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教案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化学键》教案参考篇一一、教材分析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
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
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
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课标要求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一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
在电子式的教学中,而其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
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教案-3_化学键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对Cl2、HCl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的涵义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以及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的涵义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以及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三节化学键。
教师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习目标:1、通过对Cl2、HCl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的涵义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以及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重点: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和化学键的涵义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以及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三、新课教学(一)教学题1:某ⅡA族元素X和ⅦA族元素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该离子化合物。
学生自己思考后举手发言,集体评价。
(二)教学题2: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请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三)讨论: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那么,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答: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如HCl的形成)(四)教学“共价键”1、概念: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类别:非极性共价键;极性共价键3、特点:非极性共价键特点: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极性共价键特点: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边(氯原子),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五)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六)成键微粒:原子。
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1、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2、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3、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4、氢氧化钠晶体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
人教版必修2化学:1.3 化学键 教案13

身体健康
社交健康
情绪健康
精神健康
智力健康
The dimensions of health and wellness
健康五要素的解释
• 情绪健康:a.情绪不低落,感到幸福 b.能克服 每天环境的影响,用积极的,乐观的和建设性的 态度处理个人的情感.
• 智力健康:a.没有智力上的健康障碍,如脑,神 经方面的疾病.b.个人学习的能力;主动接受信 息,利用信息来提高生活质量.
衡量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 ①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
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
细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衡量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体健康的十条标准: ⑤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臀位置
日新月异、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的21世纪,有 些人却在淡忘自己的这种需要,开始遗憾地走上 “弱化生命”的危险之路。
请记住,如果你现在每周不主动运动2-3次,将 来就很可能会被迫每周去医院2-3次。
三、为什么要有规律的进行体 育锻炼?
运动是人回归自然的最好、最美的形式
— 只有运动,才能使人的心、肺、血液循环、 消化、内分泌等器官和系统得到充分锻炼
选择适合运动的原则
区别对待 以体力为基础 主观体力感觉等级 限定安全界限和有效界限 持之以恒和渐进性原则
讨论
• 日常身体活动能完全代替体育锻炼吗? 假如不能,为什么?
• 高中生的体育锻炼在于学习技能的同时 促进健康,你认为选择什么类型的体育 锻炼项目最合适?
参考体育锻炼项目
人教版必修2化学:1.3 化学键 教案设计

《化学键》(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3、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难点】
化学键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3化学键1-人教版

《离子键》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
(2)了解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3)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注意离子键的形成特点,学会从个体到
一般的学习方法。
(2)从观察实验现象到分析原子结构,掌握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原子结构特点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离子键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离子键
一、离子键
1、定义
2、成键微粒
3、本质
4、成键条件
5、存在--离子化合物
6、影响因素
二、电子式
1、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电子式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人教版必修2化学:1.3 化学键 教案11

《离子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
化学键在高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初中的原子构成物质,以及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供理论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所以对于学习原子直接是如何构成物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理论性只是占有一定的篇幅,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新知识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不足的。
对此情况,用视频和动画将知识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将理性的概念感性化,让学生能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直接看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氯化钠和氯气的形成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及本质和形成条件。
(2)通过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3)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2)通过对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分析抽象出离子键概念,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
(3)由离子通过离子键能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学会微观的问题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离子键的探索,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2)通过对化学键、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3)通过讨论学习,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电子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五、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教学法、观察分析、小组讨论教学法、总结归纳法、情境教学。
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述新课【引言】请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放开手,再拿起来,放开手。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1.3化学键20-人教版

《化学键》教学设计1. 课标要求: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阴、阳离子间可以形成离子键,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键》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的内容。
本章内容是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既是必修2的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形成初步的化学理论,为继续学习化学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介绍化学键。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的知识以及化合物的形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既是对前两节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又为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属于纯理论课,概念较多,内容抽象。
3.课时安排:本节内容计划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形成离子键的概念,会书写电子式。
第2课时形成共价键的概念,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
第三课时介绍分子间力和氢键,巩固复习前两课时。
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键的概念。
(2)知道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常见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学生通过电子式的书写,进一步提升归纳和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2)学生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分析,逐步形成怀疑、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5.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结构看,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不清楚这些微粒之间是通过怎样的相互作用构成物质的,有着较强的求知欲。
从认知心理上看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的认识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型”慢慢向“自主学习型”转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整理能力大大提高,可以自主的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来。
化学:1.3《化学键》教案(新课标必修2)

