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坚强的品格和抗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小朋友问老师:“什么叫发现?”
老师回答:“已经存在的的东西,被我找到了,叫发现。
”
小朋友又问:“那什么叫发明呢?”
老师说:“原来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了,叫发明。
”
“哈——”小朋友禁不住笑出声来。
老师问:“你笑什么?”
小朋友说:“我懂了!”
接着老师让他造句,他造了两个句子。
第一句是:“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
”
第二句是:“我爸爸和我妈妈发现了我。
”
是的,孩子是家长的发明,把孩子生下来,只是完成发明的一部分,而更大的则是对孩子的后来教育,怎么样把孩子引向成长之路。
逆境,孩子成长的阶梯
当孩子遇到麻烦时,你是一个箭步冲上去,撑起用“爱”筑就的保护伞为他遮风挡雨;还是忍住“帮孩子一把”的冲动,给他一个品尝挫折的机会并试图让他自己走出困境?
中国社会调查所今年对北京、上海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心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受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上升到30%以上。
这说明,在挫折面前,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堪一击。
而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应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受挫能力,提高孩子的“逆境商”。
逆境是所好学校
“逆境商”即AQ(Adversity Quotient),是指人面对逆境所产生的反应能力。
在智商、情商差不多的情况下,逆境商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难题面前镇定自如
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继续前行,能让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力量,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让他感受成就的快乐,并获得自信和探索的勇气。
正是这种勇气和自信使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触类旁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随时出现的问题,遇事不慌。
另辟蹊径或许别有洞天
4岁的文文试图将散乱的积木放回积木车,但无论怎么摆也无法复原,文文最后索性将多余的积木堆在最上面,积木车不能放进盒子里。
当孩子确认自己已经走入了一条死胡同时,绝望和放弃都无济于事。
此时最需要的是终止正在做的、冷却自己的情绪,换一个思路、一种方法,再做新的尝试。
因为,经历了屡战屡败的过程之后,孩子很可能会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体验到绝境逢生的快乐。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经过逆境的打磨,孩子慢慢学会逆事顺办,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坦然面对失败并很自然地把挫折看成挑战。
所有这些经验,都会提升孩子承受失败的能力,使他能始终保持“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积极心态,形成坚持和执著的品性,为人生中的种种困境罩上希望的光环。
孩子“输不起”错在父母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是,父母的某些做法是否无意中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并助长了孩子的“输不起”?
成则英雄败则寇
为了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才艺表演,5岁的童童每天晚上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弹钢琴,曲目当然是那首唯一的《C大调小奏鸣曲》,熟练掌握已不是问题。
然而,由于现场紧张,童童表演时有三个地方“卡壳”,以致没弹完就哭着跑下台,说以后再也不表演了。
◎错误表现
妈妈对童童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在家里不是弹得好好的吗,怎么一上台就全忘了?你也真够笨的,这么多天都白练了!还有脸哭?!”
