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福寿螺园林绿化防治措施
福寿螺园林绿化防治措施
福寿螺是一种对园林绿化造成危害的有害生物,它们以叶片和嫩芽为食,严重
影响植物生长和园林景观。
为了有效防治福寿螺对园林绿化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它们的数量和传播。
首先,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方法,比如在植物周围设置障碍物,如石灰粉、木屑、砂土等,以阻止福寿螺的活动和传播。
同时,定期清理园林中的落叶和枯枝,减少福寿螺的藏身之地,降低它们的数量。
其次,化学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使用含有杀虫剂成分的农药,喷洒
在叶片和植物表面,以达到控制福寿螺的目的。
但在使用农药时,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方法进行,以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损害。
另外,生物防治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可以引入一些天敌,如天牛、蜈蚣等,
来捕食福寿螺,从而控制它们的数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等,来感染和杀灭福寿螺,达到防治的效果。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采取一些环境管理措施,如保持园林湿度适宜,避免积水,定期修剪植物,保持园林的清洁卫生,从而减少福寿螺的生存条件,防止它们的繁殖和传播。
总的来说,要有效防治福寿螺对园林绿化的危害,需要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化
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环境管理等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控制福寿螺数量和减少对园林的危害的目的。
希望以上措施能够对福寿螺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保护园林绿化的环境和生态平衡。
福寿螺养殖
福寿螺养殖简介福寿螺(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一种水生腹足纲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巴西亚马逊河和它的支流中。
福寿螺以其高蛋白质、低脂肪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福寿螺养殖是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养殖业。
适宜环境福寿螺养殖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来保证其生长和繁殖。
以下是福寿螺适宜的环境要求:1.温度:福寿螺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0-30摄氏度。
过低的水温会影响福寿螺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过高的水温会导致福寿螺代谢加快,生长速度过快,影响其产卵能力。
2.pH值:福寿螺适宜生长的水质pH值为7.5-8.5。
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福寿螺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福寿螺死亡。
3.水质:福寿螺对水质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清洁、无污染的水质更有利于福寿螺的生长。
此外,福寿螺对溶解氧的需求也较高,水质中应保证足够的溶解氧含量。
养殖方法福寿螺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水池养殖水池养殖是福寿螺养殖的常见方法之一。
首先,在适宜条件下搭建养殖池,然后添加适量的水和合适的福寿螺种子。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并适时投喂福寿螺的饲料。
2. 水生植物养殖在福寿螺的养殖环境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可以提供福寿螺的栖息地和养料,同时还能净化水质。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萍蓬草、水葱等。
水生植物养殖可以有效地增加福寿螺的养殖密度和产量。
3. 混养养殖福寿螺可以和其他水生动物进行混养,如鱼类、虾类等。
混养可以提高养殖池的利用率,增加福寿螺养殖的经济效益。
在混养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动物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食物竞争和疾病传播。
饲料管理福寿螺的饲料管理至关重要,合理的饲料搭配能够提高福寿螺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以下是福寿螺的常见饲料:•卷心菜、萝卜、莴苣等绿叶蔬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豆类、麦麸等,富含蛋白质;•和合理的福寿螺饲料,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
在饲料搭配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给福寿螺过多或过少的某一种营养物质。
水稻田福寿螺发生与防治对策论文
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对策[摘要] 福寿螺具有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若任其发展,将对水稻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作者通过多年对福寿螺发生规律及其生物习性的观察,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福寿螺;发生规律;危害;防治对策福寿螺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异名大瓶螺、苹果螺。
成螺体积大,20世纪80年代群众将之作为食用螺,又作为鸭、鳖等的食料进行饲养。
由于养殖过度,很多先前的养殖户放弃继续养殖,致使大量福寿螺丢弃于河溪、池塘等地方,然后扩散到稻田为害水稻及其它水生作物,发生范围不断扩大。
现严重威胁我县水稻等作物的安全生产。
农民和农技人员普遍担忧,福寿螺繁殖速度快,如果不加强防治,农作物受害程度将更为严重。
一、生活习性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
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
由于养殖过度,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对水稻的生产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
目前福寿螺在我县泛滥成灾,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福寿螺一生经过卵、幼螺、成螺三个阶段,世代重叠,一年四季成、幼螺并存,具有繁殖力强、食性杂、适应性广等特点。
