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讲义:法国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法国学派及其实证性影响研究的基本范式
课程:中外文学比较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法国学派的理论基础、学理依据以及期独特的贡献
重点和难点:1、法国学派的理论特点
2、法国学派的研究视角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
一、背景
20世纪初,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比较文学这门新学科,便遭到了以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为首的批评界的攻击与非难。
1931年,法国著名的比较文学家梵·第根针对学界对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批评,发表了他著名的《比较文学论》,全面地阐述了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观点,“不仅回击了各种攻击与非难,而且对比较文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历史、方法与前景等各个方面,都作了系统的总结与理论阐述”。
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梵·第根在辨析“比较文学”的名称时就说:“那‘比较’是只在于把那些从各国不同的文学中取得的类似的书籍、典型人物、场面文章等并列起来,从而阐明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似之处,而除了得到一种好奇心的兴味、美学上的满足以及有时得到一种爱好上的批判以至于高下等级的分别之外,是没有其他目标的。
这样地实行的‘比较’,在养成鉴赏力和思索力是很有兴味而又很有用的,但却一点也没有历史的涵义,它并没有由于它本身的力量使人向文学史推进一步。
”
二、理论特点
在这里,梵·第根的意思是很明显的,这种类似的比较,并没有历史的涵义,所以不是真正的比较文学。
而这正是前一阶段比较文学研究的弊病。
也就是说,梵·第根强调的是“史”的意义。
那么,什么样的“比较”才具有这种“史”的意义?他接着说:“反之,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了一个科学的涵义的。
而那对于用不相同的语言文字写的两种或许多种书籍场面主题或文章等所有的同点和异点的考察,只是那使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影响、一种假借,以及其他等等,并因而使我们可以局部地用一个作品解释另一个作品的必然的出发点而已。
”
也就是说,审美鉴赏式的“比较”是不具备历史的涵义的,具有科学性的事实研究才具备“史”的意义,才能“使人向文学史推进一步”。
那么,这种科学性的事实研究又是怎样的呢?对此,梵·第根是很明确的:“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这些因子或是作品,或是作家,或是作品或人的集团。
”这种事实研究的任务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就在于,当我们考察几种文学现象的异同点时,可以发现一种影响、一种假借,使之可以局部地用一个作品解释另一个作品。
正是在此基础上,梵·第根将比较文学定义为文学史的一个分支:“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分支,要对于比较文学有一个清楚的概念,那必先对于文学史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
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应该把各国文学沟通起来,研究接近的东西、共同的特点、相互的影响。
“如果把每一国的文学都单独地不可沟通地来看,如果不研究那使各国文学接近的东西,它们在同一时代中的共同的特点或相互的影响,而只要看出他们的相异之处并把他
们一一对比起来,那么就是文学的眼界扩大了,试问有什么用处呢?”他认为,19世纪的比较文学之所以毫无建树,就在于只是找出各国文学之间的相异之处,而不寻找接触点和影响。
1800年的史莱格尔兄弟、以及稍后的格里姆兄弟,还有1830年法国的浪漫主义者们都是这样,不愿去看那些接触点和影响。
“史达尔夫人的《论德国》给法国揭露了德国,可是她并没有研究那把这两国文学连接起来的关系,以及它们互相引起的影响。
史莱格尔兄弟和史达尔夫人虽则要比他们18世纪的前辈高明深切得多,可是他们总还只不过把那些类似拿来对照、比较,而不加以解释并探讨那些影响。
”可见,梵·第根所定义的“比较文学”,一是强调与“史”相关的科学性的事实联系;其次,这种事实联系是那些使两国文学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的特点和相互的影响。
而对于比较文学的任务与目的,梵·第根则指出:“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刻划出‘经过路线’,刻划出有什么文学的东西被移到语言学的疆界之外去这件事实。
可是就是最小的一条经过路线,也是一件复杂的事,因为有种种物质的和心理学的因子跑了进去。
”
