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第二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此后,明朝的内阁制度便逐步建立和发展
起来。其中,内阁的各种制度和惯例,在杨士
奇,杨荣、杨溥相继入阁,并长期值阁的过程 中(杨士奇四十三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
十二年),逐渐出现和成为定制的。实际上,通
观整个明朝的历史、到宣德和正统初年,亦即 “三杨”内阁 。
“三杨”是指明朝前期三位长值内阁
意外继位
土木堡的狼烟改变了宫廷生活,先是郕王奉命 在御驾亲征期间担任监国,后来由于英宗被俘,太 子朱见浚(即后来的朱见深)才两岁,国无长君, 郕王朱祁钰就被推上了前台,在孙太后的受意下郕
王继承了皇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立英宗的长子
朱见浚为太子。
历位帝王总体评价
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
明成祖第二次亲征漠北示意图
三、治国之策3——发展外交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 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 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 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 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 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一、靖难之役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 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 封,分镇诸国。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确保明王 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 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 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 面,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 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 然而藩王势力日益膨胀。他死 后,孙子建文帝即位。建文帝采取
的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仁宗朱高炽死亡之谜
洪熙元年(1425年)5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
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
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胡名人黄景昉称他“实无 疾骤崩”。
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便“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
给地方造成负担,乃劳模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延续了仁宣之治;待“三杨”淡出政坛后,其轻
令减少赏赐,也先以此为名对明朝发动战争。英宗年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明军被也先军
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杀死,英国 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大臣战死。这就是 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也开始了他一年的 北狩生活。
少气盛,想御驾亲征,王振也想耀武扬威,名留青 赶上,并包围,明军被困死地。明军全军覆 史,于是极力撺掇英宗亲征,由于连天大雨,加之粮 饷接济不上,军队的士气非常低下。英宗和王振都动
治国之策4——文化斐然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 部大型类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 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 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各种典籍资料达 8000余种。 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 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 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 包。
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 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 ——《明史》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虽短,但其仁厚宽仁,不畏人言,敢于纠正父亲所犯的错误,乃“一
代英主”。
明宣宗朱瞻基:勤于政事,恢复生产,关心民间疾苦,微服私访时不讲排场、不摊派地方,不
》、《明史·仁宗纪》等,都只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炽因何暴卒已成历史 之谜,多年来人们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
另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即继他之后登位的宣宗害死的。
当然,两种看法孰是孰非,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
明宣宗朱瞻基
( 1398 年 - 1435 年 1 月 31 日 ) 汉
三、治国之策2——巩固多民族国家
为了彻底解决蒙元贵族残余势力 构成的边患,从永乐八年(1410年)开 始,明成祖朱棣亲自率领明军分别于 永乐七年1409年、十二年1414年、二
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
二年1424年五次亲征对盘据在漠北的 北元残余势力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 个部落的战争。致使蒙古势力进一削 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同时也 使明朝精疲力竭,明成祖朱棣亦在第 五次亲征得胜回朝途中病死。
摇了,于是决定撤军。当大军行到怀来附近时,由于
辎重还没有赶到,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待。
宗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
朱瞻基皇二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蒙古瓦
刺军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 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
口,明朝诸藩王的墓地。


《明朝那些事儿2》
结构思路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靖 难 之 役
迁 都
治 国 之 策
三 杨 内 阁
仁宣之治
削 藩
宦 官 崛 起
正 统 年 间
天 顺 年 间
意 外 继 位
明成祖——朱棣
中文名:朱棣 别名:明成祖 民族:汉族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出生日期: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 逝世日期: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 职业:皇帝 主要成就:靖难之役 郑和七下西洋 迁都北京 下令编撰《永乐大典》 五征漠北 浚通京杭大运河 在位:1402年-1424年 陵墓:长陵
并称“仁宣之治”。
削藩
朱瞻基即位后,马上着手整顿军务,准备迎接来自强藩的挑战。他的 皇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就战功赫赫,很会带兵,永乐朝被封乐安之后, 就从没有放弃武力夺取政权的野心,终于机会来了,仁宗病逝,宣宗即 位,国家动荡,皇帝年轻,正是造反得好时机,于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后也
像他的父亲一样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矛头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
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
益,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 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
