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让语文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多媒体让语文阅读课堂充满活力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巧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活跃课堂,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挖掘学生潜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应用多媒体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挖掘潜力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学生利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协作学习,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与教材之间的信息交往,达成教学目标。
可见,教学媒体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既是教师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具。
学生要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课间)、时间(课时)里打破地域界限穿越时空去认识教材中出现的事物,达成知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低耗、高效、有质”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易操作,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多媒体系统的声音、图像压缩技术可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语音、图形、图像,活动画面信息。
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物,大大缩短认识过程,起到呈现事实,创设情景,解答疑惑,设疑思辨,动作示范的作用。
在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科学地应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优势。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能把一些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容易,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能把学生的非注意力因素集中起来,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小学语文课文《桂林山水》中描写桂林山的特点:一坐坐拔地而起,各不相让,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特点跃然眼前,而漓江的水“静、清、绿”的样子更是看得清楚明白,从而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深深映在学生的心里,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还用喊吗?学习的兴趣还用老师担心吗?但如果没有多媒体,尽管老师在课堂上用多么美妙的句子来讲述、形容,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现一些直观的东西,还能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依据。
如《电脑住宅》中的各种装置,周边设施,指挥程序,布局分配等各种设置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如果不借助多媒体,展现直观的东西给学生看,只凭“师嘴”、“师手”、“文字材料”,学生很难理解课文内容,但用了多媒体,那就易如反掌。
二、巧妙应用,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既能突破重难点,又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
知中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
如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看月食》一文描述了月食的形成过程,由于学生的认知条件有限,无法想象出宇宙中星球的运行关系,要让学生理解月食的形成过程,就难度大,但如果给学生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月亮、地球三颗星球之间的运行过程,在逐步演示月食形成的过程,是由于地球转到了太阳和月亮的中间,而挡住了太阳光,因而发生月食,这样就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同时也不用老师多费口舌,学生自然而然就弄明白了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再如《火烧圆明园》,课文中讲到圆明园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如武陵春色、雷锋夕照、蓬莱瑶台、狮子林,这些景色是现在一般景色无法比拟的,如果学生没有亲眼看到,就很难感受这些美景的美,对圆明园之宏大也没有什么概念,也无法在内心产生共鸣,那更别谈什么感情的激发了。
但如果在这时给学生展现一幅幅有关的美景,那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学生心中就有了一定的概念。
到后来讲八国联军劫掠后的圆明园,一片废墟,再让学生看一看砖砾满地、荒草丛生的圆明园,两种景色强烈的反差,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碰撞,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也就油然而生了,进而学生就能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更深一层的思想: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
学生的情感再度升华,爱国之情随之产生,非常顺利。
这样,多媒体在教学进程中适时进行运用,给学生及时提供一些经过精心选择的东西,不仅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化解了学生的疑难,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
三、搞好过程设计,挖掘学生潜力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还需教师对所要出现的多媒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它们在关键之处出现,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教学人教版《称象》这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曹冲称象这一过程后,有的学生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了,开始发言:老师,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的称,那多麻烦呀!接着就讲述了自己准备怎样“以船代称,以人代替大象的称象过程。
也有的说:我可以设计一个大型的象翘翘板一样的装置,让大象站在一头,另一头再放重的物体,直到两边平衡为止,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计算他们的总重量,就可得出大象的重量。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挖掘了学生的想象潜力。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我经常利用多媒体,展示动作画面,让学生根椐画面发挥想象,每到这时,他们总是兴趣盎然,一个个睁大眼睛,认真思索,时而皱眉,时而微笑。
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都在思维,创作,答案各不相同,而且融入了个性化的特点,使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想象能力。
如教学《小兔运南瓜》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小兔在南瓜地找到一个巨大的南瓜,而后小兔把南瓜放到了家门口,这时我提问:“小兔子是怎样把南瓜运回家的呢?”学生的答案真是多姿多彩:有的说是把南瓜滚着运
回了家,有的说是找朋友帮忙运回了家,还有的说是把南瓜切开一块一块运回了家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充分被挖掘出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适当、适时和灵活应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达到“乐学”的目的,对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索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