◎失误在哪里
一些父母将孩子的成功看作自己的“脸面”,取得了好成绩就夸孩子聪明、能干,当成炫耀自己的资本;而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或遭遇失败,父母的脸立刻晴天霹雳。
他们首先不能客观地看待孩子的失误、接受失败的现实,指责、埋怨甚至挖苦孩子,使孩子误以为失败是可耻的。
这些父母在内心深处希望孩子是常胜将军,正是他们的“坏”榜样,造就了孩子的“输”不起,并直接导致了孩子“逆境商”指数在比较低的水平徘徊。
◎不妨这样做
不以成败论英雄,平和、坦然地面对失败,帮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使之看清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对症下药,变被动为主动、变沮丧为乐观,以积极的态度抗衡暂时的困境。
所以,对童童演出中的闪失,妈妈不妨肯定她的成绩:“这支曲子开头和中间段落你弹得都不错,要是你不紧张,就不会忘记曲谱了。
想想看,你还从来没有当着这么多老师和小朋友的面表演过呢,万事开头难,多有几次这样的机会你就能适应了。
”
当然,机会要靠父母创造,比如请一些朋友到家里来,听孩子弹琴;或把更多的孩子组织起来,请他们轮流表演自己的才艺。
不能马虎的是:别忽略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的肯定能让孩子看到自身的潜力,如同雪中送炭。
父母能干映衬孩子“无能”
4岁的毛毛突然对叠被子发生了兴趣,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自己的小被子平铺在床上,可无论是先折横边还是先折竖边,叠出的被子一点也不规整。
毛毛向妈妈发出了求助……
◎错误表现
“你哪叠得了这么大的被子,过两年再学,去玩吧。
”妈妈说着,眨眼之间,就将被子叠得方方正正。
◎失误在哪里
孩子每天都能发现他们有很多事情做不好,并满怀热情地尝试和探索。
面对孩子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麻烦,父母耐心的指导比简单的包办代替更能让他们体验成就的快乐。
引领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碰到的各种难题,如果父母的帮助让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对未来失去信心并丧失尝试和努力的欲望,那么这种帮助绝对是对孩子巨大的伤害。
对毛毛来说,重要的不是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而是她能够通过妈妈的一些提示最终自己做成一件事情,哪怕在这个过程中她显得笨手笨脚。
◎不妨这样做
对毛毛的主动表现,妈妈不妨显露出极大的兴趣和惊讶:“我们的毛毛都能叠被子了,真了不起!”对她叠得如何不做评价,然后和她商量:“毛毛和妈妈一起叠一次怎么样?”征得同意后,母女俩将被子平铺好,妈妈再将操作的技巧传授、演示给孩子,一次、两次、三次……当毛毛也能叠出方方正正的被子时,她所获得的兴奋感、成就感,是妈妈代劳时她所体会不到的;而孩子获得的另一个重大的发现是:做很多事都不是顺顺当当一下就能做好的,但只要肯学、愿意想办法,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关键是自己不能先被困难吓倒。
缺乏“幽默”的智慧
6岁的默默被飞奔而来的自行车撞倒,造成小腿骨折。
最初几天,他经常疼得大哭大叫;伤势平稳之后,他又因练习走路时腿部疼痛不愿下床,甚至大发脾气。
◎错误表现
看着默默痛苦的样子,妈妈内心的悲伤一览无余地写在脸上:孩子哭她陪着哭,孩子不哭了她的泪水还在眼睛里转悠。
◎失误在哪里
在措手不及的逆境和暂时难以摆脱的切肤之痛面前,孩子难免会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他们往往摸不清挫折的“底细”,但能依据父母的态度猜测和判断,父母的情绪会直接地传染给孩子,起到明显的导向性作用。
默默的妈妈整天眼泪汪汪、唉声叹气,或摆出可怜孩子、同情孩子的姿态,造成孩子对挫折的理解蒙上一层灰暗的色彩。
因此,指望默默能迅速振作起来,妈妈的态度先要改变。
◎不妨这样做
以幽默诙谐的姿态和轻松的心态应付种种不顺,能减轻伤痛的指数,不失为一种智慧。
在默默重新站起来一瘸一拐地学走路时,妈妈不妨模仿默默走路的样子和他开玩笑:“这条伤腿给我的礼物可不一般呢!嗯,以后单位排演小品,我一定得申请扮演一个腿有毛病的人。
默默看妈妈走得像不像?”阴沉的气氛被妈妈的诙谐驱散。
给孩子的礼物是“挫折”
从小到大,孩子几乎每天都需要成人的帮助。
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对孩子提供怎样的帮助、帮到什么程度?而在哪些情形下按兵不动、冷眼旁观?明智的父母会把“挫折”看作是孩子受用一生的珍贵礼物,并借助日常的活动,为孩子设计一个个“阶梯性”的困难,使之在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迈上新的台阶——
困难不等于绝境
眼见班上很多小朋友都能把葫芦“8”写得很好看,阳阳的感觉简直是糟透了,一副世界末日的样子。
