰信号一般被称为海杂波或海表面回波。由于海表面对雷达来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平面,因而对海杂波的认识不仅要寻求一个合适的模型来描述海表面的散射特性,而且还要深入了解海洋的复杂运动。幸运的是,在遥感领域内,雷达和海洋学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并已积累了大量关于海表面散射,以及这些散射是如何与海洋变化相关的有用资料。

在各种雷达参数和环境因素的条件下,直接测量它们对雷达回波的影响,然后按照经验来描述海杂波的特征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与雷达或其工作配置相关的参数,如频率、极化方式、分辨单元尺寸和入射余角(擦地角)均可由试验者指定,但是环境因素则全然不同。这有两个原因:首先,不清楚哪些环境因素重要。例如,风速无疑会影响海杂波电平,但是舰船风速计读数和海杂波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相符。海表面的搅动状态(海表面状态)对海表面散射特性看起来似乎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仅是主观的量度,它与当地盛行的天气间的关系通常是不确定的。其次,人们还发现,所测得的风速与其形成的海浪(造成杂波的海浪)有关,而空气和海表面的温度能影响这种关系。可是,在过去海杂波测量的历史中,这些影响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很少记录下空气和海表面的温度。即使人们已经意识到某个环境参数的重要性,但是要在实际的海洋条件下精确测量这个因素通常也是非常困难的。并且要建立任意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海杂波统计模型,还须从不冰封的海洋环境中收集足够多的各种参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这也受到实际可能性和经费的限制。因此,大家不必对海杂波某些特征定义的不完全感到惊讶。

在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绝大多数的海杂波数据都是从独立的实验中一小段一小段收集起来的,它们的真实性通常不强或不全面(可查阅以往的著作,如Long[1],Skolnik[2]或Nathanson[3])。然而,尽管许多早期的海杂波数据的科学价值有限,但是它们的确揭示了海杂波的某些一般规律,如在小和中等的入射余角间,海杂波信号的强度随入射余角的增大而增大,随风速(或海表面状态)的增强而增强,并且在垂直极化和逆风-顺风方向时杂波信号强度通常较大。

必须指出的是,在A显上观测海杂波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辨单元的尺寸或“雷达脚印(radar footprint)(雷达天线波束照射到海表面的覆盖区的大小)”。对于大的分辨单元,海杂波在距离上呈现为分布式的,其特征可用平均表面截面积(它在一个均值上下轻微起伏)来描述。随着分辨单元尺寸的减小,海杂波表现为孤立(或离散)的类似于目标的时变回波。在高分辨情况下,通常认为分布式海杂波是由密集的离散回波序列组成的。当离散回波在噪

声背景中能清晰显现时(正如它们在两种极化条件下都是可见的,并且在小的入射余角时水平极化回波最清晰),它们被称为海浪尖峰(Sea spikes)信号。在这种雷达体制中,海浪尖峰是常见的海杂波。

人们试图从理论上解释所观测到的海杂波特性,这些努力可追溯到二战期间雷达工作者所从事的研究,可参阅由Kerr编辑的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辐射实验室手册[4]。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期间所发展起来的散射模型,以及在这之后10年间学者发表的绝大多数模型,都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海表面后向散射的特性。可是,Crombie在1956年观测到,海表面对高频波长(几十米)的散射似乎是入射波与高度为入射波长一半的海浪相互谐振的结果,也就是Bragg模型[5]。由于受到各种低浪高近似法理论含义和理想条件下的浪池测量(Wave tank measurements)的支援,因此许多研究者[6]~[8]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便把Bragg模型引入到微波雷达中。由于该模型开始涉及海波频谱(Sea wave spectrum),因而引发了一场探索海杂波源的革命,并由此强化了海杂波机理和海洋学的联系,产生了无线电海洋学。应用微波散射Bragg模型所遇到的基本概念问题,以及最近关于预测的有效性和其他散射假说可能性的问题,使人们重新开始讨论海洋散射的物理起源及如何建立最佳的模型[9]~[14]。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对海表面物理模型的思索仍停留在使它最接近于海杂波的实验特性。后续内容将单独讨论海杂波建模的问题。

13.2 海表面的描述

对海表面的近距离观测揭示了它各种各样的特征,如浪谷、浪楔、波浪、泡沫、旋涡、浪花,以及海浪下落时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水花。所有这些面貌特征都对电磁波产生散射,形成海杂波。对海表面的基本海洋学描述应主要是海波频谱——尽管很少提及这些特性,因其不仅包含了大量的海表面信息,而且还是应用Bragg模型的关键。为了理解海杂波和Bragg 模型对现有海杂波模型的重要性,还需要了解海表面。鉴于此,后文所述的内容将包括一些用于描述海表面的频谱特性。

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海表面恢复力是表面张力还是重力,表面波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即表面张力波和重力波。这两种波的过渡出现在2cm波长附近。因此,较小的表面张力波可显示海表面细微的结构,而重力波则显示的是更大的和大多数可见的海表面结构。风是海浪的最初源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地”风是其下面海浪形成的最好标志。为了使海表面处于稳定状态,风必须在足够大的区域(风浪作用区)内且吹上足够长的时间(持续时间)。那部分由风直接引起的波浪称为风浪。但是由于远方波浪或是远方风暴的传播,即使在没有“本地”风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明显的“本地”海浪运动。这种类型的海浪运动称为涌波(Swell)。由于海表面的传播特性类似于低通滤波器,因此涌波分量通常类似于大峰值低频的正弦波。

海波频谱

海波频谱有几种形式,是对海表面最基本的海洋学描述。如果在一个固定点监视海表面高度的时间规律,并通过处理得到时间序列,便可得到海表面高度的频谱S(f)。其中,S(f)d f 是其在频率f和f+d f之间的能量量度(如波高的平方)。在开阔的海洋中,人们已经对波长小至1m左右的重力波的波谱进行过测量。而要完成对表面张力波的露天测量却非常困难[15]。

对于重力波,频率f 和波数K 的离散关系式为

)()2/1(2/1K g f π= (13.1)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K =2π/Λ,Λ为波长。尽管每个重力波都遵循该关系式,但是海表面上某点的波浪可来自任意方向。因而,重力波的特性可用二维传播矢量来表示,它的正交分量是K x 和K y ,式(13.1)中K 的幅度为K =(K x 2+K y 2)1/2。

与S (f )相关的海浪波数频谱(The wavenumber spectrum )是K 矢量两个分量的函数,并常表示为W (K x ,K y ),人们称之为方向波谱(Directional wave spectrum )。方向波谱表示的是与风、海流、折射和独立的余波分量相关的不对称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非对称源(如风),频谱的不同分量将显示不同的方向特性。例如,在稳定的海表面,较大的海浪将趋向于风的方向,较小的海浪则显得无方向性。方向波谱更难于测量,它通常是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来获得,如用于测量多点矩阵表面高度的浪标阵列(Array of wave staffs )、多轴加速计浮标和立体摄影术,甚至可通过处理雷达后向散射信号来获得。因在某一点上测到的频谱可能不包含海浪方向的信息,所以波数频谱W (K )通常用频谱S (f )来定义。它们的关系式为

)d /d ))((()(K K K f f S W = (13.2)

