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对人体伤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室颤电流(心室颤动电流)
▪ 室颤电流(致颤阈值):是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 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
▪ 在心室颤动状态下,心脏每分钟颤动800~1000 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则,血液实际 上终止循环。
▪ 一旦发生心室颤动,数分钟内即可导致死亡。 ▪ 在不超过数百毫安的小电流作用下,心室颤动是
主要为疼痛,心律障碍感。 ▪ 3)致命电流:危及生命的电流,造成“心室纤
维性颤动”。 ▪ 人体有三个主要电流效应阈值: ▪ 1)感觉阈值:0.5mA; ▪ 2)摆脱阈值:10mA; ▪ 3)心室纤维性颤动阈值:50mA。
心室纤维性颤动
▪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节律的搏动,向全身供血。当心 肌因种种原因不能同步收缩而代之以蠕动样颤动时,心 脏的泵血功能就完全丧失,心房肌肉的颤动称为房颤, 心室肌肉的颤动为室颤。若这种颤动不及时消除,很快 会导致心脏停搏,造成死亡。
▪ 摆脱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等因 素有关。
▪ 对于工频电流有效值,摆脱概率为50%时,成年男 子和成年女子的摆脱电流分别约为16mA和 10.5mA;摆脱概率为99.5%时,成年男子和成 年女子的摆脱电流约为9mA和16mA。
▪ 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但一般尚不致造成不良后果 的电流。电流超过摆脱电流以后,人会感到异常痛苦、 恐慌和难以忍受;如时间过长,则可能昏迷、窒息, 甚至死亡。因此,可以认为摆脱电流是表明有较大危 险的界限。
▪ 皮肤金属化电伤的后果现象:皮肤粗糙、硬 化,并呈现一定颜色(铅为灰黄色、紫铜为 绿色、黄铜为蓝绿色)。
▪ 金属化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脱落。
▪ (4)机械损伤:机械损伤是指电流通过
人体时产生的机械一电动力效应,使肌肉 发生不由自主的剧烈抽搐性收缩,致使肌 腱、皮肤、血管及神经组织断裂,甚至定义:是指电流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产生 的电伤。
▪ 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良好的情况 下发生的。
▪ 电烙印后果现象:皮肤上留有与带电体表 面形状相同的肿块印痕,与好皮肤有明显 的界限,且受伤皮肤发硬。
(3)皮肤金属化
▪ 是指在电流作用下,产生的高温电弧使电弧 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渗入到皮肤表 层所造成的电伤。
▪ 当电流通过神经纤维刺激到肌肉时,肌肉即要收缩。心 脏本身具有工作过程所需的电动势,形成心脏各个区域 按正确顺序有节奏运动的控制电信号。这个电信号的平 均电压为1~1.6mV,心脏的一个博动周期约为0.75s。 当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和通过时间超过某个限值时,心 脏正常博动的电信号便受到干扰而被打乱。这样,心脏 便不能再进行强有力的收缩而出现心肌震动,这就是医 学上所称的“心室纤维性颤动”。
▪ 对于直流电流,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5.2mA, 成年女子约为3.5mA;
▪ 对于10kHz高频电流,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 12mA,成年女子约为8mA。
▪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但当电流增大时, 感觉增强,反应加剧,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
(2)摆脱电流
▪ 摆脱电流(摆脱阈值)是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 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
▪ 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搏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 约为数百毫安。
▪ 当电流持续时间在0.1s以下时,如电击发生在心脏 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安的电流可引起心室颤 动;
▪ 在同样电流下,如果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 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2、持续时间
时间越长危害越大。原因:
▪ (1) 人体电阻减小。 ▪ 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就会因为角质层破坏、出汗
▪ 这种灼伤对人体伤害较大,严重时会 造成死亡,发生在高压系统中。
▪ 如误操作带负荷拉隔离开关产生电弧。
▪ 间接电弧灼伤是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 对人体造成的烧伤。
▪ 这种灼伤对人体伤害较轻,多发生在 低压系统中。
▪ 如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开关产生电弧; 线路短路时熔断器的熔丝熔断,炽热 的金属微粒飞溅出来。
▪ (5)电光眼:电光眼是指当发生弧光时,
眼睛受到紫外或红外线照射,眼睑皮肤红 肿,结膜发炎,严重时角膜透明度受到破 坏,瞳孔收缩,一般4-8小时后发作 。
二、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
▪ 1、电流大小: ▪ 1)感知电流:有感觉,不伤害。有麻酥、针刺
感。 ▪ 2)摆脱电流:能自由摆脱。有麻酥、针刺感外,
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
①安全区:无感知 区。
感知阈值 :直流 电流2mA,交流 电流0.5mA。
②感知区:有感知,可 ③不易摆脱区:不易
自由摆脱。
摆脱,人体有明显电
摆脱阈值:交流电为 10mA;直流电为2mA。
流效应,但不损伤有 机组织。

感 知 电 流
脱室 电颤 流电

④致颤区:发生 心室纤维性颤动, 致死。
致颤阈值:交流 电50mA 。
交流电
直流电


安 全 区









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电击电流伤害阈值GB /T 13870.1-2008
▪ (1)感知电流(感知阈值):在一定概率下,通过人 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
▪ 对于工频电流有效值,概率为50%时,成年男子平 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成年女子约为0.7mA;
或电解等原因降低,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更大,危险 性也更大。 ▪ (2) 能量积累。 电流持续时间愈长,能量积累愈多,心室颤动电流减小, 使危险性增加,允许的触电时间越短。
▪ 2011年3月31日中午12点左右,天津,一 名疑似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子赤身裸体爬上 了塘沽东江路与第九大街交口附近的一处 高压变电塔顶,并已被高压电击落于离地 面近20米的电塔延伸支架处,该高压电塔 电压高达22万伏,悬在半空的女子已经被 高压电击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 直接电弧灼伤是人体过分靠近高压带 电体,造成空气击穿而产生电弧对人 体放电,直接烧伤人体的现象。
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 ▪ 电流直接作用于心肌或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
作用,均可能引起心室颤动。
▪ 室颤电流除决定于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途径、电流种 类等电气参数外,还决定于肌体组织、心脏功能等个 体生理特征。
▪ 室颤电流与时间的关系符合“Z”形曲线的规律。
▪ 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人的室颤电流 约为50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