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概论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信息安全概论知识点
1. 密码就像你的家门钥匙一样重要!比如你总不会把家门钥匙随便给别人吧,那也别把密码轻易泄露呀!一定要设置复杂又好记的密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呀!
2. 网络钓鱼就像可恶的骗子拿着假诱饵在等你上钩呢!你看那些诈骗邮件、虚假网站,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可得小心分辨啊!
3. 信息备份多重要呀,这就好比给自己的宝贝找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你想想,要是手机丢了,那些珍贵的照片、联系人没备份,那不就糟糕啦!
4. 防火墙不就是网络世界的保镖嘛!它能把那些恶意的攻击和入侵挡在外面,守护我们的信息安全,是不是很厉害呀!
5. 社交网络也不是完全安全的呀,就好像在一个大广场上说话,谁都能听到!所以别随便在上面透露敏感信息哦,要谨慎再谨慎!
6. 公共 Wi-Fi 可要小心呀,那就像一个陌生人给你的糖,可能藏着危险呢!尽量别在上面进行重要操作,不然信息可能就被偷走啦!
7. 数据加密就像给你的信息穿上了一层隐身衣!别人想偷看都没办法,这样我们的信息就能更安全啦,多酷呀!
8. 安全软件就如同忠诚的卫士,时刻保护着我们的设备和信息呢!定期更新它们,让它们更强大,为我们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呀!
我的观点结论:信息安全真的太重要啦!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些知识点,好好保护自己的信息,别让坏人有可乘之机呀!。

信息安全概论课件

信息安全概论课件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
介绍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安全 基本概念、安全风险防范、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实施 方式
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包 括课程设置、培训形式、宣传推广等方面的 措施。
内容。
信息安全道德规范的核心原则
02 阐述信息安全道德规范所遵循的核心原则,如尊重他
人隐私、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信息安全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03
详细说明在信息安全领域中,个人和组织应该遵循的
具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 性
强调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在保障信息安全中的 重要作用,分析当前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现 状和不足。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安全性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安全性取决于密钥的保密性,如果密钥泄露,则加密 信息会被破解。因此,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需要妥善保管密钥。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定义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也称为公钥密码体制,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加密方式。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算法
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算法包括RSA(Rivest-Shamir-Adleman)、ECC(椭圆曲线加密算 法)等,这些算法通过一对公钥和私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数字签名主要用于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和真实性,以及防止信息被篡改和伪 造。
数字签名与验证流程包括签名生成和 验证两个阶段。在签名生成阶段,发 送方使用私钥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 生成数字签名;在验证阶段,接收方 使用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 信息摘要,并与原始信息摘要进行比 对,以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信息安全的威胁与风险
01

信息安全概论牛笔记

信息安全概论牛笔记

信息安全概论牛笔记信息安全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众多领域,从网络攻击与防御到数据保护,再到系统安全等。

以下是一份关于信息安全概论的牛笔记,帮助你全面了解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和实践。

一、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的资产免受各种威胁和攻击,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策略和管理机制,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人员安全等方面。

二、信息安全威胁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多种多样,包括病毒、蠕虫、木马、钓鱼攻击、勒索软件等。

这些威胁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针对系统的不同层面发起攻击,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或其他损害。

三、信息安全策略为了应对这些威胁,组织需要制定并实施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

这包括:1. 防火墙策略:通过设置防火墙规则,限制非法访问和数据传输。

2. 访问控制策略:根据人员的职责和工作需要,为其分配适当的访问权限。

3. 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4. 安全审计策略: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四、信息安全技术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组织需要采用一系列安全技术。

这包括:1. 防病毒软件:检测和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

2. 入侵检测系统(IDS):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系统活动,发现异常行为并及时报警。

3. 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时的安全性。

4. 身份认证技术:通过多因素认证或单点登录等方式,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系统。

五、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安全策略制定、组织架构设计、安全流程制定和安全培训等。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提高信息安全的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干扰、破坏或篡改的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介绍信息安全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

2. 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及其相关系统和服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保护信息的机密性是指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信息;保护信息的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意外篡改或损坏;保护信息的可用性是指信息可以在需要时被合法的用户访问和使用。

