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三相整流电路触发电路本章要点61548;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

合集下载

2.2 晶闸管三相可控整流电路2

2.2 晶闸管三相可控整流电路2

被积分的波形周期π/3
21
21
2.2.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感性负载
第一条蓝线,触 发角为0度处; 第二条蓝线,触 发角60度处,电 压Ucb过零,电 阻性负载时将自 然关断。
电感性负载在控制角大于60度时的晶闸管电压波形图
在触发角60度以前,电阻性负载与电感性负载相同。 电感性负载在控制角大于60度时的负载电压波形图如图。 输出电压平均值:
26
2.2.3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控制角小于60度 (VT3,VD2) (VT5,VD4) (VT1,VD6)(VT1,VD2) (VT3,VD4)
VT1
VT3
VT5
+
a b c
(2)从π/3到2π/3,a相电压最 高,所以触发VT1时VT1导通, b 相电压最低,则VD6导通。
o
id
VD 4
☞a=0 √三个晶闸管轮流导通120 , ud波形为三个相电压在正半 b) 周期的包络线。 √变压器二次绕组电流有 直流分量(每一相均是单 c) 向通电)。 √晶闸管电压由一段管压 d) 降(该管正向导通时)和 两段线电压(该管不导通 e) 时)组成。
f)
u 2
O
a =0 ua
wt wt
u
b
wt
17
17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触发角=30度
在第一条绿线处,共阴极组a相最高,若触发VT1则为触发角为0的 状态。VT1导通会将VT5关断。 但是此时不触发VT1,则VT5也不会关断。延迟30度以后(第二条 绿线)触发VT1,则在第二条绿线处VT1导通,VT5关断。第一条和 第二条绿线之间是VT5和VT6导通,负载电压仍然是Ucb。 若到第3条绿线(60度)再不触发,则Ucb要过零,晶闸管VT5和 VT6将关断。

晶闸管三相交流桥式整流电路

晶闸管三相交流桥式整流电路

晶闸管三相交流桥式整流电路1. 引言说到整流电路,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就像是天书一样,不知所云。

不过,别担心,今天我们来聊聊晶闸管三相交流桥式整流电路。

乍一听好像很复杂,但其实,简单明了的说,就是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一种方式。

就像把原本波浪起伏的海面,变成一池平静的湖水,清澈见底,心里特别踏实。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浅出地聊聊这玩意儿,保准让你听完之后,轻松应对各种电路问题。

2. 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晶闸管?首先,咱们得认识一下晶闸管。

想象一下,它就像是电路中的“开关小王子”,一旦被激活,就能控制电流的流动。

它不仅可以通电,还能断电,是不是觉得它简直太酷了!而且,它可不是一般的开关,它的工作方式让人赞不绝口,可以说是电力控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晶闸管的好处就是,它能承受高电压和大电流,非常适合在各种复杂的电路中使用。

2.2 三相交流电的魅力接下来,咱们聊聊三相交流电。

可能有小伙伴会想:“三相交流电是什么鬼?”其实,它就是把电分成三条相位,像三兄弟一起合作,保证电能传输的高效与稳定。

就像打麻将,三个人配合得当,总能赢得漂亮!三相电的优点就是可以减少电缆的用量,还能提高电动机的效率,简直是电力传输的“完美组合”。

3.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3.1 桥式整流的玩法说到整流,大家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水坝,把湍急的水流变成平静的湖水。

桥式整流电路就是通过四个晶闸管,巧妙地把三相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

这个过程就像是打麻将时的“碰”、“杠”,每个晶闸管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一起合作,完美无瑕地完成整流工作。

3.2 控制与调节当然,整流电路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的控制与调节功能。

通过调节晶闸管的导通角度,咱们可以轻松改变输出的直流电压,就像调音台上的旋钮,轻松把音量调到合适的程度。

想要电压高点?没问题,调调开关就行;想要电压低点?照样来!这种灵活性让整流电路在工业领域中大展拳脚,应用广泛,真是个“多面手”!4. 实际应用与前景4.1 工业中的大显身手在工业界,晶闸管三相交流桥式整流电路简直是不可或缺的。