在我县一年发生2代,3月份开始为第一代,8月份为第二代。
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在我县能安全越冬。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在稻田中多集群栖息于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稻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成螺喜荫避光,白天多沉于水底或附在沟渠,或聚集在稻株下面。
在傍晚、凌晨和阴天活动活跃,常常浮于水面进行觅食。
当水干涸时钻人淤泥中。
当螺体暴露于阳光下,会因脱水而死亡。
福寿螺综合防控
福寿螺是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与常见的田螺不同,其食性广,啃食水稻、莲藕、茭白等农作物,是农作物的“杀手”,现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大灾害。
福寿螺繁殖力强、食量大,极易造成农作物减量减产。
同时,其体内寄生虫很多,特别是管圆线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汉寿县采取多种技术措施综合防控福寿螺,收效显著。
一、农业防治1.沟渠清理 福寿螺在水温低于5℃时(约11月中下旬)停止产卵,逐步进入越冬状态,冬眠时喜欢栖息于水体边缘浅水区2~3厘米的淤泥和杂草中。
可以利用冬季农闲季节,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整修沟渠、清理淤泥,铲除沟渠边缘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减少福寿螺越冬基数,阻止福寿螺种群的建立。
2.旋耕碎螺 春耕时使用拖拉机旋耕作业,利用耙刀旋转打击螺体,降低田间螺体数量。
3.水旱轮作 福寿螺对水的依赖性较强,其长期在缺水的环境下几乎没有繁殖力和为害能力。
汉寿县大力推广水旱轮作,春夏季种植水稻的地区,秋冬季改种大豆、玉米等其他旱地作物。
4.控灌晒田 在不需要大水漫灌的时候保持稻田无积水,在螺卵盛孵期注意排水并进行适当露田晒田,以降低福寿螺的存活率。
二、物理防治1.插签诱卵 福寿螺主要在离水面10~20厘米的杂草、作物植株或沟渠石壁上产卵。
利用福寿螺的产卵特性,在田间插签引诱福寿螺在签上产卵(图1),再集中处理螺卵。
在水稻生产区,于福寿螺开始产卵的季节(3月底至5月、6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水稻秧田、苗期大田中,以及沟渠边,插入高度100~150厘米的竹片、木条等,引诱福寿螺产卵,每667平方米插30根左右,靠近田边、水沟边适当多插,每隔2~3天摘除卵块集中销毁。
2.拦网滤螺(图2) 在区域内主灌水口设置网孔密度4~6目的滤螺网、支渠进水口设置6~8目滤螺网、稻田进水口安装10目滤螺网,实行三级滤螺,防止福寿螺随水流传播。
滤螺网四周必须与进水口砌面贴合,网上缘至28 2022年第9期少超过水面20厘米,并及时清理拦截区的漂浮物和杂草。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作者:胡建军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10期常宁市培元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胡建军福寿螺是大型淡水螺类,又称大瓶螺、苹果螺,是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之一。
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极快,近年来在南方主要水稻耕作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入侵危害,并呈扩散蔓延之势,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发生特点福寿螺以幼螺或成螺在水生作物基部或水田土表下二三厘米深处越冬,亦可在田边或灌溉渠、河道中越冬。
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在水面以上植株或干燥物体的表面产卵,如水稻、莲藕、茭白、石砌沟壁、灌溉渠、田埂、杂草等。
外观与田螺相似,体型是田螺的20倍,其上具蜡粉状物覆盖。
1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量3万~5万粒。
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田区水稻、绿色叶菜类、水生蔬菜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白菜等旱生作物。
2.防治方法防治福寿螺要统防统治,策略上采用“压前控后”,以农业防治、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捡螺摘卵,集中深埋、打碎、烧毁或喂鸡鸭。
春秋季福寿螺产卵高峰期,在地中插入竹片、木条引诱福寿螺在其上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集中烧毁,平时结合农事操作捡螺摘卵,冬季清除淤泥、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残卵量和成活率。
②科学管水,在进水口设置拦截网灭螺,防福寿螺随灌溉水侵入,螺卵盛孵期排水并适当露田,降低幼螺存活率。
③适时组织鸭群轮回放养。
④每平方米有螺2~3只的地块应及时防治。
每667平方米用百螺敌(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40~60克对水喷雾,施药后保持1~3厘米清澈的浅水层7天(施药后15天方可放鸭下田)。
严禁用呋喃丹、甲基异柳磷等高毒农药杀螺。
磐安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新农村2022.31.福寿螺——一种从“宝贝”变成麻烦的入侵物种福寿螺又名金苹果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
因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且食性杂、个大、繁殖速度快而被人们引为食用或用作养鱼和养鸭的蛋白来源。
上世纪60~80年代,日本、美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相继引入人工养殖,但由于口味不受消费者欢迎,福寿螺迅速丧失商业价值,被大量遗弃,泛滥成灾,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
我国在1981年由巴西籍华人将福寿螺引入广东中山市养殖,被视为高蛋白食品,并很快被人工引至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浙江等地。
同样由于口感不佳、市场接受度差而弃养,在田野大量繁衍蔓延,给农业生产及水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
近年来,浙江省磐安县周围的缙云、永康等县(市)都发现有福寿螺踪迹。
2020年磐安双溪乡西溪河流、玉山区域的茭白田都有福寿螺存在。
据调查,双溪乡西溪河流的福寿螺系2016年由该乡在余杭打工的人带回,放在池塘里养殖而扩散;2021年磐安发生的螺量密度已有明显增加,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2.福寿螺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1)形态特征福寿螺的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有螺旋状螺壳,但福寿螺的螺壳体短,尾部相对平小,螺壳口呈喇叭状,贝壳薄、易碎,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
