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策略研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文章作者:建湖县宝…发布时间:2011-2-23 7:57:53阅读次数:318

《农村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辅导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建湖县宝塔初中课题研究小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初中学生正值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青春期,处于人的“第二生长加速期”,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多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身意识等方面容易产生初中学生所特有的心理问题,而地处农村环境、受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又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开展针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良好习惯,陶冶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多变的环境,顺利完成初中学习生活。

二、课题研究对象

农村初中学生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人的心理

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其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她把注意力集中在因防卫驱力增加而产生的不良发展上。比如,逃避与异性的交往,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为的适应不良,因为它隔断了有意义的社会关系。更近期的理论家如文里克森、马希尔则强调一般个性发展的各方面,尤其是同一性问题。他们认为,初中生处于一个自我同一性的边缘时期,他们既不是儿童也不是成人。初中生这种不确定的社会角色会导致他们的自我概念和同一性的危机。文化及社会因素在这一危机的解决中起着重要作用。初中生的行为实际上是其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社会发展历史作用的结果。这一时期的关健,是看初中生对成人期角色和责任的适应好坏。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向认为纯属意识的思维和情绪,其实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这样一来人的全部行为,包括通常所说的心理活动,都不外是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引起另一些物理或化学变化而已,心理学应着眼于有机体整体的适应性行为。这种理论能使我们理解与初中生行为有关的身体变化的重要性。近期的生物学家如麦康尼斯、奥苏贝尔强调初中阶段学生必然会产生内驱力水平的变化。他们认为,随着发育期的开始,个人的性驱力增加,一般驱力水平也增加。驱力的增加,一方面给了个人更多的活动能量或更容易驱动个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会产生一个“超负荷的”机体,这反映为个人的活动水平更高、更有力。当然,这些

理论并没有完全忽视环境或文化对行为的影响作用。他们承认这种影响,但是只认为它们在初中生的发展中仅仅扮演一个次要的角色。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思维过程的本质,因为思维过程在这一时期有质的发展变化,初中生开始形成形式运算思维。因此,他们看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也能提出“我是谁”这样的抽象问题,并做出回答。并且,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的内容受到文化的影响,它是一种判断和评价社会行为的背景。通过这种判断及评价过程,初中生就形成了关于社会秩序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与他们的社会发展有关。所以,检验初中生认知发展与其他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对他们的同伴关系、个性发展及看待社会政治系统的理想主义有深入的了解。

班拉创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文化因素的影响。它认为,文化因素通过直接强化社会所希望的行为、以及提供恰当的社会行为的榜样,而形成了初中生的社会性发展。初中生就是通过这种机制来学习文化所接受的行为的。通过观察榜样,初中生几乎可以学习到所有的社会行为。所以,在社会学习理论中,行为主要是由社会及情境背景决定的,而不是由成熟决定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初中生的行为只是特定的教养方式的结果;初中生的异常行为是在儿童早期开始的社会过程的一个失败。这种理论使我们理解不同文化中的初中生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课题研究参考文献

1、《成长心理学》舒尔兹著

2、《人格心理学》黄希庭著

3、《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佛洛依德著

4、《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吴增强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6、《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价值坐标》卢红彬著中国教育报。

7、《学校管理心理学》宋月丽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8、《学校管理学》李保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学校管理学》萧宗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0、《学校心理学与学习不良儿童》俞国良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1、《试论学校心理学的未来趋势》林崇德等教育研究

五、课题研究概念的界定

我校地处农村,经济、教育发展等相对滞

后,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不少学生家长长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较多,当中有相对较高比例的单亲离异家庭。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已专门设立用以接待学生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辅导,开通了QQ心理沟通,建立“宝塔初中心理咨询工作室”空间,收集了第一手的个体咨询案例材料并投入到不断的研究中;开设全校各年级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各班级设心理健康委员一名,建立有针对我校特点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团体辅导活动校本课程,编写了《心灵鸡汤》校本书刊,并在不断反馈、修改、充实其内容。建立了书面形式学生心理档案,并开始启动整理分类的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的渗透性教学试验,并已取得初步效果。

将课题研究的方向定位在农村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上是为了汲取我校在这方面已有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摸索出一套更丰富,更简洁、更有效的辅导形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各种组织、课程,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一个有效的、可见的模式下开展各种辅导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个别心理沟通的个案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疏理研究;

2、开展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和团体辅导活动,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