3. 信息安全的意义信息安全的保护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意义:3.1 维护个人隐私在现代社会,个人的隐私权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信息安全的保护能够防止个人信息被未授权的人获取和使用,维护个人的隐私权。

3.2 保护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的保护不仅仅关乎个人,也关乎国家的安全。

在军事、政府和企业领域,保护重要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来说至关重要。

3.3 维护商业利益对于企业而言,保护商业秘密和客户信息的安全是维护商业利益的关键。

信息安全的保护可以防止竞争对手获取关键商业信息,保护企业的利益。

4.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4.1 保密性保密性是指对于敏感信息的限制访问和披露。

保密性可以通过加密算法、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4.2 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保护信息不被意外篡改或损坏。

完整性可以通过数据完整性校验、数字签名和哈希算法等手段来实现。

4.3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信息可以在需要时被合法的用户访问和使用。

可用性可以通过灾备和容灾技术、备份和恢复策略来实现。

4.4 不可抵赖性不可抵赖性是指防止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否认彼此的行为。

不可抵赖性可以通过数字签名和时间戳等手段来实现。

4.5 可追溯性可追溯性是指对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进行追踪和审计。

可追溯性可以通过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来实现。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引言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信息安全概论是研究个人、组织和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学科。

本文将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现有的信息安全威胁以及常见的信息安全措施。

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是保护信息资产免遭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复制、移动或者分发的过程。

信息安全的目标是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机密性机密性是指信息只能被授权的人员或实体访问。

保护机密性的措施包括访问控制、加密和数据分类等。

完整性完整性是指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损坏或丢失。

保护完整性的措施包括数字签名、安全哈希函数和访问日志等。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信息系统应随时可用,能够满足用户的合法需求。

保护可用性的措施包括备份系统、容灾计划和网络流量控制等。

信息安全威胁网络攻击网络攻击是指通过互联网或本地网络进行的恶意活动,旨在获取、破坏或篡改信息。

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病毒、木马、蠕虫和入侵等。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的信息访问、复制或传播,导致敏感信息落入他人手中。

数据泄露可能由内部人员疏忽、外部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事件引发。

社会工程社会工程是通过欺骗、诱导和操纵人员来获取信息或访问系统的方式。

常见的社会工程技术包括钓鱼邮件、假冒身份和社交工程等。

信息安全措施认证和授权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授权是授予用户合理权限的过程。

常见的认证和授权技术包括用户名密码、双因素认证和访问控制列表等。

加密和解密加密是将明文转换为密文的过程,解密是将密文转换回明文的过程。

加密和解密技术用于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

安全审计与监控安全审计与监控是指对信息系统的操作进行记录和监测,以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异常行为。

常见的安全审计与监控技术包括访问日志、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等。

总结本文介绍了信息安全概论的基本概念、现有的信息安全威胁以及常见的信息安全措施。

信息安全是保护信息资产免遭未授权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复制、移动或者分发的过程,其目标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概论第2讲

信息安全概论第2讲

上节回顾
安全目标的内涵: 数据安全主要涉及数据的机密性与完 整性; 事务安全主要涉及身份识别、抗抵赖 等多方计算安全; 系统安全主要涉及身份识别、访问控 制、可用性。
上节回顾
安全机制内涵: 防护机制包括密码技术(指加密、身 份识别、消息鉴别、数字签名)、访 问控制技术、通信量填充、路由控制、 信息隐藏技术等;
检测机制则包括审计、验证技术、入 侵检测、漏洞扫描等;
恢复机制包括状态恢复、数据恢复等。
上节回顾
安全目标 事务安全
数据安全
系统安全 防检 恢 护测 复
安全机制
图1.1安全机制、安全目标关系图
1.3 安全威胁与技术防护知识体系
三类安全目标之间的 层次关系
事务安全
数据安全
下层的安全为上层
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 障 ( assurance ) , 但不提供安全服务。
4.拒绝服务
拒绝服务攻击目的是摧毁计算机系 统的部分乃至全部进程,或者非法 抢占系统的计算资源,导致程序或 服务不能运行,从而使系统不能为 合法用户提供正常的服务。目前最 有杀伤力的拒绝服务攻击是网络上 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
5.恶意程序
计算机系统受到上述类型的攻击可 能是非法用户直接操作实现的,也 可能是在通过恶意程序如木马、病 毒和后门实现的。
此外还有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 预言者会话、并行会话攻击等。
对事务攻击的原因分析
1.使用了参与方在身份识别的缺陷。
2.使用了参与方在抗抵赖方面的缺 陷。
3.更一般地,攻击者利用了多方计 算协议的设计或实现漏洞。
1.3.5 技术防护
机密性 完整性 身份识别 访问控制 抗抵赖
保护数据不泄漏给非授权用户 保证数据不被非授权的修改、删除或代替,或能够检测这