式中,f 和K 的关系由式(13.1)给出。为了说明风的方向,W (K )有时乘上一个K 的经验函数和一个与逆风方向有关的方向因子v 。

海洋学学者并不总是完全赞同采用频谱来定义,因不稳定的海洋状态、不足的采样时间及可信度差等因素都损害了导出经验频谱的数据。在确保数据来自稳定的海表面及风速在相同的参考高度测量的条件下,通过认真选择实验数据,Pierson 和Moskowitz 建立了一个经验频谱[16]。该经验频谱被证明是通用的和有效的,形式为

e )()/(5m 4

f f B f A f S --= (13.3) 式中,

g 为重力加速度;f m =g /2πU ;f m 相当于以风速U 流动的海浪的频率;A 和B 为经验常数。图13.1是几种不同风速的频谱曲线。风速增大的作用仅仅可将低频截止点沿着高频f -5渐近线移至更低的频率(必须指出的是,绝大多数海洋学学者采用的频谱都是在非常低的频率下测量得出的,所以当测量频率高于2Hz 时,对其结果不能过于认真。不过,在运用Bragg 模型预测雷达海杂波时,在20Hz 或更高的频率范围内,人们通常也采用这些频谱形式)。

若利用式(13.2)将频谱转换为无方向的波数频谱,则可得到一个形式相似的谱,但频

谱的渐近线为K -4。Phillips [17]通过用锐截止线代替图13.1中的平滑峰值,在空间域中导出了

这种渐近线特性和一种应用广泛的简化形式。这一简化形式通常称为Phillips 频谱,在波数空间中可写为

?

??<=>=-U g U g K W 22

4/0//005.0)(K K K (13.4) 式中,截止波数对应于式(13.3)中的峰值频率f m 。与此简单形式相反的是越来越复杂的频谱形式,它们大多是在更细微的经验研究[18]及更加复杂的理论考虑基础上推导出来的[19][20]。

在利用海表面频谱讨论海表面散射特性时,必须牢记的是,频谱是一种高度平均的描述形式。它描述有海浪存在时,海表面能量在海表面波数或频率间的分布。由于丢失了相位信息,因此频谱不包含海表面自身的形态信息,如产生散射场的复杂表面特性。这一点在后面对海杂波理论的介绍中还将提及。

图13.1 Pierson-Moskowitz模型海波频谱

代表平衡状态的海表面。

常用的海表面描述符

图13.1曲线的形状表明海波浪有一个相对高度Q。通过获得在频谱峰值中定义的周期(1/f)和波长(2π/K)的数据,人们可以形成对海表面主波特性的大致认识。这些数据属于一个满足式(13.1)离散关系的波浪,并且这个波浪的相位速度C=2π×f/K等于风速U。利用式(13.1),周期T和波长Λ定义为

T=0.64U Λ=0.64U2 (13.5)式中,U的单位为m/s。例如,对于15kn(7.5m/s)的风速,稳定海表面上最大海浪的波长约为120ft(36m),周期为5s。海表面浪高的统计分布很接近高斯分布,对浪高谱在全频域(或波数空间)上积分可得到它的均方误差。对于类似于如图13.1所示的频谱,浪高的均方根值近似为

.02

m

005

h=(13.6)

rms U

均方根值浪高是海表面所有波浪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人们最关心的是较大波浪的波峰至波谷间的高度。当航路中有船只或被海表面遮挡的船只位于小雷达入射余角处时,就属于这种情况。用有效浪高或浪群中1/3最高浪的浪高,给出上述高度的测量方法。该高度用H1/3表示,并且它约是式(13.6)给出的均方根值浪高的3倍。对于15kn的风速,它约为3ft,但对于40kn的暴风而言,有效浪高升高到20ft以上,这可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海表面。

在观测海表面时,观测者可用海表面状态的主观术语来描述所看到的海表面,如“平静”,“剧烈”及“可怕”。如果将这些描述按照海表面状态恶劣的程度列出,并标上数字,则就定义了海表面状态。风速也有一个类似的数字等级,即蒲福风速等级(Beaufort wind scale)。它的数字级别比对应的海表面状态数字等级大致高一个等级。这种表示方法在有关海杂波的参

考书中很少使用。

于是就存在两种常用于指示海表面活动性强弱的数字,即主观描述的海表面状态和实测的风速。只有当风在足够大的风浪区上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激起一个充分变化的海表面,浪高和海表面也才能明确地联系在一起。表13.1给出了与海杂波海表面描述符相关联的海表面状态、风速及与之相关的有效浪高。其中,风速的单位是节(kn),有效浪高的单位是英尺(ft),持续时间/风浪区的单位为小时/海里。全世界海洋风速的平均值是15 kn,它对应于海表面状态3,注意到这一点是有益的。

表13.1 海表面描述符

13.3 海杂波的经验特性

海杂波是多个参数的函数,其中许多参数显示出复杂的相互依赖性。因而要建立海杂波细微的散射特性,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或精度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例如,在一次正常的海杂波测量中,首先应确定极化方式、雷达频率、入射余角和分辨单元大小;其次如果其实验结果要和其他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则风速和风向必须是在某个基准高度时测量的数据,并且与确保稳定海表面条件的标准一致,还需给出适当的持续时间和风浪区。由于测量得到的风况与通过大气边界层的风结构有关,因而必须通过测量大气和海洋温度来确定边界层的形状。海杂波的描述越来越复杂化。海表面后向散射主要取决于作用距离远的波浪的方向(包括涌波),因而在理想条件下,方向波谱也是可测的。毫无疑问,要精确记录每一次海杂波测量的所有环境参数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基本条件下,不同实验所收集的海杂波数据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可变性。在许多已发表的海杂波测量数据中,特别是在以前的著作中,可发现风速和浪高之间是不相容的。注意到这一点是有益的。例如,风速为5kn,浪高达6ft;而20kn 的风速,却只有2ft的海浪。这些数据与表13.1所描述的稳定海表面的数据不相符,表明它们忽视了大的涌波或非常不稳定风速的存在或者二者都忽视了。甚至当正确指明所有变量的条件下,记录下的海杂波数据也可能在一个大的动态范围内变化。在小入射余角时,其动态范围可达40dB,因而,海杂波最好用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

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海杂波是表面分布过程,所以基本的海杂波参数是海表面上归一化的雷达截面积(NRCS) 0,用1m2/m2的相对分贝值来表示,将测量的雷达截面积除以雷达

照射海表面的面积就可得到σ0。所以,面积定义的不同可导致归一化雷达截面积测量数据间的不一致。分布式目标的散射是发射和接收天线波束照射到海表面的覆盖区(Footprints )共同作用在目标上的结果。对于单基地雷达而言,这两个覆盖区覆盖相同的区域,并取决于脉宽、波束宽度、距离和入射余角。若假设覆盖区是矩形区域(即在半功率点内的幅度恒定,而在该点外的幅度迅速降为零),则由雷达方程的接收功率可推导出实际雷达截面积σc 和归一化雷达截面积σ0的关系为

A f c 0/σσ= (13.7)

设雷达天线波束宽度为B ,矩形脉冲宽度为τ*,入射余角为θ,观测海表面的距离为R ,则在波束宽度有限的条件下(如连续波雷达或大入射余角的宽脉冲雷达),A f 为

θsin 4/)(2f BR A π= (13.8)

而当脉冲宽度有限时(如小入射余角的窄脉冲雷达),A f 为

θτcos /)2/(f BR c A = (13.9)