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19
第二节 时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电压为三相半波时的两倍,在大电感负载
20
图 3.9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21
图 3.10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0°时的波形
22
图 3.11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30°时的电压波形
23
图 3.12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60°时的电压波形
3
图 3.2是 α =30°时的波形。设 VT3 已导通, 当经过自然换流点 ωt0 时,因为 VT1的触发脉冲 ug1还没来到,因而不能导通,而 uc 仍大于零,所 以 VT3 不能关断,直到ωt1 所处时刻 ug1触发 VT1 导通,VT3 承受反压关断,负载电流从 c相换到 a 相。
4
图 3.2 三相半波电路电阻负载 α =30°时的波形
32
一、双反星形中点带平衡电抗器的可控整流电路 在低电压大电流直流供电系统中,如果要采用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每相要多个晶闸管并联, 这就带来均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如前所述三相 半波电路还存在直流磁化和变压器利用率不高的问 题。
33
图 3.15 带平衡电抗器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
34
图 3.16 带平衡电抗器双反星形可控整流 ud 和 uP 波形
26
图 3.14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及波形 (a)电路图 (b)α =30° (c)α =120°
27
一、电阻性负载 控制角 α =0时,电路工作情况基本与三相全 控桥 α =0时一样,输出电压 ud波形完全一样。输 出直流平均电压最大为 2.34U2Φ。
28
由图 3.14( b),通过积分运算可得Ud 的计 算公式
12
当 α >30°时,晶闸管导通角 θV=150°- α。 因为在一个周期内有 3次续流,所以续流管的导通 角 θVD=3( α -30°)。晶闸管平均电流为

3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3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 0° u u t1
Ⅰ u uv Ⅱ u uw Ⅲ u vw
uv
uw
t
Ⅳ u vu Ⅴ u wu uⅥ wv u uv u uw
O
t
i u
T 1
O
T 1
u uv
u uw
u vw
u vu
u wu
u wv
u uv
u uw
t
O
t
u uv
u uw
图3-1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0时的波形
第三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其交流侧由三相电源供电。 ■当整流负载容量较大,或要求直流电压脉动较小、 易滤波时,应采用三相整流电路。 ■最基本的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以及
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十二脉波可控整流电路等。
第三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第一节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第四节 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一、电阻性负载
◆当>60时
√因为id与ud一致,一旦ud降为至零,id也降至零,晶闸管关
断,输出整流电压ud为零,ud波形不能出现负值。 √=90时的波形见图3-15。
◆电阻负载时角的移相范围为0~120。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一、电阻性负载
u2 u d1 O u d2 u 2L ud
图3-1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触发脉冲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一、电阻性负载
■电路分析 ◆各自然换相点既是相电压的交点,同时也是线电压的交点。 是 计算 的起点。 ◆当≤60时 √ud波形均连续,对于电阻负载,id波形与ud波形的形状是一样 的,也连续。 √=0时,ud为线电压在正半周的包络线。波形见图3-11 。 √=30时,晶闸管起始导通时刻推迟了30,组成ud的每一段 线电压因此推迟30,ud平均值降低,波形见图3-13。 √=60时,ud波形中每段线电压的波形继续向后移,ud平均值 继续降低。=60时ud出现了为零的点,波形见图3-14。