梵·第根所说的语言学的疆界之外,指的是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义,如思想、感情、心理因素等;所谓刻划出“经过路线”,也就是它是如何发生关系(影响)的?如何影响他者、如何接受影响的?基于比较文学这样的一个特质、任务与目的,自然地,梵·第根明确地指出了比较文学的对象:“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
”并明确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应该注重历史性的、实证性的考证。
梵·第根指出:“比较文学家第一应该避免那些早熟的似是而非的批判;……在这些不生效力的批评的起源上,我们差不多总可以发见一些混淆。
人们往往把有一些字的种种意义混淆:自由、性、理、真、情……因为他们没有仔细读原文,……他们常常把同一部书中所表现或带来的各种思想、各种倾向和各种很不同艺术成绩混淆,而不小心地加以分析,以便区别出它们的因子来。
”梵·第根认为,由于不读原文的缘故,似是而非的批评往往混淆语意。
为避免这种混淆,我们应该在读原文的基础上,考证事实的联系。
“我们应该把‘放送者’、‘接受者’或甚至‘传递者’的这些因子隔绝,以便个别地去探讨它们,并确切而有范围地证明那些影响或假借。
在那些原文的复杂的织物中,我们需得带着一种一切真正的文学史家所必要的心理学上的细腻——即心灵——去寻出思想的、感情的或艺术的种种不同的丝缕来,以便再去探寻那一些丝缕是在别处可以发见,是织在别的织物中的。
如果没有这种小心,那么我们一定会有一种太空泛、太混沌的批判——特别是对于影响这方面——,而在那些并不充实的而徒有其表的结论中,把真、伪以及可疑的都混在一起。
一切整的影响都可以分为无数特殊的小影响,而我们是应该把它们一一地加以考验的。
”梵·第根的这些阐述,清晰地表明了考证,仍是探寻思想、感情、艺术等的事实联系。
强调要带着心理学上的细腻,分别地探寻“放送者”、“接受者”和“传递者”的丝丝缕缕的事实联系,确切地证明他们之间的影响或假借。
怎样才能做好这方面的考证?首先要做的就是札记。
“应该做许多详细的札记,或如人们所说的做札记片,许多的札记片。
”“我们应该把内容或形式的每个变化不同之处,好好地分别札录下来,以备不忘,以后便把这些变化不同之处,用那我们上文以证明了其必要性的微妙的心理学的分析隔绝开来。
这样,我们可以把那在表达出来的时候常常混淆的东西分别清楚:而这样地组成的每一组,将来便可以做那影响或假借的探讨的基础。
”
其二是学理假设。
“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那些影响和假借。
我们不能乱翻乱找。
正如在许多别的学问中一样,对于比较文学的工作,假设往往是必要的。
不论关于一个思想的起源也好,关于一件作品的可能的影响也好,一位有见识的史家往往会向某一个方向去探讨,……他的探讨往往会毫无结果,可是这种反证却已经是一个有意思的成绩了;或者,在这方面探寻着的时候他会找到什么别的结果来。
”
第三是做年谱。
这也是排除假设的需要。
“探讨的工作不应该只限于把文章加以比较。
思想感情的显示和散布,是可能从一件历史的或社会的事实,从一个文学的团体,或只从一
次会话出发的;……在作品的起源中,我们应该让一个大地位给作者的生活。
当然年谱在这方面会有一种至高的权威:它足够排除某一假设,使某一个可能发生的关系不生效力。
”
至于分类,梵·第根主要以研究对象与任务作为分类标准。
根据研究的对象,即“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首先划分为只研究两个因子间的“二元”关系的“比较文学”与探讨许多国文学所共有的事实的“一般文学”两类。
对于比较文学这一大类,梵·第根首先以研究对象的不同性质作为标准,将比较文学研究先划分为“物质”的与“形态”的两类。
所谓“物质”的,就是各国之间文学的共同的因子,即移植的、假借的因子。
根据其研究的具体对象,再分为:文体或艺术形式、“作风”;题材、主题、典型或传说;思想或情感。
——这后一类看似后来“美国学派”倡导的平行研究的范畴,实则是探究其事实联系为主旨的。
在谈到思想感情时,梵·第根就说:“各国的文学不仅互相假借着那确切的所谓实质的材料,而且还互相假借着思想和感觉的方式;这些思想和感觉的方式最通常是在接受国家中只有着一点萌芽,而在一些外国作家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
所谓“形态”的,就是造成这些因子移植、假借的外部条件与环境,即产生这些共同的因子的原因:这些影响是如何发生的?或者说这些共同的因子是如何移植过去、假借过去的?也即考察其事实联系的出发点与到达点及其传递者。
其具体对象分为三类:一是站在放送者的观点上考察一位作家、一件作品、一种文体在外国发生的“影响”;二是站在接受者的观点上探讨一位作家、一件作品之可以任意变化的“源流”;最后是促进影响转移的“媒介者”(传递者)。
对于比较文学研究之中心的“影响”的种类,梵·第根又分为:精神气质的影响;技术的影响;题材主题的影响;思想的影响;风物、环境等的影响(显然,这与前一类的思想感情是有交叉的)。
不难看出,梵·第根从对比较文学所下的定义,到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及分类,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比较文学既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而且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的是那些只在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它的任务就是要查证两个因子的事实联系,这就决定了它的研究方法必是考证;而通常具有事实联系的都有哪些因子?不同的因子间的关系,也就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不同的种类,这也就决定了以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分类标准的必然性。
