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演变的新趋势

合集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摘要】随着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在不断演变。

从1949年至1978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矛盾逐渐凸显;2000年至2020年,城乡不平衡带来区域发展矛盾;信息化时代,则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当前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等问题的矛盾逐渐成为焦点。

新时代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再次变化,政府应适应变化,未来应加大力度应对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演变、生产力、生产关系、改革开放、社会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信息化时代、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美好生活、不平等问题、新时代、政府应对、转变、未来方向。

1. 引言1.1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变化。

这些矛盾的演变反映了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挑战,也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脉络和方向。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至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演变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主要的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生产关系不合理导致了生产力的低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滞后,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1978年至2000年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演变的第二个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诉求。

改革开放的成果在经济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和不稳定,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征。

2000年至2020年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演变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了我国的主要矛盾之一。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加大,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不公的现象,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信息化时代带来了新的挑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

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

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构建和谐忻州,是实现全面建设忻州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忻州发展中各种不协调问题的客观要求。

忻州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出现及其扩大化趋势日益成为构建和谐忻州中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之一。

研究忻州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的影响,探索如何合理调控居民收入差距,建设与和谐忻州相适应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新型收入分配体系,是构建和谐忻州进程中一个重大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现实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来,忻州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但不可否认,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分配关系尚未理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制度相配套的制度、法律、政策、管理尚未健全等原因,居民收入存在许多问题。

据调查资料显示:忻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974元,增加到2006年的8114元,十六年间绝对额增加7140元,增长7.33倍,平均每年以13%的速度递增。

从总体上看,忻州市城镇居民收入迅速增加,已进入“小康”水平。

然而,在人均收入普遍大幅增加的同时,居民间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社会分层日渐明显。

1992年最高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与最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之比(最低收入户为1)是1.31:1,1998年最高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与最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之比(最低收入户为1)是2.15:1,2004年最高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与最低收入户可支配收入之比(最低收入户为1)是2.66:1。

而这一差距还在急剧扩大,并在某些方面呈加速趋势。

新中国社会政策70年的演进、成效与挑战

新中国社会政策70年的演进、成效与挑战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第一,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为工人阶 级对提供全面的就业和福利保障;第二,保障人民的生存权,表现为国家或集体为最贫困的城乡居民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第三,为工业化发展服务,表现为工人的低工资水平和多方面的福利保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在城乡进行了不同的社会政策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实行劳动保险制 度和救济制度;在农村实施五保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在城市,国家为职工建立了完善的劳动保险制 度,为职工提供养老、疾病、工伤、生育保险,同时通过单位福利制度,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从教育、医 疗、就业到住房等基本福利和服务;在农村,国家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为农民提供基本社会福利, 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医疗服务,通过五保户制度为最贫困的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这一时期的社会政策体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革命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表现 为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高度重视,为社会主义主人翁的工人阶级提供工作和福利保障;第 二,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偏向,表现为重视城市地区的福利和服务的供给;第三,国家全面 主导福利和服务的供给,没有市场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空间;第四,鲜明的集体主义,主要表现为城 镇用人单位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福利和服务供给中的作用;第五,强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表现为 在福利和服务分配中的平等主义,甚至是平均主义的色彩。
黄博函,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广州 510521)。岳经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 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教授(广州 510275)。
一、导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社会政策也随之演变与发展。 与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相一致,新中国社会政策 70 年的变迁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 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后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市场转型前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政策阶段(传统 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的建构);第二阶段是 20 世纪 80 和 90 年代市场转型期的社会政策阶段(传统社会主 义福利国家的解构);第三阶段是新世纪最初十年的社会政策阶段(新兴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的建构); 以及当前的第四阶段,即新时代的社会政策阶段(新兴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的巩固)。由于不同阶段的 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因而这些不同阶段的社会政策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本文 尝试依据政策环境、政策目标、政策创新、政策特征和政策效果等维度,对这四个不同阶段的社会政策 体系进行分析,力图宏观地展现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历史过程、变化的动力,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带 来的影响。