实际上,由于天线波束具有贝塞尔或高斯形状图,并且脉冲是尖峰状的,因而雷达并不存在矩形的覆盖区。基于这个原因,有效A 值的求取必须对覆盖区实际幅度的分布图平方求面积分,所得的A 值比式(13.8)或式(13.9)定义的A 值要小,所以测量值σc 通过式(13.7)将导出一个更大的σ 0值。在式(13.8)或式(13.9)中,大多数实验者都采用半功率点宽度,其误差通常仅为1dB 或2dB 。

风速、入射余角和频率间的相互关系

前面提到,在许多关于雷达和雷达海杂波的权威参考书[1][2][3]中都可找到1970年之前对海杂波测量所做的总结。期间,最具雄心的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所进行的实验[21]。在该方案中,研究者采用机载4频率雷达(4FR 雷达),在UHF 波段(428MHz )、L 波段(1228MHz )、C 波段(4455MHz )和X 波段(8910MHz )分别用水平和垂直极化波且在风速为5~50kn 、入射余角为5?~90?的条件下对顺风、逆风和侧风的海杂波进行测量。该系统用标准金属球来校准,用测量船只记录所观测海域的风速和浪高。

给定雷达和环境参数的σ0采样数据分散在一个大的范围内。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将这些数据组织成如图13.2所示的概率分布函数。在正态分布概率纸上用实线画出这些数据,为便于比较,同时用短划线画出瑞利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曲线。其中,纵坐标是采样数据超过横坐标的百分率,横坐标是式(13.7)所定义的σ0值,A 值根据相应的条件分别采自式(13.8)或式(13.9)。在中等的入射余角(20?~70?)和中等的风速(约为15kn )条件下,这种特殊分布是“雷达脚印(天线波束照射到海表面的覆盖区)”相对值较大(脉宽约为0.5μs )时所测得的海杂波的典型分布。当截面积较大时,海杂波分布类似于瑞利分布,但趋向于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对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4FR 雷达数据进行更细致的统计分析,Valenzuela 和Laing [22]推断出:海杂波截面积的分布介于对数正态分布和指数分布(它对应幅度为瑞利分布散射场的功率分布)之间,至少按照这些数据是如此。

将数据样本组织成概率分布,中值(概率为50%)就成为海杂波截面积的一个方便的统

* 原文注为T 。

计量度。但是,许多研究者通过处理他们自己的实验数据后再给出海杂波截面积的均值,并且由中值到均值的转换要求已知截面积的概率分布函数,因此在比较不同实验的测量结果时,为避免产生模糊必须注意上述区别。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4FR雷达数据的最初分析是基于中值截面积的,并假设天线波束为锐截止(式(13.8)和式(13.9)的具体体现)[21][23]。随后,在这些数据的表达式中[24]用σ0均值代替了σ0中值,它增大了约1.6 dB;并根据更为现实的锥削形波束照射,重新定义了式(13.7)中的A值,它也增大了1~2dB。这意味着相同的数据在早期和后期存在3~4dB的差距。同时,由于这些结果被广泛采用和引征,因此在对这些数据和其他实验者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时或将这些数据用于海杂波预测时,采用正确的σ0定义是非常重要的。

图13.2 海杂波数据概率分布实例(引自Daley[21])

一般结论

由于是第一次在很宽的雷达频率范围内真实而又全面地收集海杂波数据,因为4FR雷达实验得出了很多的图表。它们表明:海杂波取决于入射余角、频率、极化方式、风向和风速。可是,通过比较这些图表和早期或后期得出的图表,表明:对于相同的实验参数,在不同的研究者所报告的海杂波测量结果中有较大的差别。这一点由如图13.3(a)和13.3(b)所示

可清楚地看出。图13.3比较了在X波段海杂波数据在风速约为15kn条件下对入射余角的依赖关系,海杂波数据的4个出处分别为: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4FR雷达数据[24](它是逆风条件下的平均结果并已包括上文提到的天线修正);Masuko等的机载测量结果(也为逆风方向)[29];Skolnik[2]和Nathanson[3]编著的雷达系统专著对早期数据(1970年之前)的总结。不同数据间的差异可解释为或至少可部分解释为:早期的数据都是根据已发表的测量结果得出的,出处各异且没有指定风向,也可假设这些测量结果代表了逆风、顺风和侧风的某种平均值。后面我们将看到,这个平均值比逆风回波约小2~3 dB。此外,在以前的数据总结中,人们大多任意采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4FR雷达实验的初始数据,而上面已经指出,初始的数据和后来的数据间存在3~4dB的差别,图13.3采用了修正后的数据。通过这些修正,曲线更趋于一致。尽管如此,若不加评判地使用已发表的海杂波数据,对相同的条件下,也可能会使两个雷达系统设计者选取的海杂波估算相去甚远。

图13.3 15kn标准风速下,不同数据源的X波段海杂波数据比较

依据Masuko等[29]、NRL4FR雷达[21]、Skolnik[2]和Nathanson[3]的数据。

NRL—4FR雷达的海杂波数据是独一无二的,在如此宽的频率范围,如此大的入射余角和风速范围内,雷达在相同的地点对海杂波进行的测量结果,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其他测量计划的报道。图13.4显示了最小入射余角达5?时的垂直和水平极化海杂波的变化趋势。曲线表示±5dB带宽的中心,对3个较高频率(L波段、C波段和X波段的-UHF 波段的回波要小几个分贝)而言,当风速高于12 kn时,±5dB带宽包含了主要回波。在两种极化方式下,入射余角在5?~60?时的海杂波差别较大,水平极化的回波要小些。在更低的风速和频率条件下,有必要强调这种差别。而当入射余角较大(>50?)时,两种极化的海表

面散射截面积近似相等。在更高的雷达频率和更小的入射余角(<5?)时,两种极化的海表面截面积也近似相同。实际上,在入射余角小于几度和中等到强的风速条件下,许多观测者都曾发现,在X波段和更恶劣的海表面状态下,水平极化回波常大于垂直极化回波[1][25][26]。

由于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4FR雷达系统可发射和接收正交极化波,因而该系统可收集交叉极化的海杂波数据。这些回波数据倾向于与入射余角无关,并小于其他极化的回波。这些数据位于如图13.4所示的阴影区内。

在相同的风速条件下,比较不同研究者在世界不同区域所收集到的测量结果是有益的。在入射余角最小达20?、风速约为15kn的条件下,C波段、X波段和K波段的三个机载雷达独立实验时所获取的垂直极化海杂波数据示于图13.5[27]~[29]。尽管并不能确保所有的这些数据都是在稳定的海表面条件下测量的,但这些结果之间却存在相当大的一致性,这一点是很明显的。这个结论也进一步验证了如图13.4所示的观测结果,即在中等入射余角的条件下,若雷达频率位于L~K波段的微波频率范围内,则海杂波的频率相关性非常弱。

