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版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梁小民版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21d0559ad02de80d4d84064.png)
对效用的理解 —《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免子说,“世界上萝
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老鼠的肉非常
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
X
3、消费可能线(预算线 budget line)
消费可能线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 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 的X、Y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 的线。
消费可能线上的每一点,X、 Y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支出 相等。 A点,全部买X,无法买Y; B点,全部买Y,无法买X。
B
Y商品(衣服)
0
A X商品(食品)
P
TU
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 际效用不变。
Q
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MU
P’
Q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价格P 与 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边际效用递减,量增,愿意出价 递减。
P
价格不反 D(MU) 映一件商 品的总效 用,而是 反映它的 边际效用 。 Q
200多年前,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 中提出Paradox of value 价值悖论。
许多生活必需品(水)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 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 同的效用。 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 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 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 的消费。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消费者行为分析.ppt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消费者行为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2e6f6d1a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0.png)
第二,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三,边际效用离不开时间因素,是在特定
时间内的效用。
第四,边际效用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主观标准。
主观效用论者认为,商品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消
费数量少,边际效用就高,价值或需求价格也就高;
反之,则相反。
边际效用决定价格-价值悖论
200年前斯密在《国富论》中
提出的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为
O
MRS xy=-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a b c
ΔQX1 ΔQX2
完全替代品与完全互补品
(1)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 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时,这两种商品是 完全替代品,即描绘这两种商品消费的无差 异曲线为直线;
(2)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时,它们是完全互补品,即两种商品必须按 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
多愿意支付的价钱与实际支付的价钱之差,它是 对消费者从交易中所得利益的一种货币度量。
P A
P1 P0
B
P2
O
Q0
D Q
研究消费者剩余的意义:
1.为分析消费者的利益及其受损状况提供了分析工具。 2. 有助于说明市场售价的降低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 3.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以商品供给的丰富性为前提的。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 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 此,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e
边际替代率:为了维持原 有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 者增加一单位商品X而必 须
放弃M的R商Sx品y Y的 数QQ量xy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 着X增加,消费者为增加 1单位商品X而放弃的商品 Y 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
![《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https://img.taocdn.com/s3/m/3cf34652eefdc8d377ee3238.png)
《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典型考点1:消费者行为理论(一)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的知识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
(二)真题链接[1](2007-7)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2](2007-1)用图形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考点解析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决定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下一章里将要学习决定供给的生产者行为理论。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知识点。
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而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这是我们首次接触“边际”这个专业术语,一定要认真体会、把握。
边际效用的规律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效用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其中基数效用论要求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x x Y Y P Q P Q M ⨯+⨯= (1)X Y MU MU m X YMU P P == (2) 式(1)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M 是既定的;式(2)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 商品,还是购买Y 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结合(2007-7)试题和参考答案来理解。
序数效用论中要求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结合(2007-1)试题与参考答案来理解。
把无差异曲线I 1、I 2、I 3与消费可能线AB 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E ,在这个切点E 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4)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c6c9ad852458fb770b56f0.png)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填空题1.消费者的()表示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
a.偏好b.欲望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a.边际的原因b.生理或心理的原因3.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第一、()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a.消费者的嗜好b.欲望4.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限制条件和均衡条件:()、()。
a.Px·Qy+Py·Qx=MMUy/Px=MUx/Py=MUmb.Px·Qx+Py·Qy=MMUx/Px=MUy/Py=MUm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a.收入b.效用6.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a.右下方b.右上方7.在同一个平面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
a.越大越小b.越小越大8.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这是由()递减决定的。