应该说,梵·第根的这套理论是当时比较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规范了前一阶段的研究,摈弃了那些含糊的“比较”,强调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实证性、科学性,并使影响研究系统化。
而对于那些无事实联系,但却具有科学依据的各国文学的相似,也留了一个位置。
梵·第根的理论对于规范比较文学这门新的学科,使之朝科学性、方法论的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正如韦斯坦因所说:“他的名字将与第一本系统地、经常为后人引用阐释比较文学方法的著作《比较文学》一起,在比较文学史上扬名千古。
”
三、法国学派的贡献
梵·第根之后,经历了20年的发展与变化,1951年,他的学生基亚又发表了同样著名的论著《比较文学》。
在老师的基础上,基亚进一步完善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理论与体系。
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基亚认为:“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
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因此,他的工作方法就要与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相适应。
”由“文学史的分支”,改为“国际文学的关系史”,基亚更明确了比较文学跨越国界的国际性质,强调了文学在国际间的关系。
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基亚认为首先要研究的对象就是文学的传播者,也就是产生影响的媒介因素。
如:书籍(包括译著、期刊报纸、游记、旅游故事等)、人物(包括译者、有文学活动能量的人、移居者、旅游者等)。
其次是各国文学交往的本身:文学的类型(包括戏剧、诗歌、小说等)、题材与传说(包括民间传说、文坛传说、典型以及历史人物等)。
很显然,基亚和梵·第根一致,同样以研究对象作为分类标准,不同的是他更强调影响的媒介因素。
关于
比较文学的任务与目的,基亚说:“比较文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对某个国家的种种阐述的产生及发展情况。
”“比较文学可以帮助两国进行某种民族的心理分析——在了解了存在于彼此之间的那些成见之后,双方也会各自加深对自己的了解,而对某些相同的先入之见也就更能谅解了。
”换句话说,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了解他者与自我。
至于比较文学的方法,基亚的文章一开始就说:比较文学的工作方法“要与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相适应”。
因此,他提出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根据研究的不同对象与内容,以考证为主,实证的方法、辨析的方法与批评的方法相结合。
如在评价文学类型和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的时候,在探寻为什么作者要做这样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中他受到了什么限制或丰富了什么?在研究作家的著作时,在分辨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影响以及各种不同的影响等问题的时候,除了运用实证的方法以外,还必须采用辨析的方法与批评的方法。
因而,在这方面,基亚比他的老师梵·第根更进了一步。
对于比较文学的分类,基亚与梵·第根的一个显著的不同是关于总体文学的观点。
梵·第根是将比较文学和一般文学(或总体文学,General literature)作为两个并行的大类来划分的。
而且梵·第根更倾向于一般文学的概念。
他认为比较文学通常“研究着那些只有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这些因子或者是作品、或者是作家、或者是作品或人的集团”,“他们往往依附于本国文学的观念的目标,并不直接对于那整个的文学之国际史有所贡献”。
而一般文学,“就是一种对于许多国文学所共有的那些事实的探讨——或单以那些事实,或以它们的相互依赖关系论,或以它们的符合论。
“一般文学是与各本国文学及比较文学有别的。
这是关于文学本身的美学上的或心理学上的研究,和文学之史的发展是无关的。
‘一般’文学史也不就是‘世界’文学史。
它只要站在一个相当宽广的国际的观点上,便可以研究那些最短的时期中的最有限制的命题。
这是空间的伸展,又可以说是地理上的扩张——这是它的特点。
”“凡同时地属于许多国文学的文学性的事实,均属于一般文学的领域之中。
”“一般文学有着一种双重的长处:第一,它比比较文学更清楚地容许一国的文学史家更充实地了解一位作家、一件作品;其次,它本身是一种最深刻最见成效的史的学问。
一般文学“他的活动范围已显然超过真正的比较文学的范围了。
比较文学小心谨慎地自封于那些‘证实了的影响’;它并不记录那些不能归在任何影响的账上的类似……一般文学却相反,它认为是它的主要任务之一的,便是提出尽可能多的在各国中呈显著的无可置疑的类似(那时影响的假设便应该搬开一边),并用‘共有的原由’之作用去解释它们。
”
因此,梵·第根把一般文学定义为:“一种对于许多国家所共有的那些事实的探讨——或单以那些事实,或以它们的相互依赖关系论,或以它们的符号论。
