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双骨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桡、尺骨干双骨折
安康市中医院骨伤教研室 程正亮
桡、尺骨干双骨折
教学要求:
1、熟悉桡、尺骨干双骨折的解剖、病因病理。
2、掌握桡、尺骨干双骨折的发生机理和临床分型。 3、掌握桡、尺骨干双骨折的诊断要点。 4、掌握桡、尺骨干双骨折的整复及固定方法。
一、概述
桡、尺骨干双骨折属于前臂常见 骨折之一,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6 %,多见于青少年。
30°
膜上下紧张度保持一致,对桡尺骨起到
稳定作用。
二、病因病机
1、直接暴力损伤
• (1)桡、尺骨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 (2)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状
2、间接暴力损伤
• (1)桡骨折线在上,尺骨折线在下。
• (2)桡骨呈横形或锯齿形,尺骨为
斜形骨折。
3、扭转暴力损伤
(1)桡骨折线在下,尺
骨折线在上。
• (1)牵引手法:屈肘90°, 拔伸牵引,纠正重叠、成角 移位。
• (2)分骨手法:双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掌背侧骨间 隙,由近至远分骨,重复2-3遍。 以桡骨近端为基准,纠正旋转移位(上1/3 骨折前臂 旋后45,中下1/3 骨折保持中立位)。 • (3)折顶手法:先成角,后反折,用于纠正横行骨折 的重叠移位。
(三)、辅助检查 尺桡骨正侧位片(包肘关节和腕关节)、 CT三维重建;
四、并发症
• 1、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症。
• 2、骨桥形成。
五、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治疗原则: 要求达到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对位,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2、手法整复
儿童青枝骨折: 在牵引下用提按端挤手法矫正成角移位。
成人移位骨折:
1、桡尺骨并联构成前臂的骨架,桡骨 上细下粗,有向外呈 9.3°的生理弧度, 尺骨上粗下细,两骨均有向背侧 6.4° 的生理弧度。
2、两骨的联接方式:
(1)关节联接: • 上尺桡关节
• 下尺桡关节
(2)骨间膜联接: 骨间膜是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质 地坚韧,纤维束的走向是从桡骨上方约 呈30°斜向尺骨下方,中立位时,骨间
(2)骨折线从尺骨内侧
斜向桡骨外侧。
4、由于受肌肉、骨间膜和暴力影响,骨折端多有
重叠、成角、侧方和旋转移位。
三、诊断
(一)、病史 前臂外伤史
(二)、临床表现
• 1、伤后前臂局部肿胀、疼痛、前臂活动功能障碍。 • 2、骨折处有成角、旋转、短缩畸形。 • 3、局部有压痛、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 4、儿童青枝骨折症状轻,可有一定的活动度,但局部有压痛、有轻度成角 畸形、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和纵轴叩击痛。
思考题
• 1.桡、尺骨干双骨折的发生机制? • 2.桡、尺骨干双骨折的诊断要点? • 3.桡、尺骨干双骨折的治疗方法?