a.边际替代率b.边际效用9.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
a.消费者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b.消费者的总效用既定10.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a.M=Px·Qx+PY·QYb.MUx/Px=MUy/Py=MUm11.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平行移动;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向()平行移动。
a.右上方左下方b.左下方右上方12.假设有三种不同的物品组合,如果消费者对B的偏好大于C,同时对A的偏好大于B,那么就可以推出对A的偏好也大于C,这说明消费者的偏好具有()性。
a.完备b.传递13.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d2d1b9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4.png)
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 忠诚度。
营销策略优化
营销策略效果评估
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数据,评估营销策略的有效性,优化营销资源配置。
个性化营销
基于消费者行为特征,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提高营销效果和客户满意度。
THANKS
物流配送
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确保产品能够及时送达 消费者手中,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售后服务
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 忧,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05 消费者行为研究应用
市场预测
消费者需求预测
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未来市场 需求,帮助企业提前布局,抢占市场 先机。
市场趋势分析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影 响其消费行为。
社会因素
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可能 遵循不同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
社会阶层
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往往有相似 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不同社会 阶层存在消费差异。
家庭影响
家庭对个人的消费观念和行为 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消费习惯 、品牌偏好等。
群体影响
个体在所属的群体中受到其他 成员的影响,可能产生趋同的
消费行为。
经济因素
商品价格
商品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和消费量。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者的购买力,进而 影响其消费行为。
就业状况
就业状况影响消费者的经济安全感, 进而影响其消费信心和行为。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可能导 致消费者调整购买计划和消费习惯。
仿真模拟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消费者行为过程, 进行预测和政策分析。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之消费者行为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11024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3.png)
80%
应用
在市场营销中,企业可以根据边 际效用理论来制定价格策略,通 过降低价格来刺激消费需求。
无差异曲线
定义
无差异曲线是指能给消费者带 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不同商品组 合的曲线。
特征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一 是无差异曲线从左上角到右下 角倾斜,二是无差异曲线不相 交,三是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
应用
当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时,价格上升;反之,价格 下降。
价格机制是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帮助市场在供求关系 中达到均衡。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
01
02
03
04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主 观喜好程度。
无差异曲线
表示具有相同效用水平的商品 或服务组合。
边际效用递减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 单位消费带来的效用增加量逐 渐减少。
价格策略与营销策略
价格策略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价格策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何根据消费 者的价格敏感度、购买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价格,以实现利润 最大化。例如,对于奢侈品,由于价格敏感度低,消费者更注重 品牌和品质,因此定价策略应注重品牌形象和独特性。
营销策略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何根据消费 者的需求、偏好和行为特征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以吸 引更多的消费者。例如,对于快消品,由于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 实用性和价格,因此营销策略应注重产品的功能和性价比。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表示消费 者的偏好,以及在不同商品价 格变动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预算约束线
定义
预算约束线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的轨 迹。
特征
预算约束线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负,即商品的 价格与收入成反比,二是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实践报告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ba4d6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f.png)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实践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本报告通过对西方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分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结合中国市场实际情况,探讨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和购买行为背后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b74c2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8.png)
第四节 消费者选择
一、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一)价格一消费曲线 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通常用价格一消费曲线来分析。
第四节 消费者选择
一、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价格一消费曲线的主要应用是分析判断商品的性质。经济学家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价格 一消费曲线,并从中引申出对商品性质的判断。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水平发生变 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综上所述,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两个部分,即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
一、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二)偏好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说明人们的欲望受个体的主观判断影响,这就是偏好,它是 指人们通常在产生某种欲望之后,通过某种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它具有一定的趋向 性和规律性。这种倾向受多种因索的影响,比如年龄、性别、文化、职业、民族、收入等。
第四节 消费者选择
三、不确定性条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所以经济学家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自于 “内省”。
第二节 基数效用
三、消费者剩余
第二节 基数效用
四、效用最大化
