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生理学—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生理学
肥胖的现状
超重和肥胖已被公认为一个全球的流行病,它已取代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等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近十年来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饮食结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迅速的转变,肥胖率在我国城乡各类人群中迅速上升,成为一种重要的流行病,同时,肥胖相关并存的疾病患病率在上升,同时,由于公众对于健康知识的缺乏,超重和肥胖日益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它将引起一系列健康、社会和心理问题。肥胖本身也是一种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乳腺癌等多种癌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影响健康的第5大危险因素,并且肥胖与这些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死亡的增加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治疗肥胖以及相关慢性疾病的费用逐年增加,肥胖作为我国公共卫生的新挑战呼唤新社会的关注。
肥胖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肥胖是人体过剩的热量转化为多余脂肪并积聚在体内的一种状态。由于过剩的热量无法转化被人体利用,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主要是由于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人体脂肪堆积过多,致使体内脂肪超出正常比例,使人的健康、形体和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从营养学角度看,肥胖是由于食物摄入过多而导致营养过剩的表现,是由于能量的供给大于能量的消耗,作为机体燃料的脂肪在体内过剩而储存起来的一种状态。
从医学角度看,肥胖是由于机体代谢改变而导致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和脂肪细胞中脂肪储存过剩,身体脂肪过度增多,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并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的一种超体重状态。
从形体学角度看,肥胖是由于全身脂肪组织增大而导致人体形体发生身材臃肿、身材比例失调,无法凸显女士的曲线美,使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承受极大压力的状态。
正常人体有大约300到350亿个脂肪细胞,当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增多后就形成了肥胖。随着体重的增高,首先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后数目开始增多,一般认为只有细胞体积的增大。肥胖的原因就是“进多出少”,多余的脂肪在体内囤积造成肥胖症,然而肥胖与否需依照身体的脂肪含量来评量。
肥胖的判断标准
1.标准体重的计算
1.1.体重是反应和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过胖和过瘦都不利于健康,也不会给人以健美感。不同体型的大量统计材料表明,反映正常体重较理想和简单的指标,可用身高体重的关系来表示: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体重计算方法: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80)×70﹪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70)×60﹪
符合中国人实际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南方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50)×0.6+48
北方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150)×0.6+50
南北方的划分是以长江为界。
其他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
第一种:国际上常用的人体重计算公式,以及身材比例计算(比较适合东方人)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x0.9(kg)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x0.9(kg)-2.5(kg) 第二种:①身高>165cm: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②身高<165cm:男性的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 105
女性的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 110
第三种: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2
第四种: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kg)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85(kg)
第五种:小于12周岁的儿童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X0.7(kg)
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4.2(kg)+(月龄-6)×0.4(kg)
2岁~12岁体重(kg)=年龄×2(kg)+8(kg)
1.2.以标准体重计算方式判定肥胖的依据: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多/少)10%
超重:大于标准体重10%,小于标准体重20%.
轻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20%,小于标准体重30%.
中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30%,小于标准体重50%.
重度肥胖:大于标准体重50%以上
1.3.女性标准三围计算方式:
胸围(cm)=身高(cm)* 0.51
腰围(cm)=身高(cm)* 0.34
臀围(cm)=身高(cm)* 0.542
14.女性身高的理想体重和身材比例表
体质指数(MBI)的计算
BMI(Body Mass Index)是指身体质量指数即体质指数,主要用于比较与分析体重对不同高度人健康的影响,BMI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BMI是由19世纪中期比利时的统计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朗伯•阿道夫•雅克•凯特勒(1796-1874)最先提出的,它主要是从健康的角度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超重或肥胖。BMI是WHO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标准,其缺点是不能反映局部体脂的分布。
m)= 体重(kg) / [身高(m)]的平方BMI的计算公式: BMI(kg/2
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应考虑到其局限性,如对肌肉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体重指数值可能过高估计其肥胖程度;老年人的肌肉组织与其脂肪组织相比,肌肉组织的减少较多,计算的体重指数值可能过低估计其肥胖程度;相等BMI值的女性的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如有适当仪器条件时,同时测定体脂百分含量(体脂%)会有助于判断肥胖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专家顾问组,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在2002年也曾提出亚洲成年人在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水平时,相关疾病发病危险度的界值,即体重指数在23.0~26.9为肥胖前期,大于25为肥胖,并建议各国应收集本国居民肥胖的流行病学以及疾病危险数据,以确定本国人群的体重指数的分类标准。但以上数据不适用于太平洋岛国的居民,这些人因体形高大、肌肉发达,须采用更高的切点来定义超重与肥胖(分别为BMI≥26和32),但目前资料尚嫌不足,仅作为参考指标。
中国卫生部、中国肥胖工作组以及中国营养学会修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肥胖判断标准。提出BMI在18.5~23.9时,属于正常范围内,说明身体比较健康。BMI高于正常范围,就意味着患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等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专家认为,中国人虽属亚洲人种,但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上限却应比亚洲标准低,在具体运用体重指数判断胖与不胖时应区别对待。因为我国人的肥胖有两大特点:体型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体型小决定体重指数的正常上限要低,一项针对中国人的调查表明,BMI大于22.6的中国人,其平均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水平都较BMI小于22.6的人地产高,而有益于人体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却低。因此专家们认为我国人正常体重指数上限不应大于22.6应比欧美的26.9和亚洲的22.9还低。有专家建议,中国人体重指数的最佳值应该是20-22,BMI 大于22.6为超重,BMI大于30为肥胖。
体重指数界限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