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红粘土(含玄武岩风化红土):红 粘土厚度变化突兀,应满足规范要求;红 粘土应描述(鉴别)其裂隙发育特征(网状 裂隙等),并结合其裂隙发育情况对其承 载力等工程参数予以综合确定(折减与 否);红粘土是否具膨胀性应予评述(高液 限土)。对热工基础(锅炉房) 的不利影 响;
C、桩基勘探点间距:持力层层面 起伏变化较大或持力层以下软土厚 度较大时,孔距应加密,北京、深 圳地方性规范,对预制桩的要求较 严格。特别提醒:嵌岩桩,持力层 性质变化大或层面起伏大,孔距应 加密。浙江标准,持力层为基岩, 岩面起伏坡角大于30度时应每柱一 孔。
四、岩溶勘察
1、在岩溶区建筑,尤其是较大项目的建 设,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5.1.2条的要求,岩溶 勘察应分阶段进行(初步勘察进行岩溶发 育分区,为建筑物的平面规划提供依据; 详勘阶段可据岩溶发育程度及范围,在总 图布置允许情况下,可适当挪动建筑平 面),不同的勘察阶段分别起到相应的指 导作用;
d、引用正规资料应慎重; e、对抗液化措施进行分析、
评价(桩基的液化折减系数予以提供)。 建设厅文件:昆明地区粉砂液化判别应 考虑粘粒含量,静力触探法与标贯法的 差异和不吻合。
三、场地勘察
1、勘探点间距问题: A、 风化岩和残积土,勘探点间距按
地基复杂程度取小值(以中等复杂为例, 宜为15~20m,间距大难以控制其变化。 遵循浅孔密布的原则,厂房类,可结合 柱网布设,但应交待清楚。勘察时应布 设一定数量的探井,强调综合勘察方式, 及钻探局限性和不利之处。
2、孔深: A、基坑勘探点,孔深能否满足
抗浮桩(抗压兼顾抗拔)要求; B、尤其是高层建筑、超高层建
筑,控制性勘探点深度能否满足沉 降计算的要求。
3、取样、原位测试:
A、取样、原位测试在纵、横向上合理与 否;
B、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取样要求(高规);
C、风化带的勘察、合理的全、强、中风化 的划分(风化岩描述、岩质边坡应进行岩体分 类并注明边坡岩体类型、通过波速测试对风化 带的综合确定,岩样试验的尺寸标注等);
3、土的工程性质与其剪切波速有整体上 的对应关系,应注意甄别其“真伪”。一 是测试的准确性(压重等),另一是合理性 (防止造假)。注意卓越周期与场地类别的 大致关系(如卓越周期0.4~0.8s,为Ⅲ类;› 0.8s,一般为Ⅳ类);
4、场地类别划分,强调综合确定(灰岩 地区);内插法应注意的问题;
5、大底盘、整体连通式地下室,一边是 Ⅱ类,一边为Ⅲ类。岩土工程专业应与结 构专业共同确定合理的特征周期值;
1、基础选型建议不宜单一(部分设计 单位勘察报告没有建议的基础形式他 就不用),但又不能泛泛而谈(浅基、 桩基、地基处理均有),一定要具针对 性;
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波速孔的布设(大跨度空间结构及幼儿 园、中小学教学用房及学生宿舍、食堂等 重点设防类的建筑);地脉动测点不应少于 2点;
2、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4条第2款,下层土的剪切波速 是上部各土层的2.5倍,作为“假想基岩 面”确定覆盖层厚度,有两个关键词, “均”、“地面5.0m以下”;
一、整平标高的重要性
1、“用地上山”政策实施后,坡地场 地、山区地基的工程越来越多。《岩土 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 4.1.11条第1款要求,这是个强制性条文;
2、孔深的确定:勘察工作量的布设, 其目的是通过“三度”方式(勘探点的密 度、深度和工程测试及评价的精度)的合 理性,来解决工程中存在的稳定性、强 度、变形(和渗透性)问题,可见勘察工 作中深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重要性, 受地面整平标高的影响,孔深不合要求 的工程实例时有发生;
Fra Baidu bibliotek
7、现行抗震规范在基本规定章节,发震断 裂两侧增大系数。是对超限高层建筑,一般 建筑如能满足抗规第4.1.7条第1款,设计地震 动参数不需要乘以增大系数
8、抗震地段的划分应合理,并与结构方充 分沟通。
9、补充说一下液化判别和软土震陷: a、《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第4.3.3条第3款式4.3.3-1~3只适于天然地基 浅基础,不适于桩基础;
2、圈定洞体进行岩溶稳定性分析。岩 溶稳定性分析分场地稳定性和地基稳定性, 常接触到的是地基稳定性。应视上部荷载、 顶板厚度、溶洞范围和高度等,采用定性 和定量(半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岩溶地基 稳定性分析,以决定是否穿越溶洞(隙)。 亦分情况区别对待;
3、勘察报告缺少桩长方案的合理建议, 一味地强调穿越;
3、影响场地类别的划分;
4、整平标高影响岩土工程评价的 精度和合理性。现在对基础选型建议 太粗糙,浅基、桩基、地基处理面面 具到,泛泛而谈且缺乏针对性。整平 标高影响基础型式和持力层的选择等;
5、影响边坡、支挡等环境问题地分 析和评价;
6、影响抗震地段的划分:可能由一 般地段变为抗震不利地段,抗震地段的 划分应结合±0.00设计标高整体判析。
4、缺少桩的稳定性评价;
5、重视超前孔勘察。岩溶发育地区, 大直径桩超前孔的合理布设。
五、地层层位的合理划分
工程地质相近的才能合 并为一层。受工期等因素的 影响,较多的勘察报告存在 问题,如据静探分层,土样 与标贯的差异(e。+0.2法), 波速分层与测试问题,风化 岩层位和承载力。
六、岩土工程评价
6、市政方面,应注意《公路桥梁抗震设 计细则》JTG/T B02-01-2008第4.1.8条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 4.1.6条的差异(前者≤140.0m/s为软弱土, 后者≤150.0m/s),对于快速路和主干路上 的桥涵、下穿隧道(所有的隧道工程均为一 级),建议按150.0m/s考虑;
b、合理采用规范(软土规程:粘性土与 粉土、粉砂互层,粘性土合计厚度达到或超 过1/3,不考虑液化影响;粉土或砂土层的平 均厚度不足1m或呈局部透镜体状,亦不考虑 液化影响)。引用邻近的液化成果不合理;
c、在施工图审查中,标贯法液化判 别和计算错误较多,审查人员应试算、 复核(如地下水位深度采用每孔中实测 水位不合理,粘粒含量取值、标贯点数 较多的土层中di、Wi取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