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1)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2讲辛亥革命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f5402208a1284ac9504302.png)
第12讲辛亥革命目标定位·明考向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本讲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资产阶级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某某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考纲要求辛亥革命主干梳理·理思路基础排查理一理一、背景1.经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迅速壮大。
3.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革命知识分子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1)1894年,孙某某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某某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2)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
5.军事: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二、爆发——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某某保路运动。
2.革命主力:某某新军。
3.时间:1911年10月10日。
4.结果:占领某某三镇,建立某某军政府。
5.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革命潜伏着危机。
三、高潮1.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元旦,孙某某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维护某某政体,限制袁世凯独裁专制。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3)评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某某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近代政治某某化的里程碑。
四、结局1.1912年2月,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2.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
五、评价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某某革命。
2.功绩(1)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某某国。
1911年武昌起义习题精选
![1911年武昌起义习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1f86f0879563c1ec5da7143.png)
★知识链接: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卖国本质被认清。
2、经过:(1)辛亥革命的兴起:①1894年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②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三民主义:内容:民族、民权、民生,它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辛亥革命的高潮:①1911年武昌起义;②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选为临时大总统。
(3)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3、辛亥革命的意义:(1)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政治近代化)。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经济近代化)(4)辛亥革命促使中国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强令剪辫子、禁止缠足、改穿新式服装。
人们在礼仪和称呼上也发生了变化。
)4、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5、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失败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依靠和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7、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创立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他领导革命的旗帜;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黄埔军校。
8、纪念辛亥革命的现实意义:能够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命题预测:本主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考查角度多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ca0c7d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a.png)
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民主革命运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历史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辛亥革命的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
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革命思想的传播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威胁,."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1901年至1905年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在此期间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书籍,还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革命的中心.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辛亥革命的兴起1、组织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0世纪初,又出现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较有影响力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但这些革命团体地域性很强,力量分散,容易被清政府各个击破,于是为了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的纲领同盟会并不是革命团体的组合而是由那些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与部分留日学生组成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这十六个字,这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将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
“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对应的是民族主义,指的是反对民族压迫,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建立近代民族国家。
人教1-2-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ppt课件
![人教1-2-2辛亥革命武昌起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dc929ff90f76c661371a70.png)
右图是1910年同盟 会广西支部编辑出 版的《南风报》第 一期上的插图。图 中的竹叶是由三民 主义中的某个主义 四字组成。你能看 出是什么主义吗?
民族主义
• 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爷爷回答说: “我是民国18年出生的。”请你帮助小明 算一算他的爷爷的年龄?
1911+18=1929(年)
2010-1929=81(岁)
穹保。天高高,海滔
滔。”
《清国
歌1911》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 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 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 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临 时政府之民国国歌1912》
你能说出临 时政府“揖 美追欧,旧 邦新造,” 的作法吗?
“部长取名,次长取实”
局限性:
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 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 障;没有规定反帝反封的民 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 土地问题。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2: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 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 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法三章——据人教版整理
材料: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 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 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革命时机日趋成熟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 起义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
缺乏群众基础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杭州“共和万岁”牌匾
(1911.11.6)
这说明了什么?