图13.4 在平均风速(约15kn)下,基于NRL—4FR雷达数据的海杂波特性变化的一般趋势

曲线所表示的数据变化对L波段、C波段和X波段不超出±5dB。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SAR)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1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2) 1.1 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 (2) 1.2 合成孔径雷达的分类 (3) 1.3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特点 (4) 2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史 (5) 2.1 国外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5) 2.1.1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6) 2.1.2 世界各国的SAR系统 (9) 2.2 我国的发展概况 (11) 2.2.1 我国SAR研究历程表 (11) 2.2.2 国内各单位的研究现状 (12) 2.2.2.1 电子科技大学 (12) 2.2.2.2 中科院电子所 (12) 2.2.2.3 国防科技大学 (13) 2.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3) 3 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 (13) 4 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趋势 (14) 4.1 多参数SAR系统 (15) 4.2 聚束SAR (15) 4.3极化干涉SAR(POLINSAR) (16) 4.4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Ladar) (16) 4.5 小型化成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 (17) 4.6 性能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17) 4.7 多功能、多模式是未来星载SAR的主要特征 (18) 4.8 雷达与可见光卫星的多星组网是主要的使用模式 (18) 4.9 分布SAR成为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18) 4.10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与反干扰成为电子战的重要内容 (19) 4.11 军用和民用卫星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 (19) 5 与SAR相关技术的研究动态 (20) 5.1 国内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研究现状 (20) 5.2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20) 5.3 SAR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 (22) 5.4 恒虚警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25) 5.5 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27) 5.6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31) 5.7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动态 (33) 5.8 SAR图像地理编码技术的发展状况 (35) 5.9 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试的发展状况 (37) 5.10 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动态 (38) 5.1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简史与应用 (38)

合成孔径声纳概述

合成孔径声纳 合成孔径声纳的研究起源于五十年代末期,但直到八十年代以后,合成孔径声纳的研究才逐步全面展开。目前国际上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研制出了合成孔径声纳原型机并进行了海上试验。 合成孔径声纳是一种新型高分辨水下成像声纳,合成孔径雷达原理推广到水声领域,就出现了合成孔径声纳。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小孔径基阵的移动,通过对不同位置接收信号的相关处理,来获得移动方向(方位方向)上大的合成孔径,从而得到方位方向的高分辨力。从理论上讲,这种分辨力和探测距离无关。直观地说,距离越大,合成孔径长度就越长,合成阵的角分辨率就越高,从而抵消了距离增大的影响,保持了分辨力不变。 但合成孔径声纳作为一种水下成像设备,受水下复杂条件的影响,有不同于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首先是声传播信道的非理想性比合成孔径雷达中电磁波传播的严重;其次是声纳拖体的运动稳定性比合成孔径雷达要差得多;再者因为声速大大低于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速度,从而大大限制了拖体运动的速度;最后由于声纳中常采用宽带信号而使雷达中的一些窄带信号处理方法在合成孔径声纳中不再适用,需对已有的算法进行改进或研究新的算法。这正是合成孔径声纳研究极富挑战性之所在。 合成孔径声纳系统一般由三个分系统组成:1)声纳分系统,由合成孔径声纳基阵、发射机、接收机、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子系统、声纳信号处理机和显控台等组成;2)姿态与位移测量分系统,由姿态、位移测量系统和GPS等组成;3)拖曳分系统,由绞车、拖缆和拖体等组成。 合成孔径声纳可以用于水下军事目标的探测和识别,最直接的应用就是进行沉底水雷和掩埋水雷的高分辨探测和识别。在国民经济方面,可以用于海底测量、水下考古和搜寻水下失落物体等,尤其可以进行高分辨海底测绘,对数字地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声纳技术研究室"九五"期间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合成孔径声纳湖试样机。 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算法 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算法分为聚焦处理和非聚焦处理算法。这里只要介绍聚焦算法。聚焦处理成像算法较多,主要包括数字波束形成算法、距离-多普勒(R-D)算法、波数域(w-k)算法和调频变换(Chirp-Scaling)算法等。 波束形成算法 这种方法是一种逐点计算像素值的方法。根据声纳拖体运动过程中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传播路径的几何关系,计算出运动轨迹上各个接收位置的时间延迟或相位差,通过延时补偿后迭加的方法得出各像素点的值,从而得到合成孔径声纳的图像。这是一种逐点算法,计算量很大,适用于宽带信号的情况。 距离-多普勒(R-D)算法 这种算法首先对时域匹配滤波后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空间波数域变换,得到距离-多普勒域的结果,然后在距离-多普勒域通过数据的重排补偿时延的变化,最后实施横向空间压缩,从而获得最终的合成孔径的图像。这是一种逐线处理算法。 波数域(w-k)算法 这种算法把脉冲压缩后原始数据的图像经过二维付氏变换得到频率-波数域的图像,对这个图像进行适当处理后,在进行一种称作Stolt映射的变换,就得到了直角坐标的纯波数域的像,最后再经过二维逆付氏变换,就得到了最终合成孔径的图像。这是一种数据成块处理的算法,因而效率很高,适用于宽带信号的情况。

真实和合成孔径雷达

Real an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eal Aperture Radar (RAR) flight direction
azimuth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flight direction
azimuth
1

Spatial Resolution (1)
2

距离分辨率 与真实孔径雷达距离向分辨率相同。但由于真实孔径 机载雷达一般用短脉冲来实现距离向分辨率,而合成孔 径雷达通常用带宽(脉冲频率的变化范围)为B的线性调 频脉冲来实现作用距离向的良好分辨率。
δr =
1 c cτ = 2 2B
Spatial Resolution (2)
For Real Aperture Radar (Side-looking Radar)
razimuth ?
λR
l cτ 2 sin θ
rground ? range =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razimuth ?
l 2 c 2 B sin θ
rground ?range =
3

Rr =
τc
2 cos γ
=
ground Range resolution
pulse length × speed of light 2 cos ( depression angle )
Range Resolution (2)
4

雷达系统中杂波信号的建模与仿真

1.雷达系统中杂波信号的建模与仿真目的 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目标对雷达波的散射特性探测和识别目标。然而目标存在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环境对雷达电磁波也会产生散射,从而对目标信号的检测产生干扰,这些干扰就称为雷达杂波。对雷达杂波的研究并通过相应的信号处理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压制杂波干扰,发挥雷达的工作性能。 雷达研制阶段的外场测试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容易受大气状况影响,延长了研制周期。随着现代数字电子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包括雷达系统设计在内的科研生产的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外场测试,降低雷达研制的成本和周期。 长期以来,由于对杂波建模与仿真的应用己发展了多种杂波类型和多种建模与仿真方法。然而却缺少一个集合了各种典型杂波产生的成熟的软件包,雷达系统的研究人员在需要用到某一种杂波时,不得不亲自动手,从建立模型到计算机仿真,重复劳动,造成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因此,建立一个雷达杂波库,就可以使得科研人员在用到杂波时无需重新编制程序,而直接从库中调用杂波生成模块,用来产生杂波数据或是用来构成雷达系统仿真模型,在节省时间和提高仿真效率上的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从七十年代至今已经公布了很多杂波模型,其中有几类是公认的比较合适的模型。而且,杂波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己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己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使得建立雷达杂波库具有可行性。 为了能够反映雷达信号处理机的真实性能,同时为改进信号处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雷达杂波仿真模块输出的杂波模拟信号应该能够逼真的反映对象环境的散射环境。模拟杂波的一些重要散射特性影响着雷达对目标的检测和踉踪性能,比如模拟杂波的功率谱特性与雷达的动目标显示滤波器性能有关;模拟杂波的幅度起伏特性与雷达的恒虚警率检测处理性能有关。因此,杂波模拟方案的设计是雷达仿真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杂波模型的精确性、通用性和灵活性是衡量杂波产生模块的重要指标。 2.Simulink简介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