研究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效用最大化问题。效用最大化是指达到最大可能的 效用,或者说是在消费时使总效用达到最大。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价格限制了他可以达到的效用。在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时,假设消费者是理性 的,他们进行消费的唯一目的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即在考虑到自己的收入与价格的情况下以使自己总 效用达到最大的方式进行消费。消费者按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消费也就是要把自己有限的收入分配于 各种物品的购买,使自己在这些物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或效用达到最大。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https://img.taocdn.com/s3/m/bb26a6c5af45b307e9719736.png)
《西方经济学》重点内容提示(2)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一、效用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如果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感受到痛苦,则是负效用。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
效用和欲望一样是一种心理感觉。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以下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三、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假设: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
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39192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8.png)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如果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大于西瓜,那么,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还是小于西瓜,为什么?答: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消费者的偏好表示对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组合的排序,这种排序表示了消费者对不同物品的喜好程度,可以代表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橘子,对橘子的偏好又大于西瓜。
所以,该消费者对苹果的偏好大于西瓜。
2、经济学家认为,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带给他们的效用小于相当于这些实物津贴额的货币津贴,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正确答:(1)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
(2)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是一种心理感觉。
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受。
向低收入者发放实物津贴的效用小于货币津贴,对于低收入者而言,货币津贴更加灵活,可以自由支配,心理满足程度高。
4、在炎热的夏天,当你吃第一根冰棍时感觉最好,吃得越多感觉越不好,如果一次吃十几根就会痛苦。
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这种现象。
(1)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其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连续消费十几根冰棍,反复的冰爽刺激,使消费者在心理或生理的满足减少,从而满足程度降低,甚至会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
5、如果你有100元,苹果价格为10元1千克,橘子价格为20元,1千克的苹果与橘子的边际效用如图(图略)。
消费者购买多少苹果与橘子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为什么?解法一:组合方式MU某/P某与MUy/Py总效用Q某=10Qy=010/10≠0/20550Q 某=8Qy=130/10≠200/20720Q某=6Qy=250/10≠170/20820Q某=4Qy=370/10≠140/20850Q某=2Qy=490/10≠110/20810Q某=0Qy=50/10≠80/20700由此可以看出,各种组合都正好用完100元,但只有当Q某=4,Qy=3时才能满足MU某/P某=MUy/Py的条件,这种组合带来总效用最大,,为850个单位。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课件.ppt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c2a005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1.png)
G X1```
B′
X1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正常
总效应
物品)
总结1:正常物品-特征:需求 量与消费者收入同方向变动
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P
正常品
需求曲线向右下 D 方倾斜(较平)
O
Q
2、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分析工具---补偿预算线
X2 A
O
x
正常品与劣等品 的恩格尔曲线
3、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开支与家庭 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其数值越小,说明生活 越富裕;数值越大,说明生活水平越低。
用恩格尔系数来判定生活发展阶段常用的 标准是:
恩格尔系数60%是贫困;
恩格尔系数在50%--60%之间是温饱;
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是小康;
ab
F IC2
c
IC1
O 总效应
B
G
B′
收入效应
X1
替代效应
总结2:低档物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大) 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小)
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小)
P
低档品
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较陡)
O
D Q
3、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分析工具---补偿预算线
X2
Ab
例子:1845年爱 尔兰发生灾荒,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在 价格变动时的表现各不相同。
1、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分析工具---补偿预算线:它是用来表示以假定的货 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 一种分析工具。(价格下降ABAB’)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7901e1326fff705cd170a71.png)
•0
0
0
0
•1
6
6
6
•2
13.5 7.5
6.75
•3
21
7.5
7
•4
28
7
7
•5
34
6
6.8
•6
38
4
6.3
•7
38
0
5.4
•8
37
-1
4.6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 关系特点
1.三种曲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 2.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
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3.边际产量等于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Q=aL+bK a,b>0
K 3 2
1
Q1
Q2
Q3
L
1
2
3
(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 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imum(L/u,K/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技术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技术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
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 前提条件; 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2.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
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 合比例。
可变技术系数:要素的配合 比例可变,要素之间可以相互 替代。
固定技术系数:只存在唯一 一种要素配合比例,必须按同 一比例增减,要素之间不可替 代。
运用实例
某班级所有学生平均身高AH=170cm 来了一个名叫姚明的插班生身高MH=223cm,使 得班级的平均身高变为AH=172cm 又来了一个插班生王志郅MH=216cm,使得班级 平均升高变为173cm 此后不断有插班生来,虽然他们的身高MH是递 减的,但是由于他们都很高,所以不断的提升着 该班级的平均身高AH水平。 最后当身高180cm的范志毅同学转入该班级的时 候,正好也使得该班级的平均升高上升到了 180cm。 请问下一个插班生来的时候,会对班级的平均身 高产生怎样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70c0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6.png)
