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地质学:研究地球(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表面特征及演化历史的科学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气候地貌学:研究地球上不同气候区地貌形成演变特征和地貌组合特征
岩石地貌学:研究不同类型岩石在外力剥蚀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构造地貌学:研究地质构造受外力剥蚀后形成的地貌、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
农业资源:一般指农业自然资源,即一切可用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对象,包括农用地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及可提供植物养分的矿物资源
地球基本知识
重力:指地面某处所受地心引力和该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对流层:大气圈的最下层,密度最大,平均厚度10~12km,赤道地区约为16~18km,两极地区约为7~9km
莫霍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地震波的传播速率发生急剧变化的面)
古登堡面:地核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
软流层:上地幔的中部(约在50~250km处),存在一个塑性层,叫~。软流层物质可缓慢流动,岩浆主要发源于此层中,一般认为地壳运功与此层有关。
岩石圈:软流层以上(包括整个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
克拉克值:国际上决定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百分比,称为~
地质作用:地质学上把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地球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称~
地质营力:使地壳发生变化的力量叫~
矿物
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经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自然产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空间格子构造: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上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空间格子就是表示这种重复规律的几何图形
结晶质:组成它们物质的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有序的排列成空间格子状构造的固体物质
晶体: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内部构造中本应有某种质点(离子、原子、络阴离子或分子)所占的位置被晶体化学性质相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变化,而晶体构造不发生质变的现象,称类质同象(或称同晶置换)
同质异像: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主要是生成时的温度、压力、溶液的酸碱度等)结晶时,形成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的现象
双晶:同种物质的晶体成有规划的连生。(可以是两个晶体,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晶体连生)
晶簇:晶体极少单个出现,通常总是许多个矿物聚集在一起,如果这些晶体无规律地生长在同一基底上,叫~。
解理:晶质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结晶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能
硬度:矿石的坚硬程度
岩石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分布很广的有花岗岩和玄武岩。
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压实、胶结硬化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是原来存在的岩石在新的地壳变动或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下,使岩石的矿物重新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造和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
侵入作用:岩浆由地下深处向上运移,未达到地表而在地下占居一定空间并冷凝成岩的过程。
喷出作用:岩浆冲破上覆檐曾以出货喷出地表,甚至喷至空中,这一过程称喷出作用,也叫火山喷发或火山活动。
岩基:一种规模巨大的深成侵入岩体。
主要矿物:含量多并决定岩石大类和命名地矿物,其含量一般大于10%
次要矿物:含量较少,对于划分岩石大类并不起作用,一般含量在5%~10% ,但可作为进一步划分岩石种属的依据
副矿物:含量最少,通常不到1%偶尔可达5%,肉眼不易看见
鲍温反应系列:美国岩石学家鲍温(N.L.Bowen)在实验室证实了上述的结晶分异过程,给出了,成分复杂的玄武
岩浆在温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结晶析出的矿物顺序,称~
斑状结构:指有一些较大的晶体颗粒分散在较细的物质(隐晶质或玻璃质)当中的一种结构
压固作用:
胶结作用:在碎屑物质沉积的同时或生成之后,溶于水中的物质或有水带来的物质冲天在沉积物的空隙中,将松散的碎屑粘结在一起
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固态状态下,同一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然后又重新结晶成较粗大颗粒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矿物成分不发生变化
层理:分为水平层理和交错层理,沉积岩中由于物质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方向的变化所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砾状结构:碎屑结构(岩石或矿物碎屑被胶结物胶结起来所形成的岩石结构)的一种,粒径〉2mm
变质作用:由于内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使岩石矿物成份、化学成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变化而的过程。
片理:由于岩石中片状、板状、或柱状矿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重结晶并沿着垂直压力方向成平行排列所形成的构造,损者平行排列的面,可把岩石劈成小型片状,称为片理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围岩时,围岩不仅受到温度影响,而且还受到岩浆析出的高温溶液或挥发性气体的影响,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使原岩的化学成分发生一些变化,形成一些新的矿物,称~
地质发展史
地层: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岩层地层=岩层+时间(年代)
地质年代: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相对地质年代: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绝对地质年代: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
地层层序律: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由于后期地壳运动经常使地层发生变动(倾斜、倒转等)改变了原始的地层层序。
平行不整合:主要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几乎彼此平行
角度不整合: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之间的产状彼此斜交
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主要由地球的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过程。
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末期和第四纪
地震:大地的快速颤动是一种内动力的地质作用是较为常见的地质现象
裂度:是反映地震时地面受破坏的程度,分为12级,小于6度的地震,不产生破坏,大于6的菜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产状: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以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
水平岩层:岩石与水平面平行(倾角等于零)
倾斜岩层:岩层与水平面斜交,且倾向基本一致的岩层。
褶皱:层状岩石的一系列波状弯曲,称为~它是岩层受力后发生塑形变形的结果
断层:当岩层受力后,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移位和断裂
节理:是岩石中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的断裂
地垒:是两组断层之间的岩块上升,两侧岩块下降的正断层组合。
地堑:是两组断层之间的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的正断层组合。
构造体系:各个构造带,如果它们大体上是同一时期经过一次运动,或者按同一方式断续经过几次构造运动产生,就可以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叫构造体系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和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和分解作用。
风化壳:被风化的岩石圈表层
坡地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坡地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运动的过程
崩塌:陡峻坡上的岩块、松散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已急剧骤发方式脱离基岩向坡下垮落,并在坡脚形成倒石堆或碎屑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