信息安全概论 Chapter01

信息安全概论 Chapter01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学关注信息本身的安全,而不管是否应用了计算机作为信息处 理的手段。信息安全的任务是保护信息财产,以防止偶然的或未授权者 对信息的恶意泄露、修改和破坏,从而导致信息的不可靠或无法处理等。 这样可以使得我们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为我们服务的同时而不招致损 失或使损失最小。 信息安全可以分为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第1章 信息安全概述 章
内容提要
◎ 信息的定义以及信息技术的研究内容 信息安全的学科内容, ◎ 信息安全的学科内容,研究层次以及 安全威胁 研究信息安全的社会意义, ◎ 研究信息安全的社会意义,相关道德 标准以及黑客行为学研究内容 ◎ 信息安全评价标准
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是人类社会必须的重要资源,信息 安全是社会稳定安全的必要条件。 信息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导向资源,信息 是知识的来源、是决策的依据、是控制 的灵魂、是思维的材料、是管理的基础。
信息安全的发展
利用4个单词首字母表示为:PDRR,称之为 PDRR保障体系,其中:
保护(Protect)指采用可能采取的手段来保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 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检测(Detect)指提供工具检查系统可能存在的黑客攻击、白领犯罪和病毒 泛滥等脆弱性。 反应(React)指对危及安全的事件、行为、过程及时做出响应处理,杜绝危 害的进一步蔓延扩大,力求系统还能提供正常服务。 恢复(Restore)指一旦系统遭到破坏,尽快恢复系统功能,尽早提供正常的 服务。
信息安全的威胁
信息安全威胁是指某个人、物、事件或概念对信息资源的保密性、 完整性、可用性或合法使用所造成的危险。攻击是对安全威胁的 具体体现。虽然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都可以对通信安全构成威 胁,但是精心设计的人为攻击威胁最大。主要的信息安全威胁包 括如下的内容:

信息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2024年继续教育)

信息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2024年继续教育)

信息安全概论一、单选题1.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A)。

A.数据篡改及破坏B.数据窃听C.数据流分析D.非法访问2.数据完整性指的是(C)。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3.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B)。

A.DESB.RSA算法C.IDEAD.三重DES4.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B)。

A.非对称算法的公钥B.对称算法的密钥C.非对称算法的私钥D.CA中心的公钥5.以下不属于代理服务技术优点的是(D)。

A.可以实现身份认证B.内部地址的屏蔽和转换功能C.可以实现访问控制D.可以防范数据泄密6.包过滤技术与代理服务技术相比较(B)。

A.包过滤技术安全性较弱、但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B.包过滤技术对应用和用户是绝对透明的C.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较高、但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D.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高,对应用和用户透明度也很高7."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DES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多少位的数据块,其中一部分用作奇偶校验,剩余部分作为密码的长度?”(B)。

A.56位B.64位C.112位D.128位8.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A)。

A.IP欺骗B.解密C.窃取口令D.发送病毒9.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A)。

A.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B.进行数据加密C.对访问网络的流量进行过滤和保护D.采用防火墙10.屏蔽路由器型防火墙采用的技术是基于:(B)。

