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交大附中学2018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
卷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命题:申玲娣审核:陈雄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3分)
萧萧落叶红
①再读《小城三月》,我所居住的小城正是三月春光。书中的小城在北国,但春天到来的
气息是一样的,如同三月里微曛的柳风,有着淡淡的喜悦与忧伤,夹杂着主人公若有若无的
叹息。
②60年前的阳光还照在这卷书上,那是女作家萧红的最后时光。萧红写这篇小说时正在
香港,她所写的小城唤作呼兰城,离她已有千里之遥。事实上,她再也不曾回去,十年漂泊,
小城是她的起点,而香港是她的终点。她在南方城市里,回想童年的哀乐往事,一切已yǎo ()不可及。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城三月》是她的绝笔,她抱病写完这篇小说,之后便
卧床不起,数月之后与世长辞。
③呼兰城在东北松花江畔。我在地图中特意寻找过这个小城,因为萧红的缘故。印象中
的小城并不大,长满了高大的树木,总有马车从街面急驰而过。大户人家的院落长满蒿草,
有蝴蝶、蜻蜓飞过梢头,有荒凉的烟雨声。这是萧红的呼兰城,是她童年的梦影。她的经典
作品《呼兰河传》写尽了这种况味。《小城三月》、《后花园》是短篇杰作,在某种程度上,是
《呼兰河传》的缩写,或是侧影,一样让人掩面叹息。
④多少年来,我一直在猜想萧红当年的心情,经历了人生颠沛流离,萧红似乎预见了自
己的将来,正如《小城三月》里翠姨的哭泣:“我的命,不会好的。”她的悲哀藏在文字中。
读有关萧红的传记,我一直不敢细细阅读她最后的时光,尽管我所欣赏的文章都是那时写成
的。那是一种美的消逝,让人不忍卒读。她在小说中流露出故园之恋,熟知萧红的人都知道
她童年的不幸及苍凉,故园并没有给她美好的过去,她只是在虚拟一个梦境,想在梦中重返
童年,再度过一回真实的人生。
⑤萧红悲剧性的命运注定她与众不同。民国时期的才女中,冰心有着学者的沉静与母性
的温柔,张爱玲是没落贵族的高傲与冷漠,苏雪林才气横溢,有时咄咄逼人。她们都有着高
雅的生活,有丰富的内涵与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冰心与苏雪林都享高寿,成为海峡两岸文
坛祖母。而萧红,永远是31岁,她的人生定格在那一刻,她悲剧性的命运,她沉郁的悲哀铸
成了她作品的丰碑,却也如同一片秋后的枫叶,萧萧而下,在雨中零落成泥。
⑥萧红墓在香港浅水湾,濒临大海。大海是宽容的,能够带走所有哀愁,就像带走每条
河流。浅水湾一带种满了红影树,蔚蓝而沉静的海滨,花红似火,但萧红依旧是寂寞的,她
的文字和她本人一样,在三月的雨后,寂寞的清愁漫天飞舞。
1、根据拼音写汉字:yǎo()不可及(1分)
2、“60年前的阳光还照在这卷书上”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分)
3、以下分析中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城三月》是她的绝笔”的意思是,《小城三月》也许未必是萧红最
后的作品,但可以说是她逝世前最重要的作品。
B.《小城三月》里翠姨这个人物是以萧红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C.萧红在小说中流露出的故园之恋是虚拟的。
D.《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后花园》中都有着萧红童年的梦影。
E.作者在第⑥段中提到萧红墓濒临大海,是以大海象征萧红的人生。
F.文中提到“我所居住的小城正是三月春光”、“我在地图中特地寻找过这个小城”等内容,
是为了再现萧红小说中的场景。
4、纵观全文,萧红的悲剧性命运主要体现在:(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题目好在哪里?请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6——12题。(14分)
①谎言都是虚构的,但虚构的未必就是谎言,就如这世界的艺术舞台上最伟大的悲剧、
喜剧大多是虚构的,但它们恰恰因为“虚构”才更有震撼人们灵魂、启迪人们心智的伟大力
量。因为这样的虚构是概括了千头万绪的社会表象之后而从中结晶出来的本质。
②几日前,央视的科学教育频道报道,史学界有专家对秦王朝的阿房宫真实性提出了有
根有据的否定。基本上已认定,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到的“阿房宫”为子虚
乌有,即便往大了说,也仅仅认为那是个没有完工的“烂尾工程”。
③听到这个消息真让我好伤心,我伤心的倒不是司马迁的“造假”,而是我们当今的史学专家们,干吗非要戳穿这个比真实都更真实的谎言呢。阿房宫在中国朝野的所有人心中就
是秦王朝暴敛民脂民膏的见证,阿房宫就是秦始皇行淫寻乐的天堂,阿房宫就是秦王朝走向
灭亡的墓穴。
④因为有了司马迁笔下的阿房宫,才让历代的王朝在夺得江山后大兴土木、兴建宫殿的狂欲有所收敛。司马迁告诫历代王朝,强大的秦王朝覆灭,虽然不全是阿房宫惹的祸,但在
这祸水之中,绝对有阿房宫的一瓢水,这已让历代帝王和谏官们都深信不疑,并成了一个王
朝在巩固自己的地位、教导徒孙们的一面镜子了。
⑤到了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这篇文学作品使司马迁那寥寥的笔墨一下了就丰润饱
满了,这篇作品的史学警诫价值远远大于它的文学审美意义。
⑥杜牧凭着他的文学天赋,极力铺叙阿房官建造的豪华,“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能有这么密的建筑吗?),“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太夸张了),从骊山一直建到咸阳,遮蔽了天空和太阳。一天之内,一座宫殿里,竟有不同的气候。杜牧这
样竭尽笔力宣染阿房宫的奢华,其目的就是要告诫后人,这样穷凶极恶地暴殄天物,就是为
自己掘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这才是杜牧写《阿房宫赋》的目的。
⑦别小看了这两篇虚构的文字,它们在某些时候真能起整个封建王朝想大兴土木时的一
个“诽谤木”作用了。这可不仅仅是几句简单的告诫,因为那伟大的文字后边,还有个强大
王朝的覆灭作了注脚。哪个皇帝都不怕诅咒和谩骂,但哪个皇帝不怕自己的江山动摇呢?所以中国的历代封建皇帝在建造宫殿时,没人再敢超过那个虚构的阿房宫了。这不仅是皇帝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