1.3《化学键》教案(新课标必修2)一、教学目标1. 掌握离子键的概念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知识归纳 1.离子键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怎样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离子化合物。
我们把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定义: 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2.形成条件:活泼金属 M M n+化合 离子键活泼非金属 X Xm-3.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如Na 、Mg 、Cl 、O 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 (1)表示原子Na × ×Mg ×(2)表示简单离子:阳离子:Na + Mg 2+ Al 3+阴离子:注意点: ①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或×)表示;②.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③.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标出化合价。
(3)表示离子化合物NaF MgO KCl Na +[∶F ∶]- Mg 2+[∶O ∶]2- K +[∶Cl ∶]-+me - 吸引、排斥达到平衡‥‥ ‥ ‥ ‥‥Cl O F Cl S2–(4)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MgCl 2 ∶Cl• + ×Mg × + •Cl ∶ [∶Cl ∶]-Mg 2+[∶Cl ∶]- 三、例题[例1]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原子 a b c d e f g M 层电子数1234567A .a 和cB .a 和fC .d 和gD .b 和g【解析】由原子a ~g 的M 层电子数可知,M 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 ~g 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 、b 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 、g 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 与f 、b 与g 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答案]BD[例2]下列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正确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离子电子式和阳离子电子式构成,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阳离子的电子式和离子符号相同,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正电荷.阳离子没有方括号(阳离子的原子团除外).阴离子是原子获得电子,使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K 层为2个电子),用方括号把电子都围在内部,例如氯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 ,在硫化钠中有两个Na +和一个硫离子,但是两个阳离子不能写在一起,阳离子要挨着阴离子,阴离子要挨着阳离子,整个电子式呈电中性.因而A 、B 、D 电子式都对.Na 2O 2是离子化合物,阴离子没有用方括号括住,没有标出带负电荷的电荷数,C 错.其正确的书写为:[答案]C[例3]M 是元素周期表中ⅡA 族元素,Y 是ⅦA 族元素,M 、Y 的两种单质化合生成Z .下列有关Z 的判断错误的是( )A .Z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 .Z 的熔点、沸点高C .Z 一定溶于水D .形成Z 的反应用电子式表达为:【解析】元素周期表中ⅡA 族元素是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失去2个电子而成阳离子.而ⅦA 族是活泼的非金属,与ⅡA 族元素化合时形成阴离子.所以Z 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键是一种成键原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离子化合物的熔、沸点高.离子化合物很多都能溶于水,且ⅠA 族离子化合物绝大多数溶于水,ⅡA 族元素与ⅦA 族元素形成的二元素化合物一般都溶于水,但CaF 2不溶于水,所以C 错.在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时,相同的离子必须单独写出,不能以数字表示,所以D 中[答案]CD四、课后练习1.下列电子式有误的是 ( )A .氯原子•Cl ∶ B.硫离子∶S ∶‥ ‥ ‥ ‥‥ ‥ ‥ ‥ ‥ ‥ ‥‥ K + Cl Na + Na + S2– Na + O O Na + Ca 2+ F F ClC .溴离子 [∶Br ∶] D.钙离子Ca 2+2.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Ca 2+[∶Cl ∶]-2 B.Na +[∶S ∶]-2Na +C. [Mg 2+][∶O ∶]2-D. Na +[∶F ∶]-3.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A.H 2OB.CaI 2C.KOHD.NaNO 3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aI 2 Na 2S KCl NaCl5.下列各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小的是( ) A .KCl B .NaBr C .LiI D .KF 参考答案:1.BC 2.AC 3.A 4.略5.C第三节 化学键(二)一、教学目标1.知道共价键的概念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3.能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
一.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二. 能力目标: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2.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判断。
五. 知识分析:
写出下列微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a Mg Na O Cl 、、、、
(一)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例如:
::...Cl .
.....O .Na ..Mg ..Ca
1. 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锂原子 ⨯Li 铍原子:..Be 硫原子:.
.....S
2. 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除复杂阳离子如+4NH 等要用中括号外),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阳离子。
3. 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 ”电荷字样。