原创1:第9课 辛亥革命
![原创1:第9课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2ae1885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7.png)
武昌起义革命军军旗
由于起义计划泄露,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第八镇 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在熊秉坤等率领下,他们冲出营房, 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在守库士兵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 库。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二、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1年,帝国主义国家指使清政府宣布了一条“铁路国有” 的法令,将本来已经交由中国民间商办的铁路的建筑权收回转交 给外国人。这一出卖国家利益的法令立即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四川人民为了保住当时正在修建中的川汉铁路的建筑权而掀起激 烈的“保路运动”。四川总督强硬镇压“保路运动”,激起四川 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清政府急忙抽调湖北的新军到四川去帮助 镇压,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湖北守备空虚。湖北的革命组织文学社 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利用有利时机,积极策划在武昌 起义。
经 过: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 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 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爬后墙逃走。革 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结 果:失败。
4.黄花岗起义
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很多革命党人 壮烈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 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 次起义也被称作“黄花岗起义”。
……事虽不成,而黄 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 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 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 成矣。
——孙中山
探究研讨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徐锡麟
秋瑾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追求真理、百折不挠, 前赴后继、浴血奋斗
革命者用鲜血在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们。 虽然屡战屡败,但每一次的战败都在扩大“三民主 义”的影响,在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呐喊中,终于迎 来了中国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
武昌起义—搜狗百科
![武昌起义—搜狗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f32cbb2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c.png)
武昌起义—搜狗百科引领革命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5]初创法治武昌起义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鄂州约法》武昌起义。
11月初,宋教仁、居正、刘公、孙武、张知本等商议,认为仅有政府组织法还不够,尚需有一个根本法类型的法规。
众人推宋教仁起草。
宋教仁早年喜爱研习法律,曾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研究各国宪法和政治制度,对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十分赞赏。
[6]因而他为鄂军政府草拟的约法(定名为《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简称《鄂州约法》),是一个三权分立的法律,共7章60条。
规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与议会、法司构成之”。
行政权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行使,立法权属“议会”,司法权则归“法司”。
[7]《鄂州约法》对这三方面职权均有明确的划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三权分立原则的政权根本法。
它首次正式规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权利,享有“自由保有财产”和“自由营业”的权利。
取得政权的中国资产阶级在这里以法律形式宣告自己的胜利并维护既得的成果。
[8]开启共和武昌起义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
武昌起义创建了湖北军政府,成为共和政权的雏型,并引发各省响应。
不到两个月就诞生了中华民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取得辛亥革命的重大胜利。
[9]武昌起义即狭义的辛亥革命,同时又是广义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后期腐败的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前后的系列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完整)
![辛亥革命(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898e528de53a580216fcfea5.png)
又一次妥协
4.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清帝退位: 1912.2.12 ,结束了中国封建 君主专制政体。 ◆1912.2.13,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孙 中山提出辞职。 ◆ 1912.3,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 ——再一次妥协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 政府迁往北京。
思考讨论题: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辛亥 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 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 达到了,有无完成革命任务、对社会发展 产生足够大的影响
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 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 级专政的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
评价辛亥革命(重点)
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
功 绩 ( 成 功 )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 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对 外
对 内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失败):
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制度和 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1 、主权在民
内容:
2 、自由平等 3、三权分立 4、责任内阁制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目的:
意义:
第一部,一座,灭亡,确立。
局限性: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 保障,没有规定反帝的民主纲领,没有规定解决农民的 土地问题,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https://img.taocdn.com/s3/m/90edd67f27284b73f24250c2.png)
1911年10月10日(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
湖北位居长江腹地,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是水陆交通中心。
帝国主义各国早就在这里辟租界,开商埠,办工厂,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城乡各个角落。
这就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破产,人民被迫走上革命的道路。
随后又陆续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
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义前夕,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1911年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
这是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胜利。
消息传出,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动。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极大震恐。
帝国主义各国迫于革命形势,不得不宣布“严守中立”,同时又派军舰集结武汉江面,作武装干涉的准备。
清廷则于10月12日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两镇南下进攻革命军,14日再度起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委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袁世凯想趁机攫取更大更高的权位,以“足疾未痊”为理由假意拒绝出任,直到清廷委他为钦差大臣,给他统率水陆各军的大权,他才“出山”南下。
10月17日清军不断向刘家庙增兵,于是爆发了阳(汉阳)夏(夏口,今汉口)战争。
湖北革命军民奋起保卫武汉,群众踊跃参军,几天之内,军政府扩军达四万人。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https://img.taocdn.com/s3/m/920980d633d4b14e85246880.png)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名称
兴中 会(团 体)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中国 同盟 会 (政 党)
1905年
日本东 京
孙中山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建 立民国,平均 地权。” (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
“三民主义”的确切含义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让 我 们 永 远 记 住 :
这 个 伟 人 的 名 字
—
孙 中 山
中考要求:
第8课 辛亥 革命 中国同盟会和三 民主义 武昌起义和中华 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 意义 √ √ √ √ √
在清政府的腐朽统 治下,中国面临着被 瓜分豆剖的局面。清 政府已成 “洋人的朝 廷”。为了拯救中国, 必须推翻清政府。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 产阶级革命派,在中 国掀起了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2、它在何时何地成立?
