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角度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倒牛奶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倒牛奶现象
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可能都见过这样一张图,经济危机中资本家把大量的牛奶倾倒入河中,当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这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世界里的万恶的资本家干的万恶事。那个时候就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资本家不把牛奶卖掉或者发放给穷人呢?这不是大量的浪费吗!现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终于明白了资本家的目的。
首先,要介绍一下经济危机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厂商为追求利润,盲目的扩大生产,同时不断榨取工人,发放低廉的工资,导致工人无力购买。导致生产过剩。
但是,这样产生一个问题,厂商完全可以选择降价来增加消费者的需求量,从而将牛奶卖出去,这样也可以抵消一些成本。但是,牛奶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弹性是很小的,所以厂商如果降低价格,
就会减少很多的收益。(如下图)
很明显,降价的话,厂商减少的销售额大于增加的销售额。所以,一个理性的厂商就不会选择降价来增加收入。但是,价格并不是由厂商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根据供求理论,厂商能做的就是减少市场上牛奶的供给,来保证牛奶的价格不跌。那剩下的牛奶怎么办呢?分给穷人吧?那谁还买我们的牛奶啊!这样就赚不到钱了。所以,傻子才会把牛奶分给穷人。那怎么办?只用倒掉了。
我们再用博弈论来分析厂商和消费者的行为,假设厂商降价得到的收益是5,不降价得到的是10,而消费者买牛奶得到的收益是5,不买是0。得到的博弈矩阵:
由图可得,厂商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组合为消费者购买厂商不降价的产品。这就又回到前面了,要想不降价,那就倒牛奶。
联系一下当前,在房地产市场,房价居高不下,而人们却买不起房,大量的楼房还在源源不断建着,导致大量商品房卖不出去,
供过于求,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空城”现象。这其实和倒牛奶是一个道理,无异于浪费资源。
由此,我们也给厂商一些忠告,学好微观经济学,要明白用MR=MC来确定生产的产品数量,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同时也避免了浪费现象的出现。最后,愿牛奶都被人们喝到肚子里,不要再被倒到河里,随水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