雷达技术概述

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战争下的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雷达系统和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雷达系统与技术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现代战争下雷达技术发展展望。 关键词:雷达技术相控阵合成孔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引言 自从雷达诞生至今,在7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出现了多种体制的新功能雷达,雷达的技术性能、体积和重量、可靠性、维修性、抗恶劣环境的生存能力等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对雷达技术的研究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一、雷达系统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1.20 世纪30 年代及以前 19 世纪后期,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法拉第和安培等人,预言并用数学公式描述了移动电流产生的电磁波的存在情况。1935 年英国和美国科学家第一次研制出能够探测空中飞机的实用米波雷达,至此宣告了雷达的诞生。1936 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研制了T / R (收发)开关,可使雷达系统的接收和发射分系统共用一副天线,大大简化了雷达系统结构。1939 年英国科学家发明了大功率磁控管,克服了甚高频雷达波束和频带窄的缺点,使实用雷达步入了微波频段。 2.20 世纪40 年代 20 世纪40 年代美国辐射研究室把微波新技术应用于军用机载、陆基和舰载雷达取得成功,其代表产品是SCR -270 机载雷达、SCR -584 炮瞄雷达和AN / APQ-机载轰炸瞄准相控阵雷达。20 世纪40 年代主要的雷达技术有动目标显示技术、中继技术以及单脉冲跟踪技术理论的提出。动目标显示技术应用于各型对空警戒雷达,后来应用于着陆引导、岸防等型雷达,其优势是能有效抑制地海杂波,抑制大山、建筑物、风雨雪等静止和慢动目标的干扰能将机载情报传送到地面观测站,能有效加强地空之间的信息联系。 3.20 世纪50 年代 20 世纪50 年代是雷达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雷达设计从基于工程经验阶段,进人了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的高级阶段。50 年代产生的主要理论有匹配滤波器概念、统计检测理论、模糊图理论和动目标显示理论等。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出现了诸如脉冲多普勒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等新休制雷达。 4.20世纪60年代 20 世纪60 年代雷达系统发展的主要标志是数字处理技术革命和相控阵雷达的应运而生。为了探测洲际弹道导弹,为防空系统提供预测情报,产生了相控阵雷达体制。新一代雷达发展方向是全固态电扫相控阵多功能雷达。雷达信号和数据处理的数字化革命、半导体元件、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使雷达技术的发展日臻完善并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综合实验(1)设计报告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 学号:S310080092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学生姓名:韩鹏 任课教师:穆琳琳 2011年6月

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 韩鹏 摘要: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是雷达目标模拟中环境模拟的重要部分。仿真得到的海杂波数据良好与否是雷达最优化设计及雷达信号处理的关键。海杂波的存在对雷达的目标检测、定位跟踪的性能都将产生影响,因此,在海杂波为主要干扰源的情况下,有必要对雷达探测区域内的海杂波特性进行分析,本文给出了海杂波的一些相关特性和几种分布下海杂波的模型以及两种海杂波的模拟方法,一种是无记忆非线性变换法(Zero Memory Nonlinearity,ZMNL),另一种是球形不变随机过程法(Spherically Invariant Random Process,SIRP),最后给出ZMNL模拟方法的仿真。 关键词:海杂波随机过程建模与仿真ZMNL SIRP 一、实验目的 海面上反射回来的不需要的杂波称为海杂波。海杂波的存在对雷达的目标检测、定位跟踪的性能都将产生影响,因此,在海杂波为主要干扰源的情况下,有必要对雷达探测区域内的海杂波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准确的海杂波模型,一方面可以为雷达系统仿真提供逼真的杂波环境的模型;另一方面则有助于雷达杂波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提高抑制杂波的能力,提高雷达的探测性能。因此,海杂波的建模与仿真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内容简介 2.1海杂波的概念和统计性质 2.1.1海杂波的概念 大家都知道,雷达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目标检测,即发现目标。还可以在一个或者多个雷达坐标上,粗略的确定目标的位置。雷达可以对目标进行重复测量的方法,沿目标轨道对目标进行跟踪,可以外推到未来位置,估计拦截点或落点,也可以向后外推,估计发射点。 但是当雷达探测位于陆地或海面上的目标时,雷达接受的不仅有目标的回波,而且叠加有不需要的被照射区域的回波,这部分回波在雷达术语里就被称为杂波。雷达杂波就是雷达波束在物体表面形成的后向散射,海杂波就是海面上反射回来的杂波,它表现出更强的动态特性。海面作为雷达波的反射面,其性能十分复杂,海风、海流、海浪、潮汐和不同的水质等都对海杂波的产生有着不同的影响。 2.1.2海杂波的统计性质 雷达接受信号一般包括下面三个组成部分:1)有用的雷达目标回波;2)由于电干扰和雷达设备本身等形成的噪声;3)地面、海面及空中的云雨、干扰箔条等背景形成的杂波。由于杂波信号的强度远远超过目标信号,并且杂波谱常常接近于目标,同时还受雷达设备参数的影响,这些因素增大了雷达对杂波的处理难度。

合成孔径雷达(SAR)

合成孔径雷达(SAR)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拥有独特的技术魅力和优势,渐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SAR数据可以全天候对研究区域进行量测、分析以及获取目标信息。高级雷达图像处理工具SARscape,能让您轻松将原始SAR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输出SAR 图像产品、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地表形变图等信息,应用永久散射体PS、短基线处理SBAS等方法快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形变信息,并可以将提取的信息与光学遥感数据、地理信息集成在一起,全面提升SAR数据应用价值。 基本概念 合成孔径雷达就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也称综合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所得到的高方位分辨力相当于一个大孔径天线所能提供的方位分辨力。 分类 合成孔径雷达可分为聚焦型和非聚焦型两类。用在飞机上或空间飞行器上可有几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最常见的是正侧视模式,称为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此外还有斜视模式、多普勒波束锐化模式和定点照射模式等。如果雷达保持相对静止,使目标运动成像,则成为逆合成孔径雷达,也称距离-多普勒成像系统。合成孔径雷达在军事侦察、测

绘、火控、制导,以及环境遥感和资源勘探等方面有广泛用途。 发展概况 合成孔径的概念始于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有些科学家想突破经典分辨力的限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利用目标与雷达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现象来提高分辨力;用线阵天线概念证明运动着的小天线可获得高分辨力。50年代末,美国研制成第一批可供军事侦察用的机载高分辨力合成孔径雷达。60年代中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军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推广到民用方面,成为环境遥感的有力工具。70年代后期,卫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和数字成像技术取得进展。美国于1978年发射的“海洋卫星”A号和80年代初发射的航天飞机都试验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效果,证明了雷达图像的优越性。空中SAR概况 1. 1951年, Carl Wiley 首次提出利用频率分析方法改善雷达的角分辨率. 2. 1953年, 伊利诺依大学采用非聚焦方法使角度分辨率由4.13度提高到0.4度,并获得第一张SAR图像. 3. 1957年, 密西根大学采用光学处理方式, 获得了第一张全聚焦SAR图像. 4. 1978年, 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星载Seasat-1. 5. 1991年, 欧洲空间局发射了ERS-1. 6. 1995年, 加拿大发射了Radarsat-1.