晶闸管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晶闸管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图 2-20 三相全控桥 R 负载输出电压
根据图 2-20 所示波形可求出负载电压与控制角的关系为
∫ U d
=
3
2π / 3+α
6U sin ωtd (ωt)
=
2.34U
cosα
π π / 3+α
(2.30)
晶闸管两端的电压用以下方法确定,当它本身导通时,两端电压为 0;晶闸管不导通应
承受线电压。对于共阴极组的晶闸管,其阳极接在某一固定相电压上,与它共组的另一晶闸
VT1
VT3 VT5
a
o
b
ud
c
VT4
VT6 VT2
图 2-19 三相桥式全控电路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炣
1. 纯电阻负载 下面分析纯电阻负载时的工作过程。在ωt=π/3+α时时触发 VT1,假如电路已进入了稳 定工作状态,按照晶闸管的触发导通顺序,在此之前电路中已有 VT5、VT6 导通,VT6 的导 通使得 VT1 承受电源线电压 uab,此时 uab>0,为 VT1 的触发导通做好了准备,VT1 一旦得到 触发脉冲即转入导通状态。VT1 的导通又使 VT5 承受电压 uca,此时 uca<0,VT5 受到反压而 关断,此过程为 VT1、VT5 换相。换相后电路中 VT1、VT6 导通,负载输出电压 ud= uab,这 一状态持续 π/3,在ωt=2π/3+α时触发 VT2,VT6 的导通使 VT2 承受电压 ucb,在ωt=2π/3 后 ucb>0,VT2 一旦得到触发脉冲则可以导通,VT2 导通使 VT6 因承受电压 ucb<0 而关断,此后电 路中 VT1、VT2 导通,负载输出电压 ud= uac,再经过 π/3,到ωt=π+α时触发 VT3,VT3 和 VT1 换相,电路中 VT3、VT2 导通,负载电压变成 ubc。每间隔 π/3 电路换相一次,一个电源 周期中共换相 6 次,晶闸管的导通编号为:1-6、1-2、3-2、3-4、5-4、5-6、1-6。负载电压 为 uab、uac、ubc、uba、uca、ucb。负载电压波形如图 2-20。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Ⅲ u bc
Ⅳ u ba
Ⅴ u ca
Ⅵ u cb
uab
u ac
a=0
O
wt
id O i VT
1
wt wt
18
O
a = 30°
u d1
ua
ub
uc
O u d2
wt
1
wt
阻感负载 a=30 a=60
ud
Ⅰ u ab
Ⅱ u ac
Ⅲ u bc
Ⅳ u ba
Ⅴ u ca
Ⅵ u cb
u ab
u ac
O
wt
当a =0时,Ud最大,为 Ud = Ud0 = 1.17U2 (2) a >30时,负载电流断续,晶闸管导通角减小,此时有:
1 Ud = 2 3
a
6

3 2 2U 2 sin wtd (wt ) = U 2 1 cos( a ) = 0.6751 cos( a ) 2 6 6

Id =
wt = 5 / 6 a g 时,ik = Id , 于是
6U 2 cosa cos(a g ) 2X B
cosa cos( g ) = a
2X B Id 6U 2
25
各种整流电路换相压降和换相重叠角的计算
电路形式
U
单相 全波
X
B
单相全 控桥
2X
B
三相 半波
id
O ia
O
wt
wt
19
a = 90°
u
d1
ub
uc
ua
O
wt
1
wt
u
d2

晶闸管三相整流电路触发电路本章要点61548;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晶闸管三相整流电路触发电路本章要点61548;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 当V2导通时,因R4很小,所以C2迅速放电,使得ub3电位 迅速降到零伏附近。当V2周期性地导通和关断时,ub3便 形成一锯齿波。射极跟随器V3的作用是减小控制回路电流 对锯齿波电压ub3的影响。
❖ V4基极电位由锯齿波电压、控制电压uco、直流偏移电压 up三者叠加所定,它们分别通过电阻R6、R7、R8#39; 0
uc0
R7
R6 // R8 (R6 //
R8 )


,u
' p
仍为一条与up平行的直线,但绝对值比up小;
仍为一条与uco平行的直线,但绝对值比uco小。
❖ 当V4不导通时,V4的基极b4的波形由uh up' uc' o 确定。当 b4点电压等于0.7V后,V4导通。产生触发脉冲。改变uco便 可以改变脉冲产生时刻,脉冲被移相。加up的目的是为了 确定控制电压uco=0时脉冲的初始相位。
6、脉冲封锁
❖ 二极管 VD5阴极接零电位或负电位,使V7、V8截止,可以 实现脉冲封锁。VD5用来防止接地端与负电源之间形成大 电流通路。
2.1.4 集成触发电路(简介)
❖ 目前国内生产的集成触发器有KJ系列和KC系列,国外生产 的有TCA系列,下面简要介绍由KC系列的KC04移相触发器 和KC4lC六路双脉冲形成器所组成的三相全控桥集成触发器 的工作原理。
~~
iGR
t
U GR I GRM
30s
图2-19
❖ 开通时,门极电流脉冲前沿陡度大,一般为5~10A/μS, 门极正脉冲电流的幅度比规定的额定直流触发电流应大 3~10倍,正脉冲宽度一般为10~60μS,而后沿应尽量平 缓些。
(2)内部结构
(3)KC04移相触发器的内部线路组成