中国社会底层新变

中国社会底层新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以职业分类为基础,表现为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占工,以及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
在过去10年中,中国社会底层的规模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从社会底层3大群体规模变化来看:外出进城农民工由2000年的1亿左右上升到现在的1.3亿左右;城乡贫困人口按2009年国家新的标准,不降反升,超过4000万人,而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则超过2亿人;再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规模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由2001年的4.8%扩大到2006年的5.9%。
一是体制内抗争,即依照现在体制允可的方式,依法维权。在遇到利益受到侵犯时,多数社会底层群体不再像过去心存顾忌,而是依据国家法律及政策的相关规定,赋予了维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整个活动具有很大的公开性与多样性。这种体制内的依法维权并不具有太强的冲突性,但是,这种体制内依法维权的途径对于社会底层而言,效果甚微。根据调查,只有1/3社会底层群体认为维权结果是公平和比较公平的,而有2/3认为不太公平和很不公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期望值过高,二是结果的确不公平。从近些年来大量相关案例报道和调查来看,第二个原因是不可忽视的。另外,对于社会底层而言,依法维权途径有限且行动成本过高,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判决后执行也存在许多困难,这往往使他们感到失望。
另外,体制外抗争还有一种极端的方式,即所谓的反社会,如近期接连发生的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的惨案。在人们一致谴责这种行为的同时,还须注意到这些反社会行为的共同特征:一是行凶者多来自社会底层,都有遭遇歧视或权益受损的经历;二是除个别案例外,被攻击的多为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和小学。我们不能仅谴责这种反社会行为而不深思背后的社会致因。
资源与机会分配的不平等,不仅导致社会底层在扩大,而且由于在资源与机会的配置中,社会底层处于财富、教育、权力等多种资源配置劣势位置的重合,这使得社会底层面临着重重困境,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之变迁趋势与原因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代际流动性——即不同世代之间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变动——已经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变迁趋势及其背后的原因。

我们将通过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揭示代际流动性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同时结合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剖析影响代际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为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预测未来社会流动趋势,以及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社会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具体来说,我们将首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变迁历程,分析其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趋势。

接着,我们将从教育、职业、收入等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代际流动性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社会政策、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等因素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机制。

我们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代际流动性、优化社会结构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变迁趋势与原因的认识,为推动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代际流动性的理论框架代际流动性,即子代相对于父代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变化程度,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理解代际流动性的变迁趋势及其原因,需要构建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该框架需涵盖影响代际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如教育、职业、收入和社会网络等。

教育在代际流动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机会的扩大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子代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机会增加,进而提升其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竞争力。

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升将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增强代际流动性。

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同样影响代际流动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不断涌现,为子代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空间。

子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提升其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位置。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B 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经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学考链接】
D 3.下图所示天津两个不同时期的票证反映了( )
A.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一步展开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改变 D.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变化:从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
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民众思想观念的变化;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
专题小结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 生活;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的反映。
外向性、开放性
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鸦片战争后 1840-1911
主要表现
物质生活
·“洋布”“洋装”渐入城市百姓生活。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通商口岸、大城市)。 ·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 ·轮船招商局、唐胥铁路。
辛亥革命前后 1911-1949
物质生活
主要表现
·出现中西合璧的服装(中山装、旗袍)
B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高考链接】
2.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
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
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主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 迁》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社会组织是指基于共同利益和价值观念的非营利性组织形式,通过自组织、自发、自管理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社会公益功能。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特点,本文将就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演变及其特点展开探讨。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号召全民动员,社会组织多以政府主导的群众组织形式出现。

例如,各地农村的农民组织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都属于这一时期的社会组织。

这些组织的特点是政府主导、政府控制。

社会组织起到了连接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推动了当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开启了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人们对自己权益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在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呈现出了多元化和民间化的特点。