3、它的总理是谁? 4、它的纲领是什么?
5、武昌起义开始于何时?
6、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其临时大总统是谁?
7、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8、中华民国成立时,清政府是否已经被推翻? 9、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被何人所窃取?
10、我们青年学生能从中山先生身上学到哪些优良品质?
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 了辛亥革命 的胜利果实
讨论:
有人说:“辛亥革 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 失败的一面。”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 么?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7778ff910ef12d2af9e7f3.png)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的经济势力。
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矛盾也进一步激化了。
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
从1902年到1911年间,各地较大规模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
其中包括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农民、手工业者的抗捐、抗税、抗租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商人的罢市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
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角色。
1906年,清廷抛出《预备立宪》,其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广大立宪派对此极为不满;1908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相继去世,年仅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其父载沣摄政。
1911年5月,清政府公布的内阁名单中满族人有九名(其中七名是皇族),汉族有四名。
被人称为「皇族内阁」。
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有少数人参加了革命党,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以铁路国有之名,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激起湘、鄂、粤、川等省人民的强烈反对,掀起了保路运动。
成为武昌起义的先声。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起义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
革命军在三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武昌起义首先是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
革命军攻克总督府,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退位,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b248a4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c.png)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武昌起义就像是辛亥革命这出大戏的开场锣鼓,一敲起来,那可就热闹非凡了。
咱们得先知道辛亥革命是个啥。
辛亥革命就好比是一场大风暴,要把旧的、腐朽的东西都给吹个七零八落,然后建立新的世界。
它可不是简单的一个小事件,而是一堆事件凑在一起,大家齐心协力,想要把中国从封建的老样子里拽出来。
那武昌起义呢?这可是辛亥革命里超级关键的一着棋。
你想啊,要是把辛亥革命当成一场大战斗,武昌起义就是那打响第一枪的冲锋号。
在1911年10月10日那天晚上,武昌城里就像被点燃的火药桶。
那些革命志士,早就憋着一股劲儿了。
他们就像一群困在笼子里很久的飞鸟,终于找到了机会冲破牢笼。
当时的清政府啊,就像一个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到处都是窟窿。
老百姓在这破房子下面过得苦不堪言,就像在暴风雨里没有伞的孩子。
革命党人看到这情况,那肯定不能坐视不管啊。
武昌的革命志士们一发动起义,就像是在平静的湖水里扔了一颗大石头,整个中国都被震动了。
这一枪响了之后啊,其他地方就像被传染了一样。
各个地方的革命力量就像春笋遇到春雨,一下子都冒了出来。
大家都知道,机会来了,要跟着武昌起义的步伐,一起去推翻那个让人讨厌的清政府。
如果说武昌起义是星星之火,那辛亥革命就是燎原之势。
一个地方开始革命了,其他地方的人看到了希望,都纷纷响应。
这就好比一群人在黑暗里摸索了很久,突然有一个人点亮了一盏灯,其他人就顺着这灯光的方向,一起向前冲。
从组织和领导的角度看,武昌起义也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那些参加武昌起义的革命者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他们摸索出了一套革命的方法。
别的地方的革命力量看到武昌起义能成功,就照着这个模式去做。
这就像做馒头一样,武昌做出了第一个成功的馒头,其他地方就跟着这个配方来做。
再从影响力来说,武昌起义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革命的力量。
以前啊,很多老百姓可能还在犹豫,不知道革命到底能不能行。
武昌起义这一闹,就像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百年锐于干载追忆辛亥首义:辛亥革命“第一枪”:武昌起义
![百年锐于干载追忆辛亥首义:辛亥革命“第一枪”:武昌起义](https://img.taocdn.com/s3/m/faffa36cf5335a8102d220df.png)
泄 露。湖广总督得知革 命党人起事意图 , 即下 令 全城 戒 严 ,按 址搜 查 革 命机 关 , 按 名册 搜捕 革命 党人。一 时间 ,武汉 三
镇 笼 罩 在 一 片 白色 恐 怖 之 中。 当 日 , 在 武 昌 小 朝 街 起 义 总 指 挥 部 的 蒋 翊 武 、 刘 复 基 等 军 事 负 责 人 ,得 知 汉 口 出 事 , 起
来 当 总 指 挥 。 熊 秉 坤 胸 怀 全 局 , 考 己 职 卑 位 低 , 恐 难 左 右 局 势 .给 起 来 不利 后果 ,于是欣 然推 举吴兆麟
义 计划 暴 露 ,深 感 已到 千钧 一 发 时 刻, 如不 尽快 动手 ,将会 坐以待 毙,于 是断 然决 定起 义 提 前至 当 晚 1 2时 发动 , 以
中 和 f 今 起 武 昌义 门 ) 炮 声 为 号 。 - 3( 外 I l- 小 朝 街 起 义 总 指 挥 部 亦 被 清 军 包 L  ̄, I, s- J
i l- l -总指挥。 吴原 系 日知 会会 员,  ̄f , j 有 参加 任何 革命 组织 ,但 此人 干练.
一
向反清 的武 装斗争 ,形势 锐不 可 当。 清 政 府 获 知 四川 各 地 起 义 的 消 息 后 . 从
方负 责人和 各 营代 表 6 0余人 参加 的 联
合 会 议 , 议 决 1 月 6 日 为 起 义 日, 起 0 义 总 指 挥 部 设 武 昌 小 朝 街 85号 文 学 社 机 关 内 , 治 筹 备 处 设 汉 口宝 善 里 1 政 。 4号 会 议 同 时 确 定 了 军 事 上 和 政 治 上 的 负 责
定的 指挥 能力。其 不负 众望, 即1