幼螺一般呈黄色,成螺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外壳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螺壳内壁有数道横螺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
成年福寿螺螺壳外径平均5.83厘米,体重多在60~80克之间,最大可达600克。
(2)生活习性①生存习性。
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于河道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
因有肺和鳃的呼吸功能,所以其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不仅可以在水中生存,还可以在陆地上潜伏休眠。
有试验发现,将福寿螺装在塑料袋中,在隔绝水源、食物的前提下,在夜间通过同类相残获取食物能存活数月之久。
防治福寿螺实施方案
防治福寿螺实施方案
福寿螺是一种对水体生态环境具有破坏性的有害生物,其大量繁殖会对水产养殖、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福寿螺,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制定并实施福寿螺防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福寿螺的防治,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生物特性和繁殖规律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生态习性和扩散规律。
通过科学的实验和调查研究,掌握福寿螺的生长繁殖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对福寿螺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建立福寿螺监测网络,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福寿螺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在防治措施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引入天敌和天敌种群扩散技术,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同时,可以利用生物杀灭剂和化学杀灭剂对福寿螺进行防治,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此外,对于福寿螺的防治还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福寿螺防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福寿螺防治的良好氛围。
最后,对于福寿螺的防治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加强对福寿螺防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形成多部门合作、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确保福寿螺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福寿螺防治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科学的研究和技术支持,需要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法规保障。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防治福寿螺,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希望各级相关部门和广大市民朋友能够高度重视福寿螺防治工作,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建设美丽的水域环境。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福寿螺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达20%以上。
除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外还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等疾病。
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会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
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
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
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
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
在广西鹿寨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
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莲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致使荷叶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
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
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
估计中国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于10万公顷。
对福寿螺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人工防治,养鸭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
对福寿螺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防治不力。
特别是选用的化学杀螺剂对水体毒性大,严重污染水质;施药量大、成本高、效果差。
福寿螺的农业防治措施1、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因此要在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
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采用药物进行防治。
2、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
浅析福寿螺的生活习性与防控技术要点
[2] 林伟群ꎬ周锡跃.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J] . 中国
稻米ꎬ2005(2) :27 ̄28.