例如:氧离子:-2....:][:O 氟离子:-
:][:....F
电子式是用“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来表示的,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
..⨯,..⨯,...⨯,.
...⨯,.
....⨯,.
.....⨯,.
:....⨯
(二)离子键
1. 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2. 概念:
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注意:此静电作用不要理解成吸引作用。
讨论S Na MgBr KF 22、、的形成过程。
注意: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
3. 形成条件: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4. 离子键的影响因素:
⎭⎬⎫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
则离子键越强
5.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如强碱、大多数盐以及典型的金属氧化物等。
注意: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的相同离子不得合并讨论:请同学们从原子结构上分析,氢原子是怎样结合成氢分子的?
(三)共价键
价键。
3. 类型:
共价键
(1)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N N Cl Cl H H -=
-- (2)极性共价键(极性键)S H O H Cl H ---
4. 形成条件:
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5. 存在物质:
不仅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也存在于有些离子化合物中。
例如:HCl H 2224O Na Cl NH NaOH 练习:
1. 请用电子式表示出下列物质并在指出其中的化学键的类型: 、、、S K CS Cl 2222422)(OH Ca HClO CH O Na 、、、四核10电子的分子、三核18电子的分子书写电子式注意:
(1)分清键型(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2)形成离子键时,要标电荷;形成共价键时不标电荷
(3)成键后的原子或离子,一般为8电子稳定结构
2. 判断:
(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3)在气态单质分子里一定有非极性共价键
(四)化学键概念:
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实验表明:水加热分解需C ︒1000以上,破坏H O -需mol KJ /463。
加热使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即使C ︒2000以上,分解率也不到1%,破坏H H -需mol KJ /436。
说明:破坏化学键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
1. 类型:
化学键⎪⎩⎪⎨⎧金属键共价键
离子键
2. 化学反应的实质:
设问:2H 、2Cl 在形成HCl 之前有没有化学键,由此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HCl 的形成过程分为两步:
(1)2H 、2Cl 分子中原有化学键断裂;
(2)HCl 中新的化学键的形成。
结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典型例题】
[例1]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钠原子与氯气反应生成食盐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B. 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
C. 任何离子键在形成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
D.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后,体系的能量降低
精析: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失去1个电子后可以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使体系的能量降低,所以A 、D 项均正确;在离子化合物中除阴阳离子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所以B 项正确;一般说来形成离子键有电子的得失,但也有例外如Cl NH 4等铵盐的形成。
答案:C
错解分析:
(1)误答B ,是因为对静电作用认识片面。
(2)误答A 项,是因为不懂得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例2] 推断出由1个原子核与10个电子构成的粒子
有 , , ,
;由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中性粒子化学式为 ;由3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由2个原子核10个电子组成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
精析:由1个原子核与10个电子构成的粒子首先从10个电子1个原子核的中性粒子,找出氖,然后再向氖的两侧发散,找出含有
10个电子的简单离子:+--Na O F 、、2、++32Al Mg 、……这种抓住10个
电子为核心的发散思维能力应重视。
由2个原子核组成的10电子粒子,也要抓住10电子这个核心去想。
由于是由2个原子核组成,显然不能是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的简单离子,肯定是通过共用电子对而达到10电子结构的,思维应向共价化合物方向扩散,显然只能选择与原子序数为1的氢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推出为氟与氢的化合物,依次类推3核的为O H 2,4核的为3NH ……等共价化合物。
抓住氢化物,还能推出10电子的多核离子;这些氢化物分子中如能电离出氢离子(不带电子),就能形成10电子的多核阴离子,如水电离的-OH ;这些氢化物分子中如能结合氢离子,就能形成10电子的多核阳离子,如+4NH 。
依次类推,也可以写出很多单核或多核的18电子粒子;但发散也应注意条件,如有的原子很难得失电子,不能硬写,如写+4Si 、-4C 则错了。
还有的物质不是电解质(如)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最好还是别写。
答案:H O H HF O F Mg Na Ne ⨯⨯--++......22 -OH
[例3] M 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 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 。
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Z 的熔点较低
B. Z 可以表示为Y M 2
C. Z 一定溶于水中
D. M 形成2+价阳离子
精析:依题意,形成Z 的过程可表示为:
-⨯+-⨯⨯⨯→++:].[].[::..:....2............Y M Y Y M Y
故Z 的化学式为2MY ;又知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熔、沸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