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课堂提问是任何教学活动中必备的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的双边教学形式。

然而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上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

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1、巧妙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要力求新颖巧妙,要能激发情趣,发人深思,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地设计问题,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同类项》内容后,在课后小结时,不要按照常规问“今天我们学到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而是先巧妙地举了一个例子“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降幂排列,如果说降幂排列就好比是同学们按照个子高低去排队,那么今天学习的同类项可以好比什么哪?”。

学生们立即开展了讨论,小结的发言异常踊跃:“好比是按照男生、女生来排队”;“好比是卖水果,橘子归一类,香蕉归一类,苹果归一类”等等。

学生们充分发挥着他们的想象力,情趣盎然。

教师马上追问“那么同类项的分类应该注意些什因此,好的问题是需要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充分吃透了教材和学情之后设计出来的。

“精”“准”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

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

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问题过多,且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都是一些诸如“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站在发挥形式的主观能动性角度上,多设计一些能启发他们思考、拓展思维乃至创新的应用、综合型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问题教学的重要性。

问题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一、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较为有限,他们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才能理解问题的本质。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提出“如何用最短的路径将九个点相连?”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是一门充满实用价值的学科,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购物时计算各种商品的价格,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和乐趣,并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设置情境,让学生主动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创设问题。

情境是指在具体的环境下,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发现数学问题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例如,在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将各种形状的木块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自由组合并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进行探究和发现,从而学习各种几何图形的定义和分类。

总之,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及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提高兴趣,让他们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策略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策略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策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 制定明确的课堂目标:在每一节课之前,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课堂目标,并将其与学生分享。

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他们需要达到的目标,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2.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舒适和开放。

这可以通过建立互动的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观点来实现。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使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活动、演示和实践等方法。

4. 提供实际应用的例子: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作用。

5. 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讨论不同解决方法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实现这一点。

6.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都不同,教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材料和不同难度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学习。

7. 鼓励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互相激励和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学习。

8. 及时反馈和评估: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地方。

可以使用简单的测验、小组讨论或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9. 利用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使用计算器、数学软件或在线资源来辅助教学。

10. 激发兴趣和动机: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性的奖励制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通过采用以上策略,教师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如何有效提问,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掌握的技能。

下面将从提问的意义、提问的目的、提问的策略以及如何评价提问效果等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进行浅析。

一、提问的意义提问是教学中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提问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提问的目的1. 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确定学生学习程度: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问的策略1. 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教师的提问应当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可以通过提出实际问题,或者引用名人事例等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

2. 提问应当有针对性:教师提问的内容应当有针对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提问应当多样化: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如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命题性问题等,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如何评价提问效果1. 学生的回答是否积极: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提问的效果,如果学生的回答积极,思路清晰,说明提问的效果较好。

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通过提问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评价提问的效果,如果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明提问的效果较好。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及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及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及案例分析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提问在数学课堂中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良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并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来展示这些策略的实际运用。

一、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方式1.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简单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的问题。

比如,在讲解线性方程时,可以提问:“你能不能给出一个例子来解释‘无穷多解’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追问式问题:追问式问题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继续提出进一步的问题,以进一步挑战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解比例时,可以先问学生:“在一个三角形ABC中,AD是BC的一半,DE是AC的一半,你能求出比例AD:BC吗?”学生回答后,可以进一步追问:“那如果DE不是AC的一半,你还能求出比例吗?”3. 想象式问题:想象式问题是指通过提供一些情景或假设,引导学生进行假设、推理和想象等思维活动。

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问学生:“如果有一种四边形,它的对角线相等,对边相等,你觉得它是什么形状?”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和几何形象思维能力。

二、案例分析:有效提问策略的实际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是几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提问策略应用于具体的数学教学中。

1.案例一:解一元一次方程老师:请用代入法解方程2x + 3 = 7。

学生A:x = 2老师:非常好,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x等于2吗?学生A:因为2乘以2再加3等于7。

通过追问学生的解题思路,老师引导学生从方程左右两边平衡的原理出发,解释了为什么x等于2的原因。

2.案例二:计算周长和面积老师:请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其中长为4cm,宽为3cm。

学生B:周长为14cm,面积为12cm²。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是一个需要老师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并分析其方法和意义。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具有导向性的。

老师在提问时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老师可以针对特定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相关的数学法则和规律。

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同类型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包括具体的计算问题、解释性的问题、实际问题和对比问题等,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中。

这种多元化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个性化的。

针对不同水平和兴趣的学生,老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问题。

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思考,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而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让他们能够逐步建立自信,慢慢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有效的数学提问应该是及时性的。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及时性的提问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论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一、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包括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