[3] 陶红群ꎬ贾滨洋ꎬ张峰瑜ꎬ等.成都市境内外来物种福寿螺的危
害现状调 查 及 防 治 措 施 分 析 [ J] . 四 川 环 境ꎬ 2005ꎬ 24 ( 3 ) :
面掌握福寿螺发生面积、密度和螺卵数量ꎮ
度ꎬ水泥池的杀螺效果达到 90%以上ꎬ保苗效果达到
4.3 持续开展防控技术培训
85%以上[16] ꎻ贝螺杀施药时ꎬ田间保持 5 cm 左右的浅
托“ 百县千乡万户” 活动ꎬ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ꎬ
防治效果可达 90%以上[17] ꎮ 虽然贝螺杀对幼螺、螺
用ꎻ同时ꎬ通过科技赶场、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方
色ꎬ卵粒粘连成椭圆形卵块ꎬ硬度逐渐变大ꎮ 初孵
均有发现ꎮ 冬季气温降至 8℃ 左右ꎬ福寿螺钻入田
时ꎬ开始活动、取食、交配ꎮ 据调查ꎬ在完全无草覆
盖的旱土中ꎬ福寿螺的存活率为 10.0% ~ 16.7%ꎬ在
湿润的旱地草丛中ꎬ存活率为 13.3% ~ 33.3%ꎬ在冬
水田中的存活率为 83.3% ~ 93.3% [8] ꎮ
滤螺网ꎬ支渠进水口安装 6 ~ 8 目的滤螺网ꎬ稻田进
物具有杀螺效果ꎬ如麻疯树、决明子、茶籽饼、五爪
或者铁丝框将滤螺网固定ꎬ高于水面 20 cmꎬ并与进
麻疯素 48 h 的成螺死亡率达到 100%
水口安装 10 目的滤螺网ꎬ实行三级滤螺ꎮ 使用木框
金龙等ꎮ 据报道ꎬ麻疯树的种子提取物 6 mg / L 浓度
ꎻ对蔬
寿螺产 卵 盛 期 排 水 露 田ꎬ 抑 制 其 数 量 增 长ꎮ 据 报
福寿螺防控的提案
福寿螺是一种入侵性物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有效防控福寿螺的扩散,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监测和识别:建立监测系统,定期检测水体中是否存在福寿螺,及时发现并识别入侵物种的踪迹。
2.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天敌种群,如鱼类、鸟类等,对福寿螺进行生物防治,控制其数量。
3. 物理防治:采取物理手段,如设置隔离带、屏障等,阻止福寿螺的扩散。
4.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如喷洒杀虫剂等,但要注意选择安全、环保的产品,并遵循相关规定。
5.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对福寿螺危害的认识,共同参与防控工作。
6. 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福寿螺入侵问题,建立跨境防控机制。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防止福寿螺的扩散,保护当地生
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关于福寿螺的知识
一、福寿螺的生物学特征福寿螺,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属于腹足纲,中腹足目,苹果螺科。
其外观呈现出螺旋状,颜色从淡黄色到褐色,通常具有深色的斑纹。
福寿螺的壳口很大,且壳顶尖锐。
其体型较大,通常直径为4-7厘米,最大可达10厘米。
二、福寿螺的生态环境福寿螺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物种,可以在多种环境中生存。
它们通常栖息在静水域中,如池塘、水沟、灌溉水渠、水田等。
此外,福寿螺也能在河口和溪流中生存。
三、福寿螺的繁殖习性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雌螺在交配后2-5天就能产卵,而且一年四季都能产卵,但在春秋两季更容易发情,主要是二月到四月以及九月到十一月之间。
雌螺一般会产下200-1500粒卵,温度在25-30℃时,大约3周就能孵化出小螺。
福寿螺因其繁殖迅速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强,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害虫。
它们大量食用水中的藻类和其他有机物,导致水质恶化,并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福寿螺也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如广州管圆线虫病。
五、福寿螺的控制方法控制福寿螺的常用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天敌如鸭子、鱼类等来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进行控制;物理防治则是通过清理水域、建造阻挡设施等方式来减少福寿螺的活动范围。
六、福寿螺的食用安全性尽管在某些地区,福寿螺被视为一种食物来源,但其食用安全性存在争议。
由于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宿主,如果食用未煮熟或生的福寿螺,可能会导致广州管圆线虫感染。
因此,建议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福寿螺。
七、福寿螺的经济价值尽管福寿螺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它们也被视为一种经济资源。
在一些地区,福寿螺被养殖用于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
然而,由于其对环境的破坏性和传播疾病的风险,这种养殖通常受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总的来说,福寿螺是一种具有复杂生态和经济影响的物种。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不能被忽视。
河道福寿螺卵防治方法
河道福寿螺卵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方法:
a.建立栅栏:在福寿螺的繁殖高峰期,可以在河道的特定位置建立栅栏,阻止福寿螺卵扩散。
这可以通过设置人工围网、筑坝等方式实现。
栅栏的设置需要密切监测福寿螺的繁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栅栏的位置和形状。
b.抽干河道:福寿螺卵需要水温适宜的水体来发育,抽干河道可以剥夺其发展所需的环境。
这需要关停供水渠道、引水设施,并通过排泄水的方式将水体尽量抽干。
2.化学防治方法:
a.使用杀灭剂:可以在福寿螺容易繁殖的水域使用杀灭剂,以杀死成螺和卵。
常见的杀灭剂有氯、氯化铜等。
在使用杀灭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浓度,以免影响到其他生物。