役”。
靖难之役
战事之初,因北方诸将多燕王旧部,降燕从战者甚 多。八月,朱允炆以太祖旧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师三 十万伐燕。先锋抵雄县,为燕师所袭,九千人全部战 死。 复战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又大败。十月,朱棣 亲自率精骑袭大宁,执宁王朱权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 朵颜三卫骑兵,兵力骤增。燕王师自大宁返回后,于郑 灞大破李景隆军。建文二年四月,双方又战于白沟河, 李景隆再次战败,燕师乘胜围攻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固 守济南,以逸待劳,燕师久攻不下,败还。 十二月,盛庸率师与燕军会战于东昌(今山东聊 城),燕师大败,主将张玉战死。三月,败盛庸于滹沱 河,再败吴杰等于藁城。同年底,有内臣自京师告密, 朱棣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于四年正月率师 南下。四月,连破何福、平安师,五月克泗州、扬州。 建文帝遣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六 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 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燕,南京城陷, 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陵。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
息,为仁宣之治的繁荣打下基础。
“三杨”内阁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中 书,罢丞相,加强皇权专制以来,每天事无巨细
,他都得过问批示。据考证,朱元璋在罢相之
后,平均每天要看两百多件奏章,处理四百多 件事。这对于一个年过半百的皇帝,是难以长
期承受的,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设
宦官崛起
宣德元年(1426),皇帝指定翰林学士在内书堂教宦官,以
使他们能够处理文件和正式与朝廷官员联系。虽然对宦官的正规教
育从没有像某些非官方史料断言的那样真正被禁止过,但这种做法 仍是一反常规。主要的原因是皇帝需要信得过的奴仆去处理他私人
的文件。其他的集团都不能提供这样的忠诚和机密性。
每当皇帝并不简单地采纳大学士们提出的决定,他们关键性的 作用就突出起来;这时司礼监的宦官被指望代表皇帝采取适当的行 动。此外,各部一般不能与皇帝一起讨论和复审宦官的建议,那些 转递文件的宦官就能在皇帝不知情的情况下上下其手。结果是,他
造,具体负责是规划师吴中。从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
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经过14年 的时间,建成了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 名的建筑之一。
三、治国之策1——发展经济
明成祖朱棣对各地方官吏 要求极为严格,要求凡地方官 吏必须深入了解民情,随时向 朝廷反映民间疾苦。 永乐十年(1412年),朱棣 命令入朝觐见的地方官吏五百 余人各自陈述当地的民情,还 规定“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 者勿问’。之后,永乐帝宣布 “谕户部,凡郡县有司及朝使 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即地方官或中央派出的民情观 察员,如果看到民间疾苦而不 实报的,要逮捕法办。对民间 发生了灾情,地方上要及时赈 济,做到“水旱朝告夕振.无有 雍塞”。
会通河。十三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
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运河重 新畅通;十八年九月,诏自明年改京师 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二月,北京郊 北京紫禁城筹建于明成祖永乐(公元1404年~公元1424年)五 年,兴建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整个营造工程由侯爵陈圭督
庙宫殿成。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
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
其他方面措施
• • • • • 镇压异己 设立东厂 驱逐倭寇 疏通大运河 ……
明仁宗—朱高炽( 1378 - 1425 ) ,
明代第四位皇帝,庙号仁宗,谥号 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 孝昭皇帝。为明成祖朱棣长子。永
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登基,次
年改元“洪熙”。于洪熙元年 (1425)五月暴死,在位仅十月, 终年47岁。 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天寿山献
族,明仁宗朱高炽长子 ,永乐九年
(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成祖 征讨。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
号宣德,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
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 高煦叛乱。在位期间和其父一样,能 倾听臣下的意见,听从阁臣杨士奇、 杨荣等建议,停止对交阯用兵,君臣
关系融洽,经济稳步发展,与明仁宗
早已准备就绪的宣宗皇帝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在声势上一 下就压倒了叛军,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也都按兵不动, 明军很快包围了乐安城,见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弃城投降,这次战役以 明军的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而告终。朱瞻基念其是藩王网开一面,没有
杀他,而是将他废为庶人,软禁在西安门内逍遥城。
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
宣德十年(1435年)春正月,明宣宗驾崩,皇太 子朱祁镇即位,以明年(1436年)为正统元年。随着 仁宣朝重臣“三杨”的相继去世与引退,加之后宦官 势力的急剧上升,正统朝的政治日趋腐败,太监王振 即为其中的代表人物。明英宗非常宠信王振,对他言 听计从。王振也依仗皇帝的威严排除异己,树立朋 党。 在漠北,当时的蒙古已经一分为二——瓦剌与鞑 靼。两个部落互相征伐,到了英宗朝,瓦剌强大了起 来,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边,王振对此忍无可忍,下
二、迁都
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他在此经营 30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另外北平处于 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 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 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 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 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 永乐元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 平府为顺天府。四年,诏以明年五月建 北京宫殿。九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
们取得空前的机会去滥用皇帝的特权。
明英宗——朱祁镇 :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长子。
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 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的
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张氏死后,三杨
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 专权之端。 十四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 木堡兵败被俘。成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 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被尊为太上 皇,软禁于南宫。 八年,武清侯石亨等乘景帝病重发动兵变,迎 英宗复位,改元天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