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SAR) 合成孔径雷达产生的过程 为了形成一幅真实的图像增加两个关键参数:分辨率、识别能力。 合成孔径打开了无限分辨能力的道路 相干成像特性:以幅度和相位的形式收集信号的能力 相干成像的特性可以用来进行孔径合成 民用卫星接收系统SEASA T、SIR-A、SIR-B 美国军用卫星(LACROSSE) 欧洲民用卫星(ERS系列)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将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个较大孔径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 特点:全天候、全天时、远距离、和高分辨率成像并且可以在不同频段不同极化下得到目标的高分辨率图像 SAR高分辨率成像的距离高分辨率和方位高分辨率 距离分辨率取决于信号带宽 方位高分辨率取决于载机与固定目标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具有线性调频性质的多普勒信号带宽 相干斑噪声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是合成孔径雷达的一种 极化:当一个平面将空间划分为各向同性和半无限的两个均匀介质,我们就可以定义一个电磁波的入射平面,用波矢量K来表征:该平面包含矢量K以及划分这两种介质的平面法线垂直极化(V):无线电波的振动方向是垂直方向与水平极化(H):无线电波的振动方向是水平方向 TE波:电场E与入射面垂直

TH波:电场E属于入射平面 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 军事上、地质和矿物资源勘探、地形测绘和制图学、海洋应用、水资源、农业和林业 合成孔径雷达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战略应用、战术应用、特种应用。 SAR系统的几个发展趋势:多波段、多极化、多视角、多模式、多平台、高分辨率成像、实时成像。 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研究现状 分类:成像时进行多视处理、成像后进行滤波 多视处理就是对同一目标生成多幅独立的像,然后进行平均。 这是最早提出的相干斑噪声去除的方法,这种技术以牺牲空间分辨率为代价来获取对斑点的抑制 成像后的滤波技术成为SAR图像相干噪声抑制技术发展的主流 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维纳滤波用来滤去相干斑噪声,这种滤波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相干斑噪声的方差 合成孔径雷达理论概述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高分辨率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方位向的高分辨率和距离向高分辨率。它通过采用合成孔径原理提高雷达的方位分辨率,并依靠脉冲压缩技术提高距离分辨率 由于SAR雷达发射信号(距离向信号)和合成孔径信号(方位信号)均具有线性调频性质,SAR成像的实质就是通过匹配滤波器对距离向和方位向具有线性调频信号的信号进行二维脉冲压缩的过程,也就是依靠脉冲压缩技术提高距离分辨率,通过合成孔径原理提高雷达的方位分辨率的过程 SAR成像处理是先利用距离向匹配滤波器,进行距离脉压,实现距离向高分辨率后,再通过方位向德匹配滤波,最终得到原始目标的高分辨图像。

雷达--海杂波概述

第13章海杂波 Lewis B.Wetzel 13.1 引言 就一部正在工作的雷达而言,海表面对发射信号的后向散射常常严重地限制了其对舰船、飞机、导弹、导航浮标以及其他和海表面同在一个雷达分辨单元的目标的检测能力。这些干扰信号一般被称为海杂波或海表面回波。由于海表面对雷达来说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平面,因而对海杂波的认识不仅要寻求一个合适的模型来描述海表面的散射特性,而且还要深入了解海洋的复杂运动。幸运的是,在遥感领域内,雷达和海洋学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并已积累了大量关于海表面散射,以及这些散射是如何与海洋变化相关的有用资料。 在各种雷达参数和环境因素的条件下,直接测量它们对雷达回波的影响,然后按照经验来描述海杂波的特征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与雷达或其工作配置相关的参数,如频率、极化方式、分辨单元尺寸和入射余角(擦地角)均可由试验者指定,但是环境因素则全然不同。这有两个原因:首先,不清楚哪些环境因素重要。例如,风速无疑会影响海杂波电平,但是舰船风速计读数和海杂波间的关系并不完全相符。海表面的搅动状态(海表面状态)对海表面散射特性看起来似乎有很大的影响,但这仅是主观的量度,它与当地盛行的天气间的关系通常是不确定的。其次,人们还发现,所测得的风速与其形成的海浪(造成杂波的海浪)有关,而空气和海表面的温度能影响这种关系。可是,在过去海杂波测量的历史中,这些影响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很少记录下空气和海表面的温度。即使人们已经意识到某个环境参数的重要性,但是要在实际的海洋条件下精确测量这个因素通常也是非常困难的。并且要建立任意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海杂波统计模型,还须从不冰封的海洋环境中收集足够多的各种参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这也受到实际可能性和经费的限制。因此,大家不必对海杂波某些特征定义的不完全感到惊讶。 在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绝大多数的海杂波数据都是从独立的实验中一小段一小段收集起来的,它们的真实性通常不强或不全面(可查阅以往的著作,如Long[1],Skolnik[2]或Nathanson[3])。然而,尽管许多早期的海杂波数据的科学价值有限,但是它们的确揭示了海杂波的某些一般规律,如在小和中等的入射余角间,海杂波信号的强度随入射余角的增大而增大,随风速(或海表面状态)的增强而增强,并且在垂直极化和逆风-顺风方向时杂波信号强度通常较大。 必须指出的是,在A显上观测海杂波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辨单元的尺寸或“雷达脚印(radar footprint)(雷达天线波束照射到海表面的覆盖区的大小)”。对于大的分辨单元,海杂波在距离上呈现为分布式的,其特征可用平均表面截面积(它在一个均值上下轻微起伏)来描述。随着分辨单元尺寸的减小,海杂波表现为孤立(或离散)的类似于目标的时变回波。在高分辨情况下,通常认为分布式海杂波是由密集的离散回波序列组成的。当离散回波在噪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概述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简述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简史、基本原理、及其3种基本模式,并且对其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进行了概述。最后,还讲述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主要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微波遥感影像 1.发展简史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二维成像雷达。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对地观测技术,近2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遥感手段。与传统的可见光、红外遥感技术相比,SAR 具有许多优越性,它属于微波遥感的范畴,可以穿透云层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雨区,而且具有不依赖于太阳作为照射源的特点,使其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能力,这是其它任何遥感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微波遥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穿透植被,可以提供可见光、红外遥感所得不到的某些新信息。随着SAR 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它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地质、水文、海洋、测绘、环境监测、农业、林业、气象、军事等领域。 L. C. Graham 于1974 年最先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 )三维成像的概念,并用于金星测量和月球观察。后来Zebker、G. Fornaro及A. Pepe 等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以解决InSAR 处理系统中有关基线估计、SAR 图像配准、相位解缠及DEM 生成等方面的问题。自1991 年7 月欧空局发射载有C 波段SAR 的卫星ERS- 1 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有关星载SAR 的InSAR 技术研究与应用。由于有了优质易得的InSAR 数据源,大批欧洲研究者加入到这个领域,亚洲(主要是日本)的一些研究者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日本于1992 年2 月发射了JERS- 1,加拿大于1995 年初发射了RADARSAT,特别是1995 年ERS- 2 发射后,ERS- 1 和ERS- 2 的串联运行极大地扩展了利用星载SAR 干涉的机会,为InSAR 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保证。目前用于InSAR 技术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有:ERS- 1/2、SIR- C/X SAR、RADARSAT、JERS- 1、TOPSAR 和SEASAT 等。 1979年9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合成孔径雷达原理样机在实验室完成,并在试飞中获得我国第一批SAR影像。1989年起国家科委设立了“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应用实验研究项目”,拉开了大规模雷达遥感研究的帷幕。目前国内外许多部门和科研机构正积极从事着InSAR 技术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InSAR 技术的前景日益看好。 2.InSAR的基本原理 InSAR 技术是一门根据复雷达图像的相位数据来提取地面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两副天线同时成像或一副天线相隔一定时间重复成像,获取同一区域的复雷达图像对,由于两副天线与地面某一目标之间的距离