民办非企业单位、慈善组织、学术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纷纷涌现。

这些组织具有独立性、自治性,在社会调节和民间公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立的。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社会组织发展面临了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引导力度,鼓励其参与社会治理和公益事业。

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也面临着法律、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社会组织呈现出了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例如,一些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机构为自身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和支持,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引导是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点。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领导和引导,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其次,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和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中国的社会演变趋势

现在中国的社会演变趋势

现在中国的社会演变趋势
中国社会的演变趋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1.经济转型:中国正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以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不断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找工作,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包括城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和住房问题等。

3.社会结构变迁: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中国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社会层次更加多元化,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4.环境保护: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中国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

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但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5.社会价值观变化: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他们更为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并且更关注个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总体而言,中国的社会演变趋势是从经济转型、城市化、社会结构变迁、环境保护和社会价值观变化等多个维度的综合结果。

这些变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增加了
挑战,中国社会将在不断演变中持续发展。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论文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论文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 论文关键字:经济结构政府群体城市年代生活社会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准确把握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则是制定社会政策、了解社会舆论走向的基本前提。

与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状况相比,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然而,无论理论界还是政策制定部门对这一变化的把握和理解却似乎还不到位,其中至少有两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认识模式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习惯于按照“改革前”、“改革后”的简单对比法来认识社会状况。

依照这种比较方法,人们所关心的是改革后比改革前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但却可能忽视80年代与90年代社会状况的重大差异。

实际上,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根本性变化,其中的一些变化或可被视为80年代社会变化的延续,而另外一些变化则意味着社会结构演变方向发生了重大逆转,正是这后一类变化使得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得与80年代的社会结构截然不同。

原因之二则是政策制定者和思想理论界对上述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缺乏必要的敏感。

事实上,自90年代中期以来,变化中的社会生活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社会公正问题。

这些新问题对政策制定者和思想理论界是严峻的挑战。

但是,在“改革”话语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在“改革”还是“保守”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中,诸如社会公正这类问题根本找不到应有的位置,当然就更谈不上在思想理论和政策实践上有效地面对这类问题。

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变化并非暂时的、边缘性现象,而是根本性的挑战,其中的一些趋势已开始定型化,这必然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思想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不应当把这些变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视为转型期社会演变过程中的短期现象,而要有长期应对的准备。

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间出现断裂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开始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变化,其中的一些变化就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众的街头巷议或普通人的牢骚已频频涉及这些变化。

中国社会阶层演变的新趋势

中国社会阶层演变的新趋势

中国社会阶层演变的新趋势朱光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政治发展迈入新阶段,必将会把更多的人带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中去,并促使阶层分化演变,产生一些新特征、新趋势。

一、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社会成员结构的重组,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结构的“智能化”当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初见端倪,90年代中期进入高潮。

这场产业革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社会成员构成的变化首当其冲,其基本特征是社会成员不断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从“夕阳产业”流向“朝阳产业”,从而造成与“朝阳产业”伴生的阶层相对壮大,即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社会成员结构的重组,这一点最明显表现为乡村工业化带动了乡镇企业职工阶层和城市白领阶层的迅速壮大。

产业革命相应地带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比例上升,这使从事第三产业部门劳动的职工队伍会有显著壮大。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现存外商投资企业28万家,从业人员2500万,有研发机构800多个,这些都会直接扩大白领、经营者、自由职业者等社会阶层的规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产业革命将导致社会结构的“智能化”。

产业革命最先引发的是劳动力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伴随着企业技术进步和社会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知识分子阶层会有所扩大,进而将会是劳动力构成的“白领化”。

如果以1比1为转变的基本标志的话,我国已经在新世纪到来之前(1997年)迈过前一个临界线——“吃工商业饭”的人口超过“吃农业饭”的人口,并且有可能在21世纪前期,迈过第二个临界线——广义白领的人数开始超过广义蓝领(蓝领工人和农业劳动者)的人数。