部分 兵 力加强 楚望 台一带 的警戒 ,l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区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4f154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68.png)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辛亥革命,许多人将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但是两者又有区别。
你知道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区别是什么吗?请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区别关于辛亥革命,目前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便是把它界定为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
尤其在人们的一般观念中,作如是观者不在少数。
与此相关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即把辛亥革命定义为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
这后一种解释显然比前一种解释界域要宽,它可以不必把辛亥革命限定为武昌起义,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外延要比“武昌起义”广泛得多。
但另一方面,由于特定时间(即“1911年10月10日”)的限制,这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际上又成为对“武昌起义”的性质的界说。
这样一来,它又很难与前一种解释划清界限。
现在不少人往往把“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这几个既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混为一谈,其症结就在于对“辛亥革命”缺乏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界定辛亥革命呢?所谓“辛亥革命”,确切地说,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所领导的、以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的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
这一革命,虽然以武昌起义为主要标志,但却不能简单地等同或归结于武昌起义。
它始自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延及同年11、12月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江苏、贵州、安徽、浙江、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市响应武昌起义而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行动,终至1912年初清王朝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至于1907年至1911年10月前孙中山等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潮州黄岗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防城之役、镇南关之役、钦廉之役、河口之役、广州新军之役和广州起义,以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存续期间和解体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共和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包括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等,虽然都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但却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辛亥革命的范畴。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https://img.taocdn.com/s3/m/49ced30f767f5acfa0c7cd1f.png)
一、武昌起义与全国各地区的响应
1、武昌起义
(1)起义时机的成熟
首先,在辛亥革命前几年间武汉地区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增长较快,给这次起义的发动提供了一定的阶级基础。
武汉地区的民族资本家,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是进步的社 会力量。武汉是仅次于上海的国内第二大工业城市,资本主义比 较发展,交通又比较便利,这更为革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 件。
上
三、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与袁世凯窃夺政权
1、帝国主义对袁世凯的扶植
2、“南北议和”
3、清帝退位和袁世凯窃国
4、《临时约法》的颁布
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为了防范袁世凯担任总统 后实行专制独裁,提出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三项条件。临时政府派蔡元培率领专使团北上 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南京就职,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第三、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在革 命胜利发展时已经四分五裂。他们没有正确的思想武器,来制 止革命党迅速而普遍的妥协倾向,甚至有不少革命者转化为新 官僚、新军阀和新政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部分革命者,力 图挽救垂败的革命,未能获得成功。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自己的革命武装, 他们缺乏决心和勇气通过长期的武装斗争去夺取政权。因此, 他们不能不向掌握反动武装的袁世凯迁就和妥协。
中华民国联合会:章太炎组织
民
社:孙武等联合湖北籍的官僚和立宪党人,以
黎元洪为领袖
共和建设讨论会:汤化龙主持
共 和 统 一 党:
国 民 协 进 会:
1912年4月,临时参议院搬至北京后,各派政治团体为争取议会 中的多数席位,便又进行了改组合并,形成了几个较大的政党。
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https://img.taocdn.com/s3/m/882ae60aeff9aef8941e062c.png)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号 呢?
•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 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 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 明确地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 当时在延安的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 有毛董两人,他们也记不清是7月几号召开 一大。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 所以……
中共一大