X波段雷达实测海杂波的特性

2012年第06期,第45卷 通 信 技 术 Vol.45,No.06,2012 总第246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46,Totally ·传 输· X波段雷达实测海杂波的特性分析﹡ 杨永生, 张宗杰 (苏州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215011) 【摘 要】舰载雷达和海岸警戒雷达的目标检测和跟踪性能与海杂波密切相关。对X波段雷达实测海杂波进行了功率谱密度和相关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与VV极化相比,HH极化的海尖峰特性更明显;与HH极化相比,VV极化海杂波的功率谱密度具有更窄的带宽,且衰减得更快。而HH和VV极化海杂波具有相似的相关性,但HH极化的相关系数要比VV极化的要小。得到的结果对雷达目标检测与识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杂波;相关分析;功率谱密度;极化 【中图分类号】TN9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2)06-0055-03 General Properties of X-band Sea Clutter based on Experiments Data YANG Yong-sheng, ZHANG Zong-jie (College of Electr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Jiangsu 215011, China) 【Abstract】The targe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shipborne radar and coast warning radar, is closely related to sea clutter. The power spectrum density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done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sea clutter with X-band radar, and some helpful results are thu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VV polarization, the spike of sea clutter in HH polarization is more obvious, and compared with HH polarization, the band width of power spectrum density of VV polarization is smaller and decays more rapidly. However, of both HH and VV polarization of sea clutter have similar correlation properties, but the coefficient of HH polariza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VV polariz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given in this paper are of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the target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radar. 【Key words】sea clutter; correlation analysis; power spectrum density; polarization 0 引言 海杂波通常是指雷达接收来自海表面散射的回波信号,它不仅与海面粗糙度密切相关,而且雷达波的极化、波段以及入射角度等系统参数对其也有较大的影响。舰载雷达和海岸警戒雷达在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在海杂波背景下实现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如船只、低空掠海飞行的飞机和导弹等。因此,海杂波特性的研究已成为现代雷达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的重要课题[1-2]。 目前,已从多种角度对海杂波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海尖峰、多普勒谱、相关分析及统计建模等。在海杂波统计建模方面,已提出的模型有Weibull分布、log-normal分布、Gamma分布、复合高斯分布以及K分布等[1-5]。文献[6],利用英国南部海岸某雷达海杂波数据来分析含有3个分量的多普勒谱模型,该模型是通过wavetank数据建立起来的。并进一步研究了海杂波数据中的去相关、多普勒、极化等特征;分析了Bragg与non-Bragg散射机理、海尖峰特性与风向之间的关系。文献[7],从时间、幅度和频率3个角度,对海杂波的海尖峰进行了分析。 文中利用X波段极化雷达实测数据,对海杂波 收稿日期:2012-04-1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11KJB420003)。 作者简介:杨永生(1976-),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 向为海洋遥感和图像处理;张宗杰(1966-),女, 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信号处理及 模式识别。 55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及其应用

Electronic Technology ? 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87【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系统组成 典型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SAR )是一种利用微波成像技术进行地海面目标探测的遥感系统。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提出并研制成功以来,SAR 雷达发展迅速且有成效,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大范围、远距离的特点。在世界各国的农业、林业灾害防治,遥感测绘导航、地质勘探、环境海洋监测及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装载平台遍及各类飞机、导弹、卫星和车辆等。本文从SAR 雷达技术入手,对其应用进行了阐述,并探讨其发展趋势。1 SAR雷达技术 SAR 雷达通过发射大带宽线性调频信号,实现目标距离向高分辨。在雷达平台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过程中,通过相干积累及运动补偿,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实现天线长度的延展,实现方位向高分辨。 1.1 系统组成 典型SAR 系统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频率源、信号处理机、惯导、数据记录仪、控制与显示等组成。天线发射宽带信号、接收目标回波;发射机完成宽带信号的产生、调制和放大;接收机用于对回波的变频、放大和采集;频率源产生全机所需时钟及本振信号;信号处理机实现全机时序同步、参数控制和雷达信号处理;惯导是SAR 雷达重要组成,实时测量天线姿态并传输给信号处理机用于运动补偿计算;数据记录仪可记录信号回波和图像数据;控制与显示实现全机控制及图像显示。如图1所示。 1.2 主要参数 SAR 的主要参数含使用参数、内部参数和图像参数。 使用参数直接面向用户,含分辨率、作用距离、测绘带宽和定位精度等。分辨率指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距离分辨率与信号带宽成反比,方位分辨率与天线长度成反比;作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及其应用 文/翁元龙 用距离是指图像场景中心到平台的斜距;测绘带宽是指SAR 雷达的成像宽度;定位精度用于描述图像中目标与真实地理坐标之间的相对关系。内部参数含工作频段、信号带宽、波门起始、采样深度、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等,这些内部参数与使用参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波门起始描述的是图像的起始距离,采样深度则对应图像的测绘宽度。图像参数含信噪比、积分旁瓣比和峰值旁瓣比等,用于表征SAR 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模糊度等。2 SAR雷达应用SAR 系统主要用于军事侦察监视和民用各领域。军事方面,美军SAR 雷达装载于无人机(全球鹰、捕食者)、有人机(E8C 联合对地监视飞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卫星(长曲棍球)等。美军利用机载SAR 雷达技术实现ISR (情报、侦察和监视)系统,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反恐战场已大量应用。弹载SAR 利用景象匹配技术,实现导弹的远程战略打击。星载SAR 实现全球大范围地区的快速高效情报获取。民用方面,SAR 雷达技术广泛用于城市勘测、农业普查、林业应用、海洋监测和立体测绘,无人车的防撞预警等。对城区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大范围成像,获取其结构、分布和变化,为城市规划者提供数据支撑。精确测量各类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利用极化信息掌握农作物种植情况,提高农业普查效率。在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分类、自然灾害监测和森林蓄积量等方面也有大量应用。海洋环境监测包括对海洋灾害、海面溢油、海上船舶、沿海滩涂的监测。立体测绘方面,利用SAR 雷达的干涉模式,采用多天线单次干涉或单天线重轨 干涉实现三维高程测量,对丘陵、山区、平原等区域实现立体测绘。全天时全天候探测的无人车SAR 雷达与激光、光学系统共同实现防撞预警。3 结束语SAR 雷达受平台重量、体积、功耗约束,分辨率、探测距离和精度、出图速度等仍有不足。面向未来,随着微波、电子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SAR 雷达将朝着多极化、多频段,高分辨、高定位精度,轻小型化、图像视频化、任务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参考文献[1]保铮,邢孟道,王彤. 雷达成像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90-108.[2]孙龙,邬伯才,沈明星,江凯,鲁加国.机载UWB 数字阵列SAR 系统技术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7.[3]王岩飞,刘畅,詹学立,韩松.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J].雷达学报,2016.[4]肖虹雁,岳彩荣,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14.作者简介翁元龙(1988-),男,安徽省六安市人。硕士研究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 究所,工程师。研究方向为sar 总体设计及信号处理技术。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1图1:典型SAR 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合成孔径雷达概述 蔡 Beautyhappy521@https://www.360docs.net/doc/bf16106127.html, 二OO八年三月二十三