只有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情。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提问的难度和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二、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小学数学高段学习阶段,学生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问答。

启发性提问可以采用情境故事、问题情境化等方式。

如果要学生研究一个几何问题,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引入,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到问题,并加以解决。

三、提问要体现层次性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应该体现层次性,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由表层思考向深层思考逐步过渡。

提问的层次性可以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等多个方面来体现。

层次性提问可以通过逐步引导学生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四、提问要重视学生参与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参与。

教师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小组合作、手势回答等方式,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提问。

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有求知欲,主动探究问题。

五、提问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励性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鼓励性。

准确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鼓励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不宜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

教师提问时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到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提问要及时反馈在小学数学高段课堂中,教师提问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促进学生主动纠正错误,不断提高。

及时反馈可以通过点评学生的回答、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纠正错误等方式来实现。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有效策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几种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任务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设立导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通过解答学生的问题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教具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除了传统的笔试、口试,教师还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实际情景分析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评价结果可以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来调整教学策略。

5. 个性化辅导和培养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互动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的数学游戏、竞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6. 与家长的积极合作:家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可以与家长积极合作,分享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教师还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资源,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和讨论数学问题。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下功夫。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技巧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技巧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技巧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

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1、把握好“两度”1)频度。

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

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

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

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坡度。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

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的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

2、提高提问技巧。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1)提问要及时。

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设置的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洞然若开”,“豁然开朗”之感。

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提问要适当。

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能设置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框架,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下面是一些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提问要具体而有针对性。

老师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要具体地考虑问题的对象和问题的范围,避免提出模糊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针对某一道数学题目提问学生,或者在讲解某一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提出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向学生提出具体的问题。

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提问要注重引导性和启发性。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总结规律和解决方法。

当讲解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类比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和推理,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提问要注意多样性和灵活性。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多样化,让问题多角度,多维度地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抽象问题、逻辑问题、推理问题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锻炼。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数学是一门抽象且概念丰富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提问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引导性提问引导性提问是指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引导学生达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数学课堂中,引导性提问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概念、定理、证明方法等方面。

1.逐步引导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概念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采用逐步引导的策略。

先提出一个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关联性问题,逐步推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相似时,可以先问学生什么是相似三角形,然后问学生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等等。

2.引导发现引导发现是指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规律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和解题方法。

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具体的因式分解例子,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和方法。

二、启发性提问启发性提问是指通过巧妙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1.案例引入通过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或问题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行线性质时,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平行线的应用,让学生思考平行线的特性与应用。

2.交叉学科通过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提问,拓宽学生的思维视角。

例如,在教学概率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问“你觉得选择抽奖的概率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有何关系呢?”三、评价性提问评价性提问是指通过提问来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1.总结回顾在每个学习单位结束后,通过提问学生总结并回顾已学的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可以提问“请你们总结下本章学到的重要概念和方法,并提出一个例子来说明。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有哪些提问是教师每天都要做的,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一、捕捉“三种”契机,提升提问时效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

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

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

1、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及时提问。

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的地方,往往是教学重点所在之处。

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通过采用铺垫性、辅助性的提问,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时:“学校把360 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思维发生了障碍,这时教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 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故事书总本数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

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可见教师这个问正是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当学生的思维产生“模糊”时,及时提问。

所谓思维“模糊”,就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

教师在学生思维产生“模糊”时,应采用反问或点拨性提问能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运用正确思维规律,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如,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加减小数后,要求学生做5-(2+1.4)等于多少。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教学 效 果 的 目的
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 , 源于生活的问题有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由趣生疑 , 由疑点燃思维的火花 , 使学生产生好奇 , 由好 奇引发思考 , 进而使学生兴趣 盎然地探究问题 , 并探求答案 。 ( 2 ) 在合作交流 中获取数学问题
课 堂上 应 鼓 励 学 生提 问题 , 并 逐 一 加 以解 决 , 以
等底等高 的棱锥展开实验 , 发现规律之后 , 教师不必
马上 着手 推 导 出公 式 , 可 鼓励 学 生质 疑 问难 : ( 1 ) 为什
问, 你 问我答 的争辩 , 从 而增强 了对新知识椭 圆的理 解。 这样 , 教师不仅授人以渔 , 而且授人以“ 欲” , 学生
学 习数学 的兴 趣 就更浓 了。
质 。教 师也 要 肯定 学 生 提 出问题 的价值 , 鼓 励 学 生树 立 自信 心 , 学生 “ 提 出一 次 问题 , 就 是一 次进 步 ” , 相信 学 生会 提 出最优 秀 的 、 最 有价 值 的问题 。 3 .指 导提 问的技巧 , 让 学 生善 于提 问 数 学教 师 可 以 引导 学 生 采 用 “ 反提问” 的 方式 进 行 课 堂 提 问 。常 言 道 “ 善 于提 问 的学 生 , 才 是 好 学 的 学生” 。 因此 , 提 倡学 生 大胆 发 表 自己的看 法 与 主张 , 给 学生 积极 思 考 的 时间 和空 间 。 比如 学完 “ 数列” 后, 可 引导 学 生从 函数 的角 度去 理解 数 列 , 如 果将 函数 的 自变 量 取 为正 整 数 1 1 , 则 可 知 数 列是 函数 的一 种 特 殊
动地思考。在课堂教学 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 内容 , 运 用直观形象的具体材料 , 设置问题情境 , 激发学生对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问是教师交流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下面介绍几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常用的有效的提问策略:1. 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不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通过多样性的回答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教师可以提问:“请举例说明一个有理数和一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的情况。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并解释其原理。