b.使用吸附剂:福寿螺卵黏附在物体表面,可以使用吸附剂吸附福寿螺卵,并将其从水中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3.生物防治方法:
a.引入天敌:寻找天敌来控制福寿螺的数量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防治方式。
例如,可以引进鱼类、鳗鱼等,它们是福寿螺的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福寿螺的数量。
b.生物修复:通过引入其他水生生物,例如鸭子、青蛙等,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减少福寿螺的繁殖。
除了上述方法,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福寿螺防治的意识,让人们了解到福寿螺繁殖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防止其卵扩散。
此外,政府
部门还需要加大监测力度,定期检测福寿螺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及时采取
相应措施。
总之,河道福寿螺卵防治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只有
通过各种手段的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地控制福寿螺的数量,保护河道生态
系统的平衡,并确保水质安全和公众健康。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
④适时播种。选择当地农业# f推荐的适合 当地种植的高 6] -
产、 稳产 、 质 的水稻 品种 。早稻 可在 3月 下旬播 种 , 优 每亩大 田
备5 8厘米 × 8 米 X 厘米 的机插秧 专用软盘 2 张 左右 , 2厘 2 5 常
规稻每亩 大 田备种 3 —4公 斤, 杂交稻备 种 2—25公斤。 种时 . 播
2 机插 秧育秧 技术要 点 、
①选 好秧 田。选 择地 势高 爽 , 风朝 阳 , 背 土层疏 松肥沃 , 易
灌易 排 , 田面 平整 , 秧 方便 的 田块 做秧 田。秧 田与 大 田的 比 运
例为 18 :0—1 O 。 O
②准 备好 床土 。床土 要选 用肥沃疏 松 的菜 园土 , 熟化 耕作
方法 介 绍 如 下 :
一
向, 也是 未来水 稻栽 培技 术 的发展 趋势 。 目 前 机 械 栽插 是 水稻 生产 全程 机 械 化 的 薄弱 环节, 而机 插秧 育秧 技术 又是机 械 化栽 插 的 重要 制约 因素和 瓶颈 。 因此 , 要采 取综 合技 术措 施 ,培 育 出符合 机插秧 的高 质量 秧 苗 , 以提高机 械插秧 技术 的成 功率和 应用效 果。
的旱地 土 , 耕冬 翻春 耖 的稻 田表 层 土等 。对 床土 要过 筛 , 秋 土 粒直径 小于 5毫 米 , 无杂物 、 小砾石 , 无 病菌 少 。每亩 大 田床土
用量 约为 1 O公 斤。 O
秧 肓 秧技 术 要 点
寿螺捡 到一 处烧 毁 ( 也可 把未腐 坏 的福寿 螺少量 喂鸡 鸭 )以 ,
采 用破 坏其 越冬 场 所或 在水 渠和 田块 进 水 口拦 网集 中捕捉
等法捕螺、 摘卵以及养鸭养鳖食螺 , 辅之药物防治。
水稻田福寿螺发生与防治对策论文
水稻田福寿螺发生与防治对策论文
水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摘要] 福寿螺具有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若任其发展,将对水稻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作者通过多年对福寿螺发生规律及其生物习性的观察,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 福寿螺;发生规律;危害;防治对策
福寿螺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异名大瓶螺、苹果螺。
成螺体积大,20世纪80年代群众将之作为食用螺,又作为鸭、鳖等的食料进行饲养。
由于养殖过度,很多先前的养殖户放弃继续养殖,致使大量福寿螺丢弃于河溪、池塘等地方,然后扩散到稻田为害水稻及其它水生作物,发生范围不断扩大。
现严重威胁我县水稻等作物的安全生产。
农民和农技人员普遍担忧,福寿螺繁殖速度快,如果不加强防治,农作物受害程度将更为严重。
一、生活习性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
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
由于养殖过度,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对水稻的生产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其作为美食的价值。
目前福寿螺在我县泛滥成灾,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福寿螺一生经过卵、幼螺、成螺三个阶段,世代重叠,一年四。
福寿螺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除了以上提到的防治方法, 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可以辅助 防治福寿螺的危害
总结
水域环境改造
通过改造水域环境, 可以降低福寿螺的生 存空间和繁殖条件。 例如,可以清理水域 中的杂草和垃圾,减 少福寿螺的藏身之地 ;同时,可以改造水 域环境,增加水流的 流速和方向变化,使 福寿螺难以附着和繁 殖
2024/4/8
福寿螺的综合防治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福寿螺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福寿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可以在公共 水域设置警示牌,提醒公众注意不要随意 丢弃垃圾,避免为福寿螺提供繁殖条件
2024/4/8
10
福寿螺的综合防治
人工捕捉
人工捕捉是一种传统的防治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水域 。可以组织人力进行捕捉,或者使用工具如抄网、捕捞 器等进行捕捉。捕捉到的福寿螺可以集中处理,避免二 次污染
2024/4/8
6
福寿螺的危害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福寿螺是钩虾病和血 吸虫病的传播媒介, 这两种病对人类健康 有严重威胁。此外, 福寿螺体内可能有寄 生虫,直接食用可能 导致寄生虫感染
2024/4/8
7
Part 2