看着歪歪扭扭的“8”,妈妈比儿子有信心多了:我知道你心里很难过,但我相信今天晚上阳阳肯定能写出特别漂亮的葫芦“8”,只要你不灰心!当孩子误以为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最需要父母帮助点燃心中的希望,因为绝境与努力无缘。
每次尝试都是“练兵”
自从报名参加讲故事比赛,6岁的萧萧一直担心自己临场失误,以致到比赛的前一天死缠着妈妈答应他“临阵脱逃”。
妈妈开导他:“这是第一次,讲得好不好都没关系,敢于上台才是最棒的,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妈妈为你骄傲的了。
”某些孩子有时会主动拒绝尝试新的或他们认为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父母确定的目标只是“试一试”而不是“成功”,孩子的内心就会轻松许多。
尝试是提升孩子“逆境商”的铺路石。
萧萧妈的聪明之处在于:即便是一次失败的努力,也让孩子觉得从中有所收获。
孩子你并非一无是处
皓皓连续跳绳从没有超过两个。
一到跳绳时间,皓皓就找借口说要上厕所或是腿疼、脚不舒服,目的就是躲过众目睽暌的尴尬。
对这样的孩子,成人应努力发现其长处,比如,可以借助皓皓钢琴弹得好这个优势,激励他带动起自己的弱项:“你弹钢琴是最棒的,其实弹琴比学跳绳难多了,如果你能像学琴那样学跳绳,过不了多久你在跳绳上也会是一流的。
”在某一领域里有充分的自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面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挫败。
如何让孩子学会“推迟满足”
儿子最喜欢吃蛋糕,他最幸福的时刻就是过生日,吃蛋糕的时刻。
在吃蛋糕时,他喜欢先吃蛋糕上的奶油,不把奶油全部吃完,他是不肯吃蛋糕的。
过去我们并没有感觉这有什么不妥,就让他吃。
但儿童教育心理专家说先吃奶油的习惯会对孩子将来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
专家说:“因为奶油毕竟不多,当很快吃完再吃蛋糕时,就会感到蛋糕不如奶油好吃。
而如
果先吃蛋糕,感觉蛋糕还挺好吃的,再吃奶油时,奶油会更好吃。
”
先吃奶油的习惯,就像有的人喜欢在上班的第一个钟头里,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的六七个钟头里,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
而如果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
按一天工作8个小时计算,1个钟头的痛苦与7个钟头的幸福,显然要比1个钟头的幸福,加上7个钟头的痛苦划算。
如果吃蛋糕时不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
这就是所谓的“推迟满足感”,它意味着不要贪图暂时的安逸,要学习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要学会拥有足够的自制力,推迟满足感。
从孩子小时候吃蛋糕的先后顺序进行约束、规定和要求,从而学会自律,由此推而广之;孩子上学后,是实践“推迟满足感”的最佳时段,孩子12岁时,就可以无须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
到了15岁后,他们的实践就可以更得心应手,而且以后处理类似问题,也会形成这种习惯,树立“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
家长正确教育让孩子拥有承受挫折的能力
耐挫是一种心理承受力。
人在艰苦环境中,战胜的不仅是环境,也战胜了自己,提高了自己。
没有尝过饥与渴滋味的孩子,永远也感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没有克服过困难和失败的孩子,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累和辛劳,也就感受不到完成劳动后的幸福和心情舒畅。
如果你的孩子从来不分担家务,就不会懂得父母的苦心,也不知道怎样对家长表示关心,久而久之,可能会变得粗暴、懒惰、自私、冷漠,好像是家庭中的局外人。
从小培养幼儿耐冷耐热、忍饥忍渴、承担劳务、不怕挫折和敢于面对困难的耐挫力,对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是不可缺少的一课。
近年来,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讨论声中,耐挫教育越来越引起全世界家长的关注。
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就更加重视对下一代人的耐挫教育,如在日本,有近800所幼儿园,为增强幼儿体质和耐寒抗病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要求孩子在冬天仍赤裸上身跑步;有的家庭定期让子女吃“饥饿午餐”,品尝父母过去的艰苦生活;有的社团利用假期组织少年儿童背着行李到草原或荒岛生活,锻炼自我保护及求生存的基本能力。
在韩国,有些家长冬季让子女在冰窟窿里呆一会,克服寒冷,考验勇敢品质。