2. 挑战性提问:挑战性提问是指教师提出一些相对较难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解的欲望。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可以提问:“请给出一种方法,不用计算器计算出√2的值。

”学生可以用巧妙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

3. 递进式提问:递进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从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扩展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提问:“请用等差数列的公式计算1 + 3 + 5 + 7 + ... + 999的和,然后再思考如何求出奇数项的和。

”4. 引导式提问:引导式提问是指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请思考如何在一分钟内找到1-100之间的所有质数。

”5. 全体提问与小组提问结合:在数学课堂上,既可以进行全体提问,也可以进行小组提问。

全体提问可以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提问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相互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

在使用上述提问策略时,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提问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又不至于过于困难,使学生望而却步。

数学活动中的提问设计策略

数学活动中的提问设计策略

数学活动中的提问设计策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常常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操作方式。

而数学活动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目标指向性,因此,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教师更应注意语言的应用,尤其是提问的设计,因为提问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活动质量和教学效果。

现以我参与的一次数学教研活动“左和右”中采用的若干提问策略为例加以说明。

策略一:提问要符合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富有层次性众所周知,数学活动中的提问强调的是语言的严谨、思维的严密。

因此,我在试教大班数学活动“左和右”时,用摄像机将活动过程拍下来,仔细推敲活动中的每句提问,观察活动中幼儿的反应。

如果所提的问题不利于幼儿思考时,我就重新设计,一字一句斟酌,直到幼儿能理解。

举例如下:(试教时的提问设计)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左手会做哪些事?幼1:我的左手会端碗。

幼2:我的左手也会端碗。

师:还有不同的回答吗?幼3:我的左手会端杯子。

(评价:1.幼儿对左手的了解相对于右手来说比较少。

因此第一次试教中幼儿的回答千篇一律,没有发散幼儿思维,提问效果不好,经研讨后调整为先提问右手会做哪些事。

2.有效的提问要兼顾宽泛性和指向性,如有个别小朋友是左撇子,用左手握筷子。

建议提问开头加入“在一般情况下”这一导语。

)(公开活动中调整提问设计)师:在一般情况下,你们的右手会做哪些事情?幼l:我的右手会写字。

幼2:我的右手会拿筷子。

幼3:我的右手会洗脸。

幼4:我的右手会拨算珠。

幼5:我用右手刷牙。

师:那左手呢?会做哪些事情?幼1:我的左手会拿杯子。

幼2:我的左手会在写字时按住本子。

幼3:我的左手会拿算盘……(评价:显然,第二次的提问更能激发幼儿回忆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前后两次提问看似差不多,只是“左”“右”位置换了一下,但得到的答案却大相径庭。

)策略二:提问时善于结合体态语。

提高“问题有效性”大班幼儿还是形象思维、直觉行动占优势。

在提问没能引起幼儿足够注意和兴趣时,教师可以运用夸张的体态语帮助幼儿理解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特点,采用一些策略与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启发式教学法:1. 引导性提问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解题时使用适当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思路,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分组探究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决一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生的互相学习与启发,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 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规律,将分散的知识点归纳为系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问题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2. 探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调研、观察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景模拟教学: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模拟商店购物、模拟工程建设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多元化评价与反馈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

1. 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观察、小组合作评价、作业评定等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解题过程与方法的运用以及解题思维能力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及时的正向反馈:及时给予学生正确解题和思维的肯定与赞扬,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兴趣与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追求热闹,提问过多,走向“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不会有效倾听;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忽视学生的提问;总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给予消极的反馈等。