Chap2.3 晶闸管三相整流电路

Chap2.3 晶闸管三相整流电路

t
t
t
5
2013-6-15
u ab
u ba
u
O u bc u O u ac u O
2013-6-15
t
u cb
t
u ca
t
6
u d
u u ab ac
u u u u u u bc ba ca cb ab ac
O
t
2013-6-15
7
3) 换流阀 ①换流阀排列方式,1、3、5共阴极,4、6、2共阳极 ②6个晶闸管依次轮流触发,触发间隔60 ,一个周期触发一次。
6、1
2013-6-15
26
6、1 1、2 2、3
3、4
4、5
5、6
6、1
ucb
2013-6-15
27
6、1 1、2 2、3
3、4
4、5
5、6
6、1
u ab
28
2013-6-15
6、1 1、2 2、3
u ab u ac ubc uba u ca ucb u ab
29
3、4
4、5
5、6
6、1
2013-6-15
2013-6-15
③V1导通,则a电压在最高时
21
整流器工作原理----------负载电压分析
如若上循环周期末,阀1和阀6 导通,电流从a—VT1—R—VT6—b—a,即 此时负载R上电压Ud=Uab。 当阀2触发时,ucb<0(见三相交流电图), b相阀6承受正向电压截止, 相当于b相绕组被断开,其电流为0,而c相阀2因为uac>0,导通,c相绕组 接通,有电流。
11
自然换向点,是各相晶闸管能导通的最早时刻,将 其作为晶闸管控制角的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脉冲列。具有双窄脉冲的优点,应用广泛。
三、脉冲电路与晶闸管的连接方式
1.直接连接:操作不安全,主电路干扰触发电路。 2.光耦合器连接:输入和输出间电隔离,绝缘性能好,抗干
扰能力强。 3.脉冲变压器耦合连接:有良好的电气绝缘。
2.1.2 晶闸管的简易触发电路
一、几种简易移相触发实用电路
二、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 根据叠加原理,先设uh为锯齿波电压ue3单独作用在基极
时的电压,其值为
uh
ue3
R6
R7 // R8 (R7 // R8 )
所以uh仍为锯齿波,但斜率比ue3低。

同理,直流偏移电压up单独作用在V4基极时的电压u' p为up'up
R8
R6 // R7
(R6 //uRc'70)
❖ 控制电压uco单独作用在V4基极时的电压 uc' 0
1、单结晶体管 ❖ 单结晶体管的结构、等效电路、图形符号及外形
2、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电路
3、单结晶体管同步触发电路
2.1.3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E1 (15V)
VS R1
RP2
R3
V1 I1C V3
R4
Ts VD1
VD2
R
Q
V2 R5
uTs
C1
R2
C2
R15
VD1~1 VD14
220V
为:
uc' 0
uc0
R7
R6 // R8 (R6 //
R8 )


