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自主评改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作文自主评改的
实践与思考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初中生作文自主评改的实践与思考
瑞安市陶山镇中学朱志业
【内容摘要】:传统的作文评改是低效的,是吃力不讨好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这种方式偏重“注入”,而不是信息的互动交流;其次是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学会写作,学会修改。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对自主评改的认识要到位,对自主评改的兴趣要被激发出来,为此我采取了以下的策略:一、了解课程标准,以引起重视。二、引用修改言论,以提升认识。三、讲述修改故事,以激发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以下的修改尝试:一是教师导引,学生自改。二是教师导引,小组自改。三是教师导引,互换评改。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学生自主评改有一个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的过程,感受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浓厚的交流气氛,明确了教师要扮演好评改方向的“导游”和交流的平等参与者这两个角色。同时关注学生在评改实践中出现的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提高作文自主评改的效率。
【关键词】:写作自主评改评改策略行动反思
一、实践背景
传统的作文评改是这样的:教师布置作文任务,学生写好后上交,教师逐篇进行批改,然后把作文发给学生,教师进行讲评,学生进行修改(实际上学生除了关注一下自己的分数外,就马上束之抽屉,能够进行修改的是极少数的几个学生)。这种以教师为本位的批改方式当然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它是低效的。为什么教师辛辛苦苦的批改会成为低效劳动呢首先是这种方式偏重“注入”,教师多从传统的、约定俗成的认识出发来评判学生的作文,也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经验世界为参照标准一厢情愿地把关于文章优劣的评语“灌输”给学生,而不是一种互动式的信息传递;其次是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更多是指出毛病,而不是寻找闪光点,因此学生的写作动力难以形成或持久。二是教师所谓的评语对学生的修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因为这些评语是从教师的经验世界出发的,因此带有教师自己的个性,而学生是丰富多彩的,也就很难走进教师的经验世界了,同时这些评语又是相当“简洁”的(因为时间的原因,教师不可能长篇大论地写评语),这给学生准确理解并指导修改实践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自然学生的写作兴趣就慢慢消失了。
是否可以换一种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关于这一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我认为可以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学会写作,学会修改。
二、实践内容
人教版初中新教材的写作教学是以单元为单位编排写作任务的,而且是与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就以单元作文为载体,结合某一个单元的具体要求精心指导学生写作,写好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改实践。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很关键的,而且是首先要解决的,那就是学生对自主评改的认识要到位,对自主评改的兴趣要被激发出来,为此我采取以下的策略:(一)了解课程标准,以引起重视
可以给学生读或投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上关于作文修改的话,例如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引起重视。
(二)引用修改言论,以提升认识
例如:(1)着名作家老舍说:“一篇500字的小文,我要考虑三天,头一天写了,第二天要改,到第三天还要改。”
(2)有人向郭沫若请教写作的“诀窍”,回答是:“改,改,改……”一连讲了七个“改”
字。可见“文章不厌千回改”。
(3)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说:“做完后读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掉,
毫不可惜。”
(4)契诃夫说得好:“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这些关于文章修改的言论,可以说是着名的作家的经验总结,他们的“现身说法”对提升学生的认识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讲述修改故事,以激发兴趣
例如:欧阳修刚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写得并不是很好,他对自己几乎没有信心了,却又不甘心。有一天,他无意间看到韩愈的一篇改得一塌糊涂的稿子,才恍然大悟,即使是名家高手的作品,也不是落笔生花,一蹴而就的,而是精雕细刻而成的。于是他把自己的一篇篇旧作拿出来,认认真真地改起来。他修改特别投入,以至废寝忘食,妻子非常心疼他,劝他差不多就行了,别那么辛苦。他对妻子讲:“我怕后人笑话,不改不行啊”。因为他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最终成为文学大家。
还有王安石、老舍、托尔斯泰等作家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激发兴趣的作用比教师的说教要大得多。
这样学生对作文修改就有了足够的认识,也有了修改文章的兴趣。(当然写作和修改的兴趣的激发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教师在写作和修改的实践中不断地去激发)接着就引导学生进行以下的修改尝试:
(一)教师导引,学生自改
在学生作文上交后,教师抽取上、中、下三个层次的作文若干篇,进行仔细的预批改,主要是梳理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设计本次作文评改导引(制作成课件),把梳理出来的问题融合在修改导引中。下发作文,教师对照修改导引进行指导,学生用红笔按照导引的步骤进行修改,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请看下面的修改案例:
【案例背景】: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说不尽的桥”时,在充分收集资料和活动的基础上,我布置学生对家乡的八卦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细致的观察,包括桥的结构、功能、建筑材料等,同时要求学生围绕桥广泛收集材料,教师安排一节课进行写作指导,然后要求学生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绍性文字,教师抽取上、中、下三个层次的作文若干篇,进行仔细的预批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评改:
【案例描述】
教师:我们讨论一下,写以“八卦桥”为介绍对象的介绍性文字,怎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学生1:能够写出八卦桥的特征,让人一读就知道是在介绍八卦桥。
教师:能够准确地抓住八卦桥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