A.数据包过滤技术B.应用网关技术C.代理服务技术D.三种技术的结合11.SSL指的是:(B)。

A.加密认证协议B.安全套接层协议C.授权认证协议D.安全通道协议12.CA指的是:(A)Certificate AuthorityA.证书授权B.加密认证C.虚拟专用网D.安全套接层13.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C)。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简介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简介
图一.三所示表示了在信息安全地地位。
图一.三 安全环
一.四.一 员,组织与管理
图一.二 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事务安全层次图
一.三.一 计算机系统地安全威胁
一.假冒
假冒是指某个实体通过出示伪造地凭证来冒充别 或别地主体,从而攫取授权用户地权利。
假冒可分为重放,伪造与代替三种。
二.旁路
旁路是指者利用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实现地缺陷 或安全上地脆弱处,获得对系统地局部或全部控制 权,行非授权访问。
信息安全概论
目录
Contents Page
零一 信息安全地发展历史 零二 信息安全地概念与目地 零三 安全威胁与技术防护知识体系 零四 信息安全地非技术因素
回顾信息安全地发展历程; 介绍信息安全地基本概念; 说明信息安全是什么,所关注地问题以及面临地挑战是什么。
一.一 信息安全地发展历史 一.一.一 通信保密科学地诞生
一.一.四 网络环境下地信息安全
在一九六八年就开始设计一种称为APA地网络。APA 诞生后,经过了军事网,科研网,商用网等阶段。经过五零 多年地发展,APA逐步发展成了现在地互联网(Inter)。 Inter在技术上不断完善,目前仍然保持着强劲地发展态 势。
在二零世纪八零年代后期,由于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地广泛传播, 计算机网络黑客地善意或恶意地,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地强大破 坏力,网上窃密与犯罪地增多,们发现自己使用地计算机及网络竟然如 此脆弱。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密码学,访问控制技术地发展使得信息 及其承载系统安全地意义逐步完善。此外,们研究杀毒,入侵检测等检 测技术,防火墙,内容过滤等过滤技术,虚拟专用网(VPN),身份识别 器件等新型密码技术,这不仅引起了军界,政府地重视,而且引起了商 业界,学校,科研机构地普遍研究热情。近年来,社会上已经开发出一 系列有关地信息安全产品,它们被广泛应用到军方,政府,金融及企业, 标志着网络环境下地信息安全时代地到来,信息安全产业地迅速崛起。

信息安全概论课件-第一章绪论

信息安全概论课件-第一章绪论

2
维护商业机密
信息安全可以防止商业机密被泄露给竞争对手。
3
确保数据完整性
信息安全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
信息安全管理的目的
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护一个安全的信息环境,保护信息资产,并减轻与信息安全风险相关的 潜在损失。
信息安全管理的一般过程
1
评估风险
识别和评估信息安全威胁及其潜在影
3 入侵检测系统
用于监控和检测网络上的恶意行为。
2 加密软件
用于保护敏感信息的存储和传输。
常见的网络攻击技术
1
钓鱼攻击
2
通过伪装成可信实体,诱骗用户提供
敏感信息。
3
D D o S 攻击
通过对网络资源进行过载,使其无法 正常工作。
社交工程攻击
通过利用人性弱点,获得未经授权的 访问权限。
信息安全事件的分类与应对
制定策略
2
响。
制定适合组织需求的信息安全策略和
控制措施。
3
实施控制
推行信息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确保
监控与持续改进
4
其有效性。
持续监控信息安全状况,并根据实践 经验改进。
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策略
1 访问控制
限制对信息的访问,确 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获 取。
2 加密技术
使用加密技术对敏感Biblioteka 息进行保护。3 安全审计
定期审计信息系统,发 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问 题。
信息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风险评估
评估信息安全风险,确定应对 措施。
安全措施
确保信息安全措施得到正确实 施。
持续监控
定期检查和监控信息安全状态。
信息安全政策与风险评估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第一篇:信息安全概论第一章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1)可用性(2)机密性(3)非否认性(4)可控性(5)真实性(6)完整性2、信息安全技术是指保障信息安全的技术,具体来说,它包括对信息的伪装、验证及对信息系统的保护等方面。

3、信息安全划分四个阶段:(1)通信安全发展时期(2)计算机安全发展时期(3)信息安全发展时期(4)信息安全保障发展时期。

4、信息安全威胁有:(1)信息泄露(2)篡改(3)重写(4)假冒(5)否认(6)非授权使用(7)网络与系统攻击(8)恶意代码(9)灾害、故障与人为破坏。

第二章1、密码技术提供:完整性、真实性、非否认性等属性。

2、密码学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3、按密钥使用方法的不同,密码系统主要分为对称密码、公钥密码。