1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3) 1.1 合成孔径雷达的概念 (3) 1.2 合成孔径雷达的分类 (4) 1.3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特点 (5) 2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史 (6) 2.1 国外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6) 2.1.1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7) 2.1.2 世界各国的SAR系统 (10) 2.2 我国的发展概况 (12) 2.2.1 我国SAR研究历程表 (12) 2.2.2 国内各单位的研究现状 (13) 2.2.2.1 电子科技大学 (13) 2.2.2.2 中科院电子所 (13) 2.2.2.3 国防科技大学 (14) 2.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 3 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 (14) 4 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趋势 (15) 4.1 多参数SAR系统 (16) 4.2 聚束SAR (16) 4.3极化干涉SAR(POLINSAR) (17) 4.4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Ladar) (17) 4.5 小型化成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的主要趋势 (18) 4.6 性能技术指标不断提高 (18) 4.7 多功能、多模式是未来星载SAR的主要特征 (19) 4.8 雷达与可见光卫星的多星组网是主要的使用模式 (19) 4.9 分布SAR成为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19) 4.10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与反干扰成为电子战的重要内容 (20) 4.11 军用和民用卫星的界线越来越不明显 (20) 5 与SAR相关技术的研究动态 (21) 5.1 国内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研究现状 (21) 5.2 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21) 5.3 SAR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 (23) 5.4 恒虚警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 (26) 5.5 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28) 5.6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32) 5.7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发展动态 (34) 5.8 SAR图像地理编码技术的发展状况 (36) 5.9 星载SAR天线方向图在轨测试的发展状况 (38) 5.10 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动态 (39) 5.11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简史与应用 (39)

合成孔径雷达文献综述

合成孔径雷达文献综述 一、前言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 )是一种高分辨力成像雷达,可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气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雷达图像。由于其具有克服云、雾、雨、雪的限制对地面目标成像,可以全天时、全天候、高分辨力、大幅面对地观测的特点,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的不断发展,SAR 成像分辨力不断提高、信号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据传输速率不断增加、设备体积不断减小、质量不断降低,SAR 在军事侦察,打击效果评估和国民经济等领域上尽显优势。 本文主要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对合成孔径雷达在民用及军事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述。 二、概述 1、基本原理 普通雷达的方位分辨力取决于天线的方位波束宽度,但由于方位波束宽度与天线口径成反比,与雷达工作频率成正比,而天线的尺寸和工作频按距离率均受实际工程实现的限制,因此常规雷达的方位分辨力较低,特别是远距离处的横向距离分辨力更低,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合成孔径雷达就是为提高方位分辨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技术,即通过雷达平台的移动,把一段时间内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干合成,从而获得高的方位分辨力。 1)实孔径成像 雷达在实孔径成像时,是利用实际天线口径产生的窄波束来直接得到方位分辨力的。 假设天线长为x L 的天线,接受来自满足远场条 件且偏离视轴α的点源的回波信号,如图1所示。 其中,3dB α?为单程半功率波束宽度,λ为雷达工 作波长。则在距离R 处的方位向距离(横向距离) 分辨力为 30.88/a dB x R R L ραλ≈?≈ 由上式可以看出此时方位向距离分辨力与实际孔径天线的长度成反比,与雷达工作波长、雷达斜距成正比,因此要获得高的分辨力,必须利用大口径天线和高的工作频率。但实际工程中,实孔径成像时的方位分辨力即横向距离分辨力是非常差的,需寻找改善方位分辨力的方法。 2)非聚焦合成孔径成像 利用雷达平台产生的虚拟天线则可解决实孔径天 线长度有限的问题。即将一段时间内雷达接收到的信号 按实孔径天线那样进行合成,产生大的合成孔径天线, 以改善雷达的方位分辨力。 假设雷达按直线飞行,速度为V ,累计时间为T , 对应的合成孔径长度L=VT 。雷达在运动中不断发射并 接收来自纵向距离为R ,横向距离维0x 的点目标回波, 如图2所示。 经过数学分析可确定最大的合成孔径长度为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概述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概 述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 n S A R)简述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简史、基本原理、及其3种基本模式,并且对其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进行了概述。最后,还讲述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的主要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微波遥感影像 1.发展简史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二维成像雷达。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对地观测技术,近2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遥感手段。与传统的可见光、红外遥感技术相比,SAR 具有许多优越性,它属于微波遥感的范畴,可以穿透云层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穿透雨区,而且具有不依赖于太阳作为照射源的特点,使其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能力,这是其它任何遥感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微波遥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穿透植被,可以提供可见光、红外遥感所得不到的某些新信息。随着SAR 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它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地质、水文、海洋、测绘、环境监测、农业、林业、气象、军事等领域。 L. C. Graham 于1974 年最先提出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 )三维成像的概念,并用于金星测量和月球观察。后来Zebker、G. Fornaro及A. Pepe等做出了进一步的研究,以解决InSAR 处理系统中有关基线估计、SAR 图像配准、相位解缠及DEM 生成等方面的问题。自1991 年7 月欧空局发射载有C 波段SAR 的卫星ERS- 1 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有关星载SAR 的InSAR 技术研究与应用。由于有了优质易得的InSAR 数据源,大批欧洲研究者加入到这个领域,亚洲(主要是日本)的一些研究者也开展了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合成孔径雷达发展历程表 1951年6月美国古德依尔宇航公司的威利首先提出最初的频率分析的方法改善雷达的角分辨力,他将其称为多谱勒波束锐化。与此同时,伊里诺斯大学控制系统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采用相干机载侧视面雷达数据,研究运动目标检测技术。 1952年,C. W. Shervin第一次提出了采用相位校正的全聚焦阵列概念,另外他还提出了运动补偿概念。正是这些新思想最终导致了X-波段相干雷达的研制。 1953年获得第一幅SAR图像。 195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雷达和光学实验室研制的SAR系统获得第一张全聚焦的SAR图像。 1958年,美国密执安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雷达和光学实验室在L. J. Cutrona的领导下,用他们研制的雷达进行飞行试验,用光学相关器件将相干雷达视频信号变成了高分辨的图像。 在1967年Greenberg首先提出在卫星上安装SAR的设想。由于卫星飞行高度高测绘带宽,可以大面积成像等优点,科学家开始着手进行航天飞机、卫星等作为载体的空载SAR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进展。 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宇航局NASA主持了一些民用SAR系统的研制,主要研究单位是密西根环境研究所(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chigan, ERIM)和喷气动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密歇根环境研究所(ERMI)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研制出1.25GHz和9GHz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 1972年JPL进行了L波段星载SAR的机载校飞。 1975年,NASA将SAR作为Seasat任务的一部分。由于SAR在Seasat任务中的突出表现,使得星载SAR得到高度重视,成为合成孔径雷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978年5月美国宇航局(NASA)成功地发射了全球第一颗装载了空间合成孔径雷达的人造地球卫星(Seasat-a) ,对地球表面1亿平方公里的面积进行了测绘。Seasat卫星的高度约800公里,工作波段为L波段,测绘带宽为100公里。Seasat 卫星具有很大的全球覆盖率,转发了不同地形特征的SAR数据,获得了大量过去未曾有过的信息,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重视。标志着星载SAR己成功进入了太空时代。 1981年11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SIR-A顺利升空。雷达影像上成功观测到撒哈拉沙漠的地下古河道,显示了SAR具有穿透地表的能力,引起国际科技界的震动。 1984年10月5日美国进行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搭载SIR-B的实验。 SIR-A和SIR-B都源于SEASAT-A,都工作于L波段。其中SIR-A于1981年11月发射,轨道高度为252公里,分辨率为37米,而SIR-B于1984年7月发射,轨道高度为250-326公里,倾角为570,测绘带宽为50公里,分辨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