,u
' p
仍为一条与up平行的直线,但绝对值比up小;
仍为一条与uco平行的直线,但绝对值比uco小。
❖ 当V4不导通时,V4的基极b4的波形由uh up' uc' o 确定。当 b4点电压等于0.7V后,V4导通。产生触发脉冲。改变uco便 可以改变脉冲产生时刻,脉冲被移相。加up的目的是为了 确定控制电压uco=0时脉冲的初始相位。
❖ (a)为正弦波触发脉冲信号。前沿不陡,触发准 确性差,仅用在触发要求不高的场合;
❖ (b)尖脉冲。生成较容易,电路简单,也用于 触发要求不高的场合;
❖ (c)矩形脉冲; ❖ (d)强触发脉冲。前沿陡,宽度可变,有强触
发功能,适用于大功率场合;
❖ (e)双窄脉冲。有强触发功能,变压器耦合效率 高,用于控制精度较高,感性负载的装置;
❖ 同时电容C3由+E1经R11、VD4、V4放电并反向充电,使V5基极 电位逐渐上升。直到V5基极电位ub5 >-E1,V5又重新导通。这 时V5集电极电压立即降到-E1,使V7、V8截止,输出脉冲终止。 脉冲前沿由V4导通时刻确定,脉冲宽度由反向充电时间常数 R11C3决定。
2、锯齿波的形成和 脉冲移相环节
❖ 当V2导通时,因R4很小,所以C2迅速放电,使得ub3电位 迅速降到零伏附近。当V2周期性地导通和关断时,ub3便 形成一锯齿波。射极跟随器V3的作用是减小控制回路电流 对锯齿波电压ub3的影响。
❖ V4基极电位由锯齿波电压、控制电压uco、直流偏移电压 up三者叠加所定,它们分别通过电阻R6、R7、R8 与V4基 极连接。
器TP二次输出。
❖ 当V4的基极电压uco=0时,V4截止。电源+E1经R11供给V5基极 电流,使V5饱和导通。所以V5集电极电压接近-E1,V7、V8处 于截止状态,无脉冲输出。电源+E1经R9、V5的发射极到-E1对 电容C3充电,充满后电容端电压接近2E1,极性如图所示。
❖ 当uco≥0.7V时,V4导通。A点电位从+E1突降到1V,由于电容 C3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V5基极电位也突降到-2E1,V5基 射极反偏置,V5立即截止。它的集电极电压由-E1迅速上升到 钳位电压2.1V时,使得V7、V8导通,输出触发脉冲。
2.1 晶闸管的门极驱动电路
2.1.1 晶闸管的门极驱动(触发) 一、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1)触发信号可为直流、交流或脉冲电压; (2)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功率; (3)触发脉冲应有一定的宽度,脉冲的前沿应尽
可能陡; (4)触发脉冲必须与晶闸管的阳极电压同步,脉
冲移相范围必须满足电路要求。
二、常用的触发脉冲信号
❖ 以三相全控桥为例,当接反电势电感负载时,脉冲初始相
位应定在α=90度;当uco=0时,调节up的大小使产生脉冲的 M点对应α=90度的位置。当uco为0,α=90度,则输出电压 为0;如uco为正值,M点就向前移,控制角α<90度,处于整 流工作状态;如uco为负值,M点就向后移,控制角α>90度, 处于逆变状态。
36V
+ C7
C6 B
VD15
15V
VD7
TP VD8
R18 G
VD9 R14
R9
R11
R12
R13
K
C3
A
+-
C5
R16
V5
VD6 V7
VD4
R10
R6
R7
V4
V6
V8
R8
R17
VD10
VD5
up
C4
RP1 uco 15V
XY
接封锁信号 E1 (15V)
图2-8
1、 脉冲形成与放 大环节
❖ 脉冲形成环节由V4、 V5构成;放大环节由 V7、V8组成。控制电 压uco加在V4基极上, 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
同步 信号 为锯 齿波 的触 发电 路的 工作
波形
3、 同步环节
❖ 同步环节是由同步变压器 TS、VD1、VD2、C1、R1 和晶体管V2组成。同步变 压器和整流变压器接在同
一电源上,用同步变压器
的二次电压来控制V2的通 断作用,这就保证了触发
脉冲与主电路电源同步。
同步是指锯齿波的频率与主电路电源的频率相同且相位关系确定。锯
齿波是由开关管V2控制的,也就是由V2的基极电位决定的。 ❖ 同步电压uTS经二极管VD1加在V2的基极上。当电压波形在负半周的下
降段时,因Q点为零电位,R点为负电位,VD1导通,电容C1被迅速充 电。Q点电位与R点相近,故在这一阶段V2基极为反向偏置,V2截止。 ❖ 在负半周的上升段,+E1电源通过R1给电容C1充电,其上升速度比uTS 波形慢,故VD1截止,uQ为电容反向充电波形。当Q点电位达1.4V时, V2导通,Q点电位被钳位在1.4V。直到TS二次电压的下一个负半周到 来,VD1重新导通,C1放电后又被充电,V2截止。 ❖ 如此循环往复,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包括截止与导通两个状态,对
❖ 锯齿波电压形成电路由V1、 V2、V3和C2等元件组成, 其中V1、VS、RP2和R3为 一恒流源电路。
❖ 当V2截止时,恒流源电流I1C对电容C2充电,所以C2两端
的电压uC为
uc
I1Cdt
1 C
I1Ct
uC按线性增长,即ub3按线性增长。调节电位器RP2,可以 改变C2的恒定充电电流I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