西方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引言西方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领域。
消费者行为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在满足自身需求时所做出的决策和行动。
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可以深入了解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形成和产品销售等经济现象,并为企业决策和市场规划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理性行为、效用理论和市场竞争等方面来探讨西方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一、理性行为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下,消费者被视为理性决策者。
根据这种观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选择。
理性行为的前提是消费者对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和准确判断。
例如,消费者会比较不同品牌的产品价格、质量、功能等因素,并根据个人的偏好和经济能力做出购买决策。
二、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对消费者行为的重要解释工具。
根据效用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效用是指人们对商品或服务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通过对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进行评估,来决定购买与否以及购买数量。
例如,当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他们会根据食物的口味、营养价值和价格等因素来比较不同选择,并选择满足其效用最大化的食品。
效用理论还引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额外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额外效用。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消费者在满足某种需求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会递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会逐渐减少对同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
三、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供销双方通过价格和质量等竞争手段来吸引消费者。
消费者在面对多个供应商时,会比较不同选择的价格和性能等因素,并选择最符合其需求和预算的产品。
市场竞争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可以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市场竞争还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着动态影响。
竞争使得供应商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第四讲 需求与效用:消费者行为
![西方经济学第四讲 需求与效用:消费者行为](https://img.taocdn.com/s3/m/14cdae1ea76e58fafab00330.png)
(四)收入、价格变动对消费者 行为影响
1.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行为影响 W价格一定,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右上方 减少, 左下方 收入—消费线: 收入变动时,消费者最佳购买行为变动 方向和路线。一般,收入增加,购买量增加 (低档:收入增加,购买量减少,向后弯曲 恩格尔曲线: )
借鉴: 1. 关于“消费者偏好”,“边际效用” 购买边际效用最大W 2.“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满意” 普遍心理
二、序数效用和消费者行为
(序数表示效用相对水平高低等级) (一)无差异曲线 (二)消费可能性线(预算线) (三)消费者均衡 (四)收入、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行为影响 (介绍)
(二)消费可能性线(预算线 )
---- 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 者所能购买到的X、Y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或者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X、Y 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是所支出的钱是相等的。 消费预算方程: I = PXX + PYY 向下倾斜直线 其斜率为两种W价格比率:
边际替代率: MRSxy=-(ΔY/ΔX) (一个单位X商品替代Y商 品的数量) MRSxy:X商品替代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连续增加某一种商品时, 人们所愿意牺牲的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为了保持效用不变,当X商品的量逐渐增加时, 增加一单位X商品需要减少的Y商品的量逐渐减少) (上表可以看出) 原因:边际效用递减
Y
Δy
Δx X
斜率递减,边际替代率递减
y dy x dx
若两种商品是互补:无差异曲线成直角弯曲 直线状 如:一盏灯台与一只灯泡 一盏灯台和若干只灯泡 一只灯泡和若干盏灯台 效用相同 一只灯泡和一盏灯台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ba030bdd88d0d233d46af5.png)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用于表示序数效 用,如图4-3所示。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用于表示序数效 用,如图4-3所示。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如图4-4所示,无差异曲 线U上的A、B、C和D点所代 表的橙子和梨的不同数量的 组合给该消费者带来的效用 水平都是相等的。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五、消费者剩余
例4-2】 某茶叶店出售一种包装好的茶叶,如果每包20元, 某个消费者只愿买1包;如果价格下降为每包14元时,他将买2 包;如果价格下降为每包10元时,他将会买3包。如果价格继续 下降,这个消费者的购买量也会继续增加,如每包为6元时,他 将买4包;每包为4元时,他将买5包;每包为3元时,他将买6 包;每包为2元时,他将买7包。请分析在不同价格与不同购买 数量情况下的消费者剩余。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我们可以利用表4-1来进一步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总效用与边 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根据表4-1绘制的总 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 图4-1所示。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 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 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西方经济学4-6章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4-6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61fabafd0a79563c1e72a6.png)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填空题:1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P852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是(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是(减少)。
P873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两个理由来解释:第一、(生理或心理原因);第二、(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4 .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有三点假设或条件:第一、(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第三、(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5 .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 )(Px ·Qx+Py ·Qy=M );( 2 )(Mux/Px=Muy/Py=MUm )。
6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7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8 .在同一个无差异曲线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