福寿螺的综合防治
福寿螺的综合防治
针对福寿螺的危害,我们需 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 加强宣传教育、人工捕捉、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
2024/4/8
11
福寿螺的综合防治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 的防治方法。可以引 进福寿螺的天敌,如 鸭子、水鸟等,控制 福寿螺的数量。此外 ,可以培育和放生其 他水生生物,增加水 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降低福寿螺的繁殖 速度
2024/4/8
12
福寿螺的综合防治
化学防治
防治福寿螺实施方案
防治福寿螺实施方案福寿螺是一种对水稻田和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有害生物,给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作物生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福寿螺,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防治福寿螺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加强监测和预警。
1.建立福寿螺监测网络,定期对水稻田和周边水域进行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福寿螺的分布和数量变化。
2.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遥感、GIS等,实现对福寿螺的预警和预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物防治。
1.大力推广福寿螺天敌,如优势种类的鱼类、鸟类等,建立福寿螺的天敌群落,形成生物平衡,减少福寿螺的数量。
2.研发和推广福寿螺的生物防治剂,如微生物制剂、病毒制剂等,利用其对福寿螺的生物特性进行有效防治。
三、物理防治。
1.采用人工捕捞、机械割草等物理方法,减少福寿螺的数量。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水稻田和周边水域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福寿螺的栖息地。
四、化学防治。
1.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螺剂等,对福寿螺进行有效防治,但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研发和推广对福寿螺有选择性、低毒性的化学防治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综合防治。
1.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形成联防联控的综合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效果。
2.加强对福寿螺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局面。
六、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
1.加大对福寿螺防治技术研究力度,提高防治技术水平,不断完善防治方案。
2.建立福寿螺防治技术推广体系,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广应用于农田生产实践中。
七、加强监督和评估。
1.建立健全的福寿螺防治工作监督体系,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2.定期对福寿螺防治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防治方案,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防治福寿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手段,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福寿螺防治情况工作方案
福寿螺防治情况工作方案福寿螺是一种外来物种,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福寿螺,在工作方案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福寿螺的监测和调查工作。
通过对福寿螺的分布、数量和活动规律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监测可以通过人工调查、水体采样等方式进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也可以提高监测效率。
加强福寿螺的生物防治工作。
福寿螺的天敌有很多,如鸟类、鱼类、螃蟹等,可以通过合理调控这些天敌的数量和分布来控制福寿螺的种群。
例如,可以适时放养一些以福寿螺为食的鱼类或螃蟹,来控制福寿螺的繁殖。
第三,加强福寿螺的化学防治工作。
福寿螺对某些杀虫剂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通过喷洒或投放这些杀虫剂来控制福寿螺的数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四,加强福寿螺的物理防治工作。
福寿螺在水体中繁殖,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手段来控制其数量。
例如,可以使用网箱、滤网等设备来过滤福寿螺,防止其进入饮用水源。
同时,可以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福寿螺滋生的环境。
第五,加强福寿螺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福寿螺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增强大家主动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举办宣传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有关福寿螺防治的知识。
第六,加强福寿螺防治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福寿螺防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建立健全福寿螺防治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方责任,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提高防治工作的效果。