4、密码分析也可称为密码攻击。

5、密码分析分为4类:(1)唯密文攻击(2)已知明文攻击(3)选择明文攻击(4)选择密文攻击。

第三章1、系统实体标识:(1)系统资源标识(2)用户、组和角色标识(3)与数字证书相关的标识。

2、威胁与对策:(1)外部泄密(2)口令猜测(3)线路窃听(4)重放攻击(5)对验证方的攻击。

3、PKI: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PKI中最基本的元素就是数字证书)4、PKI的组成:(1)认证和注册机构(2)证书管理(3)密钥管理(4)非否认服务(5)系统间的认证(6)客户端软件。

5、PKI支撑的主要安全功能:基于PKI提供的公钥证书和私钥,用户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实体认证,也可以进行数据起源的认证。

6、公钥认证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公钥来加密,只有拥有密钥的人才能解密。

通过公钥加密过的密文使用密钥可以轻松解密,但通过公钥来猜测密钥却十分困难。

7、简述PKI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PKI的构成:(1)认证和注册机构(2)证书管理(3)密钥管理(4)非否认服务(5)系统间的认证(6)客户端软件基本原理:PKI就是一种基础设施,其目标就是要充分利用公钥密码学的理论基础,建立起一种普遍适用的基础设施,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全面的安全服务第四章1、访问控制策略:自主访问控制策略(DAC)、强制访问控制策略(MAC)、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策略(RBAC)。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物理威胁 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 身份鉴别威胁 线缆连接威胁 有害程序等方面威胁。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16
物理威胁
1、偷窃
网络安全中的偷窃包括偷窃设备、偷窃信息和偷窃服务等内容。
2、废物搜寻 从废弃的打印材料或的软盘中搜寻所需要的信息。
3、间谍行为
省钱或获取有价值的机密、采用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信息。
主动攻击: 修改数据流或创建一些虚假数据流。常采用数据加 密技术和适当的身份鉴别技术。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13
网络安全攻击
❖截获 • 以保密性作为攻击目标,表现为非授权用户通过 某种手段获得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如搭线窃听、 非法拷贝等。
❖中断 • 以可用性作为攻击目标,表现为毁坏系统资源, 切断通信线路等。
“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才是绝对的”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23
信源、信宿、信息之间的关系
H.否认信息
C.非法认证
G.非法信息
1.产生
信源
2.互相信任 3.传递信息
信宿
D.窃听信息
E.修改信息
信息
B.破坏信源
F.窃听传递情况
A.非法访问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24
§1.6 信息安全的目标
网络安全物理基础 操作系统:Unix/Linux/Windows 网络协议:TCP/IP/UDP/SMTP/POP/FTP/HTTP
第1讲 信息安全概论
整理ppt31
攻击技术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在计算机上设置 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 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和信息基础设施,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证其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修改、破坏和干扰。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因为信息的泄露、篡改和丢失可能会对个人、企业甚至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对于保障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机密性是指信息只能被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使用,不被未授权的用户获取。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保持原始状态。

可用性是指信息系统需要随时可用,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信息不可访问。

这三个概念是信息安全的基石,需要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得到充分的保障和体现。

其次,信息安全的原则主要包括最小权限原则、责任分工原则、可追溯原则和安全防护原则。

最小权限原则是指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只能拥有最小必要的权限,这样可以减少信息泄露和滥用的可能性。

责任分工原则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各个角色和部门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限,形成一套清晰的管理体系。

可追溯原则是指对信息系统中的操作和事件都应该进行记录和追踪,以便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和查找责任。

安全防护原则是指在信息系统中应该采取多层次、多措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

最后,信息安全需要全员参与,包括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

技术手段包括安全设备、安全软件、安全协议等,可以有效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管理手段包括安全政策、安全培训、安全审计等,可以规范用户行为,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只有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相结合,才能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进行保障。

只有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制定科学的安全策略,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才能够有效地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信息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的信息进行保护,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破坏、泄露和干扰。

在当今数字化的社会中,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和个人都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

信息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信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完整性指的是确保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修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机密性指的是保护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或者实体访问和获取;可用性指的是保障信息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被合法用户访问和使用。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访问控制:通过身份验证、授权和审计等手段,管理用户对信息系统和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者程序访问敏感信息。