• 议程:审议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审议中国共产党宣言草 案;选举中国共产党全国领导机构。会议经过认真,热烈 的讨论,在南湖游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 构。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 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 了党的中央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 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国民党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 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1月20~30日在广州 召开的对党进行全面改组、实现国共合作 的会议
•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重新阐释了三 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 三大政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 党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 重要意义: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学说和远东大会的精神,分析了 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讨论了党的任务,通过了《中国 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关于 “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 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 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议会行动议决 案》、《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少年运动问 题的决议案》、《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 程决议案》等9个决议案。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 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选出三 名候补执行委员。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 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 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 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 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 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 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这就是: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 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16e35ffcba0d4a7302763a12.png)
§4.15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概念:(1)广义:指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
(2)狭义:指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广义的辛亥革命的高潮。
一、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和维新派的改良思想实际上都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同时出现的,只不过维新派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然而戊戌变法仅仅是昙花一现。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的农民再一次掀起了反抗侵略的高潮,然而最终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革命的接力棒传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手中。
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1、民族危机的加深: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订立,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①经济上: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掠夺通商、路矿权利。
1901―1903年间,外国商品输入中国达到47300万元,中国入超16200万元。
在投资方面,到1902年,各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额为15亿美元,是甲午战前各国在华投资总额的5~7倍半。
1895~1903年的18年间,各国在中国开设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厂矿136家,投资总额达到10315.3万元,为甲午战前50多年间外国投资总额的13倍多。
这个时期,中国矿山、铁路利权是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外国对华矿山、铁路的投资较为突出。
铁路方面:到1911年中国自主的铁路仅仅665公里,只占中国全部铁路的6.9%。
帝国主义把持中国的铁路,且夺取铁路沿线的开矿、伐木,甚至驻军的权利。
矿山方面:到1912年,外国资本控制中国机煤总产量的91.9%。
日本、沙俄分占了东北的矿产;德国控制了山东、英国控制华北地区还和法国一起控制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
开设银行:为了便于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外国在华开设的银行也越来越多。
继英国的麦加利和汇丰,法国的东方汇理,俄国的华俄道胜,德国的德华,日本的横滨正金,美国的花旗之后,1895年到1913年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有13家,分支机构达85处。
武昌起义简介
![武昌起义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d8b9b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d.png)
武昌起义简介引言:1911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运动,即武昌起义。
这场革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也彻底撼动了清朝统治的根基,成为新中国的奠基石。
本文将对武昌起义进行简要介绍,并重点探讨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一、背景:清朝统治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动荡不安,外国列强入侵,国内民众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同时,清政府的腐败和专制统治加剧了社会的不满。
此时,思想解放的思潮在国内迅速传播,并形成了反清反封建的抵抗运动。
特别是中国兴起了一个新党派——同盟会,该党成员以反对清朝统治为目标,组织起义,推翻清朝政权。
二、起义的过程:武昌起义是由同盟会领导下的革命军事团体发动的,起义的发生地点位于湖北省武昌城。