福寿螺防治情况工作方案应该包括加强监测调查、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宣传教育以及组织与协调等方面的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够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
福寿螺以水稻为食,在水稻移栽后疯狂啮食叶片和幼嫩分蘖,有时一夜之间就能把刚插的禾苗全部啃光,致使水稻基本苗数不足,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农民群众对其为害感到十分头痛。
由于对福寿螺的生活习性了解不是很多,农民群众无法针对其进行预防性防治,每年都是在螺害发生时才被动防治,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所以要想提高防治福寿螺的效果就必须对其生活习性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福寿螺贝壳与田螺的外壳相似,壳薄易碎,壳右旋,旋部不发达,螺层一般为6层,第一螺层比田螺扁而大,形状似苹果故又名苹果螺,大瓶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物种属性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
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我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又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目前在我区迅速扩散蔓延,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目前已经被国家环境保护部列入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
福寿螺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螺和成螺三个阶段。
雌雄交配后,受精作用在体内进行。
雌螺主要在离水面10~20 cm的杂草、作物植株或沟渠石壁上产卵,卵呈深红色,每卵块约100~960粒不等。
每只成熟的雌螺一年可多次产卵,每隔5—10天产一次,每次产卵时间20—30分钟,产卵后缩回腹足,回落水中。
一只成熟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一年经两代繁殖可达32.5万只,繁殖量十分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对农业生态平衡造成极大的危害。
卵的孵化只
要十天的时间,初孵幼螺脱落于水中,即能浮游觅食,独立生活;如果放任其生长,一只小螺两个月后可以长大到2两重。
温度对福寿螺的生长影响很大,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
由于我区冬季气温不是很低福寿螺可自然越冬。
福寿螺的寿命多数为1.5年,个别可长达3年以上,每年3~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其中5~8月是繁殖盛期,11月中下旬停止产卵逐步开始进入越冬状态。
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
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
虽然是水生种类,但可以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中度过6~8个月。
福寿螺的危害特点表现为小螺孵化后稍长即开始啮食水稻、浮萍等水生植物,尤喜啮食水稻幼嫩部分,对幼嫩的秧苗危害最大,秧苗危害可达30-90%,严重时可达100%;受害的水稻轻的可减产5-9.7%,严重的可减产27.6-35.4%。
所以说福寿螺是水稻生产的又一大有害生物。
水稻移栽后至晒田前是主要受害期,它咬剪水稻的嫩叶、主茎及有效分蘖,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光合物的产生,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减产。
目前对福寿螺的防治方法是重点抓好越冬成螺第一代成螺产卵盛期前的防治,压低第二代的发生量,并及时抓好第二代的防治,主要防治的方法有:
一、狠抓冬防,减少冬后残螺量。
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是集中消灭的有利时机。
因此要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渠,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
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可用药物进行防治。
二、人工防治:组织人力摘卵、捡螺,集中销毁,春、秋季福寿螺产卵高峰期,在稻田中插些竹片、木条等,引诱福寿螺在这些竹片、木条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平时结合农事操作捡螺、消灭卵块;冬季结合田间管理,清除淤泥、杂草,破坏福寿螺越冬场所,降低存活率,减少残螺量;重点田块、河边拦网,防止福寿螺顺水传播。
三、养鸭食螺。
利用鸭子喜食幼螺的习惯,在福寿螺的发生地,有计划地组织饲养鸭群,在螺卵盛孵期放鸭到河沟和农田啄食幼螺。
在水稻收割后,对福寿螺密度较大的田块、沟渠,可组织附近的鸭群反复轮回放养,压低幼螺数量。
四、药物防治。
1)当稻田每平方米平均有螺2—3头以上时,应马上防治。
在水稻移植后24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亩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kg,拌细砂5—10kg撒施,施药后保持3—4cm水层3—5天。
2)施用2%三苯醋锡粒剂(TPTA)每公顷每次施用15—22.5kg,于栽植前7天施用,田水保持3cm深约1周。
水温高于20℃,可用15kg;低于20℃,可提高用量,但不得超过22.5kg。
也可用80%聚乙醛可湿性粉剂(Metaldehyde),每公顷每次1.2kg,于栽植前1—3天,加水稀
释,一次施用,田水保持1—3cm深约7天,气温要求高于20℃时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