2. 加密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技术,保护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所读取或修改。

3. 安全审计和监控:通过记录和分析系统的访问和操作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和安全事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

4. 网络安全:保护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的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5. 应用安全:保护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安全,防止应用漏洞被攻击者利用。

信息安全是一个持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和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只有通过全面的安全策略、技术手段和人员培训,才能构筑一个相对安全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环境。

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信息安全事关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事关企业的经营和利益,也事关个人的隐私和权益。

因此,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护信息不受侵害。

首先,信息安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信息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

企业需要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客户资料和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避免信息泄露或被篡改,以确保自身的长期发展。

此外,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还需要面对各种风险,例如网络攻击、数据丢失、员工疏忽等,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政策和规范,增加信息安全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信息安全的防护水平。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因此,对信息安全进行全面认知,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信息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对信息安全概念进行概括,以便加深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认知。

首先,信息安全指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以及确保其数据安全传输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它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服务、安全通信和安全等级等几个方面,旨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中,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的基础,它涉及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实施、维护、改造和管理。

它包括安全计划、安全评估、安全体系结构等内容,旨在为信息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

安全服务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检查、非授权访问检查、日志管理、边界安全等,以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未经授权访问或破坏。

安全通信使用加密算法和公钥基础设施(PKI)等技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安全等级是信息安全体系的核心,它是指通过安全服务和安全设计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评估等级,可以对信息系统进行细分,并采取不同的安全策略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此外,信息安全还涉及可操作性、可访问性和可用性等方面。

可操作性要求信息系统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操作良好,系统性能也相对稳定;可访问性要求用户可以顺利访问信息系统并正确使用;可用性要求信息系统可以在指定的时间点的有效率地提供服务。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安全的一系列技
术措施,包括安全管理、安全服务、安全通信和安全等级等方面,以及可操作性、可访问性和可用性等方面。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识,今后有必要更加重视和投入到信息安全领域,从而保护信息系统及其有效传输。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信息安全概论》是一门介绍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的基本认识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能够识别和预防常见的安全威胁,并具备常见安全问题的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建立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二、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3.能够识别和预防常见的安全威胁;4.具备常见安全问题的解决能力;5.建立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全。

三、教学内容1.信息安全概述1.1信息安全的定义1.2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1.3信息安全的目标和基本原则2.信息安全基础知识2.1密码学基础2.1.1对称密码与非对称密码2.1.2常见加密算法和协议2.2认证与访问控制2.2.1身份认证技术2.2.2访问控制模型和机制2.3安全通信和网络安全2.3.1安全通信的基本原理2.3.2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2.4安全存储和安全操作系统2.4.1安全存储的基本原理2.4.2安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3.常见安全威胁与防护3.1计算机病毒和蠕虫3.1.1计算机病毒和蠕虫的定义和特征3.1.2常见计算机病毒和蠕虫的防范措施3.2网络攻击与防范3.2.1木马和僵尸网络3.2.2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3.2.3网络攻击的防范措施3.3数据泄露与隐私保护3.3.1数据泄露的风险和危害3.3.2隐私保护的基本方法和原则4.信息安全管理4.1信息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4.1.1信息安全评估的基本流程和方法4.1.2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2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4.2.1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4.2.2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知识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

3.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概论王峰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Email:wangfeng_scu@ Office:6412课程信息学时(54):讲授:42;实验:10;复习:2。

考核方式:笔试:70%;平时:30%(考勤+实验+课程论文…)。

教材:陈克非,黄征.信息安全技术导论.电子工业出版社.参考书冯登国,赵险峰. 信息安全技术概论. 电子工业出版社.石志国.信息安全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论文要求 字数:正文(不包括图)>4000参考文献:>5篇内容:集中深入讨论一个问题时间:考试之前(纸质)写作规范严禁抄袭课程要求了解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法 掌握加强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掌握信息安全工程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法规本课所需前序课程本书是计算机、通信及信息管理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需要学习的前序课程是高等数学、近世代数、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

