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认知过程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性
相对性
大象到底有几只脚?
整体性
整体性
理解性
理解性
• 选择性
• 知觉的选择性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知觉有选择地接受外界事 物的刺激产生知觉体验。知觉同一刺激,个体选择的心理倾向不 同,或选取的视角点不同,产生的知觉体验不同。
• 组织性
• 知觉的组织性指知觉对感觉信息选择与整合的处理过程具有主动 的、系统的和逻辑的特点。
• 实验结论——
• 参加实验的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
• 问题——
• 根据吉布森和沃克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证明人类 知觉深度的能力是天生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呢?
• 明显不能!
• 这是因为这项研究中所有婴儿至少已经有了6个 月的生活经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能通过 深度和错误而学会了知觉深度。 • 然而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不具备自主运动的能 力,所以不能接受试验。
• 绝对阈限
•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差别阈限
• 刚刚能辨别出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绝对阈限
• 测量方法:
• 对个体施加一系列由弱变强的刺激,使被试从完全不能察觉到刺激 存在到明确报告刺激存在为止。多次测试时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 感觉信号的刺激强度为绝对阈限。
刺激量
test1 test2 test3 test4
• 嗅觉和味觉 • 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后→苦 • 皮肤感觉:触觉、温度觉、痛觉
• 对内部刺激的感觉:动觉与前庭觉
大多数味觉偏好是习得的。同时,有些差别是遗传造成的。
味觉敏感性与一个人舌头上味蕾的数量有关,味蕾少的仅有500个, 多的则有1万个(品尝家)。 味觉能力也会随年龄变化。伴随年龄的增加,味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 味觉会逐渐消失。孩童时不喜欢许多食物(菠菜、动物肝脏),成年 后吃什么都香,很可能是因为味觉体验不同。 嗅觉和味觉都是对化学物质的感觉,两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 • 颜色视觉有三个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色调由光波的波长决定,是区别物体颜色的主要属性
•
•
明度由物体表面反射光波的强度决定,是区别物体明暗程度的属性
饱和度由物体发射或反射光波的纯度决定,是区别某种颜色纯杂程 度的属性。
• 混色和补色
• 混色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波混合之后所得到的颜色视觉
•
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可得到白色,所以各种混合光的颜色都可以 由红、绿、蓝三色光按比例混合而成。
• 整体性
• •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 不合理图形(impossible figure):每个部分都是合理的,但整 体是不合理的。
• 理解性
•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 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 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五章 认知过程
主要内容
• • • •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Ⅰ感觉:生理与心理的交汇
• • • • 定义 测量(心理物理学) 特征(基本感觉现象) 种类(几种主要的感觉)
ⅰ感觉的定义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的反映
• 感觉是如何发生的?
• 感觉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并将信息传输到中枢神经系 统,进而完成信息属性分辨的过程。 • 感觉尚不能形成对刺激对象的整体形象,也不能揭示 刺激对象的意义。 • 感觉对人类的意义在于保证我们从外界获得可靠的信 息。
动觉和前庭觉
• 前庭觉告诉你你的身体——尤其是头部——是如何根据重力作 用确定方向的。 • 动觉和前庭觉:感受器在肌肉、肌腱以及内耳的前庭器官中。 • 在行驶的汽车中看书,会感到恶心? • 因为视觉提供的是静止的信号,而前庭觉提供的是信号却是移动 的。两者信息相互冲突时,就会发生运动性疾病。
• 坐在过山车前排和后排,相比起来哪一种更不容易恶心? • 同理,司机很少会患运动疾病,因为他们同时看和感觉着运动。
ⅲ 基本感觉现象
• 后像:
• 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是一种 感觉残留现象。
•
正后像:保持刺激所具有的品质
•
•
负后像:与刺激的品质相反或互补
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持续的时间也越长。
注视此灯泡30秒以上, 然后看白色背景,你会发现……
数数看,有几个黑点?
• 有人敲门?
• 假设甲和乙在家里看电视,外面有人敲门。 • 甲说:“有人敲门。” • 乙说:“我没听见。”
• 我们能不能说甲的听觉更敏锐些?