”[2](P177)他还认为国别文学(National literature)是探讨一国范围内的文学,是围墙之内的文学研究;比较文学是探讨涉及两个国家的文学,是越出了围墙;而一般文学研究许多国家的文学,是居于围墙之上的文学研究。
这种形象的说法可以看出梵·第根把一般文学置于比较文学之上,一般文学是站在更高的高度研究两国或多国文学之间的关系。
梵·第根的“一般文学”其实包含着几个方面的含义:1.对于超越“二元”关系的那些事实的探讨;2.关于文学本身的美学上的或心理学上的研究;3.没有影响的类似。
(这第二、第三方面的含义,其实更接近于后来的平行研究的内容。
)但是这种划分也有不科学之处,这就像美国学者韦勒克后来所批评的那样:他认为这种分类是行不通的、不科学的。
因为这无法解释为什么将研究历史小说家司各特在法国的影响划入“比较文学”,却又将研究包括司各特在内的浪漫主义时期历史小说归入“一般文学”;或者把研究拜伦对海涅的影响和研究拜伦主义在德国的影响区分成:前一个是比较文学,后一个属“一般文学”。
这种区分使比较文学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对一部艺术作品作多方面的总体研究。
同时,把比较文学局限为探求渊源和影响、原因和结果,会“使‘比较文学’变成一个分支,成了仅仅研究外国文学来源和作者声誉的材料”。
进而认为法国影响研究正在使比较文学成为文学研究的“外贸关
系”。
基亚并不完全赞同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的观点,他意识到梵·第根将“一般文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高级形式的意义,但他也看到了将两个因子间的“二元”关系归为比较文学,而把超越“二元”关系的影响归为一般文学的不合理性。
认为“如果‘总体文学’这个词具有什么含义的话,那也主要是为了适用于我们在这章里所涉及的比较文学的研究工作而已。
”在讨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时,他认为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想解决有关思想史和总体文学领域的问题”。
因此,他没有把总体文学单独划分出来,而是保留了梵·第根“一般文学”的后两个方面的内容,并把它们归在思想、学说、感情这一章里,将它们与各种学说和文学思想、宗教和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敏感性趋势,等等思想、学说、感情方面的问题归于一类。
也就是说,只将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范围、一个任务而已。
显然,基亚划出来的这一类,包含了后来“美国学派”所倡导的跨学科平行研究的内容。
基亚这样的划分显然比梵·第根的划分要合理一些,他避免了内容的重复,解决了梵·第根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为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学说、感情等方面的共同因素,既可能是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的或假借的关系,也可能存在无事实联系的相似,而且思想、学说、感情方面的影响,常常并不仅仅只是一对一的二元关系,特别是思想潮流,涉及的常是许多国家间的影响。
它们应该归在哪一类更合适?应该怎样划分才不会重复?梵·第根没能清晰地划出它们的界限,因此在他的分类中,思想、感这些方面的内容,不仅在比较文学范畴内的“物质”与“形态”两类中交叉出现,同时也在一般文学范畴内重复出现。
从梵·第根到基亚,正是欧洲比较文学处于实证研究与影响研究形影相随的第一阶段,他们强调实证考据,追求事实联系,建立并且规范、完备了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而确立了“法国学派”的地位。
他们所倡导的实证方法严谨求实,且有其内在的学理价值,并非完全如韦勒克所说“不能确定明确的研究主题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因此直到今天,“法国学派”所创立的规范,他们所强调的事实考证的研究方法,仍然是比较文学研究、特别是影响研究所遵循的。
然而,从梵·第根到基亚,“法国学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解释每一个事实,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阐明欧洲文学传统的互相关联的错综复杂的交织关系,但却把艺术品当成了来源和影响的总和。
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这一阶段的“法国学派”的局限性,他们囿于“实证研究”,以作者为中心,过于强调文学作品外部的事实联系而忽视内部的文学性,过于务“实”而缺乏远见与想象,因此很难做出理论上的概括并发展出事实联系以外的东西,而易于迷失它的审美价值。
这正是后来受到“美国学派”抨击的要害。
此外,他们所进行的文学渊源、影响的事实研究,往往也只限于欧洲国家之间。
这种以“欧洲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有碍于跨越两个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研究。
思考题:
1、法国学派的理论特点及独特贡献。
2、法国学派的研究视角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