我国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关心心理耐挫能力的培养,认为挫折并不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认识和态度。
对于儿童来说,同样的挫折既可以使人消极颓废,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也可以使人意志坚强,奋发向上。
家长应当鼓励幼儿敢于面对困难,有意识地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炼幼儿。
在家中可以公开谈论一些父母忧愁的事,如家庭增加的经济:负担开支、事业发展上的烦恼、母亲下岗的问题等,让孩子懂得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懂得大家都要不怕困难、不怕吃苦,认识到困难好比是一个个堡垒,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攻克他们,并得到胜利的欢乐;有的家长甚至有意设置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子女实践。
如让子女担任周末“值班家长”,上街卖报,暑假回乡劳动等。
然而,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耐挫教育要充分注意安全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便于操作,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的整体性发展。
如参观,远足,登山比赛,农村留宿,雪地行走,郊游挖野菜.品尝甜酸苦辣餐,全家参加做食物、刷鞋子活动,开展剥蚕豆、剥鹌鹑蛋,饮
料罐搭高、滚远,猜谜抢答和赛棋、跳绳、拍球、投环、顶书行走等各种竞赛,激励幼儿多动手动脑,教育幼儿胜不骄、输不馁,只要再接再厉,坚持练习,一定可以赢得更大进步。
经过各种耐挫教育活动后,不少幼儿从出门就要乘车变为习惯步行走路;从挑食、偏食改变为“妈妈烧什么,我就吃什么”;有时碰破膝盖、划破手也不再叫痛哭泣,而是勇敢地说:“不要紧,解放军战士轻伤不下火线。
”
怎样培养孩子的坚强品格
美国心理学家威蒙曾对150名有成就的智力优秀者做过研究,发现智力发展与三种性格品质有关:一是坚持力,二是善于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三是有自信,不自卑。
可见,坚强的性格对人生十分重要,那么家长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呢?
制定合理目标: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其制定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短期目标要具体明确,让他明白只要努力,一定会达到。
而长期目标要定得高、远,最好有具体榜样,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更易理解接受,以促使他为之努力。
当孩子心中有了目标,他就会为实现目标去努力,表现得坚毅、顽强和勇敢。
给予自由空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失败,他需要父母给予他不断尝试的机会。
所以要尽可能地让孩子独立活动。
在活动中,孩子会遇到外部困难和障碍,让他自己去解决。
当他最终达到目标,会觉得来之不易,从而获得一分与众不同的满足感。
他会因此而骄傲,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设置必要障碍:坚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困难中磨练出来的。
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更要让孩子学会凭借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它。
鼓励自我训练:自我禁止、自我命令、自我激励都是锻炼意志的好形式。
你可以教给孩子在长跑的艰难时刻自己给自己下命令:“坚持到底”、“再坚持一下”等。
适时激励表扬:赞扬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意志的锻炼。
特别是对幼儿,家长要注意他们在活动中通过努力表现出来的点滴进步,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赞赏。
温存的微笑,亲切的抚摸,友好的合作,对于孩子都是鼓舞。
一般来说,胆怯的孩子,意志品质大都较为脆弱,做父母的就更应放手让他自己活动,积极鼓励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
而对于天性活泼、好表现自己的孩子,也要多指点,多约束,给他创造“逆境”,多设障碍,以磨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