• 可能甲乙都有着同等的听觉感受性,但他们判断是否听到声音的标准 不一样。 • 甲也许比较冒进,只要听到似乎有声音就说“有人敲门”;乙也许比 较保守,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说“听见了”
差别阈限
• 测量方法:
• 对个体施加两个同类别的刺激,一个是强度保持不变的标准刺激,即 100克;另一个是强度逐渐改变的比较刺激。采用被试多次反应中50% 能够觉察到差异时的刺激增量为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 比较刺激量 test1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 = = = +
2
-
4
+
6
+ +
8
+ + +
10
+ + + +
“有感觉”概率
0
25%
50 %
75 %
100%
•实际上,绝对阈限只是一个统计值
•个体在每次的刺激觉察过程中会发生微小的变化(由于注意、疲劳等因素) •个体没有觉察到刺激也进行反应(期望的作用) •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是: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水平
• 人类深度知觉能力是天生的吗? • 吉布森和沃克的“视崖”实验
• 将婴儿或者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 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
• 视崖装置的构成——
• 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 滩)是用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 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渊)。
Ⅱ知觉:体验多彩世界
• 定义 • 特征 • 种类
ⅰ知觉的定义
• 人脑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解释并赋予整体意义的加工 过程 • 知觉在感觉、组织、辨认和识别过程中进行着两个方 向的信息加工: •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ⅱ知觉的特性
• 相对性
•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 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 对象。
1/30
1/10 1/7 1/4 1/3
两点阈测验
让同桌拿两支铅笔,用笔尖轻触你身上的不同区域,并改变两个笔尖 之间的距离。你不要看,每一次测验时,你报告自己感觉到的是一个 点还是两个点,请朋友记录下每一次你可以感觉到两个点时铅笔之间 的距离,这样,就可以粗略查出不同身体区域触觉感受器的密度。 你可以发现,在背部中央部分,笔尖需要相隔7.6厘米才可以被感觉 到为两点,在鼻部为6毫米,在指尖只需2.5毫米的距离。 唇、舌、脸、手和生殖器等部位的感受器密度较高。
• 实验结果——
• 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 • 当另外27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她们的孩子时,所有的孩子都 爬下中央板并穿过玻璃。 • 当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他们时,只有3名婴儿极为犹豫地爬过视 崖的边缘。当母亲从视崖的深渊呼唤孩子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 过视崖,他们远离母亲爬向浅的一侧;或因不能够到母亲那儿而 大哭起来。
• 对于不同的刺激,韦伯常数不同
• • 如,感觉重量变化与感觉光强度变化不同,其韦伯常数也不同。 某种感觉的K值越小,说明该感觉越敏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Schiffman, 1982)
感觉
视觉(亮度差异辨别) 动觉(重量差异辨别)
K
1/60 1/50
痛觉(皮肤灼痛刺激强度差异辨别)
听觉(声音高低差异辨别) 触觉(皮肤表面对压力大小差异的辨别) 嗅觉(对天然橡胶气味差异辨别) 味觉(对盐量咸度差异辨别)
ⅲ几种主要知觉
• 空间知觉 • 是人脑对自身与周围物体关系的知觉
• 时间知觉
• 运动知觉
• 错觉
施特拉顿实验
• 带上将视像倒转180度的眼镜。被试的视觉和触觉、 动觉之间产生矛盾。头疼、恶心。8天之后视觉和触 觉、动觉协调。 • 摘掉眼镜后,又重新经历适应空间关系的过程。 • 结果表明: • 空间知觉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将视觉 信息、触觉信息、动觉信息等多种感官的信息综合分 析后所产生的。
补色是两色光混合之后变成灰色的现象 黄色光与蓝色光相混,得到的将是灰色;红色光与绿色光相混,也会 变成灰色。因此,黄蓝二色光为互补色,红绿二色光也为互补色。
• •
• 加法色和减法色
• • • 色光混合时用加法混色,因为在多种色光的刺激下,视网膜上感受到 的是不同光波的重叠,因而我们的视觉产生了色光相加的效果。 红、绿、蓝 颜料混合用减法混色,因为视觉中颜料的颜色是颜料在日光或白色光 照射下吸收了部分波长的光线后,其它的反射光线刺激视网膜产生的, 反射光线的波长才是决定颜料色感的要素。 青、品红、黄
• 恒常性
•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 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 性。 • 大小恒常、颜色恒常、形状恒常、明度恒常
选择性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选择性
组织性
相似法则
接近法则
连续法则
闭合法则
恒常性
恒常性
感觉剥夺实验 P112
• 感觉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感觉剥夺严重影响了人的认识活动,特别 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过程 • 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感觉的双重功能: 生存 耽于声色
ⅱ感觉的测量
• 心理物理学:费希纳
• 研究物理刺激强度和感觉体验大小之间的关系
•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 个刺激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够引起感觉,这个刺激范 围叫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相应的感觉能 力称为感受性 (sensitivity)
test2
test3 test4
-
= 75
= = 50
=
= = 25
=
= = 0
=
= + 25
=
+ + 50
+
+ + 75
+
+ + 100
“有差别”概率(%) 100
韦伯定律
• 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I K I
• I为原有刺激量,△I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常数,即 韦伯常数。 • 例如:对重量进行判断,100克为标准刺激,102克时恰 能辨别两者的差异,故2克为差别阈限。 • K=2/100=4/200=8/400=16/800=20/1000=1/50
请注意: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
图中只有三种颜色,分別是:白、绿及粉红 但看起来却像是有两种不同的粉紅色
ⅳ几种主要的感觉
• 视觉
• 听觉
• 触觉 • 动觉
视觉
• 视觉是个体对光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别外物的明暗、颜色 等特性的感觉。
•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 研究表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靠 视觉获取的。 • 颜色视觉
ⅲ 基本感觉现象
• 感觉适应:
• 指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
• •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视觉的适应现象:明适应、暗适应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水煮青蛙实验”。
• • • •
感觉对比: 不同的刺激作用某一感觉器官,使感觉体验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同时作用同一感官而产生的感觉对比 连续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相继作用同一感官而产生的感觉对比
• 在浅滩边上,图案垂直降到地面,虽然从上面看是直落到地的,但 实际上有玻璃贯穿整个桌面。
• 在浅滩和深渊的中间是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使用这种装置对婴 儿施测的过程十分简单。
视空间知觉 的发展
• 吉布森的视崖实验
• 这项研究的被试是36名年龄在6-10个月之间的婴儿。这些婴儿 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 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 孩子。 • 为了比较人类与小动物(小鸡、小海龟、小老鼠、小猪、小猫和 小狗)的深度知觉能力,对其他种类的动物也进行了视崖实验 (当然没有母亲的招手吸引)。
•
紫 蓝
青
红
灰
绿
橙 黄
黄绿
听觉
• • • • • 听觉的三种属性: 音高、响度和音色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波频率决定,频率越大,声音就越高。 响度的高低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 音色也叫音质,由声音的振动成分决定。声音的成分反映在声波 波形上,由基音与陪音的比例关系决定。
其他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