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

有效提问的策略:优化提问的形式:“趣问”;优化提问的切入点:“巧问”;优化提问的方式:“曲问”;优化提问的内容:“精问”有效提问的原则:提问要明确、清晰;提问要适时;提问不宜太多;提问涉及面要广;要学会倾听;要学会有效评价。

一、围绕内容开展研究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通过对课堂教学现状的信息采集、教学案例的分析、向师生发放调查问卷等,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时机及有效性等。

2.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3.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

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有效的提问是教学中的关键一环。

通过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本文将从提问的策略、技巧和方法等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进行浅析。

一、提问的策略1.明确提问目的教师在进行提问前,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还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激发学生的兴趣等。

明确提问的目的有助于提问方式和问题设置的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采用开放性问题,而如果是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导向性问题。

2.提问的层次教师的提问可以分为低层次提问和高层次提问。

低层次提问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为主,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

而高层次提问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因素进行灵活运用,使提问既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提问的数量和密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数量和密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过多的提问会让学生感到压力过大,影响学习效果,而过少的提问则会导致课堂气氛单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提问的数量和密度,让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至于过分干扰学习进程。

二、提问的技巧提问的方式包括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

直接提问是指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给出答案。

而间接提问则是利用事例、情景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他们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使提问更具针对性和引导性。

提问的语言应该简单明了,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

教师还要注意提问语言的语调和表情,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提问的反馈教师在提问后,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包括鼓励、指导、纠正等。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三个策略

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三个策略
零 的 自然数 . 以 03和 05不 能 说 是 所 - .
楚 地理解平行 四边形 的概念和特 征 . 还 能从 深 层 次 角 度 理解 与 已学 过 的 平
面 图形 的联 系 与 区别 .通 过 各 个 角 度
师 : 们猜猜 . 时哪边的数大? 你 这
生 傻 眼 了 . 。 成 小 数 了 , 边 咦 变 右 现 在 变 成 三位 小 数 . 边两 位 小数 . 左 但 整 数部 分都 相 同 , 法 分 辨 大 小 。 无
看 了 看 . 着 2 书不 知 所 措 . 时 老 拿 本 这
论. 发现 原来 在 计算 时 由 于将 除 数和 被 除 数 都 扩 大 了相 同 的倍 数 .变 成 了整
数. 以 1 所 2比 2 3小 . 够 除 . 果还 原 不 如
次 生 日等 等 : 2 测式提 问。例 如 , 学 “ . 猜 教 比较 小
很 理解 时 . 让 学生 通 过 商乘 除 数再 加 可
余 数检 验发 现 . 出 的结 果 不 是 6 得 1米 .
也 发现 了做 2 套 是用 布 5 . 米 .只要 6 98 再加 上 1 米 就 是 6 米 . 以余 下 的米 . 2 1 所 数 应是 1 . . 不是 1 米 . 过 这 样 2米 而 2 通 的 验 证就 把 学 生 容 易 忽 视 的 盲 点 抠 了

“ 如果做 完 2 6套还 剩 l 2米 . 问 l 请 2米
不 能再 做一 套 2 - 3米的童 装 吗 7学 生一 看. 对啊 ! 是怎 么 回事 呢 ? 这 经过 小 组讨
个 学 生 帮 老师 装 书 的 情 境 : 当同 学
们将 3 2本 书 按 5本装 一 个 抽 屉 . 完 装 6个抽 屉后 . 剩 2本 书 时 . 家互 相 还 大

数学课堂上的“互动”策略

数学课堂上的“互动”策略

数学课堂上的“互动”策略一、鼓励学生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问来促进互动。

学生的提问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思维,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

通过提问,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疑惑、探究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和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回答学生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组织小组讨论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是另一种促进互动的有效策略。

小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在交流中激发思维,通过比较、讨论可以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从而促进深入思考,提高解题能力。

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和情境,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小组讨论方式。

可以采用“三人为一组”或“四人为一组”的小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协助、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置不同的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共同成长。

三、举办数学竞赛在数学课堂上,举办数学竞赛是另一种促进互动的有效策略。

数学竞赛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竞赛中全力以赴。

通过数学竞赛,学生可以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组织数学竞赛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竞赛项目。

可以设置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智力竞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全面展示自己的数学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竞赛,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数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分享经验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促进学生间的互动。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通过分享解题经验,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解题技巧,还可以从其他同学的经验中学习到更多的解题方法。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也是促进互动的重要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几种教学策略
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

所谓
“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

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

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
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

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 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

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

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

”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

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

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

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

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

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

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

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

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

“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

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

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

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
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

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

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

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王通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