• 4.桡、尺骨干双骨折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谢谢
• ③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损伤;
• ④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
2.手术及固定方式的选择 • ①钢板内固定 • ②髓内针内固定
(三)药物治疗 可按骨折三期用药原则,内外兼用,辨证施治。 (四)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 ①复位后即可做手指、腕关节屈伸活动锻炼; ②中期逐步行肩关节、肘关节功能锻炼; ③前臂旋转功能须在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并有连续骨痂 生长时,才可锻炼。
• (4)挤按手法:分骨后挤按手法纠 正前后和侧方移位。
牵引 分骨 折顶
手法整复
挤按来自百度文库
2.固定方法
石膏或夹板固定:
屈肘90,前臂中立位, 前后放置分骨垫,夹板固
定。
固定时间:儿童3—4 周,成人6—8周。 肿胀严重石膏托固定, 抬高患肢。
• (二)手术治疗 • 1.适应症 • ①手法复位失败; • ②伤口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安康市中医院骨伤教研室 程正亮
桡、尺骨干双骨折
教学要求:
1、熟悉桡、尺骨干双骨折的解剖、病因病理。
2、掌握桡、尺骨干双骨折的发生机理和临床分型。 3、掌握桡、尺骨干双骨折的诊断要点。 4、掌握桡、尺骨干双骨折的整复及固定方法。
一、概述
桡、尺骨干双骨折属于前臂常见 骨折之一,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6 %,多见于青少年。
30°
膜上下紧张度保持一致,对桡尺骨起到
稳定作用。
二、病因病机
1、直接暴力损伤
• (1)桡、尺骨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 (2)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状
2、间接暴力损伤
• (1)桡骨折线在上,尺骨折线在下。
• (2)桡骨呈横形或锯齿形,尺骨为
斜形骨折。
3、扭转暴力损伤
(1)桡骨折线在下,尺
骨折线在上。
• (1)牵引手法:屈肘90°, 拔伸牵引,纠正重叠、成角 移位。
• (2)分骨手法:双手拇指、食指分别置于掌背侧骨间 隙,由近至远分骨,重复2-3遍。 以桡骨近端为基准,纠正旋转移位(上1/3 骨折前臂 旋后45,中下1/3 骨折保持中立位)。 • (3)折顶手法:先成角,后反折,用于纠正横行骨折 的重叠移位。
(三)、辅助检查 尺桡骨正侧位片(包肘关节和腕关节)、 CT三维重建;
四、并发症
• 1、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症。
• 2、骨桥形成。
五、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治疗原则: 要求达到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对位,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2、手法整复
儿童青枝骨折: 在牵引下用提按端挤手法矫正成角移位。
成人移位骨折:
1、桡尺骨并联构成前臂的骨架,桡骨 上细下粗,有向外呈 9.3°的生理弧度, 尺骨上粗下细,两骨均有向背侧 6.4° 的生理弧度。
2、两骨的联接方式:
(1)关节联接: • 上尺桡关节
• 下尺桡关节
(2)骨间膜联接: 骨间膜是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质 地坚韧,纤维束的走向是从桡骨上方约 呈30°斜向尺骨下方,中立位时,骨间
(2)骨折线从尺骨内侧
斜向桡骨外侧。
4、由于受肌肉、骨间膜和暴力影响,骨折端多有
重叠、成角、侧方和旋转移位。
三、诊断
(一)、病史 前臂外伤史
(二)、临床表现
• 1、伤后前臂局部肿胀、疼痛、前臂活动功能障碍。 • 2、骨折处有成角、旋转、短缩畸形。 • 3、局部有压痛、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 4、儿童青枝骨折症状轻,可有一定的活动度,但局部有压痛、有轻度成角 畸形、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和纵轴叩击痛。
思考题
• 1.桡、尺骨干双骨折的发生机制? • 2.桡、尺骨干双骨折的诊断要点? • 3.桡、尺骨干双骨折的治疗方法?
• 4.桡、尺骨干双骨折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谢谢
• ③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损伤;
• ④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
2.手术及固定方式的选择 • ①钢板内固定 • ②髓内针内固定
(三)药物治疗 可按骨折三期用药原则,内外兼用,辨证施治。 (四)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 ①复位后即可做手指、腕关节屈伸活动锻炼; ②中期逐步行肩关节、肘关节功能锻炼; ③前臂旋转功能须在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并有连续骨痂 生长时,才可锻炼。
• (4)挤按手法:分骨后挤按手法纠 正前后和侧方移位。
牵引 分骨 折顶
手法整复
挤按来自百度文库
2.固定方法
石膏或夹板固定:
屈肘90,前臂中立位, 前后放置分骨垫,夹板固
定。
固定时间:儿童3—4 周,成人6—8周。 肿胀严重石膏托固定, 抬高患肢。
• (二)手术治疗 • 1.适应症 • ①手法复位失败; • ②伤口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