9 .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消费者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既定)。
P9710 .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P9811 .消费者行为理论有三个暗含的基本假设,即:(消费者是具有完全理性的)、(存在着消费主权)、(消费仅仅是个人的事,与社会无关)。
二.选择题:1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寥尔森的“幸福方程式”,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C )。
A 、提高欲望的同时,增加效用B 、减少欲望的同时,减少效用C 、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2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 、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 、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3 .下列那种情况是边际效用(A )A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增加到两个,满足程度从5 个效用单位增加到8 个效用单位,即增加了3 个效用单位B 、消费两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13 效用单位C 、消费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获得的满足程度为 6 。
西方经济学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8beb673a0116c175e0e4867.png)
西方经济学第4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005.81.效用U(utility)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后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一种主观评价。
2.基数效用理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进行度量的一种理论3.总效用TU(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例:假定,第一个包子的效用为5,第二个包子的效用为4,第三个包子的效用为3,第四个包子的效用为2,第五个包子的效用为1,第六个包子的效用为0,第七个包子的效用为-1,第八个包子的效用为-2.那么:吃1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吃2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9;吃3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12;吃4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4;吃5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15;吃6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0=15;吃7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0-1=14;吃8个包子的总效用为:5+4+3+2+1+0-1-2=12;令:()Q3=f...()12f.f,()128=2=f,()9TU=,()5f1=4.总效用函数的特征:5.边际效用MU(marginal utility):是指消费数量增加一个单位(或减少一个单位)时总效用的变动。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随着对该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递减。
7.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8.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注意:本图不具有普遍性,边际效用曲线不一定是直线。
9.消费者均衡问题的证明(拉格朗日乘数法):实用文档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I ,全部用来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x P 和y P ,购买量分别为x 和y .例: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Y X TU +=4,原来他消费9单位X ,8单位Y ,现在X 减少到4单位,问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 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例:某消费者每月收入800元,用于购买X 和Y 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XY TU =,并且6=x P ,10=y P 。
推荐-chap4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 精品
![推荐-chap4西方经济学消费者行为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d791dcffc4ffe473368abe6.png)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说明 [以购买两种商品为例]
P1 • X1 P2 • X 2 I
MU X 1 MU X 2
PX 1
PX 2
MU X1 PX 1
MU X1 PX 1
MU X 2 PX 2
MU X 2 PX 2
例: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Q1 2 3 4 5 6 7 8 MU1 16 14 12 10 8 6 4 2 MU2 11 10 9 8 7 6 5 4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 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MU-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或拥有量 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增量。
TU=f(Q) TU-总效用[Total Utility] MU-边际效用 Q-消费量
MU TU (Q) Q
MU lim TU (Q) dTU
4.5
Surplus]
4.0
市场价 格
——“消费者 3.5 在购买一定 3.0
数量的某种
商品时愿意
支付的最高 1.0
价格和实际
支付的总价 0
12 3 4 5
Q
格之间的差
额”
三、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 分析
(一)消费者的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1.偏好的含义 偏好[Preference] ——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或劳务的喜爱或不
Q0 Q
dQ
例1:
1
Q
消费量
0
1 2 3 4 5 6 7 8 9
TU
总效用
0
7 13 18 22 25 27 28 28 27
MU
边际效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边际效用是消费的商品数量的递减函数呢?
理由
1、生理或心理原因 2、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强调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
五、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或服务最
多愿意支付的价钱与实际支付的价钱之差,它是 对消费者从交易中所得利益的一种货币度量。
P A P1 P0 P2
B
D
Q0
O
Q
研究消费者剩余的意义:
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e
边际替代率:为了维持原 有的满足程度不变,消费 者增加一单位商品X而必 须 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 Qy MRS xy Qx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 着X增加,消费者为增加 1单位商品X而放弃的商品 Y 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一)效用:是消费者从消费物品或劳务 中所获得的满足。 (二)特点: 1.是消费者的主观评价。 2.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香烟,冰 块,一杯水。 3.一种物品对同一个人的效用会因占有量 的不同而不同。吃面包。 4.无论理学含义。
二、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1.效用可以计量: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得到的 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进行衡量。吃一个巧克力 5个单位的效用。 2.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 总而得出总效用。吃一个巧克力5个单位的效用。 听一张贝多芬音乐唱片得到6个单位效用,11。
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方向同比例变化时 ,预算线的 位置也会发生平移
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方向同比例变化时 ,预算线不 发生变化.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引言:
消费者 行为 需求 价格
生产者 行为
供给
幸福公式:
幸福 =
效用
欲望
从消费某种商 品中所得的满足 缺乏的感觉与求 得满足的愿望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 消费者行为分析是 一种心理分析 消费者行为理论,假设在某一时期 欲望既定,收入既定,效用最大化
一、效用的定义和特点
I3
I2
