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第4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2 TCP/IP协议
1.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2.互联网协议 3.地址转换协议 4.传输控制协议
2.互联网协议
1)基本数据单元的传送。 2)IP软件执行路由功能。 3)IP规则的制订,以确定主机和路由器是如何处理分组以及差 错报文分组处理。
图4-10 TCP/IP协议栈结构
1. IP地址 2.域名系统
2.卫星通信
图4-6 卫星通信原理示意图 a)点到点通信线路 b)广播通信线路
4.5 数据传输方式
4.5.1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4.5.2 传输速率及信道容量
1.异步传输 2.同步传输
4.5.1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1.异步传输
图4-7 异步传输字符结构
2.同步传输
图4-8 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原理
4.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图4-1 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
图4-2 分组交换网络基本结构
4.2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
4.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 机 3.联网计算机必须遵循统一的网络协议
Biblioteka Baidu
4.4 常用网络传输介质
4.4.1 4.4.2 4.4.3 4.4.4
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电缆 无线传输介质
描述传输介质特性的主要指标有:
(1)物理特性 说明传输介质的物理结构。 (2)传输特性 介质可以传送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以及调制技 术、传输容量及带宽等。 (3)连通性 是点到点连接还是多点连接。 (4)地理范围 网上各点间传输介质的最大传输距离。 (5)抗干扰性 防止噪声、电磁干扰对传输数据影响的能力。 (6)价格 介质、元件、安装及维护的费用。
4.5.2 传输速率及信道容量
1.传输速率 2.数据信号速率 3.数据传输速率
2.数据信号速率
4.6 TCP/IP模型与协议
4.6.1 4.6.2 4.6.3
TCP/IP模型 TCP/IP协议 IP地址与域名系统
1.主机—网络层 2.互联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
4.6.1 TCP/IP模型
1.根据网络传输技术进行分类 2.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
1.根据网络传输技术进行分类
(1)广播式网络 在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共享一个公 共通信信道。 (2)点到点式网络 与广播网络的连接方式相反,在点到点式网 络中,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
2.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
(1)局域网 局域网(LAN)用于将有限范围内(如一个实验室、一 栋大楼及一个校园等)的各种计算机、终端与外围设备互联成网 络。 (2)城域网 城市地区的网络常称为城域网(MAN)。 (3)广域网 广域网(WAN)也称为远程网,它所覆盖的地理范围 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4.4.1 双绞线
图4-3 双绞线的结构
4.4.2 同轴电缆
图4-4 同轴电缆结构
4.4.3 光纤电缆
图4-5 光纤结构
1.无线通信 2.卫星通信
4.4.4 无线传输介质
1.无线通信
(1)微波通信 频率在100MHz~10GHz的信号叫做微波信号。 (2)蜂窝移动通信 早期的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大区制的强覆盖区 形式,即建立一个无线电台基站,架设很高的天线塔(一般高于 30m),使用很大的发射功率(一般在50~200W),覆盖范围可达 30~50km。
图4-9 TCP/IP模型与OSI模型的结构及对应关系
2.互联层
(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数据报文分组发送请求 在收到数据发送 请求后,将数据报文分组封装进IP数据报,填充报头并选择发 送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送到相应的网络输出线。 (2)处理接收到的数据报 在接收到其他主机发送的数据报之后, 检查目的地址,如果需要转发则选择发送路径将其转发出去; 如果不需要转发,即目的地址为本节点的IP地址,则除去报头, 将报文分组交送到传输层进行处理。 (3)处理互链的路径、流控与拥塞问题 其主要功能由互联网协 议IP来实现。
第4章 计算机网络系统
4.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2 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 4.3 网络安全与管理 4.4 常用网络传输介质 4.5 数据传输方式 4.6 TCP/IP模型与协议
4.7 局域网拓扑结构 4.8 综合布线系统 4.9 智能建筑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4.10 网络设备的选择 4.11 网络设计实例:某办公大厦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4.3 网络安全与管理
(1)数据完整性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即数据在发送前 和接收后是否完全一致。 (2)数据实用性 在系统故障情况下数据是否会丢失。 (3)数据保密性 数据是否可能被非法窃取。 (1)网络服务的提供 (2)网络维护 网络性能监控、故障诊断、故障报警、故障隔离 与恢复。 (3)网络处理 网络线路与设备的利用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以及提高网络利用率的各种控制手段。
3.联网计算机必须遵循统一的网络协议
1)系统拥有多种通用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可以动态地给它们分 配任务。 2)系统中分散的物理和逻辑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 3)系统存在一个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4)系统联网的各计算机既相互合作又自治。 5)系统内部结构对用户是透明的。
4.2.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图4-11 IP地址结构
图4-12 IP地址的分类与结构
4.7 局域网拓扑结构
4.7.1 4.7.2 4.7.3 4.7.4
概述 总线型拓扑结构 环形拓扑结构 星形拓扑结构
4.6.3 IP地址与域名系统
1. IP地址
(1)A类地址 A类IP地址的网络地址空间长度是7位,主机地址 的空间长度是24位。 (2)B类地址 B类IP地址的网络地址空间长度是14位,主机地址 空间长度是16位。 (3)C类地址 C类地址的网络地址空间长度是21位,而主机的 地址空间长度是8位。 (4)D类地址 D类地址的编址方案不只标志网络,而且还用于 其他的特殊用途,如多目的地址广播等,其地址范围是224.0.0. 0~239.255.255.255。 (5)E类地址 E类地址的编址方案一般不被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