这些课程与本课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原因大学生离不开信息和信息系统信息世界充满了信息安全威胁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信息安全意识应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最基本的信息素养 各类信息安全需求不断增长,信息安全人才非常缺乏目的熟悉信息安全的主要研究领域了解信息安全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获得相关引导培养识别信息安全威胁、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 提高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增强信息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制观念Best wishes for you!如果你恨他,让他来学习信息安全!能够亲身感受信息安全威胁的人是痛苦的!如果你爱他,让他来学习信息安全!能够有效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人是幸福的!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论1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现状3.安全威胁4.安全策略5.安全技术6. 安全标准7.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展望信息安全概念ISO对信息安全的定义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包括计算机安全、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三个方面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真实性(Authenticity)可控性(Controllability)非否认性(Non-repudiation)古老的问题Caesar(公元前100年-公元前44年)用字符替换的方法传递情报 孙武(公元前535年-?)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普罗米修斯盗天火信息安全发展阶段通信保密阶段:1990年前密码技术信息安全阶段:1990-1996安全通信协议、安全技术、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标准信息保障阶段:1996-人是保护信息安全的第一要素、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核心、管理是保护信息安全的保证信息保障(IA,Information Assurance) PDRR保障体系保护(Protect)检测(Detect)反应(React)恢复(Restore)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网络是一柄“双刃剑”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信息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研究信息安全的社会意义信息安全与政治信息安全与经济信息安全与社会稳定信息安全与军事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靠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克林顿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现状3.安全威胁4.安全策略5.安全技术6.安全标准7.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展望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论2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用户规模主要应用成熟期小科学计算1960年代10年1970年代小7年部门内部1980年代中5年企业之间1990年代大4年商家之间2000年代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服务为本全球无所不在3年Internet商业应用快速增长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混合型威胁(Red Code, Nimda)拒绝服务攻击(Yahoo!, eBay)发送大量邮件的病毒(Love Letter/Melissa)多变形病毒(Tequila )特洛伊木马病毒网络入侵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已知威胁的数量典型应用环境的完全威胁与安全需求应用环境安全威胁安全需求所有网络假冒攻击阻止外部入侵银行完整性破坏假冒攻击,服务否认窃听攻击避免欺诈或交易的意外修改识别零售的交易顾客保护个人识别号确保顾客秘密电子交易假冒攻击,完整性破坏窃听攻击服务否认确保交易的起源和完整性保护共同秘密为交易提供合法的电子签名政府假冒攻击,侵权攻击,窃听,完整性破坏服务否认避免敏感信息未授权泄漏或修改政府文件提供电子签名公共电信载体假冒攻击,授权侵犯拒绝服务窃听攻击对授权的个人限制访问管理功能避免服务中断保护用户秘密互联/专用网络窃听攻击假冒攻击,完整性破坏保护团体/个人的秘密确保消息的真实性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现状3.安全威胁4.安全策略5.安全技术6.安全标准7.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展望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论3常见的安全威胁黑客攻击潜信道內部、外部洩密常见威胁 对密码算法攻击网络监听攻击拒绝服务攻击对应用协议攻击对软件弱点攻击利用系统配置攻击黑客(hacker)hack引申为干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MIT校园俚语:恶作剧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的计算机系统的人。

做了什么?1878年,贝尔电话公司成立,“电话飞客”中国黑客起源于1994年到1996年1998年7月到8月的印尼排华事件,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黑客(Cont.)黑客的行为特征热衷挑战;崇尚自由;主张信息共享;反叛精神 国内的黑客基本分成三种类型红客:略带政治性色彩与爱国主义情结蓝客:更热衷于纯粹的互联网安全技术文化黑客:完全追求黑客文化原始本质精神知名黑客介绍4岁玩游戏达到专家水平15岁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主机;破译美国“太平洋电话公司”某地的改户密码;与FBI的特工恶作剧,第一次被逮捕非法修改多家公司电脑的财务账单,1988年再次入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网络犯罪入狱的人凯文·米特尼克(Kevin Mitnick)1994年向圣地亚哥超级计算机中心发动攻击 入侵Motorola、NOVELL、SUN公司及NOKIA公司的电脑系统1994年12月25日,入侵FBI1995年2月他被送上法庭,被判4年徒刑出狱后3年内被禁止使用电脑、手机及互联网 现在世界各地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演讲初中时发现UNIX漏洞,并破解实验室超级口令并提醒其父1983年入哈佛,大一改VAX机为单用户系统 1988年考取康奈尔大学研究生,10月试图编写一个能传染的无害病毒,11月2日病毒开始扩散,10%互联网上的主机受影响。