当然,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迈过这第二个临界线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渡,在2020年之前做到这一点的可能性不大。

二、市场化和城市化共同形成阶层分化的“合力”产业革命是推力,市场化则是拉力,但与20世纪后期不同的是,提速在即的城市化过程也成为我国当今社会阶层分化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拉力。

在继续坚持推进市场化的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阶层分化,而与其最密切相关的当属农民阶层。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服饰的变化 (1)原因: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根本) (2)概况:
阶 段 表 现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后— —新中国成立 (20世纪上半 期)
男子:长袍马褂→西 中式与西式、传 装、中山装 、学生装 统与现代并存 女子:宽松肥大→旗 袍、上衣下裙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 会 独立自主 当家作主
(3)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①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②宣传教育,启迪民众; ③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 们的生活。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
1895,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①起步 1905年11月《定军山》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②发展、成熟---进步影片: 《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③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 (2)电视:20世纪20年代问世
3、互联网的兴起 (1)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出现: 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 入互联网 四大媒介 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是第一媒体 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 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 而互联网,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称为 “第四媒体” 。
1.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治 视嘉庆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数十年, 人心风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 ——清《上海县续志·序》

略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演进轨迹与趋势

略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演进轨迹与趋势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1、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经济上)经济上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

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2、阶段特征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同时,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巨变(1)经济(工业化))经济(工业化)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比较快速发展与清末新政、新政、(2)政治(民主化))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国 (3)思想(理性化))思想(理性化)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民主、科学等思想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民主、科学等思想广泛传播2、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态势与现实思考--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迁的研究

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态势与现实思考--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迁的研究

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态势与现实思考——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变迁的研究刘锋【摘要】社会的整体性变革、传统的政府运作模式失灵及社会控制方式的转换构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背景。

这一时期社会治理呈现多元混合的发展态势。

影响该时期社会良性治理的因素是高度集中的政府管理体制、治理理论没有恰当地回应“中国问题”、不成熟的市民社会以及社会成员法治观念比较淡薄。

因此,必须发挥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建设善治型与服务型政府,破除体制性障碍;吸收国内外优秀治理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回应时代关切;积极培育市民社会,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期刊名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关键词】社会变迁;社会治理;多元混合态势;制约因素;现实启示社会治理是指以公正、平等、人道为道德体系原则,在一定的社会基础上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与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治的有机结合,包括社会管理机制、社会自治机制和社会基础工作三个要素,其最终要构建善治社会,即“法治与德治并重的良序社会”[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政治环境、经济形势、思想文化领域等异常复杂,发生了“微型的社会变迁”[2]。

在这一特定时期,主要围绕中国改革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突围国内外困境、中国共产党如何经受执政考验等问题,思想领域不断交锋,社会治理刻不容缓。

但由于高度集中的体制机制、不成熟的市民社会等因素,致使该时期中国社会治理的风险和难度增大。

加强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治理状况的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有助于为实现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与治理整顿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社会治理的方式与态势也随之改变,这构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历史背景。

(一)社会的整体性变革新时期伊始,鉴于十年“文革”的沉痛教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善社会治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等成为人们的共识。

[论文]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新趋势和新挑战

[论文]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新趋势和新挑战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015年第7期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巨型发展中经济体,这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国情。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增长率低但基数巨大,经济发达程度有限但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城市化水平不高但流动人口规模巨大,这三个“巨大”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态势。

此外,还有令人头痛的出生性别比问题,既是难题,也是隐患。

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这个“发展中”不但体现在经济上,也同样体现在社会上;这个“大国”不但体现在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和经济规模上,也体现在地区、城乡、阶层发展的差异和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化和转型愈演愈烈。

伴随市场化改革、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新变化,农民阶级人数不断减少,大量新社会阶层涌现。