起义的导火索是同盟会成员黄舜申暗中筹划的武装起义。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且通过秘密联系广泛的同盟会党员以及其他党派的人员,扩大了起义的力量。
起义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清晨,当时,革命先锋郭济培率领千余名士兵夺取了武昌城的守军,并迅速占领了重要的官方机构,如武昌兵工厂、武昌城火车站等。
起义爆发后,起义军连忙发动了广泛的群众运动,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加入革命队伍。
经过短暂的战斗,起义军迅速控制了整个武昌城。
三、起义的影响:1.清朝统治遭到重创:武昌起义的发生对清朝统治有着极大的冲击。
起义军占领了湖北省的省会武昌,使得清朝政府几乎丧失了对湖北地区的控制。
起义消息传开后,各地的起义势力迅速蔓延,最终导致清政府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对整个中国大陆的控制。
2.辛亥革命的开启:武昌起义奠定了辛亥革命的基础。
起义的成功激励了其他地区的民众也参与到反清斗争中来。
随后,各地爆发了一系列的起义和革命斗争,并于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清朝统治近300年的历史。
3.国际社会的关注:武昌起义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起义的成功打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为中国打开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国际上也收到了该起义的影响,扩大了中国在世界各国间的影响力。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2辛亥革命课件人民版必修1(1)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2辛亥革命课件人民版必修1(1)](https://img.taocdn.com/s3/m/53934abd680203d8ce2f24ad.png)
③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 革命,才会胜利。 ④要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要有坚强的革命政党; 要有自己的强大的武装力量。(言之有理即可)
【探究总结】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 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解析】选A。由题干关键信息“主权属于国民全 体”“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 治权”,可知该法律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从法 律上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故本题选A。
【补偿训练】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探究训练】 (2017·嘉兴高一检测)“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 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 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 的是辛亥革命 ( )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C.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解析】选D。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性质,故A错误;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是新中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故B错误;辛亥革命是推动中国近代化, 不是完成,故C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故D 正确。
4.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 提示: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 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推翻了封建的君主 专制统治,还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这是近代 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ec3d26c783e0912a2162af7.png)
(3)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 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3 岁 登 基 的 爱 新 觉 罗· 溥 仪
年 仅 六 岁 的 宣 统 皇 帝
退 位 诏 书
2、帝制的终结和民国的建立
(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 况
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 京 纪元:公 历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会员秘 密宣誓 的地点
孙中山
兴 中 会 成 立 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 宣 言
同盟会成立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 1905年 东京 机关报:《民报》
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动的前方,只要星 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年)
政治上更定官制,新设立或改名称的机构
有外务部、商务部、民政部、资政院等; 经济上奖励实业; 教育上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学堂,派遣 留学生; 军事上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平创恢驱同 盟 均立复除会 地民中鞑纲 领 权国华虏
:
三民主义
是 比 较 完 整 的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纲 领
第一:文化教育方面 1.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 2.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的宗旨,禁止 用清政府颁布的教科书。
第二:社会生活方面 1.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 德。 2.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 3.禁止蓄辫、缠足、赌博和吸食鸦片。
理由六: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 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 响。
中华民族的奋起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 夷” 洋务运动“自 强”、“求富”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 度》、《资政 新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