被判3年缓刑、1万元罚金和400小时的社区服务,也终止了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学习罗伯特·泰潘·莫里斯(Robert Tappan Morris)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现状3.安全威胁4.安全策略5.安全技术6. 安全标准7.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展望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论4全局的安全观 安全方案风险分析安全需求安全策略安全实施安全测评安全管理安全策略¾安全策略是针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需要,所做出允许什么、禁止什么的规定,通常可以使用数学方式来表达策略,将其表示为允许(安全)或不允许(不安全)的状态列表。

安全策略分类¾物理安全策略¾访问控制策略¾信息加密策略¾安全管理策略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现状3.安全威胁4.安全策略5.安全技术6. 安全标准7.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展望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论5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和属性安全控制等多种手段。

防火墙技术包过滤、状态/动态监测、应用程序代理、网络地址转换、个人防火墙等。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其他安全技术¾漏洞扫描技术¾安全审计技术¾现代密码技术¾安全协议¾公钥基础设施(PKI)¾容灾、备份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现状3.安全威胁4.安全策略5.安全技术6. 安全标准7.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展望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论6国际标准组织¾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¾国际电报和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¾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第十一技术委员会(IFIP TC11)¾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¾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¾美国国家标准局(NBS)与美国商业部国家技术标准研究所(NIST)¾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¾美国国防部(DoD)及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NCSC)国际可信任计算机评估标准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制定“可信计算机系统安全评价准则”(TCSEC),安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最早准则(只考虑保密性); 20世纪90年代,英、法、德、荷提出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概念的“信息技术安全评价准则”(ITSEC),但未给出综合解决以上问题的理论模型和方案;近年,六国(美、加、英、法、德、荷)共同提出“信息技术安全评价通用准则”(CC for ITSEC)。

TCSEC安全级别类别级别名称主要特征D D低级保护没有安全保护C C1自主安全保护自主存储控制C2受控存储控制单独的可查性,安全标识B B1标识的安全保护强制存取控制,安全标识B2结构化保护面向安全的体系结构,较好的抗渗透能力B3安全区域存取控制,高抗渗透能力A A验证设计形式化的最高级描述和验证我国可信任计算机评估标准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使用户具备自主安全保护的能力,保护用户信息免受非法的读写破坏;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除前一个级别的安全功能外,要求创建维护访问的审计跟踪记录,使所有用户对自己的行为合法性负责;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除前一个级别的安全功能外,要求以访问对象标记的安全级别限制访问者的访问权限,实现对访问对象强制保护;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除前一个级别的安全功能外,将安全保护机制划分为关键部分和非关键部分,对关键部分直接控制访问者对访问对象的存取,从而加强系统的抗渗透能力;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特别增设了访问验证功能,负责仲裁访问者对访问对象的所有访问活动;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现状3.安全威胁4.安全策略5.安全技术6. 安全标准7.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展望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论7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现状¾我国信息化建设基础设备依靠国外引进,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只是处于相对安全阶段,无法做到自主性安全防护和有效监控(核心芯片、系统内核程序源码、大型应用系统);¾信息安全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信息安全评估方法学的研究尚处于跟踪学习研究阶段;¾国内开发研制的一些防火墙、安全路由器、安全网关、“黑客”入侵检测、系统弱点扫描软件等在完善性、规范性、实用性方面还存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多平台的兼容性、多协议的适应性、多接口的满足性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现状(Cont.)¾制定了国家、行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¾按照国家通用准则建立了代表国家对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安全性以及信息安全服务实施公正性评测的技术职能机构—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和行业中心;¾建立了支撑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实验室,各种学术会议相继召开,已出版许多专著、论文,在有关高等院校已建立了向关系所、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开始培养自己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信息安全发展趋势¾安全威胁与需求¾安全管理与标准¾安全技术与产品1.信息安全概述2.信息安全现状3.安全威胁4.安全策略5.安全技术6.安全标准7.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趋势展望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