伴随工业化、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分配要素多元化使全社会的贫富差距显著拉大。

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非均衡发展,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本文拟对上述现象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人口和家庭的结构性变化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两高一低”过渡型转变为接近发达经济体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现代型,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和新挑战■李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呈下降态势,很快就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由于户均人口减小、核心家庭和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削弱。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从农村劳动力中分化出来的农民工已经是中国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分工的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以管理人员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得到成长壮大,但总体上社会流动并不通畅,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是底层过大、中层过小。

这种社会分化现象从差距不断拉大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特别是由于隐性收入因素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老 一辈电 影明星
赵丹
胡蝶
阮玲玉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
荣誉的影片
渔光曲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
海引起轰动,连映3个月,主题 歌《渔光曲》哀婉动人,成为传 唱一时的流行歌曲。1935年2月 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 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 奖的影片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特别 是辛亥革命期间,易 服饰、剪发辫、改称 呼等成为社会潮流。
导言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 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作为社会转型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
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 前所未有的变迁。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外联系日益增多,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逐步推进,人们社 会生活随之发生变化。
1、交通的变化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 时尚的交通工具,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 联系。
表现:
习俗风尚的变革
(1)礼仪: 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大人、老爷、奶奶 — 先生、君、夫人、 (2)称谓: 太太、小姐 (3)婚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4)葬礼: 厚葬、土葬—文明、简洁、火葬
(5)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6)观念: 旧道德、旧礼教——民主、平等
原因: 1)西方文明的冲击
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 了变化,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 为娱乐新时尚。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事业的发展
时间 成就
二次鸦片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预测数据库
1~6 7~12
13~14
重点难点突破
名校模拟演练
预测数据库
1~6 7~12
13~14
2.饮食的变化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其中以鲁菜、粤 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统称四大菜系。这四大菜系的 长足发展和最终形成,是近代百年的事情。 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一 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如洋葱、土豆、 卷心菜、胡萝卜等蔬菜,以及番茄沙司、胡椒粉、咖喱粉、 味素等调味品。一批专门生产糕点糖果、调味品、罐头等西 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 重要组成部分。 3.居室建筑的演进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外国人来华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 大量出现。中国的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 成为典型特征。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 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 园”、“别墅”、“公寓”等。此外,西式的家具陈设,如 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表等,开始受到城市
重点难点突破
名校模拟演练
预测数据库
1~6 7~12
4.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迁及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以婚丧礼俗的变迁最 为明显。 (1)婚丧嫁娶:清末民初,一批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 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 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 主成为一种时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强烈 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不过,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村中实行更多的仍是传统葬礼。新 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2)其他风俗: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 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 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 礼节。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旧道德、旧礼教遭到批 判,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 会。

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政治变革与民主进程九十年代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逐渐走向了政治体制的民主化。

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了法治国家建设。

这些改革措施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逐步加强了人民的民主参与,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开市场,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了国际经济的互联互通。

在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农村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农村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重要进展。

三、社会结构的转变与社会问题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城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社会阶层的结构更加丰富多元。

而农村地区也面临着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农村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此外,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重视和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问题也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四、文化多元化与传媒发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和参与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各种文艺形式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

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中国社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演变。

这一演变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导致社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开始实施开放政策,逐渐加强市场经济的,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和服务业化社会转变。

这导致了工人和农民的人口占比逐渐下降,而城市居民和非农业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加。

同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差距加大,中产阶级的兴起也成为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特点。

其次,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8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老龄化和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逐渐显现。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供应不足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农村人口,城市化成为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之一、同时,大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也日益明显,特别是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成为高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者的聚集地。

最后,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对社会结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转变为个人追求幸福和个人价值的观念。

女性地位和权益的提升也改变了家庭和社会结构。

青年一代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期待也与上一代有所不同。

这些观念和价值观的转变直接影响了职业选择、婚姻观念和家庭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综上所述,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演变。

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人口结构的变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变化等因素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结构向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这些新趋势对于未来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去应对和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