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供应链管理策略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供应链管理策略及应用
第一节快速反应及其应用
一、QR策略的内涵
(一)快速反应发展的驱动力与由来
1.竞争的日益加剧与竞争优势的转移
2.顾客对产品及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
3.消费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
4.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5.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冲突
(二)QR的定义
是指在供应链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至少在两个环节之间进行的紧密合作。目的是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间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快速反应是制造商为了在精确的数量、质量和时间要求条件下为客户提供产品,将订货提前期、人力、物料和库存的花费降低到最小;同时强调系统的柔性以便满足竞争市场的不断变化,要求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分销商紧密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共同预测未来的需求并且持续监视需求的变化以获得新的机会。
我国国家标准对快速反应的定义
06年修订版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换与信息共享,用高频率小数量配送方式补充商品,以实现缩短交货周期、减少库存、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
一般来说,供应链共同目标包括:
1.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即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商品来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2.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增加零售商和厂商的销售额,从而提高零售商和厂商的获利能力。
二、QR策略应用的条件
(一)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革新企业的经营意识和组织形式
1.企业必须改变只依靠独自的力量来提高经营效率的传统经营意识,要树立通过与供应链各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利用各方资源来提高经营效率的现代经营意识。
2.零售商在垂直型QR系统中起主导作用,零售店铺是垂直型QR系统的起始点。
3.通过POS数据等销售信息和成本信息的相互公开和交换来提高各个企业的经营效率。
4.明确垂直型QR系统内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范围和形式,消除重复作业,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框架。 5.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事务作业的无纸化和自动化,改变传统的事务作业的方式。
(二)开发和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三)与供应链相关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四)改变传统的对企业商业信息保密的做法
(五)供应方必须缩短生产周期和商品库存
三、QR策略实施的步骤
四、QR应用的效果
五、实施QR的总体框架
(一)准备阶段
1、建立正确的QR观念
QR最主要是透过双方合作关系的改善,降低退货、增加销售收入、减少缺货率,进而简化了企业内部员工繁琐的查核、对账。采购等其他问题。在经由决策主管与执行阶层相互的配合实施,QR计划才能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2、成立QR小组
小组成员除了决策主管指派之负责人、电脑部门、业务单位、后勤单位、采购单位等执行单位主管外,反与公司的作业流程相关之部门与单位都应有一代表参与该QR工作小组。
(二)确认阶段
•寻找合作伙伴;确认问题
(三)定立目标阶段
•提升卖场效益;服务水平提高;缩短市场回应周期;提高库存周转率;缩短订购周期;缺货率降低;销货量上升;降低存销比
(四)设计阶段
•简化双方往来的程序;拟定资料传输的格式、方式以及每日或每周传输次数等细节;进行系统的测试及使用
(五)建设阶段
(六)推广阶段
将系统在导入阶段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经由工作小组人员将问题以及改进方法记录下来,待未来将QR推动至全面的合作厂商时,可减少相同的错误发生。
六、基于QR的物流管理技术
(一)物流业务流程重组
(二)物流延迟与集运
(三)价值增值时间分析
(四)基于是时间的配送战术
服装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研究(摘录)
吴殿达
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服装业在国民经济和世界服装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服装供应链非常复杂:从服装产品本身的属性来看,存在着明显的多变性和循环性,服装市场是多元化、多层次变化发展的引导型市场;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服装供应链涉及的支持产业多,采购和供应关系复杂。
服装供应链长和市场变化快的矛盾,加剧了“牛鞭效应”产生的结果,不仅生产经营跟不上市场,而且还容易造成缺货、剩货,甚至是库存成本上升。此外,服装业在快速变化与多元化市场面前,常常表现出规模不经济:组织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过度专业化导致服装供应链效率低下、柔性较差。服装供应链必须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供应链最小成本来最大化满足消费者需求,由于在不同模式中供应链主导者归属不同,文章将结合不同模式探讨具体QR(快速反应)策略。
(一)服装供应链的主要运行模式
我国服装供应链中,物流在三种模式中是一致的,不同的是信息流和资金流。所谓供应链中的主导者,就是控制着整条链信息和资金的供应链管理者。根据服装供应链的主导者角色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不同运行模式: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制造商主导型供应链以及贸易公司主导型供应链。主导者应主动整合整条供应链,进行跨企业间的战略性、系统性协调,快速反应,达到供应链整体和各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1.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
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中,服装零售商可以采取“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或者“纵向本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前者指通过所有权(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等)来管理控制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的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这种管理模式已逐渐暴露出种种缺陷:企业投资负担增加、企业的行业风险增大等;后者指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其他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合作企业完成,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纵向本体化”模式中,服装零售商来自不同产业的节点企业,依次连接起来,协调纱线生产商、面料生产商、服装生产商不同供应链成员间的活动,形成了“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
2.制造商主导型供应链
与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相比,制造商主导型供应链同样属于传统采购型供应链,不同的是,零售商对制造商的控制权限弱化了,服装零售商仅仅下单给服装制造商,后者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产品送达给前者。服装制造商可以采取后向一体化策略,甚至可以运作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控制零售商的库存,驱动整体供应链,起到主导者作用。
3.贸易公司主导型供应链
服装在我国整个出口商品中占有重要比例。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通过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服装业对国际纺织品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服装业正逐步转变为世界服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服装行业中,贸易公司尤其是大中型服装出口企业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著:贸易公司可以直接获得国内外的客户订单,能够控制服装供应链上游企业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利用其在信息、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整合供应链资源、协调供应链成员,降低成本、提高绩效,起到整条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的角色。
但是,服装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以及出口贸易条件的不利,给我国服装企业造成了“内忧外患”的格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服装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是决定其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之一。与其他行业相比,纺织业的明显特点是季节性强,要求早进早出,并且退货较多,所以对企业和行业的响应速度相比其他行业要求更严。而目前我国纺织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信息不畅通,整体供应链非常散乱,协同差。因此,服装纺织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的出路在于打破各个环节企业“边界”,通过跨企业间的协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企业的响应速度。
(二)QR策略在服装供应链模式中的应用
1.精益零售模型
在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服装供应链中,零售商不再在每个销售季节之初提前下大订单,而是要求制造商随时不断地为自己补货:订少量的产品,每周根据销售的情况,决定下周的补货计划。
在精益零售模型中,精益零售的驱动力量(电子数据交换、条形码、POS等技术手段)降低了整体供应链的风险,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能够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做出反应,如表4-1所示。
表4-1 精益零售商服装供应链的实现方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