O
I1
X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同一坐标平面上有许多条无差异曲线,位置较低的无差 异曲线代表较低程度的效用水平,反之亦然。
2.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曲线斜率是负的。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逐 步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图也适用于分析多种商品的消费选择。
MU MU P P
1 1 2
2
MU P
n
n
PX· Qx+Py· Qy=M
消费者的均衡实现的条件
1、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 Y 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 每一元货币的边际效用 对消费者都是相同的; 3、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假设
B · C A
·
·
E
I3
·
D
I2 I1 ·A X
第四节 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 组合
X2
A
I P 1 X1 P 2 X2
预算线的方程
O
B X1
第四节 消费者的预算线
预算线的变动 价格和收入变化的影响:四种情况
价格不变,收入变化,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 收入不变,只有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不仅预算线的斜率会 发生变化,而且预算线的截距也发生变化
边际效用决定价格-价值悖论
200年前斯密在《国富论》中 提出的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为 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很 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而只能用 作装饰的钻石却索取高昂的价格。 核心是边际效用决定价格,而非 总效用决定价格,水的总效用虽 然比钻石大,但由于水的量太多,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最后的一单 位水的边际效用很小,进而其决 定的价格非常低;而钻石非常稀 缺,虽然总效用低,但边际效用 非常高,因而价格高。因此:在 经济学中是狗尾巴摇动狗身子, 摇动价格和数量这个狗身子的是 边际效用这个狗尾巴。巨额数量 使对人极端重要的空气的边际效 用非常低,而几乎成为免费的。
TU
O MU
Q
O
Q
3.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关系
两段一点: 即边际效用为0的 点(A点)对应总效 用最大点。 边际效用为正段对 应总效用增加段, 边际效用为负段对 应总效用减少段。
效用 TU
O
A
MU消费量
吃包子的边际收益递减:
一个人很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 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是30,第二 个包子增加的效用是20,第三个包子增 加的效用是10,第四个包子增加的效用 是0。可见,随着吃包子数量的连续增加, 每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 效用却是递减的。当吃第四个包子时正 好吃饱,边际效用为零。如果他还继续 第五个包子,就会感到不适,意味着包 子的边际效用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 下降。假设第五个包子增加的效用是-10。 边际效用:30、20、10、0、-10 总效用:50 平均效用:10
Y
a ΔQY1 b ΔQY2
c
O
ΔQX1 ΔQX2
MRSxy=- 1*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完全替代品与完全互补品
(1)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 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时,这两种商品是 完全替代品,即描绘这两种商品消费的无差 异曲线为直线; (2)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时,它们是完全互补品,即两种商品必须按 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
1.为分析消费者的利益及其受损状况提供了分析工具。 2. 有助于说明市场售价的降低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 3.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以商品供给的丰富性为前提的。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 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 此,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
第二节消费者行为的边际效用分析
0 消费者均衡图
B
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 所导致的消费需求的变动。 消费者偏好不变,Y商品价格↑,X商品 价格↓的情况:
O
X1
X2B1
B2 X
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收入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商品的价格也不变,但消 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 Y
A2
O
X1 X2 B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对一个消费者来说,一种商品的边 际效用随着消费的商品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理解
第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经济学中一个公
理性假设,不需要证明,喜新厌旧是人类的本性
第二,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第三,边际效用离不开时间因素,是在特定 时间内的效用。 第四,边际效用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主观标准。 主观效用论者认为,商品价值由边际效用决定。消 费数量少,边际效用就高,价值或需求价格也就高; 反之,则相反。
三、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或劳 务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 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总效用增量/消费品 增量 MU=U/X=d U/ d X
四、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1.总效用定义:是指从消费一定量物品或 劳务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2.效用函数:效用函数U=f(X),U表 示总效用,X表示消费物品或劳务的量。 函数曲线一般为倒U型曲线。增量不断减 少,有最大值。
消费者的均衡 在价格和收入的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 根据自己的偏好来解出效用极大化的最佳 消费组合。实现了效用极大化就意味着实 现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的均衡条件
均衡条件: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 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 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 每1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公式?
B2 X
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
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可比性 消费者能够对任意两种物品的任意
数量的组合确定其偏爱程度
传递性 多比少好
单位药品
若A>B,B>C,则A>C 2单位食品+4单位药品> 2单位食品+3
注意:假设消费者是理性 的!!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 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效用是 一种心理感受 x2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表
商品数量Q 0 总效用TU 边际效用MU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得出这 样的结论,当边际效用MU 为正时,总效用上升; 边际效用MU为零时,总 效用最大;边际效用MU 为负时,总效用下降。
0
10
1 2 3 4 5 6 7
10
18
24 28
8
6 4
30
30 28
2
0 -2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图示
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基数 效用论
效用是可以计算加总求和的,其大小 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序数 效用论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无法计量,也不能 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 顺序,即只数效用的关系
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两者用的研究方 法也不相同。前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后者 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